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民情日记
『壹』 社区简单的民情日记
社区简单的民情日记范文大全
民情日记是指导扶贫脱贫工作的有益帮手。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社区简单的民情日记范文大全,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社区简单的民情日记范文(1)
6月8日是个让人高兴的日子,我们福利院供养的两姐妹——李琳、李鑫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高考考场.为了能让他们顺利参加这场最重要的考试,我整整奔波了近两个月,但是现在所有的的辛苦,都因为这一个令人高兴的结果而烟消云散了.
李琳、李鑫是我院供养的同母异父姐妹,姐姐李琳现年19岁,系嘉峪关市市民朱珍与其前夫所生,1994年双方离婚后,法院判决由其母监护;妹妹李鑫16岁,朱珍离异后再生的..因朱秀珍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姐妹俩因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而流浪街头,生活无着.1998年建设街办事处与市妇联,市民政局协商后,交由我院供养至今.
由于姐妹俩均系计划外生育,入院时就没有户口,直到现在面临高考,因为户口问题无法报名参考,为了不影响她们今后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院领导安排我去办理孩子们的户口.到市公安局户政科询问后,我才知道办理户口需要很多原始材料.按照户政科的要求,我一项项落实:先到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了解情况补办手续,又通过多方打听寻找到张玉兰的亲生父亲,请他出具当时法院的判决书及单位的处罚证明.由于姐妹俩是计划外生育,最终需要计生部门的手续,事隔多年,计生部门也从未遇到过此类情况,很难做出决定.可这事关系到孩子们的前途,经再三研究,院领导请示市民政局后,由民政局副局长亲自与公安、计生等部门协商.经过协商,这两个部门针对这一情况,给予特事特办,我们终于赶在高考前拿到了落户批复.
在整个落户过程中,市民政局、公安部门和计生部门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正是他们的支持换来了姐妹俩今天的考试.我想,这对姐妹定会一生永记社会的爱心和人间真情,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社区简单的民情日记范文(2)
阳光明媚,丹桂飘香,来到我所驻村的姜口,上午陪同区财政到我村验收一事一议的饮水工程,他们走后,我到三位老党员家中走访。
中午在百姓张东妹家中吃派饭,为了不增加农民负担,百姓吃什么,我们吃什么,她自己阉的四方笋、自己种的小白菜,自己腊的肉,可香了,一餐15元,我们个人要向政府买餐票,个人自付4元,政府补贴11元。这个月我自付买了80元餐票,已发出去4张了。
下午开了一个两委会,商议姜口村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公园、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等事宜。我驻村的村我也希望能为村里做些公益事业,如果姜口村公园建起来,以后我调走后,到王台旅游,我一定会在公园停留的。目前我们都在努力筹措资金,如果不够,我也愿意捐款1000元。
开完会,抽空去从龙岩嫁过来的金妹家中聊聊。她今年第一年自己种的板栗南瓜长了好多个,一定要叫我带一个回来,还有她家门口长的一小袋柿子,她说她家人都不爱吃,叫我带来,现在还不能吃,要用苹果混在一起,等到黄了才成熟。”我说:“我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怎能要你的南瓜和柿子。”她说:“你不喜欢吃。”听她口气,我不带一点回来,她会生气,以为我看不起她,自己种的不带点回去,她又吃不完。在她家我还吃了一个白地瓜。如果金妹送我的这些东西是受贿,纪检部门要来查,我一定主动上交的。我自己亲自到她后门山上摘的南瓜,亲自采的柿子,这算不算受贿?那天在她家吃派饭,今天补上一张餐票,她说:“还付什么钱啊,一餐饭还吃不起啊,你能来我家,就是我的荣幸。”当然现金付给她是绝对不要的,我们就给餐票,村里一个用月后统一到政府报销,把钱给她们,这样她们才肯收。
晚上在德龙家用餐,还要在百姓家中住夜,当然在李家的楼中楼是可以住的。金妹还想留我在她家住夜。只好对小妹说失陪了,改天到你家午睡我们聊个痛快。
明天陪同与党委书记一起到蕉坑村入户访问,现在多数村民都已搬迁到集镇,只有少数人不肯下来的了,他们说你们看,我的财产都在这,那么多山,那么多田,我们也要去看看他们,收集民情民意。
夜幕降临,繁星满天,丹桂飘香,深呼吸,好好享受农村的空气。驻村真好,今夜真好!
社区简单的民情日记范文(3)
“刘主任,我房子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你们!”昨天上午,江北区石马河街道瑜康社区,居民王丽红专门向工作人员致谢。原来,困扰老王家几年的下水道问题被写进社区“民情日记”,经社区的努力很快得到解决。
王丽红家住明瑜恒康小区,三年前开始,下水道常被堵,后来发现是房子下水管太小需更换。但要从楼上向下换水管,涉及家庭多,十分麻烦,问题一直也没能解决。
前几天,水管又堵了。老王听说社区有个“民情日记本”,专门记录生活中的事情,便去社区反映。没过两天,社区就派人上门把困扰多年的烦心事解决了。
从2005年10月开始实行的“民情日记”,已记下厚厚三本,本子已翻得脱页。第一项是明瑜恒康127-2-1的低保户刘阿公反映的记录。他认为水电费几个月累积收取,单次缴费过高,难以承受,希望按月收取。不久他的建议得到采纳。
;『贰』 扶贫工作队的民情日记
扶贫工作队的民情日记
扶贫工作队应做更好扶贫工作,并做好民情日记,以下是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1
20XX年2月3日 星期三 晴
快过年了,家里打工的都回来了,各家各户的年货办了吗?老人和孩子有没有新衣裳?年轻人有没有愿意留下来在村子里发展的,来年有什么计划?新年新气象,又该去农户家看看了!此刻,前段时间为农民工讨还工钱的事又浮现在了我眼前。
1月20日中午,乡党委黄书记和我还有驻村干部来到了我们单位的双联村----漳县东泉乡黄河村赤牛坡社。腊月里的农村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很多只有老人、孩子和妇女的家庭迎来了“掌柜的”,团圆的气氛让大家都感到高兴。不过,还是有些人家男主人没回来,比如这一家——郭双虎。与双虎媳妇聊家常,她告诉我们,双虎到敦煌要帐去了!打工的老板欠了18个人2万多元已经两年没还了,现在手机也不接!没办法,只好告到法院,开庭了一次,被告老板的态度蛮横,调解不下来,到现在也没有个结果。
黄书记问我,劳务纠纷通过法院起诉,这是你的专业,有没有想到怎么处理?此时,我也正在想怎样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首先要了解清楚法律事实。于是,我用提问的方式请双虎媳妇回答了几个问题,被告户籍、居住地在哪里?欠款数额是多少?有没有协议?有没有请代理律师?约定的劳务费如何计算。双虎媳妇有些能回答,有些说不上来。我想了想,和一旁的村支书杜书记商量,请他给郭双虎打电话,让双虎把起诉状和相关证据用手机拍成照片给我发过来,我了解清楚后再想怎么办。
下午,郭双虎的照片发过来了,一共4张:起诉状、手写的劳务费结算标准、诉讼收费专用票据和诉讼代表推荐书。看完这些我发现,我希望收集的证据这里基本没有。起诉状和收费票据只能说明人民法院受理了案件,不是证据;诉讼代表推荐书说明是共同诉讼,以郭双虎为诉讼代表人,也不是证据;只有劳务费结算标准具有证明效力,可是怎么连签名也没有,如果被告否认,仍然存在争议!
都说农民工讨薪难、打官司难,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知识欠缺吧,务工前没有一份合同,劳务费没有落在纸面的约定,还有可能忽视两年的诉讼时效。一旦进入诉讼环节,并没有胜诉的把握!
