曹态治法院
A.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主犯提出无罪上诉,他是否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我觉得他们肯定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因为其行为太恶劣了,而且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这种人渣多活一秒都是浪费空气。不过任何被告都有上诉的权利,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在给自己争取活着的时间,不出意外,最终判决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三人其实早就开始计划怎么杀害李某,先选择了作案地点,然后洪某将李某引到此处。张某于曹某到达作案地点,按照原先商定好的杀人方式,当李某杀害,事后就地埋尸。杀人之后三人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仍然我娱我乐。
真不知道是怎样的家庭才会教育出这种人,喜欢人家选择分手就是,实在没有必要剥夺他人的生命,你不愿意珍惜,人家父母痛惜还来不及。因为想要满足杀人的快感,就将一个家庭毁掉,敦可忍,孰不可忍,希望二审能够尽快出结果,不要让这种人再浪费空气了。
B.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三名被告人提起上诉,法院会作出怎样的判决
南京女大学生于海安受害人的父亲,将虹桥、张晨光、曹泽清上诉到法庭。而在这三个人之中,虹桥提起上诉认为自己有没有罪,而另外两人则认为一审的量刑过重。最终法院判决如下:虹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其余两人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虹桥在上诉中还称自己是没有罪的,居然还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合理的,这更加让人愤慨。像这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即使加害者是有身份背景的,作为受害者也不能因此退缩。无论是谁都应当遵从法律,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是我们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武器。当有人侵犯我们自身合法权益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畏强权。在该案件中,被害人的父亲也是十分让人敬佩的。他没有因为金钱和权力而退缩,一直在努力为自己的女儿讨公道。
C. 曹秽论战的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3)曹态治法院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及鉴赏: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
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作者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既于叙事中撮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曹刿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主要人物。
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曹刿就是长勺胜战的权威和统帅。作者对他的称美赞扬,含蓄于精心的描写之中。
文中多记曹刿简短、果敢的言行:“请见”、“问战”、“请从”、于战斗中两置可否……这一系列活动表现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精明干练。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修辞技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乃入见”),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决定应战。文中只说“公将战”而不提其他事情,实际上是说庄公处于被动地位,不得已而应战,是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
接着写曹刿和乡人对话。乡人的劝阻未必有深意,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对统治者的态度;而曹刿的回答则说明他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肯定了“请见”的必要。曹刿的答语正是全文的纲领,下文便一面写曹刿的“远谋”,一面写庄公之“鄙”。
第二层(“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对话一开始曹刿就提出了战前准备的关键问题“何以战”,显示了锐利的眼光。
庄公前两次的回答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明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护上,表现了十足的鄙陋。
曹刿对这两次答复都予以否定,指出庄公所说的不过是“小惠”“小信”,并强调了“民从”和“孚”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在他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作战要依靠人民,决心为人民作一点好事,于是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从这番对话可以看出,曹刿求见庄公,目的就是要使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这就初步显示了他的“远谋”。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文章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写庄公,以“将鼓”“将逐”跟上文“将战”相应,表现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把曹刿的“远谋”和庄公之“鄙”作了对比。但作者又有意设伏;对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都先不作交代。
把这两个问题留到下面去解答,才能更好突出“论战”的主旨。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这既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刿的论述。
这段论述用两个“夫”字依次带出两层意思:第一层以“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进攻的观点,回答了作战时为什么在“齐人三鼓”之后他才认为“可”“鼓”的问题;第二层以“大国难测”;
以谨防埋伏为根据,提出判断敌方真实动态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驰”的原因。这就进一步说明曹刿的确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
来自乡间的曹刿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
对此曹刿做了这样的解释“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
他之所以取胜的原因,不是靠猛打猛冲,而是靠了谋略、智慧,这一点尤其让人称道。战争当中,一个优秀的谋略家,抵得上成千上万的将士。
他虽然没有将士的勇猛,没有将士的勇力,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能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
智慧如同水,水是无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无形、柔弱之中积聚了看不见的力量,遇到险阻可以绕道而行,聚积起来的 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
难怪孔子要说:“智者乐水。”它们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无形克服有形,以流转变化回避强敌,以柔弱战胜阳刚。
中国传统中对水的偏爱,铸成了传统智慧在阴、阳的抗衡中注重以柔克刚的阴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
传统的智者,谋略家,甚至可能连操刀舞剑的力量都没有,却能运筹帷幄,在几十万大军的交锋之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指点沙场,调兵遣将。
可以说,一场战争中的灵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谋略家,是他们彼此间智慧的较量,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D. 湖南一男子借款4万变成14万后上诉到法院,案件中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湖南一男子借款4万变成14万后上诉到法院,案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有:曹某领到工资以后,写下了一个领款单。康某擅自更改领款信息,将4万元改成了14万元。曹某向康某要剩余的工程款项,结果发现无法支取了。该案件中还存在的信息有:法律通过字迹辨别手段发现,这个领款条日期有过更改,领款金额疑似是另外添加了10万元。法律判断领款条属于瑕疵证据,不具备法律效益。法官当庭判决康某将剩余的工程款赔偿给曹某,这场经济纠纷诉讼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那么,你知道在写欠条或者是领取条的时候,应该如何使用正确格式吗?
