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磊法官
① 张磊的介绍
张磊,男,北京人,出生于1986年9月1日,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一名录音师,自创有工作室。
② 履带式抛丸机维护与保养
维护要保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一班后应将机器清扫一遍。
2.应经常检查清理室中的护板及抛丸器的定向套、分丸轮等磨损情况,如有磨损严重,应立即更换。
3.机器在运转前,凡有运动的灵部件均需润滑,抛丸器主轴上的轴承,每周加2#钙基润滑脂一次。螺旋输送器、提升机上的轴承,每月加2#钙基润滑脂一次。其余轴承每3~6个月加2#钙基润滑脂一次。链条的等活动部位每周加一次机械油,电动机按期润滑要求润滑。
4.定期检查个传动部件,清洗零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5.机器在检查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避免事故发生。
6.机器工作48小时应对风机进行检查,且清除附着在分轮上的灰尘,以保证风机运转平稳及使用寿命。
7.清理室的护板可根据情况定期更换,更换时,应把护板件的安装间隙控制在1.5mm以内,更换时参考示意图。
8.履带更换:将前门打开,拆除所有干涉件,用10#钢筋做四件弯钩从室体上部的工艺孔将传动轴及履带悬起,履带从门中倾斜压入。
青岛普华机械为您解答,详情可去我们公司网站参考网络地图
③ 为什么李刚案这么简单明了一个案子要择日宣判
又是“择日宣判”!法官英明!如果当庭宣判,判决若有不公,则天下沸腾、议论纷纷,择日宣判则不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可以避其锋芒、悄悄和谐。不管民众的眼睛多么雪亮,不论媒体的关注多么虎视眈眈,我只需轻轻松松四个字——“择日宣判”,一切搞定!让我们看看“择日宣判”一个成功的案例:“9月17日,法院审理警察张磊枪击村民案,庭审三个小时后,审判长宣布该案择日宣判。”都择了4个多月了,鬼知道还在择,还是已经和谐?“择日宣判”要得就是这种效果,张磊案如此,李启铭亦然。
“和谐”应该有个底限,“择日宣判”必须有个期限,岂能拖泥带水、不了了之!张磊枪击案已经择了4个多月,河北大学车祸案又将择到猴年马月?难道公众只能拭目以待,只能表示无奈?不!法律的尊严岂容你瞒天过海!民众的智商岂容你玩弄于鼓掌!套用周星驰《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我呼吁:“曾经有一份百姓的信任放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等你失去的时候你才后悔莫及,一个政府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河北大学车祸确实很麻烦,你可以对全国百姓说四个字:“择日宣判”。但是必须在“择日宣判”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个星期……”
如果不出我所料,河北大学车祸案的法官想得特美妙、特周到:“新年一到,媒体放假,没空口诛笔伐,家家户户忙着走亲访友,没有多少“刁民”有空说三道四。按照指示,我悄悄地把案子给判了,绝对低调,绝不大张旗鼓,最多在某个网站不起眼的位置登上两行“启事”,这件事就过去了。”想的倒挺美!可是,我本来想说“可是”的,可是我“可是”不下去了,他们想的就是这么美,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怎么做的,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嬉笑怒骂、讽刺挖苦,他们照样我行我素装糊涂。没办法,法官英明,小民认输!