这个案子如何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应对呢?让我想想!对了,被告没有诉讼代理人,诉讼时效的问题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根本想不到!没有签名的劳务费结算标准在第一次开庭时被告对日工资数额有异,但对基本事实并没有提出异议,也就是说,被告自己认可了证据!想明白了,我有了解决的思路!
有了思路就迅速行动,我写了一份《关于为黄河村村民讨回拖欠工资进行法律帮助的请示》,向省委政法委执法督导处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建议在符合法律程序、不进行个案监督的前提下,对本案予以关注和重视;二是建议为18位村民联系法律援助律师代理诉讼;三是建议在终审判决生效后,召开黄河村村民代表大会,一方面回复村民诉求,一方面以案说法,起到法制宣传教育的有益作用。
1月25日一早,我来到单位,将请示呈送执法督导处樊处长,樊处长一听是农民工讨薪的案子非常重视,当即向酒泉市委政法委执法督导科作了安排,请他们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为18位村民先行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并尽快办理。樊处长的要求很快得到了落实,下午郭双虎打来电话,法律援助律师已经到位,马上就能开展工作了。
但接下来的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期间发生了诉讼代表人委托程序出错、法律援助律师更换、16位委托人身份证件需要再次提交等问题。每一次出现问题,郭双虎都会找我拿主意,着急了甚至会怀疑法官是不是拿了被告的红包。每当这时我都会劝他不要无端猜疑,要正视自己不懂法律程序、证据意识淡漠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建议给他,有的问题则直接与酒泉、敦煌相关部门沟通解决。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我感到想要做成一件事真的不容易!对于学习法律专业、通过司法考试的我而言是如此,对于那些识字不多的农民工而言,简直是难上加难!农民工法律知识欠缺,一方面对诉讼工作准备不足,不明白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这个道理;一方面希望司法部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对他们不够信任,想让他们完全满意有难度。18个农民工对我寄予了希望,既要让他们顺利拿到工钱,又要通过这起案件让他们在下次务工时吸取教训,增强法律意识,我的任务不轻松。但无论如何,在法律界限内,我也要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
1月29日,敦煌传来了好消息,被告李某当庭承诺将于2月2日将欠款打至法院帐上,至此,两年的欠款问题得到了解决。郭双虎和老乡们都很高兴,第一时间打电话向我报喜。2月2日,郭双虎专程来到兰州,为我送来了“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 依法捍卫民工血汗钱”的锦旗。他对我说:“李书记,我真的`谢谢你!”听到这句话,我很感动,也很欣慰。通过法律手段,我们终于把农民工的工钱要回来了!
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2
20XX年7月1日 晴
6月30日上午,省扶贫办刘叶军处长一行深入到翁堵镇扁里村,对扶贫攻坚和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市扶贫办副主任杨建军、县扶贫办主任杨永军和翁堵镇李向成书记、李仲华镇长一同前往检查。
检查中听取了市、县扶贫办领导对昌宁县、翁堵镇和贫困村扶贫工作的介绍。镇李向成书记详细汇报了翁堵镇、扁里村扶贫攻坚、建档立卡户973户2492人的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和扶贫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我们龚队长汇报了工作队开展工作情况、具体帮扶措施、贫困户享受到的帮扶政策和资料收集、整理、归档情况。刘处长一边听取一边查阅扁里村驻村扶贫工作的有关档案资料,包括扁里村精准扶贫规划、调研报告、学习台账、工作日志台账、信息、考勤、民情日记、“回头看”核查认定材料等工作档案资料。
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和现场询问检查,对昌宁县、翁堵镇、扁里村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认为脱贫规划思路明细、脱贫措施有力、扶贫成效明显、效果突出。同时要求我们工作队要进一步做好精准施策、贫困户一户一册,资料再进一步完善、整理。
检查指导中同时对扁里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台账痕迹、建档立卡户的脱贫成效及惠农政策落实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扁里村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公路)和产业扶持上,积极协调争取各级各部门的项目支持,脱贫推进成效明显。并提出将扁里的工作经验带回去研究,可借鉴的将用于指导下一步全省的扶贫工作,强化制度建设、管理手段、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
内业检查过后,刘处长一行来到了大水井村民小组在拆旧房建新居的贫困户鲁光海家,和贫困户亲切交谈,对“挂包帮”的帮扶人、单位、帮扶措施、享受到的扶贫政策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和交流,询问了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为下一步脱贫想办法、出主意。扶贫先扶志,刘处长鼓励了鲁光海家要打起精神,树立脱贫信心,鼓励其继续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同时发展提升种植、养殖业,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检查组走后,我们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虽然也开展了很多工作,但也会担心还有不够完善的,可能离检查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好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肯定,我们一定继续认真、仔细的按照检查要求落实,进一步完善材料,加强宣传,加强资料收集、整理、提炼,做到真正精准扶贫。
;『叁』 回乡走访的民情日记
回乡走访的民情日记
走访的时候一定要听民心,下方是回乡走访的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篇一:回乡走访的民情日记
一条求助短信,使我萌生了和农户建立“干群直通电话”的想法和意愿。
“付师傅你好,谢谢关心民生问题,在(再)就是生活问题”——这是家住四组的低保户、残疾人陈正梅4月14日用手机发给我的一条短信。她小时候右臂残疾,左腿关节化脓性结核,一得就是20多年,儿子32岁未成家,女儿只读了初中,几间干打垒危房下起雨来外面大下、里面小下。本来不顺的她,今年3月份低保费没上到“一本通”,几经打听也没弄明白。经过了解,村里像这样的户还真不少。
走访中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农户几乎家家都有手机,能不能在手机上想点办法?于是,便产生了“干群直通电话”的想法,就这个想法与其他队员、村干部一起进行了探讨,大家都认为可行。之后,我每走一户就把手机号留下来,告诉他们有事发短信或打电话。回到区里,就把走访信息按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疏理分类,向区、乡两级相应的民政、残联、卫生、城建等部门反映协调,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用“直通电话”反馈告知村民。一试还真有些效果,大家节省、便捷不说,还随时随地找得到我。没过几天,陈正梅不仅知道“一本通”每一笔款项来龙去脉,而且高高兴兴取出3月份55元“饭钱”。现在,她经常发来一些咨询生产生活相关问题或者表达感谢的短信。
说实话,建立“干群直通电话”当时还是有不少顾虑,怕被人说成标新立异、搞形式主义、“作秀”、出风头、摆花架子、无事找事,进而影响机关工作。事实上,在同23个农户“直通电话”中,我感到确实能够帮助群众做些事情,许多农户争相索要电话号码,尤其是“干群直通电话”可以“全天候”倾听群众呼声,“干部未出门,已知百姓事”,一事一帮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真正有了一种“群众是主人,干部是公仆”的责任和义务。
篇二:回乡走访的民情日记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活动,根据州、县党委和巴东法院党总支的安排,党员要回到故乡所在村开展走访,参加“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我出生在巴东县金果坪乡金果坪村,距我工作的巴东县城180公里。金果坪位于巴东最南端,地处八百里清江画廊中景观最美的轴心地带,与五峰、鹤峰、建始三县接壤,自古有“一脚踏四县”之称和“西部门户”的美誉。
5月27日8时许,在巴东工作的党员相约同车返乡。雨大雾浓,能见度低,到达野三关已近中午,与也要返乡的“权章舅舅”会合,他给我们安排了可口的午饭,席间还认识了从州里返乡的青年俊才李世鹤,吃着“楼锅”煮的土家菜,讲话都是“后乡口音”,乡音乡情初体验,感觉快到家了!
