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法官
1. 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现任总经理常总的简历
叶锦添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团队主管
陈新 山东省劳动保障厅公务员
沈小寒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
马顺贇 三星(中国)投资上海分公司管理人员
朴营国 三星(中国)投资管理人员
佟丽霞 《沈阳晚报》副总编
刘冬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经理
张园园 菏泽市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
张媛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护士
赵锦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
吕芃 山东电视台副台长
于其华 原*商社总经理
刘坚 山东移动公司副总经理
郎明 潍坊联通公司管理人员
王佳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王俊洲 国美电器集团常务副总裁
胡晓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
李秀川 山东移动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
刘婕 维萨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赵源长 沃尔玛济南泉城路分店员工
江铁军 退休工人
高伟艳 济南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记者
鄢磊 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主持人
陈占江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陈红兵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马骏 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
许志杰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
刘延珉《半岛都市报》记者
郭晶晶 中国跳水队运动员(最后一棒)
苏耀伟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王波涛 山东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职员
吴敏霞 中国跳水队运动员
陶津 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副台长
贾英池 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主任
方清源 中华英才网副总裁
罗福午 清华大学教授
刘秀稳 联想集团副总裁、北方区域总经理
张志平 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传杰 农行山东省分行科技部总经理
毕玉国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
高明辉 山东省地税局信息中心管理人员
姜洪铎 山东省政府采购中心管理人员
高萍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信息中心主任
何晓 建行济南历下支行员工
杨会军 济南鑫华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杨方捷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李坚之 青岛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秦介海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尹波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杨峰 山东亿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莫立斌 青岛益青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
于峰 大众日报编辑
徐济成 新华社体育部高级记者
北京奥组委媒体文化部副部长
李金羽 山东鲁能俱乐部球员
张瑜平 上海新宇集团董事长
卞志良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
徐军 伊利冷饮事业部总经理
牛志强 中国人保财险临沂分公司管理人员
左靖 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工会科员
姓名 简介
张晓冰 中国网通山东分公司工程师
王玉山 商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
马磊 山东松下中方总经理
黄淑玲 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李茂年 济南华联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
张杰 济南市历下国税局工作人员
杜杰 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区分局特警大队警员,
2005年5月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杨福安 山东福胶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李超 山师大学生,在马来西亚残疾人
“远南”运动会获4枚金牌
贾广顺 济钢炼铁厂高级技师
李洪振 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员
于建芳 济南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师
赵金川 退休人员,山东省模范老人
周亮 济南市党家庄镇陡沟村村委会副主任
滕树云 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主播
刘振华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住院部主任
祖绮颖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演员
海沫 济南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记者
李予会 济南市市中区法院法官
车平 黑骏马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
郭玉伦 退休人员
韩兆忠 泉城长跑队队长
于宏昌 济南群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赵维琮 退休人员,2007年全国太极剑女子老年组冠军
刘玉金 济南市泺口街道办事处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
黄家凤 章丘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教练
陈叶翠 济南甸柳第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李国强 《济南时报》总编辑
孙丕恕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党委书记
王克璋 济南大自然化学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芸蓉 济南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
牛军 山东大学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
邓宝金 济南市杂技团团长
凌沛学 山东博伦福瑞达总裁
蒋民华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主任