E. 曹掾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曹掾 ,意思是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
中文名曹掾拼 音cáo yuàn注 音ㄘㄠˊ ㄩㄢˋ释 义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
出处
《东观汉记·吴良传》:“今良曹掾尚无袴,宁为家给人足邪?”
唐·李翱《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且阁下曹掾非为不多,乃无一人执旧礼以坚辨焉,此亦可叹也!”
清·梅曾亮《送张梧岗序》:“通经术,习名法者,得自辟为曹掾。”
章·炳麟《訄书·定律》:“曹掾未设,则胥役之生死,宜制命於长官。
F. 婚姻身份关系下的赠与财产不享有任意撤销权
法律上的赠与,是一项诺成性的单方行为,赠与人做出意思表示便立即生效。同时,鉴于赠与的无对价性,法律也给予赠与人撤销权,包括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民法典》第658条规定了赠与人在财产转移之前的任意撤销权:除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外,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后,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行使撤销权,法理上称之为法定撤销权: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从合同法角度,赠与财产在权利转移之前可行使任意撤销权,在权利转移之后符合一定条件的,可根据民法典第663条规定的赠与行使法定撤销权。
从亲属法角度,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赠与,不论从经济条件考虑,还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出发,因其具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之间本应当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如果作为父母辈赠与人主动提起撤销之诉,主张撤销赠与合同具备法律基础,使法官更容易产生符合生活经验的确信判断。
从婚姻法角度,赠与行为与婚姻状态紧密相关,具有较严格的法律规定,赠与人并不享有任意撤销权。
案例:一二审法院以合同任意撤销权为由支持公婆撤销对儿子儿媳的购房赠与,再审法院从婚姻法律角度予以改判,对婚后出资行为的赠与视为财产权利已经发生转移,在不具备法定撤销权情形下,无权撤销。
案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苏民再215号民事判决书
二审法院认为:(一)一审判决撤销曹阿根、陈乃琴对曹健、金融融4号楼101室房屋赠与行为并无不当,应予维持。一方面,本案中,曹阿根、陈乃琴赠与的财产应认定为赠与的系4号楼101室房屋,而非购房款。理由如下:1.曹阿根、陈乃琴夫妇以曹健、金融融夫妇名义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其目的即为购置案涉房产。2.在购置4号楼101室房屋过程中,从合同签署、交纳购房款至办理相关购房手续,均系曹阿根、陈乃琴夫妇在经手,应认定购置行为的主体系曹阿根、陈乃琴夫妇,而非曹健、金融融夫妇。3.在购置4号楼101室房屋过程中,所有购房款项均系曹阿根、陈乃琴夫妇支付,曹健、金融融夫妇未就案涉房屋进行出资。4.案涉4号楼101室房屋既未为曹健、金融融夫妇实际占有和使用,也未将不动产权登记于曹健、金融融夫妇名下。综上所述,曹阿根、陈乃琴夫妇既是案涉4号楼101室房屋的购置行为主体,也是购置案涉房屋的实际出资人,现案涉房屋既未为曹健、金融融夫妇实际占有和使用,也未将不动产权登记于二人名下,曹阿根、陈乃琴赠与的财产应认定为赠与的系4号楼101室房屋,而非购房款。另一方面,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本案中,曹阿根、陈乃琴赠与的4号楼101室房屋不动产权尚未登记于曹健、金融融夫妇名下,案涉赠与房产尚未完成权利转移,曹阿根、陈乃琴夫妇依法可撤销对曹健、金融融夫妇案涉房产的赠与行为。