经过七个小时的风雨兼程,干净整洁、民风淳朴的金果坪集镇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以往回来都是直接到爸妈家,怕打扰别人。这次以一个党员的身份回来,得先到村支部报到。村书记高清年、副主任冯安源正在布置会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介绍我们认识了合并过来的原小溪湾村书记胡圣元,小伙子话不多,但看得出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实在人。现满头华发的高书记从部队退伍后就在原大队工作,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是我童年记忆中共产党员的化身。我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后,高书记还代表大队组织赠送我被单一床,以资鼓励,至今回想温馨尚存,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组织的温暖吧!冯主任是我的小学学长,当村干部多年,做事认真务实,虽身体欠佳,但听爸妈说修到我们组的公路时,高书记、冯主任带领一群留守老人、妇女义务投工,身先士卒。为改变家乡面貌,村支一班人和父老乡亲吃了多少苦啊!
因雨一直下个不停,道路泥泞,取消了原计划的集中农务活动摘茶。我回到家里,决心补上这一课,要求帮爸妈干农活,并给爸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妈说:“我懂,电视上天天讲这个,就是要你们不忘本、不变质,接受人民的再教育。你先把自己要带的洋芋挖回来。”我接过妈递来的挖锄、撮箕,和妈来到田里,雨也小了许多,因是沙田,勉强能挖,边劳动边唠家长里短,一人一行挖到顶,筐子的洋芋也满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拿得起挖锄就开始干农活,所以我对农活并不陌生,重拾农具,轻车熟路,但一双手还是不给力,久未握过锄把,三两下就起了血泡。真正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5月28日过早后,金果坪村返乡党员二十余人,加上村支党员十余人,齐聚村委会。大多数老同志都是熟人,互致问候。有几张年轻而陌生的面孔就主动打招呼,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并建立了微信群,每位党员签到后主动交纳特殊党费200元 ,接着开始走访活动。
走访了老党员、老典型刘宜珍,她今年81岁,耳聪目明,家庭富足,房子还进行了农村少有地装潢。聆听了她的平凡而光辉的事迹,她给我们展示了珍藏超半个世纪的奖状,于1961年被评为“为革命养猪的模范饲养员”。她的这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优良作风值得我们传承。走访了老支书高官民,七十多岁了还在以养鱼为生,他给我们回忆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经历。从他身上学到了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可贵品质。走访了因病或因交通事故致贫的廖回香、鄢仕梅,通过与他们交流了解,党的医保、低保等惠民政策已得到落实,吃住温饱都没有问题,主要是缺少经济来源。我们给他们送上了肥料、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勇气,为他们脱贫奔小康出谋划策。我们还走访了致富带头人覃新华,坚定他发展茶叶致富的信心,鼓励他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扶贫搬迁安置点、茶叶苗圃基地和人畜饮水工程。恰逢六一即将来临,我们有幸欣赏了金星幼儿园师生的精彩彩排。
篇三:回乡走访的民情日记
回忆走访的每一位老总,在前进的路上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他们经历的往事足以勾勒出一部电视无法真实演绎的传奇!听着他们讲述着各自不同的经历,每每都会被这些经历所感动。在执着追求梦想的路上有太多的坎坷,有太多的不可预知,然而他们都是凭着相似
的坚忍一路走来的,他们的企业也是伴着诸多的挫折与艰辛一步步走来的。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亨通热电的董事长曲杰,走访结束之后,我对于眼前这位长者,满满的尽是敬畏之情。也是在走访曲总之后,我才真正明白:风雨过后的从容淡定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谈及曲总,不禁就想到了他的那些丰富的人生经历。倘若把每个人的一生比作一本无字书,未来的经历是这本书上的文字的话,那么曲总的这本书的确是本值得我们去阅读的好书。
19岁,那个我们还在做梦的年龄,那个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担当、什么是生活艰辛的年龄,那个好多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年龄。然而,19岁的曲总已经踏上了生活的征程!进入工厂当起了小工人,稚嫩的肩膀开始挑起了生活重担!
从小工人到推销员、小商贩、饭店老板、灯厂经理、电厂相关部门的局长助理,最终到亨通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条路曲总走了27年。曲总给我们讲述了这27年间的一些令之难忘人和事。那些人和事,虽已成为过往,然而从这些过往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曲总那坚忍、执着、有魄力、眼光长远独到的人格魅力和交友时真诚待人、懂得分享、不把金钱看的很重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些过往能够教给我们青年人一些东西。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是更好的指引我们青年人走好未来的人生路。一位长者对于下一代的期望也尽在于此了。这或许也就是曲总直到所有的员工都已下班还是延时和我们交谈的缘由吧。
正如《真心英雄》的一句歌词所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是啊,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他们都经历了太多太多,在这些过程中谁会是一帆风顺的呢,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一切,要相信经历就会有收获。
;
『肆』 社区民情日记
社区民情日记(精选10篇)
导语:日记是指用来记录其内容的载体,日记也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社区民情日记,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社区民情日记 篇1
“聪慧小区1号楼一单元居民反映楼道灯不亮了,夜晚出行不方便,需帮助解决。我和协管员立即赶到现场,为居民更换了灯泡……”昨天中午,房山区拱辰街道文化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朴艳平,帮助社区居民更换好楼道灯泡后,在她的“民情日记”里写下了上述这段话。
下午,朴艳平又按照日记里的安排来到社区,协调解决小区楼体保温改造工程和居民车辆停放问题。翻开朴艳平的“民情日记”本,记者惊讶地发现,里面记得密密麻麻。无论大事小情,只要她参与的社区里的事,都记录到了日记中。
据房山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社区工作者走街串巷,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方方面面,都记在了“民情日记”里。“民情日记”已成为房山社区工作者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纽带。像这样的“民情日记”本,房山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一本,目前已累计记满了6000余本“民情日记”。
“以前是百姓有问题找到社区门上来,现在是我们以串门的方式主动走进居民家里,了解他们的需求,帮他们解决问题,并详细地记在日记本上。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能鞭策我们努力为民服务,日记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不为百姓干实事,还真没的记。”永安西里的社区干部李春燕如是说。
永安西里社区80多岁的老人李慧文,老伴儿去世后独居在家。前不久,李春燕到李慧文家“串门”时,发现老人家里十分凌乱,没有“家”的样子。了解到老人需求后,李春燕帮李慧文请来了保姆。这个保姆来自社区内的一个困难家庭,不仅满足了李慧文老人的需求,这位保姆家的生活困难也得以缓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量大繁杂。为让社区工作者身在岗、心到位,真正“身”入居民,第一时间了解居民困难、问题和诉求,及时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房山区在社区工作中实行了“民情日记”制度。谈起写日记的感受,社区工作者陈雪娜说,她到社区上班的第一天,居委会就发给了她一个印有“民情日记”字样的红色本子。起初她对这个日记本并没太在意,只是在这个本上简单记录了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成了“流水账”。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陈雪娜的日记内容渐渐丰满起来,百姓家里的繁杂琐事、生活冷暖都写到了日记里。
社区工作者表示,“民情日记”既不是工作日志式的“流水账“,也不是事件的简单堆砌,“记”只是一种形式,重在干部入户时要把工夫下在解民忧上,只有把事情办在百姓心坎上,才有的记,才记得有意义。
社区民情日记 篇2
今天上午一上班,新上任的社区党支部书记鲁峥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向我了解社区资金中一笔1700元的遗赠款项是怎么回事。我一边向他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边按捺不住地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2004年我同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看到社区住着一位年近八旬的孤寡老人涂元珍,房顶垮塌,十分危险,连她的隔壁邻居都早已搬走了。从那时起,我便和全体社区工作人员承担起了帮扶老人的重任。为了老人的安全,我们及时帮她整修了房屋。老人患有白内障,生活不能自理,我们便把她送到医院去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老人是家属,没有其他收入,我们便为她申办了低保。几年中,我们轮流照顾老人生活,为她拆洗被褥、劈柴、生火、做饭。去年,老人病重住院,我几天几夜守护在老人身边。在我看护的一下午就帮老人换了六次尿布,老人已经84岁了,我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帮她换尿布。老人弥留之际,视力已经完全丧失了,但她能准确的分辨出我的声音,抓着我的手对我说:“小王,你是好人哪!”,说这话时两行老泪顺着脸颊滑落。
涂元珍老人生前的心愿,就是把她一生节省下来的全部积蓄1700元钱捐献给社区,以表达对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老人过世后,她的侄女便遵从老人的遗愿,将这笔特殊的遗赠捐款送到了社区。
听完这些,鲁峥书记也掉泪了,他激动地说:“这笔特殊的捐款,是对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褒奖。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激励,更好地为社区广大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争当为民服务标兵、争创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社区!”