张才奎 山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常永清 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
王革 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焦桂云 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主任
王迪生 济南市建委副主任
马纯济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董事长、常委书记
杜世勇 济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
刘堃 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卓长立 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愿红 工商银行济南大观园支行行长
高元坤 力诺集团董事长、总裁
张梅 农行济南市和平支行员工
史林 考特亿帆环球科技(济南)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普莱葛 德莱孚采埃孚商用车转向机(山东)公司总经理
李慧敏 济南市公交总公司驾驶员
黑伟钰 济南舜耕山庄集团厨师
马宁 济南市地税局市中分局公务员
张济 济南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马广业 济南市仲宫镇金刚寨村党支部书记
杜敏 济南供电公司市中供电部高压营销班班长
王洪英 全国劳模,曾受到毛主席三次接见
孟红伟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于晓玉 山东中瑞海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秀花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压力机公司研发部长
杨哲 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运动员
南秀霞 山东金宝集团党委副书记
魏鲁东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教师
杨雪梅 潍坊市总工会离退休职工管理站主任
姓名 简介
刁振珂 莱芜市公安局警员
金兰英 泰安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左炳伟 莱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总炉长
陈明钰 青岛市市南区“新市民之家”负责人
皮进军 青岛港大港分公司装卸二队副队长
吴绪永 青岛大学工作人员
魏元邦 青岛市城阳区残联工作人员
王永学 枣庄市山亭岩底村科技村主任
王跃华 枣庄市农技中心党总支副书记
陈波 枣庄市第三中学教师
杨文颜 临沂市人民医院护士长
鲁英杰 德州市公安局商贸开发区
分局党委委员、刑警大队长
韩卫东 利津县看守所所长
钟希和 阳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
滕岩松 淄博市公安局南定派出所教导员
尼玛石秀 济南西藏中学学生
杨广合 阳信县河流镇大杨村农民
于联华 山东歌舞剧院一级演员
宋昌林 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
王永波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徐少华 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
高鼑铸 山东省艺术馆文艺工作者
孙文艳 山东省杂技团演员队长
谷咏梅 山东省财政厅工作人员
田庆华 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副总工程师
刘雪凝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工作人员
王东阳 山东省监狱五监区科员
常青 山东省建设厅会计
曹军 山东电视台主持人
陈琛 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工作人员
马千里 走向世界杂志社副社长
张刚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记者
高桂荣 滨州市博兴县第一小学高级教师
范素云 德州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
孙广美 利津县广美农场场长
杨文 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
崔玉德 德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退休教师
张再兴 淄博市老年体协副主席
姜玉华 裕华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任宝珍 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
王澄源 淄博市农科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张洪波 中澳控股集团董事长
国梁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工会主席
李毅 山东电视台播音员
林焕 山东省体校运动员
王代臣 淄博市淄川区残联工作人员
张莉 山东省特教中专学校教师,第五届国际残
疾人技能竞赛荣获蜡染项目金牌
周士兵 淄博市沂源县竞技体校教练
盖志斌 博兴第二中学教师
刘华水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王东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
赵家军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白云 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陈虎 淄博市焦化煤气公司工人
陈景世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工人
殷红 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前纺车间工人
纪?辉 武警山东省总队潍坊市支队副班长
姜乾坤 武警山东省总队青岛支队队代理排长
马锰 武警山东总队直属支队一大队三中队班长
彭连龙 武警山东省总队济宁市支队兖州市中队班长
姓名 简介
孙志强 武警山东省总队枣庄市支队教导队队长
王国启 武警菏泽支队成武县中队班长
王玉亮 武警济南市支队二大队四中队班长
张立梅 武警山东总队通信站无线中队指导员
王冬 山东省军区警卫连政治指导员
孟江 山东省德州军分区司令部中尉
王冰波 蓬莱市某部装备处军械助理
杨吉 蓬莱市马格庄驻军78分队班长
杨森 潍坊军分区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战士
岳喜星 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武部科长
赵风雨 滨州军分区司令部作训参谋
周涛 山东陆军预备役保障旅司令部战勤科参谋
石学鹏 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
魏成福 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军人
周志军 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军人
常宏鸣 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员
任勇 山东省立医院医生
康永军 山东省卫生厅党组成员
范正金 山东省交通厅副厅长
王松根 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副局长
王新立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王学伦 济南军区政治部新闻电教室主任
郑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
姚广琮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营长
张桐春 济南军区通讯团团长
宋存杰 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刘新华 山东省军区装备部军人
孙茂盛 济南皇亭业余体育小学教练