再审法院认为:金融融(儿媳)关于曹阿根、陈乃琴(公婆)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婚后)的抗辩主张成立,理由是:首先,曹健、金融融本人与开发商签订5号楼103室购房合同,购房主体为金融融、曹健。5号楼103室调换为4号楼101室时,虽由曹阿根代曹健、金融融签名,但该代签行为并不导致购房主体的变更;其次,开发商出具的购房收款收据载明的付款人为曹健,总购房款369万元的增值税发票及网签备案均在曹健、金融融名下,开发商出具进宅通知单的业主亦为曹健;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曹阿根、陈乃琴主张将4号楼101室房屋赠与给曹健、金融融,但其并未取得4号楼101室房屋的所有权,其为曹健、金融融购置房屋出资,赠与的财产只能是购房款。因此,一、二审判决认定曹阿根、陈乃琴系将4号楼101室房屋赠与给曹健、金融融,适用法律不当,本院予以纠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曹阿根、陈乃琴为曹健、金融融购置房屋出资,该赠与行为完成后,其出资款的权属已经移转给了曹健、金融融,曹阿根、陈乃琴虽后悔但赠与行为已经成立。且该赠与行为亦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法定撤销事由,故曹阿根、陈乃琴主张撤销对曹健、金融融4号楼101室房屋赠与,并进而要求确认4号楼101室房屋所有权归其所有,缺乏事实和法律,本院不予支持。案涉4号楼101室房屋应当认定为曹健、金融融的夫妻共同财产。
综上所述,金融融的再审请求事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判决如下:撤销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苏12民终130号民事判决、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2018)苏1291民初950号民事判决。
案例分析
三级法院对法律不同理解,分歧在于法律适用角度不同。
1.赠与财产权利转移的核心和焦点在于:何为“权利转移”?
一审法院认为赠与财产权利没有转移,赠与人有任意撤销权。
认为赠与的标的物是所购的房屋而非369万元购房款,曹阿根、陈乃琴于购房时的真实意愿应当是将所购房屋赠与曹健、金融融,赠与的结果是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即赠与物属于需要进行登记所有权才发生转移的,应当办理登记手续。故在讼争房屋办理产权登记手续之前,赠与人可撤销赠与,赠与一经撤销即发生法律效力。曹阿根、陈乃琴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撤销对曹健、金融融的房屋赠与,所购房屋并未转化为曹健、金融融的夫妻共同财产。
二审法院与一审法院持相同态度,认为陈乃琴夫妇既是案涉4号楼101室房屋的购置行为主体,也是购置案涉房屋的实际出资人,现案涉房屋既未为曹健、金融融夫妇实际占有和使用,也未将不动产权登记于二人名下,曹阿根、陈乃琴赠与的财产应认定为赠与的系4号楼101室房屋,而非购房款。另一方面,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本案中,曹阿根、陈乃琴赠与的4号楼101室房屋不动产权尚未登记于曹健、金融融夫妇名下,案涉赠与房产尚未完成权利转移,曹阿根、陈乃琴夫妇依法可撤销对曹健、金融融夫妇案涉房产的赠与行为。
一二审法院均从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角度看待本案“赠与购房”行为,再审法院从婚姻法司法解释视角出发,按照案件基础法律关系分析。首先,涉案赠与购房中受赠人是特定主体,是婚姻关系中的主体,赠与人赠与购房,是建立在子女婚姻关系基础上的行为,是具有人身属性的法律关系,应当适用于特别规定,而不应适用普通合同法律关系;依据当时有效的婚姻法司法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2.是身份关系的特别法还是普通法?