社区民情日记 篇3
今天是星期天。一大早,社区居民何国跃就打电话叫我到他家去,帮他教育孩子。
那是在2004年,我入户走访时认识了一户外来务工人员—何国跃。他是1995年从四川来奎屯市打工的。2002年,他们一家把户口从老家迁出,准备落在奎屯市,可是因思乡之情又有一些顾虑和犹豫,便一拖再拖,而后落户停止,他们一家成了黑户。2003年9月,何国跃在某企业打工时摔成重伤,丧失劳动能力,这对于一位无任何保障的外来务工人员,简直是晴天霹雳。他所在的单位按当时的原籍农村人均收入,给他支付了理赔金和生活费,却无法按奎屯市户口给他享受各种待遇。得知他家困难情况后,我便作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找到他打工的单位领导协调,该领导的回答是“按照国家政策走,因为他们无户口。”见与单位协调不成,我又先后找市民政局、劳动局、残联、公安局等单位,为他家的困难四处奔走。终于在2005年5月经过市公安局户政科、派出所的严格审批,他们一家三口的户口落到了奎屯市乌鲁木齐东路街道乌尔迈克社区。市公安局户政科领导亲自到他家里,为何国跃免费办理了身份证,市残联领导为他办理了一级肢体残疾证,原打工单位也按其残疾等级给他发放了相应的补助和护理费。之后,他的残疾人补贴也在市相关部门的沟通下一一得到了解决。为此,何国跃、廖菊英夫妻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表达了对我和社区的感谢之情。这几年,根据党的惠民政策,我们社区又为何国跃家申办了低保,并为他办理了养老保险。何国跃夫妻脸上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所以,当我赶到何国跃家时,听到何国跃正在教育孩子何鑫,他激动地说:“你这一段怎么回事,光贪玩。你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王叔叔和社区对咱们家的帮助吗?!”
听到这话,我感到十分欣慰和感动。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一个直接接触居民的社区干部,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为老百姓做好事、解难事,为打造幸福社区多做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社区民情日记 篇4
今天是清明节。本来是放假休息时间,我却要陪一个特殊的社区大学生姬德志去祭奠他的父亲,并看望他生病的母亲。
姬德志的父亲姬长城生前是我社区的党员。几年前,姬长城下岗后得了糖尿病,妻子又是家属,孩子正在上学,家境十分困难。我在入户走访中得知这些情况后,便推荐他到乌东路街道办事处当了警卫,又将他妻子联系到环卫处工作,并及时把他家的情况上报给社区党支部。社区又及时为他家申办了低保。后来,姬长城病重住院,我多次去看望他,并为他联系病退之事。但最终严重的糖尿病夺去了姬长城的生命。因为他的其他亲戚都不在奎屯,我便忙前忙后帮他办理丧事,直到送他走完人生路。姬长城妻子袁花荣在失去亲人后精神倍受打击,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我和社区便一直关照她并把她送到精神病院疗养。当时,他们的孩子姬德志正在上大学,为了孩子能正常完成学业,我便多方奔走为他申请金秋助学金,并和社区一起动员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解决他上大学的学费及生活问题。在姬德志上大学期间,我经常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当得知姬德志几次想放弃学业回家挣钱养家时,我及时向他学校的领导反映了他家的实际困难和经济状况,得到了学校领导对他的关心照顾,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姬德志圆满完成学业。今年初,姬德志被新疆公安边防总队预招回疆工作,很快走上了工作岗位。这几年,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第一个打电话给我问候,对我就像亲人一样地信任,就连家里唯一贵重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也都交予我保存。我也感到非常的光荣与自豪。
我想: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能够把居民当亲人一样关爱,通过真心为居民排忧解难而得到居民的信任和依靠,是多么得幸福呵!
社区民情日记 篇5
6月8日是个让人高兴的日子,我们福利院供养的两姐妹——李琳、李鑫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高考考场。为了能让他们顺利参加这场最重要的考试,我整整奔波了近两个月,但是现在所有的的辛苦,都因为这一个令人高兴的结果而烟消云散了。
李琳、李鑫是我院供养的同母异父姐妹,姐姐李琳现年19岁,系嘉峪关市市民朱珍与其前夫所生,1994年双方离婚后,法院判决由其母监护;妹妹李鑫16岁,朱珍离异后再生的。因朱秀珍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姐妹俩因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而流浪街头,生活无着。1998年建设街办事处与市妇联,市民政局协商后,交由我院供养至今。
由于姐妹俩均系计划外生育,入院时就没有户口,直到现在面临高考,因为户口问题无法报名参考,为了不影响她们今后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院领导安排我去办理孩子们的户口。到市公安局户政科询问后,我才知道办理户口需要很多原始材料。按照户政科的要求,我一项项落实:先到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了解情况补办手续,又通过多方打听寻找到张玉兰的亲生父亲,请他出具当时法院的判决书及单位的处罚证明。由于姐妹俩是计划外生育,最终需要计生部门的手续,事隔多年,计生部门也从未遇到过此类情况,很难做出决定。可这事关系到孩子们的前途,经再三研究,院领导请示市民政局后,由民政局副局长亲自与公安、计生等部门协商。经过协商,这两个部门针对这一情况,给予特事特办,我们终于赶在高考前拿到了落户批复。
在整个落户过程中,市民政局、公安部门和计生部门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正是他们的支持换来了姐妹俩今天的考试。我想,这对姐妹定会一生永记社会的爱心和人间真情,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社区民情日记 篇6
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起小时候每逢过生日,妈妈总会给我煮两个鸡蛋。我把两个热乎乎的鸡蛋揣在口袋里,用手紧紧地捂着,蹦蹦跳跳地上学去。路边的杨柳伸展着刚吐出的新芽,在春风中摇曳着,把我小小的心里那满满的喜悦也荡漾了开去。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过生日早已变成了一种对生命的感叹和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可今天,我想重拾儿时的喜悦,并想把这种喜悦和他人一起分享。
来到工作站,大家协商着再去看看小区的独居老人,我第一个赞同,并提议给老人买些鸡蛋、挂面什么的,因为这些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已经比较差了,这些东西做起来方便。那就凑份子吧,同事们提议。我说今天的就我出吧,今天我生日,我想让这些老人和我一起高兴一天。大家笑了,忙说,生日快乐!
说做就做,我们来到小区的商店,挑选了鸡蛋、挂面、还有饼干。这些东西都是我爱吃的,想必他们也喜欢吃吧?下点挂面,再打两个荷包蛋进去,这不就是长寿面吗?还有饼干,圆圆的,多吉利!想到这里,我不禁偷偷地乐了一下。
也许是被我的情绪感染了,同事们也很开心,大家边走边说着自己小时候过生日的情形。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独居的肉孜汗老阿妈家,虽然东西不多,但我依然感到了老人的激动和高兴,有人和我同乐,多好!随后,我们又去看望了86岁的独居老人巴吾东,老人腿脚不太方便,但愿这些东西能让他的生活暂时轻松简单点。还有一位老人不在家,不过没关系,我们决定明天去。
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想对自己说,生日快乐!也想对天下所有的老人说,健康,快乐!