刘伟伟 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
陶慧芳 济南市体育局退休人员
杨春林 山东省立医院工作人员
乔云萍 山东省乒管中心主任兼总教练
吕雪 山东省乒管中心运动员
胡浦元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退休人员
尹延勤 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教练
王峰 国家跳水队运动员
李东民 山东省武术院教练
李霄鹏 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教练
关萍 山东省体育总会秘书处管理人员
林伟宁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冠军
高建敏 世界射击冠军
张洪涛 山东省体育局局长
刘延海 山东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处调研员
蒋强 山东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任
巩晓彬 山东黄金男篮主教练(首棒)
邢慧娜 第28届奥运会女子1万米冠军
叶爱群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袁之平 青岛奥帆委主席助理
刘锋 武警山东省总队济南支队后勤部副部长
谷静 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职员
张程 中国移动河南驻马店分公司职员
谭宁 中信证券董秘
刘琛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
高伟 青岛晚报编辑
张丽丽 中国航空信息集团经理
亓克 济南贵和皇冠假日酒店公关部主任
王明殿 青岛市崂山区王正德饭庄经理
左峰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郭伟法 上海申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提前祝你周末快乐哦
2. 北洋大学前身是什么
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1年正式更名天津大学。
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 “北洋大学堂” 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等等。当时,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被誉为 “东方康奈尔” ,它的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 [1]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初创就是综合性大学。从学制来看,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为四年,一名合格人才要经过八年培养: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从专业设置来看,头等学堂分设律例、工程、矿冶和机械四学科。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一诞生起,就与国家经济、政治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1]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中文名北洋大学外文名National Peiyang University(民国时期)
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北洋时期)创办时间1895年10月2日创办人光绪皇帝、盛宣怀学校类别综合性大学学校特色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校 训实事求是知名校友王宠惠、张太雷、徐志摩、马寅初、陈立夫所属地区中国天津
目录
1 学校简介
2 创办者
3 建校过程
4 发展历程
5 学制设置
▪ 学制
▪ 课程
6 历史贡献
7 荣耀
8 大事年表
9 历任校长
学校简介编辑
北洋大学
北洋大学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综合性大学 [2] ,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由1887年成立的呑纳学院改建而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
北洋大学的曾用英文名包括 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北洋时期)、National Peiyang University(民国时期)、Peiyang University(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天津大学前)。
创办者编辑
盛宣怀
盛宣怀
说到北洋大学,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办者盛宣怀。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人。早年曾中秀才,后经人推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当时他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因此便下决心着手培养新式人才。最初他创办了一些附属于企业的技术训练班式的学堂,在短期内培养了一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但这些学堂在学制和课程方面都只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随着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19世纪90年代初,盛宣怀开始提出要办正规的学堂,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御批,由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北洋大学堂”(学堂初名“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成立了。
盛宣怀对新式教育有自己的卓见。他给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的学员定了严格的规则,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学员一定要精钻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决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另外,他不赞成学员单纯学习外语,认为外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学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外语,这是他有感于中国缺少高技术人才而提出的要求,事实证明很有道理。
建校过程编辑
1887年英籍德人德璀琳(Gustav Derting)他们在天津德租界的警察总部处後身东南一点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德国日耳曼式风格的楼房作为敎学楼,亦称为天津「博文书院」。1892年,德璀琳在外国侨民中聘请了英国皇家学院毕业生丁家立於学院中创办补习班。数年後这个班学生的知识均达到了入学水平。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发展历程编辑
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盛宣怀像
盛宣怀像(2张)
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国立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覆校。此後,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受「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後返津参加复校。为合并後的校名一事曾发生重大分歧。