http://cache..com/c?m=&p=917dc64ad6821ebe08e29f6f55&user=&fm=sc&query=%CE%AA%CA%B2%C3%B4%C0%EE%C6%F4%C3%FA%B0%B8%D2%AA%D4%F1%C8%D5%D0%FB%C5%D0&qid=8146270a02243e98&p1=1
④ 抚养权在爸爸那里,妈妈没有收入该付抚养费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对于抚养费的数额,双方本着最大程度有利于子女原则可协商确定,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可自愿负担较多费用,生活困难一方可适当少承担。对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从上述案例来看,张磊平均月总收入8000余元,法院按照其收入的比例确认每月抚养费为2500元。王静不得以私立幼儿园学费高为由要求张磊支付超过合理必要的抚养费给付的期限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一般截至子女十八周岁。超过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父母基于情感上的考虑通常会自愿承担子女在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但是子女起诉要求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大学期间的抚养费,法院不予支持。还有两种例外情形,子女超过十八周岁,父母仍需履行抚养义务,一是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二是子女非主观原因(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如孩子先天性脑瘫生活无法自理,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孩子十八岁后仍有义务支付抚养费。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现有规定,高校在读成年子女不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不享有向父母主张抚养费的权利。相关规定的立法初衷是借助法律的制约来培养青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促使青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得以立足。法官提醒,目前,大多数在读大学生虽已成年,但教育费、生活费仍由父母承担。虽然父母仍将此视为自己的责任,但这仅仅是父母的道德选择,而非法定义务。
⑤ 张磊 耶鲁
(转)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张磊简介
张磊先生(其资格已提交监管部门报备),独立董事,工商管理硕士(MBA)及国际关系硕士,注册金融分析师(CFA), 获得美国NASD Series 7 & 65证书。曾工作于耶鲁大学投资基金办公室(Yale Endowment)及美国新生市场投资基金(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 LLC),主要从事基金管理及投资研究。历任纽约证券交易所国际董事及中国首席代表,创立纽约证券交易所大中华区办公室(香港),银华基金独立董事。现任HCM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耶鲁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纽约金融分析师协会的会员。
张磊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向耶鲁捐8888888美元, 张磊是HillhouseCapital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4日消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音)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报道说,张磊之所以选择捐赠8888888美元,是因为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含义,其发音类似“发”,代表了财富和运气。张磊在中国中部长大,曾是高考状元。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后来到耶鲁读MBA,并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⑥ 张磊的人物简介
张磊 于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1990年,张磊以驻马店地区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 1998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后获得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及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张磊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曾在著名的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管理著名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工作,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投资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张磊在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工作过一段时间,主要负责南非,东南亚和中国的投资。此后又担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首任中国首席代表,并创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驻香港和北京办事处。2005年,张磊作为创始人创建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 Capital ) 。
张磊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同时,他还担任耶鲁大学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以及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文理学院的董事会成员 。
此外,张磊先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公益教育上。他长期资助的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是中国最大的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教育的慈善学校。他还捐赠创立了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旨在发扬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中的作用 。
2015年,未来论坛创始理事。
⑦ 张磊演过的电视剧大全
2008年,主演喜剧电影《倔强萝卜》 。之后出演了国内首部反映医患关系的《心术》、古装喜剧《极品家丁》、《海上牧云记》、《一出好戏》、《少年派》等多部经典影视作品。
在《门第》中饰演大周 ;在《最好的我们》中饰演潘主任;在沙漠执导的网剧《你好,旧时光》中饰演潘主任;2018年在网剧《忽而今夏》中饰演邱主任;
都市情感剧《少年派》饰演赵荣宝;2019年参演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小时》,同年参演剧情片《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事件上映。2020年,参演猫导演的网剧《这么可爱的我们》。
电视剧《完美他》于2021年5月播出 ;六月,出演电视剧《变成你的那一天》;9月10日,电影《悬崖》在全国上映,在电影中饰演方达。
2021年9月,主演的喜剧《冬奥一家人》在北京石景山区成功完成;参演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
⑧ 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籍张磊
张磊自述
我为什么捐钱给耶鲁
我1972年出生在中国中部,恰好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顶峰时期。我于1989年考进大学,当时国家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考那年我们省有10万考生参加考试,而我一举夺得第一名。这样,我才有机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我选择的专业是国际金融。但当时其实我连国际金融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很多优秀学生都在学这个专业。
1998年,我申请到美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那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到海外学习。我可以到很多相当优秀的学校就读,但是我选择了耶鲁大学。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这是我父母惟一听说过的外国名校。在整个中国,耶鲁也是人们都知晓并且尊重的名校。这也是我想回馈耶鲁大学的原因之一。耶鲁帮助中国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很多中国领导人都曾在耶鲁受过教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互助的关系都是单向的,所以我极想改变这一点。