《民法典》在合同编第464条第二款对合同的定义和身份关系协议的法律适用做出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从中可以看出,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属于特别法,应优先适用该法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承继了上述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体现在第29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即夫妻双方婚后下列所得为夫妻共同财产: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规定的除外。
最高院在《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若干重点问题的理解与适用中对此做过详细的解答。
1.倾向于保护夫妻婚后共同财产共有制
“在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为婚后所得共同制的前提下,夫妻一方婚后所得的财产原则上均为夫妻共同所有,除非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实践中,对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的性质是借贷还是赠与,各方可能存在争议,在此情况下,应当将法律关系的性质作为争议焦点进行审理,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准确认定双方的法律关系是借款还是赠与,不能仅依据《解释(一)》第29条当然地认为是赠与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2.倾向于对子女出资为赠与而非借款
“从中国现实国情看,子女刚参加工作缺乏经济能力,无力独自负担买房费用,而父母基于对子女的亲情,往往自愿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大多数父母出资的目的是要解决或改善子女的居住条件,希望让子女生活更加幸福,而不是日后要回这笔出资,因此,在父母一方主张为借款的情况下,应当由父母来承担证明责任,这也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感知一致。”
“认定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为赠与的情况下,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财产原则上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3.倾向于对自己子女“婚姻期待利益”的保护
鉴于房屋在一些城市具有特殊巨大价值,但父母之所以倾其所有为自己子女结婚“添砖加瓦”,是建立在对自己子女一生婚姻幸福考虑,该赠与其实是附含了一定的期待条件在内,如果中途发生婚变,若不改变对赠与性质的认识,将违背赠与人赠与初衷,因此,为了保护出资父母在子女离婚时的利益,“基于父母子女间密切的人身关系和特有的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影响,实践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一般并没有正式赠与合同的存在,或者说没有一个书面赠与合同的存在,对于是否存在口头的赠与合同以及赠与合同的内容,在夫妻离婚时往往是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一方父母出全资并且在购买不动产后将不动产登记在自己一方子女名下的,考虑到物权法已经实施多年,普通民众对不动产登记的意义已经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在出资后将不动产登记在自己一方子女名下,认定为是父母将出资确定赠与给自己子女一方的意思表示,符合当事人本意,也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
归纳起来,父母方对子女购房出资性质是:
1.婚前出资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属于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当然无法阻止自己子女在婚后或离婚时进行产权转移给另一方),除非→明确表示赠与小夫妻(也可能没有结婚而分手,但不影响赠与房屋的共有性质)共同共有;
2.婚后出资的按照约定办理,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小夫妻共同共有除非→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所有;
3.虽然属婚后出资,但是符合下列情形的,可以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①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②出全款购买;③购买时间较长;④子女夫妇离婚争夺该房产。
G. 女子被同事拥抱,力度过大导致胸肋骨骨折!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男生抱女生的行为在平时是比较常见的,一般就是公主抱,本来挺浪漫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些女生的体质可能不太好,或者男生过于用力,没想到就给女生抱骨折了。例如在湖南岳阳有一名女子,就是因为被自己的同事给抱骨折,两个人还闹到了法院。经过法院的判决之后,确定这名男子的行为确实对女子造成了损伤,所以需要赔偿各种费用,共计1万多块钱。
所以这件事情基本上可以认定女子的骨折是由于男子的拥抱导致的,男子在这些事件中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而且女子在事情发生之后的第3天才到医院去治疗,导致自己的病情扩大,所以自己也要承担一小部分责任,男子需要承担70%。所以综合考虑的话,男子要赔偿医疗费和护理费,还有其他的各种损失,共计金额1万元。
H. 曹掾是什么官
曹掾,汉语词语,拼音是cáo yuàn ,意思是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
曹掾的解释 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东观汉记·吴良传》:“今 良 曹掾尚无_,_为家给人足邪?”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且阁下曹掾非为不多,乃无一人执旧礼以坚辨焉,此亦可叹也!” 清 梅曾亮
曹的字典解释 曹 á 等,辈:尔曹(你们)。吾曹。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曹(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姓。 笔画数:; 部首:曰; 笔顺编。
I. 法曹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法曹相当于现在的法官。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J. 曹掾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 一般来说丞相、大将军以及三公等府内都会设置曹掾,秩比四百石,剧中的司闻曹西曹掾是曹掾的副手,不过它们的品级应该是一样的(打个比方汉末一州之刺史和一郡之郡守虽然是上下级,但品级是一样的都是秩二千石),由此可见整个司闻曹的官吏级别并不算高(位卑权重),由长史或参军分管就足够了。
汉朝三公府和郡县各曹主官的通称,正为掾,副为属或史。东西曹掾俸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
掾 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