还有,我想对远方的爸爸妈妈说,谢谢!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并给了我一颗善良柔软的心,因为这颗心最容易找到快乐和幸福!
社区民情日记 篇7
近几年来,“医疗进社区”已是大家共同的一个梦想,可是目前的状况又是如何呢?医院里总是人山人海,有些科室、有些专家门诊,不提前预约、挂号,根本就不可能轮到,“看病难”的问题深深困扰着老百姓。而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们,却不容易找着工作,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如此,“毕业就意味失业”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我就曾亲眼目睹过“看病难”,前几个星期,我去医院里检查视力。一进入医疗大楼,我就感觉透不过气来,人太多了!密密麻麻的人像密铺在医院里似的,不留一点空隙。我好容易才挤到六楼眼科,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轮到。等候的过程中,我从六楼往下看,只见一拨拨人像川流不息的小河,不断地向医院涌来。是啊,人都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不生病呢?然而,生了病,不管大病还是小病,人们都往医院跑,才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医生们马不停蹄地工作,也十分辛苦。其实医院里病人密集,空气流通不畅,再加上看病时间长,都会使病情加重。我们这小县城尚且如此,大城市的医院肯定更为热闹了吧。
健康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倘若各社区都有一个专业的诊所,健康不就多一层保障了么?这样一来,一些咳嗽、感冒之类的普通病症,就可以在社区的诊所里医治。大型医院也就不会那么拥挤。况且现在有了互联网,医院之间可以用它来交流,上级可以对下级进行指导,下级也可以将情况汇报给上级。再者也可以给那些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工作与实践的机会。如此一举多得,岂不甚好?
如果医疗真的进了社区,健康就多了一层保障,生命也就多了一个保护罩。让我们一起实现“医疗进社区”这个梦想,让健康的种子传播在这片大地上吧!
社区民情日记 篇8
“爸爸,咱家已经是个社区了。”见爸爸回家,我凑上去说道。
“此话怎讲?”老爸一脸疑惑。
“喏,你看。”我带着老爸走进家里,“我的房间算是住宅区吧;你的房间因为花香变成了公园;厕所因为猫屎变成了化粪池;大厅因为猫叫变成了施工地;厨房呢,早就因为两只猫变成了垃圾堆了!”
“哦。原来如此。”老爸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家就再搞个游乐园吧!”
“老爸呀!我真是苦不堪言,咱家已经是一个游乐园了!”
“WHY?”老爸还不明白。
“LOOK!那电视机后面是个钻山洞,厨房是积木场,茶几是杂耍场,我们的床是蹦蹦床,厕所就是五星级酒店。”
“五星级酒店?”
“对于那两只猫来说可就是五星级酒店了。”我默默瞄了还在撒欢的两只猫咪。“衣来伸爪,饭来张口,这不是五星级服务吗?还有,那个豪华版的猫床,自动铲屎的马桶等等。这还不够五星级吗?”
“那为什么是酒店呢?”老爸问。
我叹了口气,说道:“你还不懂吗?只要大门一开,它们就真是‘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社区民情日记 篇9
2014年2月17日上午,4小区92栋131号居民李瑞江、李瑞萍来社区反映:92栋121号李华家在污水管道处私设卡子,使自家卫生间污水排放不畅,去广原物业站反映几次均未解决,与121号居民协商几次也协商不通,希望社区出面解决。
我接案后与罗永刚、张新龙立即跟随李瑞江到楼栋单元调查了解情况。经过3天的连续楼上楼下逐户走访,将情况彻底摸清。原来111号居民家下水管道经常堵塞,每次堵塞111号居民就主动找楼上几家协商,共同集资疏通,但多次碰壁后,自己一怒之下出资疏通下水管道,并让维修师傅安装了“卡子”,后续二楼、四楼居民分别也在自家下水管道处也安装了“卡子”。
了解了具体情况后,考虑到居民的共同利益,及现实情况,为了尽量维护大多数居民的利益,我立即召集调解小组成员开会研究,最终形成两种方案:方案一:说服一、二、四楼拆除“卡子”。方案二:说服131号居民李瑞江做出让步。随后我积极行动起来,再次找到李瑞江,稍之以礼,动之以情的沟通说服,经过3次的沟通说服,李瑞江最终同意自己疏通自家被堵下水管道,并将自家下水管道处安装一个“卡子”。至此一起邻里纠纷得到解决。
事后,我利用回访的机会,又将相关几家人召集到一起,宣读了小区居民文明公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小区居民文明公约,维护好下水管道的畅通,做和谐邻里。为争创平安和谐社区尽一份力。
个人感想:通过这次邻里纠纷调解,让我再次认识到处理居民矛盾纠纷,一要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民情民意;二是认真对待居民纠纷,做到及时处理;三是根据居民感受按照情、理、法顺序处理居民纠纷,这样才能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升级。
社区民情日记 篇10
还差几天,我来到xx社区就满3个月了。大学专业即社会工作,本着学以致用的想法,踌躇满志的进了社区,成为了一个年轻的社工。
来到社区的最初日子,我的工作是城管,全新的体验,无论是与居民还是与物业的交际似乎都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在前辈的带领下,整改过小区卫生,也调解过居民纠纷。终于不再那么懵懂,似乎知道了社会工作不只是书上说的“助人自助”那么抽象,更是现实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几天社区工作将进行调整,我将接手社区的老龄工作,这是一个更加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的下降,意味着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社工作为帮助他们的一个定向工作群体,似乎更有一种责任感,对工作负责,对社区老人负责,对社区居民负责。
今天是腊八节,趁着节日,我和同事带着腊八粥去看望了社区困难失独残疾老人——钱存林。钱存林由于中风导致肢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现居住在晚晴园。我无法体会他的心酸,但是希望这碗饱含了我的心意的腊八粥,能让他感到温暖。今后我也将更加关注这样的弱势老人,给他们带去关心和爱。
来到社区的初期,似乎每天都有新的感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的消退,能支撑我们去工作的就会变成责任,无论是对工作,亦或是对居民。
;『伍』 领导走访民情日记
领导走访民情日记
领导对民情日记有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走家入户少,了解民意不够;有的只记反映的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有的已把“民情日记”变成了工作日记或作了他用。下面带来领导走访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领导走访民情日记1
20xx年1月6日,星期五,小雨
1月6日上午,我来到了**镇**村走访。这天碰巧是小寒,气温在5℃以下,还下着蒙蒙小雨,有点冷飕飕的。**镇是我挂点联系的乡镇,也是我基层工作的主阵地之一,想起那些农民朋友以及与我一道干事创业的同志们,虽未天天见面,但心中总是念念不忘、心暖乎乎的。
**村现有人口2680人,其中贫困人口138人,占全村总人口
5.1%;耕地360余亩,人均纯收入2200元左右。
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养。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弘扬和继承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于是,我们首先来到位于镇政府旁边的光荣敬老院。镇民政所长介绍到,光荣敬老院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5800多个平方,目前有供养对象52人,管理人员4人。看到我们进来,院里所有老人都很开心,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声。在给老人讲明来意并送上春节祝福后,老人们乐开了怀,就仿佛晚辈回家与他们团聚一样。随后,我们察看了敬老院的食堂和宿舍,询问了老人们的伙食、住宿等情况。据院长介绍,敬老院现有耕地1.8亩,加上党和政府每年的补贴、关怀,院里每年收入超过
2.6万元,能够满足全院正常的开销。
从敬老院出来后,我们又走访慰问了农村低保户谢桂英、贫困户叶光福和困难党员谢绍海。在体弱多病的谢桂英老人家里,我要求镇里的干部,要及时对老人的房屋进行检修加固,并叮嘱 - 1 -
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要随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也可以直接跟我说。看着老人信赖的眼神,我们离开了谢桂英老人家。在困难党员谢绍海家中,我了解到,他今年67岁,早年曾在部队服役5年,已患脑溢血多年,生活难于自理,加上妻子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至今仍需打针服药维持生命。家里就老俩口,靠着政府的困难补助及自己的一点养殖收入维持生活。交谈中,老人还讲出了心里话,作为一名党员,再也没能力为党的事业做贡献,心里很愧疚。从他家里出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深深体会到一名基层党员信念的坚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通过今天的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基层,真正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回顾今天的走访,短暂而又难忘,让我对走访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也有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走访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访调研架起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集思广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有着重大意义。
收获之二:走访调研发现了真实问题。在走访慰问中,群众说的最多的话是感谢,而我却亲身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依然突出,路难走、水不畅、环境差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虽然我们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每年都发放低保资金、一次性生活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仍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收获之三:走访调研明确了努力方向。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想,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发展,造福群众。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搞好“四化”建设。
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基层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传递百姓心声的平台。今天的走访,感人肺腑,受益匪浅。基层是我家,群众是亲人。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和祝福走进基层,走进我们的亲人,那样,才能走的`更真、更实、更远……
领导走访民情日记2
20xx年1月7日,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带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乡*村的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对韩保良、韩大山、韩保新、韩小勇等贫困户、留守户一一带去了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作为过节的礼物,询问了大家的生活难处,鼓励大家要努力生活。对韩有福等致富户询问了致富经验,赞扬其带头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来到贫困户的住地,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看了他们室内简陋的陈设,***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我们还是不够体贴……”他不断的这样自责着,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们,他说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群众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我们不能懈怠。
韩大山的家里是破旧的青砖房,门口大门是两块木板经历了岁月的摩挲已经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两个老仆人,多少年风雨不改的为他的主人守护那小小的庭院。开门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憨厚,淳朴中洋溢着满脸的微笑。
“你们是政府的人?我认得你们。”
“韩大山,快过年了,准备年货了么?”