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一点也不夸张。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在管理学院上学的时候,我离开过一年并回国创办一个网络公司。后来网络泡沫破灭,我又回到了学校。我曾经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和华盛顿新兴市场管理机构工作过,这些经历对我来说都是无价之宝。我在2005年又回到了中国,开始了我自己的投资基金。我们以3000万美元起家,而现在我们的总资产已经达到25亿。我创办的公司名字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而且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基金。
张磊其人
从3000万到25亿
1998年,张磊出国留学,他选择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国际经济专业,同时攻读国际关系和工商管理硕士。在耶鲁管理学院时,他曾在耶鲁投资基金办公室工作,并将《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翻译成中文,在此文中他开创性地将“ficiary”和“endowment”这两个词翻译成中文的“信托”和“承兑”。
与所有的留学生一样,张磊也面临着未来的大方向发展选择。在这以前,他在亚洲开发银行和美国金融界一些有名的机构里工作过,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国,这中间,尼克拉斯·拉迪给予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拉迪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首席中国问题专家,兼任两任克林顿政府的中国问题顾问,也是耶鲁大学的兼职教授。他得知张磊有回国发展的想法,很高兴,也很支持。
1999年10月,张磊代表耶鲁大学回国参加了“CDMA2000 ———中国电信高层研讨会”,再一次感受到中国事业的发展。正好中国加入WTO协定签订,张磊敏感地意识到回国的时机到了。回到中国后,他以耶鲁的捐赠基金作为初期投资,以3000万美元开创了高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如今,他的运营资产已达到25亿美元。
现在,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张磊希望自己能作出一番辉煌的成就,为海外的中国人回国创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连锁效果。
⑨ 离婚以后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算,标准多少
案件回放
王静(化名)与张磊(化名)婚后生育一女果果,后因双方感情不和协议离婚,果果与母亲王静一起生活,张磊每月给付抚养费1500元。随着孩子的成长,花费逐渐增多,王静把孩子送到学费昂贵的私立幼儿园,并给孩子报了英语班、舞蹈班等兴趣班,因此她要求前夫张磊每月提高给付抚养费数额。但张磊表示,当时离婚的主要原因就是双方经济差距较大,王静家境较好,自己家庭条件差,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无法承担高昂的抚养费用,同时表示女儿可到普通公立幼儿园就学,但是王静坚决不同意。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王静以果果的名义将张磊诉至法院,要求每月支付学费、补习班、生活费等各项费用的一半共计1万元。
法院在审理时查明,果果在私立幼儿园每年学费8万元,报英语补习班、舞蹈特长班分别花费2万元,而张磊的年总收入不到10万元,最终法院判决他每月支付果果抚养费2500元直至孩子18周岁为止。
抚养费给付内容及方式
抚养费包括孩子的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日趋重视,教育费用占据很大的份额,甚至超过日常生活费支出。在离婚时,除生活费外,抚养子女的一方要充分考虑教育费和医疗费来协商确定抚养费数额。
对于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通过每月、每季度、每年、一次性等方式来定期支付。如果无法协商一致,法院一般判决按月支付,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抚养费给付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对于抚养费的数额,双方本着最大程度有利于子女原则可协商确定,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可自愿负担较多费用,生活困难一方可适当少承担。
对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从上述案例来看,张磊平均月总收入8000余元,法院按照其收入的比例确认每月抚养费为2500元。王静不得以私立幼儿园学费高为由要求张磊支付超过合理必要的抚养费用,但当张磊收入显著提高时,王静可以果果的名义再次起诉要求对方调高抚养费数额。
抚养费给付的期限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一般截至子女十八周岁。超过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父母基于情感上的考虑通常会自愿承担子女在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但是子女起诉要求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大学期间的抚养费,法院不予支持。
还有两种例外情形,子女超过十八周岁,父母仍需履行抚养义务,一是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二是子女非主观原因(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如孩子先天性脑瘫生活无法自理,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孩子十八岁后仍有义务支付抚养费。
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现有规定,高校在读成年子女不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不享有向父母主张抚养费的权利。相关规定的立法初衷是借助法律的制约来培养青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促使青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得以立足。法官提醒,目前,大多数在读大学生虽已成年,但教育费、生活费仍由父母承担。虽然父母仍将此视为自己的责任,但这仅仅是父母的道德选择,而非法定义务。
⑩ 张磊事迹心得体会
6月13日的郑州,闷热的空气笼罩着送别逝者的默默旅程。8时,走完56年平凡而高尚人生,共产党员、铁路安全监察干部张磊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殡仪馆举行。
挽幛轻垂,哀乐低回。伴着流淌的泪水,张磊猝然辞世的消息在中原铁路、在认识他的人群中传递。铁道部有关同志从北京专程赶来了,郑州铁路局机关干部、远在百里之外的职工代表以及他的生前好友近千人自发赶来了。
人之故去,痛彻心肺。
为钟情的铁路事业奉献一生的张磊告别了这个世界,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永远回味的感动,给我们留下了激励事业奋进的精神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一个高尚的灵魂,将超越有限的生命而永生。
“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
张磊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让人至今无法接受。
26天前,张磊拿到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 “调研员”的任命。
他从此可以不再理会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的职责事务,可以离开辛勤工作了20年的一线安全监察岗位,可以弥补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缺憾,可以放慢工作节奏、享受久违的业余生活。
可是他没有。在改任调研员的半个多月里,张磊深入郑西高铁、宁西铁路和焦枝铁路沿线开展防洪安全检查,马不停蹄地奔波了600多公里。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安全隐患的洞若观火、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到极致的 “拗”劲儿,丝毫没变。
同样没变的是下现场、上机车的习惯。张磊一年下现场240天以上,只要条件允许,他都要添乘机车。
老同学、郑州机务段商丘救援车间主任刘作祥劝他:“司机室又小又热,车厢有空调,别自己找罪受。”安全监察室的同事商健劝过他: “你一身病,没有任务的时候就到车厢歇歇吧。”
张磊回答:“谁不知道车厢里舒服。上机车,我能发现很多问题。”
安全监察室的同事记得张磊常说的一句话: “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心里既然装着责任,就别再惦记享福!”