学制设置编辑
学制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等等。当时,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被誉为“东方康奈尔”,它的 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初创就是综合性大学。从学制来看,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为四年,一名合格人才要经过八年培养。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二等学堂“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公立中学堂”,招收13至15岁学生入学。从专业设置来看,头等学堂分设律例、工程、矿冶和机械四学科。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一诞生起,就与国家经济、政治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课程
北洋大学的课程设置:头等学堂课程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有20余门课程,专业课分五个专业:工程学、电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共30余门课程。
二等学堂主要课程有:英文、数学、朗读、各国史鉴、地舆学、格物书、平面量地法等20余门课程。
历史贡献编辑
北洋大学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等,都是北洋大学的学生。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
是一本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出版时间是1996年,作者是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
作 者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6年页 数479 页定 价20 元装 帧平装ISBN9787561809136
目录
1 内容介绍
2 作品目录
内容介绍编辑
为了配合对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编辑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二辑,分别于1991、1996年出版。这一时期(1895-1985)的校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现代教育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二辑包括1949-1985年的重要史料。这一时期的教育文件、教学档案与其它方便的文书档案较为齐全,大部分存于校史馆。……
作品目录
第七章 解放初期的北洋大学
第八章 教育革命探索时期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十章 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
3. 北洋大学堂的生源质量
学生生源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北洋大学堂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等,都是北洋大学的毕业生。
4. 我国第一所大学是什么大学
北洋大学(即天津大学前身)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1952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1887年英籍德人德璀琳(GustavDerting)召集外国商人,要求赞助投资创办大学并得到响应。他的设想得到李鸿章的赞同,并答应拨给他一块地方做校址。他们在天津德租界的警察总部处后身东南一点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德国日耳曼式风格的楼房作为敎学楼,开始招收高层次的中国知识分子入学。校名为呑纳学院(TenneyCollege),亦称为天津「博文书院」。
1892年,德璀琳在外国侨民中聘请了英国皇家学院毕业生丁家立於学院中创办补习班。数年后这个班学生的知识均达到了入学水平。1895年10月2日,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在盛宣怀和直隶总督王文韶的参与下,125名新生入学呑纳学院,学院由此更名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北洋大学从188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等,都是北洋大学的毕业生。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5. 中国第一所大学是什么建立于多少年
中国最早的大学是那一所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芸,有的说是前身是岳麓书院、有千年历史的湖南大学,有的说是清朝盛宣怀最早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学,有的说是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北京大学的。
中国真正的第一所大学也不是北洋大学堂,而是诞生于19世纪六十年代的外国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瀚大学,圣约瀚大学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学模式设立的大学,这所实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学最终在解放后被强行解体。
中国官办最早办的大学,则是北洋大学堂(1895年)无疑,之后是南洋公学(1896年)和京师大学堂(1898年)。武汉大学前身(1893)和浙江大学的前身(1897)是中国传统的书院,并不能列入大学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圣约瀚大学则是中国唯一一所大学,当然也是最好的大学了。所以中国大学成立时间顺序应该如下:
1、北洋大学,中国近代第1所代最早的大学大学,为今天津大学的前身。
2、南洋公学为盛宣怀1896年(光绪22年)创建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南洋",泛指华东沿海一带。清末民初,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
1959年7月31日,起源、根植并辉煌于上海"南洋公学"的交通大学完全分立,经教育部批准,分别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3、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之一。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6. 同样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研究生 hr会青睐哪个呢 许多单位是南开校友居多 不知道天大学哥学姐去哪了
南大比天大理科强?笑话 呵呵~~天大的校歌里有穷学历振科工的词句~是中国第一所大学自建立之初就是模仿美国哈佛大学建立的多学科综合性理工类大学 去网络视频搜索关键字 探索发现北洋南洋!你还是详细了解下天大吧! 别拿起来就说!不要认为理科就单纯指数学!天津大学校训实事求是 从不为那些虚名花大笔的钱做什么宣传~115年的学府用宣传吗?它是近代中国教育的发端!你不知道只能证明你的无知!和你大学中近史不及格!那是有史料记载的是不会因某些无知的人一句话就改写得了的 呵呵~你认识南开不过因为出了周恩来总理 请问周恩来微积分考多少分?说我抬杠?周总理不是学术中人~是世界伟人不假~但是是不是南开让他成为伟人的还不好论证!你要是说陈省身大师还能证明你懂!陈省身是没考进北洋才进了南开!这点他本人是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