“呵呵,呵呵!”
韩大山乐呵呵的接过***送给他的生活慰问品,挥动着手让大伙进他的屋子。***仿佛发现了什么,把油从他手里拿了过来。
你的身体可又不好了啊,我来替你拿着吧。
韩大山依旧是那样乐呵的笑着,我这时才发现他走路时腿脚有些不灵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偻,头发也白了很多,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起路来却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屋门敞开着,虽然说是大白天,但是屋里的光线依旧很昏暗。里面的东西很少,除了两个水缸几乎看不到什么家具,更不用说什么家用电器了。但是正门口的那张八仙桌子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韩大山坐了下来,
“还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质问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头,笑着点了下。
“你要照顾好孩子,有困难找党,找政府,不要再这样一个人承担了,你要是身体不好,孩子怎么办,你要多为孩子着想。”
原来韩大山的媳妇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走了,他一个人抚养着孩子,加上自己常年病患不断,身体状况愈加的恶劣。他有两亩地,本来他这样的困难户每到农忙的时候村里都要帮忙的,***主任也多次向村里、乡里反应了他的情况。但是淳朴的他不愿意麻烦别人,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就把东西收到了家里。劳动量一大,他的身体就受不了,以至于现在连
走路都有些摇晃。
这时候一个孩子跑了过来,一上来就要拆方便面,被韩大山给挥斥住了。
“呵呵,吃吧,就是买给你吃的。”***笑着把包装袋撕开递给了孩子。孩子躲在韩大山的怀里,有些胆怯的接了过来。
出去的时候***拿出了爱心卡,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们要走了,这是我的电话,记住,有什么事你就直接打给我,老韩,你的身体不好,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再一个人扛着了。”他握住了韩大山的手,韩大山有些激动,两只手都团了过去。在门口我们向韩大山挥手告别,他和他的孩子使劲挥着手,动作有些夸张,但那瞬间我看见他的眼圈有些发红。
再见!
风依旧很大,路面的水坑已经结了冰。嘴边的哈气让眼前感觉雾气蒙蒙。***和班子成员已经离开,这时我回过头看了一下,韩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风中,不住的挥着手,那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像两尊雕像一样伫立在风中,他佝偻的身体在远处看来更加微小了。
再见!再见,我们还会回来的……
贫困户中,韩和平媳妇常年卧床,儿媳妇走失,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一个人照顾痴呆的孙子。
韩保新离异,自己轻微脑瘫。家中无劳动力。
韩平定六十二岁,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中无劳动力。 万秀花,男人早逝,自己在外务工,七十多岁公公在家照顾孩子……
此一行一共对二十户贫困户、留守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进行了慰问,其中对突出的韩小永,韩保新等人进行了座谈。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发展中阶段,还有很多人需要党、需要政府的关怀,我们也会不懈努力,竭我们所能的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社会各个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尽我们所能,共同去关怀这个大家庭中落后的人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发展社会主义,奔向幸福。
领导走访民情日记3
20xx年3月,县委吹响了“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干部下基层的号角,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这段下基层生活中,我经历了许多,感慨良多,受益也颇多。
5月26日(星期六)晴
本周我们不休假,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和镇干部肖磊要去东丽村督导检查该村的养老保险收缴及平安创建工作。我们草草吃完早餐后,就骑着摩托车来到东丽村支书周文东家。我们见到周支书时,他正忙碌着写汇报材料。他见到我们到来,立即起身让座,又是敬烟、又是端茶倒水,甚是热情。我们说明来意后,他把整理好的材料取出来,我们仔细翻阅、查看。该村的资料很齐全,所制作的材料内容全面,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然后我们又详细询问了养老保险收缴情况及所遇到的困难,周支书介绍到:“我们村应参保329人,已经缴费316人,还下欠13人。这13人长期在外务工,一直无法和他们取得联系。昨天,我主持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和4个组长参加的会议,专门研究此事,已经有了初步方案,预计6月中旬完成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
我们检查工作的,不仅要听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查更重要,这样工作才有成效。于是我和肖磊同志对东丽村的养老保险收缴及平安创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我们走访了周文瑞、周明田、周明玖、杨德连等十几户农户,他们都对村支书周文东同志赞不绝口。他们说:“周文东是个好同志、是个好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把我们都当亲人看待。在养老保险收缴过程中,他亲自带领 1
村主任、文书、组长挨家挨户的宣讲,把政策讲清说透。如果我们有困难,暂时拿不出钱,周文东说:“只要你们把政策领会清楚,暂时没钱交没关系,我先给你们垫上,等你们有了再还给我”。在平安创建工作中,他带领村主任、文书、组长挨家挨户的发送资料,把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的宣传资料整理的整整齐齐发到我们手中,还仔细讲解上面的内容,让我们对平安创建有了一个全面、更高的认识”。
我们把老百姓对他的称赞说给周支书听,而他却淡淡一笑,说:“做这点工作算什么,他们这样赞扬我,真是太抬举我了。做这些工作,只是尽了我做支书的本职而已,和郭明义同志比起来,我和他相差十万八千里了。20xx年5.12大地震,对我们村来说,既是一场灾难,又是一个机遇,真是祸福相依呀。虽然这场大地震让我们全村人民失去了家园,但却让我们全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在各级党政机关及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全村群众从高山上搬迁到平坝里,都住上了新房子,有了新家园,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呀!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尽自己本职、尽自己本分,又怎敢居功。我们村现在还在建设发展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我们全村人民参与,我苦一点、累一点又能算得了什么?只要全村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再苦再累都值”。周支书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让我们两人感受颇深。
回到单位后,周支书的话总是萦绕耳旁。那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一份真情实意的表达,让我从中收获良多。一个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心里时刻装着的是自己的职责、是本村的发展、是全村群众。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和对村支部书记的敬畏感、责任感,才有了东丽村顺利实现整村搬迁,建设成为新农村示范点的成就。周支书,你是我们的偶像,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的精神会激励我们把工作干得更优异、更出色。
;『陆』 乡镇干部走访民情日记
关于乡镇干部走访民情日记范文
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养。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关于乡镇干部走访民情日记范文,欢迎大家踊跃阅读!