朴素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张磊内心的阳光。一个以安全工作为天职的人,对责任的理解发自灵魂。正是这种源自灵魂的责任,让他炽热而灿烂地燃烧了一生。
1977年7月,风华正茂的张磊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背着行囊来到郑州机务段。
入段第二年,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特大事故,在张磊内心深处打上了 “安全责任大如天”的恒久烙印。
1978年12月16日,郑州铁路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社会、家庭、个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事故直接造成352人伤亡,其中106个生命转瞬即逝。多少侥幸存活的性命留下终身残疾,多少父母离别骨肉、儿女失去亲人,多少个生活美满的家庭从此痛楚不堪。
多少年过去了,郑州铁路局职工时刻牢记血的教训。每年12月,郑州铁路局都在全局范围开展杨庄事故安全教育回头看活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人默默来到杨庄站事发地寄托哀思,教育后人。
张磊亲身感受了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目睹了小问题引发大祸患的惨痛后果,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他对安全责任的认识刻骨铭心,他把安全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1985年,张磊以理论和实作 “双百”的优异成绩通过考试,成为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小小闸把在他手中分量重千钧。
1991年,在郑州机务段指导司机和京广车队副队长的岗位工作6年后,张磊调任原郑州铁路分局安监室机务安全监察。从此,以检查发现隐患、分析处理事故、从严落实责任、探索基本规律为主要职责的安全监察工作,陪伴他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
人常说,安全监察工作全凭 “责任心”。能不能发现关键性问题,能不能让当事人口服心服,能不能铁面无私守住底线,能不能举一反三提出标本兼治的建设性意见,全凭安全监察本人的那份责任心。
正是在这种让人无从把握过程的“责任心”里,张磊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对铁路事业的忠诚。
2005年3月18日以后,张磊担任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
从此,他多了一个 “黑脸”张主任的绰号。
安全检查发现问题,他填发的 《安全监察通知书》,责任认定一清二白,被称为 “铁案”;有人想找他说情,即使是老领导、老同学、老同事也从不留情。 “黑脸”张主任的名气越传越大。
分析安全问题 “解剖麻雀”,他以层次清晰、说理细腻、依据准确而备受同行赞誉。在全国铁路安全监察系统,遇到安全疑难问题进行专业 “会诊”,铁道部经常指派 “四大金刚”中的张磊参与。他也是全路唯一一位在铁路局工作的铁路安全监察专业技术 “领军者”。铁道部安全监察司司长陈兰华夸赞张磊: “你来了,我就放心!”
“保安全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只有思想不掉队,行动才能跟得上”
中国铁路发展建设波澜壮阔,高潮迭起。
连同张磊时刻关注的郑州铁路局管内高速铁路区段,今年年底,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里程,全国将达到7000公里。两年后,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占世界高铁里程一半以上。
高铁时代,在国人为铁路现代化建设发展成就备感自豪的同时,张磊肩上的安全责任却越来越重了。
只有中专学历的张磊,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探究安全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下现场,看到不懂的高铁技术,他缠住工程技术人员问这问那;遇见通信信号方面的专家,他一边请教一边探讨动车组列控 (CTCS-2)技术的来龙去脉;郑州铁路局选派的基层年轻干部赴京学习高铁技术归来,他登门求教,借来教材复印,晚上苦读自学。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张磊。有人说, “都年过半百的人了,这么较真有啥意思。”每当此时,张磊总是宽和地笑笑。
没有光环、不慕虚名的张磊,如一面朴素而庄严的旗帜,牢牢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张磊始终如一的执著工作,源自他对事业始终如一的追求。
20年安全监察,7300多个日夜,张磊对辖区主要干线的主要部位,每月至少巡检一遍。他的足迹遍布管内线路每个区段,每座桥梁、隧道。
事业是信念的载体。因为有信念的支撑,他才会只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只有责任和本分,没有一线和 “二线”;他才会只在乎工作是否做到了极致,不在乎身体是否疲劳到了极致。
在生命的最后42个小时,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张磊,仍然在调查分析处理事故,为他忠诚的事业,殚精竭虑,奔走操劳。
6月9日7时20分,张磊走进办公室。
7时38分,新菏线延津站发生施工轨道车挤坏道岔事故。
9时27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张磊驱车赶到延津站,查看现场。
12时,他召集有关单位干部和当事人到场,详细了解情况,做询问笔录,不知不觉3个多小时过去了。
15时26分,在延津站职工食堂吃的一碗捞面条,是他当天的第一顿饭。
15时36分,他在现场认真勘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看,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验。
19时,他草草吃过晚饭,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为了搞清所有问题,会议进行了5个多小时。他在分析会上振聋发聩的话语,让与会者记忆犹新:“保安全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只有思想不掉队,行动才能跟得上!”