关于乡镇干部走访民情日记范文【1】
20xx年1月6日,星期五,小雨
1月6日上午,我来到了**镇**村走访。这天碰巧是小寒,气温在5℃以下,还下着蒙蒙小雨,有点冷飕飕的。**镇是我挂点联系的乡镇,也是我基层工作的主阵地之一,想起那些农民朋友以及与我一道干事创业的同志们,虽未天天见面,但心中总是念念不忘、心暖乎乎的。
**村现有人口2680人,其中贫困人口138人,占全村总人口
5.1%;耕地360余亩,人均纯收入2200元左右。
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养。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弘扬和继承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于是,我们首先来到位于镇政府旁边的光荣敬老院。镇民政所长介绍到,光荣敬老院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5800多个平方,目前有供养对象52人,管理人员4人。看到我们进来,院里所有老人都很开心,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声。在给老人讲明来意并送上春节祝福后,老人们乐开了怀,就仿佛晚辈回家与他们团聚一样。随后,我们察看了敬老院的食堂和宿舍,询问了老人们的伙食、住宿等情况。据院长介绍,敬老院现有耕地1.8亩,加上党和政府每年的补贴、关怀,院里每年收入超过
2.6万元,能够满足全院正常的开销。
从敬老院出来后,我们又走访慰问了农村低保户谢桂英、贫困户叶光福和困难党员谢绍海。在体弱多病的谢桂英老人家里,我要求镇里的干部,要及时对老人的房屋进行检修加固,并叮嘱 - 1 -
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要随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也可以直接跟我说。看着老人信赖的眼神,我们离开了谢桂英老人家。在困难党员谢绍海家中,我了解到,他今年67岁,早年曾在部队服役5年,已患脑溢血多年,生活难于自理,加上妻子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至今仍需打针服药维持生命。家里就老俩口,靠着政府的困难补助及自己的一点养殖收入维持生活。交谈中,老人还讲出了心里话,作为一名党员,再也没能力为党的事业做贡献,心里很愧疚。从他家里出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深深体会到一名基层党员信念的坚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通过今天的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基层,真正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回顾今天的走访,短暂而又难忘,让我对走访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也有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走访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访调研架起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集思广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有着重大意义。
收获之二:走访调研发现了真实问题。在走访慰问中,群众说的最多的话是感谢,而我却亲身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依然突出,路难走、水不畅、环境差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虽然我们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每年都发放低保资金、一次性生活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仍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收获之三:走访调研明确了努力方向。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想,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发展,造福群众。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搞好“四化”建设。
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基层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传递百姓心声的平台。今天的走访,感人肺腑,受益匪浅。基层是我家,群众是亲人。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和祝福走进基层,走进我们的亲人,那样,才能走的更真、更实、更远……
关于乡镇干部走访民情日记范文【2】
转眼间,开展“学转强促”活动已有多日,回顾走访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顶着风、冒着雨、烤着太阳、流过汗,经常会看到不理解的表情,有时感到很委屈。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听到了群众内心真正的苦和乐,加上对惠农政策的讲解,实实在在办了些力所能及的事,老百姓的观念变了——由不理解转变到理解,由不欢迎转变到热情,甚至盛情挽留在家里吃饭,我们得到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欢迎。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还有很多百姓的生产生活很艰苦,仍存在因病因残致家庭贫困的现象,内心感到不安和内疚,在走访中都一一了解和记录,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站拒收慰问金的老党员
当我们到达长潭村的林名其家里时,老人正坐在轮椅上。听到我们的'声音,老人的老伴一个劲地往外搬凳子,似乎把我们当成了贵宾。 老人今年84岁了,他深情地讲述了30年前入党时的激动心情:“虽然自己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多年,但我时刻将党放在心中,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不管是在哪里,我都是以实际行动履行党员的职责。党组织时常来看望我,问寒问暖,倾听我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倍感亲切,谢谢组织上对我们这些老同志、老党员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让人为之触动的是,当我们送上500元慰问金时,老人拒绝了:“比我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把这钱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呵!
第二站送给我们锦旗的老人
我们再次来到红旗分场兰凡成老人的家中,他满脸笑容地招呼我们进屋。
当我们问老人还有什么困难要向政府反映时,老人激动地说:“我这辈子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么多领导会亲自到家里嘘寒问暖,谢谢政府,我没有困难了。现在的政府好,不仅将我门前的出入路修成水泥路,还让我享受了低保,中国共产党好,挺好!”老人送上自己做的锦旗表示感谢。看到满脸写着满足和感动的老人,我们觉得为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第三站黑暗的土屋
这家人住的是老式的土砖屋,共有四间屋子,只有一间屋子有“家具”(两张床),屋内阴暗潮湿,散发着一股霉味。园艺分场的干部告诉我们,这家男主人有40多岁了,母亲、妻子和大女儿都是弱智,唯一让家里充满希望的是小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可是男主人因以前在煤矿上班摔断退,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小女儿陈炼跟我们说起了家庭的情况。当谈到工作组为她筹集到1.2万元现金,给她当学费时,陈炼几次忍不住落泪,她说,很感谢党和政府以及村委会对她家的照顾。
第四站:满眶热泪的郭斌香
这并不是一个特别的名字,但这却是一位特殊的老人。 老人今年70岁,老伴因患肝癌去世了,儿子患有肝病,还需要老人的照顾,儿媳已经改嫁,把孙女扔给了老人。工作组当场捐了1000多元。“感谢你们过来看望。”临走时,老人满眶的热泪和无数次的谢谢,激起了我们心中的千层浪:我们做了什么,能够让老人家如此感激?