10日1时40分,事故调查结束后,他谢绝了到新乡休息的建议,拖着疲惫的身体,驱车连夜返回,车到郑州,天色已然发亮。
7时整,仅仅休息两个多小时,他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
7时20分,他向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主任王建斌介绍事故及调查处理情况。
8时10分,整理事故调查材料。
11时30分,向局长张军邦汇报延津站事故调查情况。
14时20分,在办公室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和 《事故通报》。
18时40分,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张磊满脸倦容离开办公室,返回家中。
6月11日3时18分,因心脏病突发,张磊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和眷恋的亲朋。
死亡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是一次新的升华。
一个冲破了私欲羁绊的人,才能登上精神的高峰。张磊让我们知道,一个拥有高尚灵魂的人能走多远……
“尽管改调研员了,可我还想多做点事”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张磊的女儿张安宁哽咽地说: “亲爱的爸爸,您就这么急匆匆地走了,连您最最爱的女儿,您也没有来得及看上一眼……亲爱的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女儿,如果岁月可以轮回,女儿一定再也不让您那么累……”
女儿的一颗心,爸爸知道吗?
张磊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张安宁在电话中听妈妈说,爸爸对自己高血糖、腰椎间盘突出和返流性胃炎的老毛病总不往心里去,没白天没黑夜地往基层跑,劝也不听。明天,想去给他买一双穿着舒服的鞋。
有心的女儿记住了妈妈无意唠叨的事。想到再过5天就是爸爸56岁的生日,想到爸爸平时只穿几十元钱一件的衣服,女儿当即在网上花300多元给爸爸买了一双46号的阿迪达斯休闲鞋,用特快专递送往郑州。
然而,一生穿坏无数双鞋的张磊,却没能穿上这双凝聚女儿深情的鞋。
“爸爸没给我孝敬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啊。”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张安宁说起鞋子的事,泣不成声。
是的,张磊给女儿的时间太少太少了;女儿孝敬爸爸的机会太少太少了。
张安宁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已经3年,常去北京开会出差的张磊,却一次也没去看过女儿。
去年春节,张安宁在郑州从农历大年三十一直住到正月初七,也没有见到爸爸的身影。张磊一会儿在商丘,一会儿又去了月山,好像永远在路上。
去年10月25日,张安宁在北京结婚。当天10时多,张磊才赶到结婚现场,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在新房呆了40分钟,他就因工作上的事急匆匆地往回赶……
“其实,我知道爸爸特别爱我。他是把时间全放在工作上了,所以我们很少有时间哪怕是通个电话……”
追忆往事,父女情长,张安宁泪流不止: “8号那天晚上,爸爸出差回来。在电话里,我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可爸爸说: ‘尽管改调研员了,可我还想多做点事。’其实,我知道,爸爸是离不开他牵挂的工作啊。”
6月13日,星期日,张磊的遗体告别仪式如期举行。
料理完殡仪馆的后事,送走了亲爱的爸爸,陪妈妈回到家的张安宁,拿起倏然响起的电话,泪水止不住往下流:特快专递的包裹送到了。捧着那双新鞋,一家人再次哭成一团。
张磊的遗像就安放在家中客厅的中央,安然、慈祥、亲切的面容,怎么能读不懂女儿的心愿?
忠魂长逝,情意绵绵。
张磊同志去世后,深切缅怀英灵的铁路干部职工,纷纷赶来送行。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委托部有关同志专程从北京到郑州看望慰藉张磊同志的遗孀安巧玲。
张磊走了,走得无怨无悔。
他把毕生智慧和精力全部献给了伟大的中国铁路事业。
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 中国铁道论坛(http://bbs.rail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