当我们向困难家庭走访慰问的时候,他们的感激,甚至是感恩之情,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微不足道。对于这些困难群众来讲,一点慰问金,一句温暖的话,甚至是一次握手,都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能给他们传递温暖,带来希望。今后我们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下功夫沉到群众当中去,静下心来在群众工作中汲取养分,增长才干,在本职岗位上干出热情、干出感情、干出成就。
关于乡镇干部走访民情日记范文【3】
大店子村5组的徐福生属于五保户,家里就一个人,由于贫穷,前几年还住着茅草屋。今年,村委会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帮助他家修了新房。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专程前来入户调查、看望,徐福生表达了最质朴的感激。临行,我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代表法院送上了慰问金,徐福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组的曾庆祝是搬迁户,家里3口人,仅有的承包地支持了国家的铁路建设。由于男主人常年生病,再加上小孩正在念初中,家里一贫如洗,村委会今年同样帮他家建起了新房。我们看望了生病中的曾庆祝,鼓励他战胜病魔,同时送上了慰问金。曾庆祝感谢法院对他的关爱,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衷心拥护,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农村工作和法院工作虽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也一样。不一样的是经济地域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我真心地希望,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同志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本次“三万”活动真正落实好、完成好,建成一座干部和人民群众们的连心桥。我默默地祝福,让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壮大、传承。
关于乡镇干部走访民情日记范文【4】
4月11日 阴天 有小雨
早上8点多,我带着县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14名同志,驱车前往高坪镇大店子村。虽然天空中下着小雨,但一路上美丽的乡村风景让我精神抖擞。的确,“三万”活动的这场“春雨”正在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灵,这让我对今天的工作充满期待。
拜访村支书
上午9点30分,我和工作组一行人来到大店子村村支书黄静家中,他热情接待了我们。在相互交谈中,他对法院近几年的审判执行工作表示了由衷的赞许,对法院在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双联双争”等活动中做出的桩桩实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同时建议,法院今后要进一步增强执法办案的透明度。我们就大店子村村级经济、治安状况、老百姓对政法工作的意见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村干部们积极配合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家家到、户户落进行民情访谈,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谈到如何发展村级经济时,黄静说,大店子村计划在五年内发展三个以上规模企业,解决村剩余劳动力三、四百人的就业问题;利用村里丰富的水资源养鱼、养鸭。
走访村办企业
从村支书家出来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上海采钰科贸有限公司建始食品厂,在该厂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车间的生产卫生条件,慰问了农民工,询问了该厂的发展情况。
随后,我们又来到恩施天之赋鞋厂。当了解到这是一家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时,我十分高兴,向企业负责人提出了一些企业发展的建议。
;『柒』 有没有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这本书
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制作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主题的电视系列片《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100部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该系列片每部介绍一名优秀党员牢记宗旨、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 100名典型涵盖了农村、街道社区、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高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的生动教材。
1.杨善洲
杨善洲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
2.燃尽生命写忠诚
李林森 四川省万源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
3.生命的重量
文建明 四川省营山县委原常委,营山县城南镇原党委书记
4.生命的奉献
兰辉(回族)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
5.大地为鉴
王伯祥 山东省原寿光县委书记
6.寻梦黑城
苏和(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政协原主席
7.亚夫追梦
赵亚夫 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
8.扎根高原献忠诚
张宇 陕西省援藏干部,阿里地区噶尔县原县委书记
9.坚守
刘刚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副区长,志丹县杏河镇原党委书记
10.当代农村干部的杰出代表
吴仁宝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11.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沈浩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
12.永葆本色
龚全珍(女) 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
13.外来当家人
支芬(女)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乡)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
14.拼命书记
范振喜(满族) 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
15.大山饮水情
彭云 山西省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6.胡杨风采
赵鑫娥(女)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新荣镇李大头窑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
17.保山的故事
荆保山 山西省平陆县国营林场护林员
18.草原之子
廷·巴特尔(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
19.苏莉的爱
苏莉(女) 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山八村党总支书记
20.幸福生活领路人
常德盛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
21.本色
王坤友 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原党总支书记
22.村支书肩上的路
黄欣泉 江西省婺源县大潋村党支部书记
23.我本平凡
李文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农民
24.饮水思源报乡恩
裴春亮 河南省辉县市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
25.愚公支书
王光国 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6.放映人生
丁颂扬 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电影放映员
27.光影谣
马恭志 湖南省永兴县柏林镇龙王市村电影放映员
28.从军官到农民
贾东亮 广东省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场长、创业党支部书记
29.七天
杨晓(女) 重庆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人员,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泔溪镇大板村原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
30.我们在一起
王文华 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文化站站长
31.十年人生路
余留芬(女) 贵州省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
32.我从草原来
阿梅(女,藏族) 西藏自治区巴青县拉西镇党委书记
33.阿什加的心愿
阿什加(蒙古族)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南旗村党支部书记
34.康巴铁汉
才哇(藏族) 青海省玉树市结古镇扎西大同村第三村民小组组长,扎西大同南建委会第二建设小组副组长
35.为梦想而坚守
白春兰(女)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村农民
36.情怀
买买提江·吾买尔(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
37.热血播撒边疆牧场
项瑞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7团阿吾斯奇牧场党总支书记
38.做一辈子志愿者
叶如陵 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
39.民情日记
林松淑(女,朝鲜族) 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40.小巷总理
林丹(女) 福建省福州市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41.泉城女侠
张业爱(女)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公益岗位工作人员
42.我志愿 我快乐
赵广军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
43.致富领头雁
刘庆鸯(女)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44.社区的女儿
热西达·阿不拉(女,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45.当代雷锋
郭明义 鞍钢集团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46.英名镌刻天海间
罗阳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47.蓝领专家
孔祥瑞 天津港集团公司科协副主席,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党支部书记、队长
48.矿山保尔
宋德金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东海煤矿原安全培训教师
49.一个产业工人的中国梦
盖军衔 福建省厦门市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50.我的爸爸
杨卫华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娄底车务段冷水江东站调车长
51.焊花人生
欧清莲(女)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组装车间电焊工
52.片警刘长锁
刘长锁 天津市公安局红桥分局丁字沽派出所副调研员
53.老片警
孙建设 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民警
54.法官妈妈
陈燕萍(女)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
55.正义天平
陈辽敏(女)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56.兄弟
李彬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正处级检察员
57.维权卫士
刘丕峰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
58.人民警察
周贤良(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管理支队副政委
59.勇往直前
黎定琦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
60.英雄无悔
王志睿 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高新技术产业园治安派出所原副所长
61.燃烧的青春
涂红刚 湖北省云梦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原科长
62.美丽人生
秦怡(女)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顾问
63.平凡中坚守
杜洪英(女) 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原档案员
64.重道之师
高松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65.生命的宽度
金海(蒙古族)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66.只为稻花飘香
谢华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67.甜蜜的事业
石雪晖(女)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68.大医精诚
侯凡凡(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69.茉莉花开
张丽莉(女)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原教师
70.村头有棵常青树
蒋国珍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六元小学离休教师
71.最美乡村校长
杨建一 湖南省新化县北渡中心小学原校长
72.爱的传承
周标亮(女,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
73.大山的火把
赵世术 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
74.播撒希望
何桂琴(女,回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回民中学副校长
75.深山女教师
努尔古丽(女,哈萨克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北塔山牧场寄宿制学校党支部副书记
76.索道医生
邓前堆(怒族) 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77.天边不再遥远
王西墨 天津市援藏干部,南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78.一个人的选择 一家人的壮举
欧阳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医院原副主任医师
79.一个人的医院
钟杏菊(女) 浙江省嵊泗县嵊山镇卫生服务中心壁下社区服务站医生
80.一辈子为人民服务
李桂美(女) 山东省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原护士长
81.清香传得天心在
周月华(女)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
82.今生无悔
王万青 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
83.马背上的白衣天使
梅莲(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9连副指导员兼卫生员
84.板凳妈妈
许月华(女) 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
85.跟我回家
朱玉林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砟子镇育林新村党委书记,育林孤儿院院长,育林孤儿院集团总公司经理
86.温柔的坚持
张联驰(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燎原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87.环卫班长
陈淑萍(女)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城管局管理一所环卫班长
88.瑞辉映夕阳
杨瑞辉(女) 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医院党支部副书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部主任
89.大爱
周汝珍(女) 河北省青县金牛镇康复敬老院院长
90.服务让我更快乐
蔡淑娟(女) 中国银行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营业部副主任
91.幸福的向阳花
金颖颖(女)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温州市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
92.公交天使
杨苗苗(女) 安徽省蚌埠市公交集团107苗苗线路负责人兼1060号车驾驶员
93.农民工局长
陈家顺 云南省曲靖市招商合作局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
94.尼玛拉木的邮路
尼玛拉木(女,藏族) 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邮递员
95.彩虹绕大山
孙显才 云南省禄劝县地税局主任科员
96.妙手仁医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97.高原赤子
郭毅力 武警西藏总队原司令员
98.温暖
庄仕华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
99.蓝盔铁汉
江汉刚 北京卫戍区装备部副部长
100.特战尖兵
刘珪 75738部队73分队分队长
『捌』 法院民情日记
法院民情日记
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下面是我整理的法院民情日记,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法院民情日记
20**年2月21日 星期日 晴
20**年的2月1日,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日子,怀揣着组织的信任和院领导的希冀,沙湾县人民法院“访惠聚”活动第三批住老沙湾镇蒋家庄村、榆树庄村的4名工作队成员全部进住到位,从此,开始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说实在的,初时我非常的兴奋,组织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这既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肯定和信任,也是组织对我的考验和锻炼。踌躇满志的我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老沙湾镇蒋家庄村、榆树庄村。只不过,这时我,思想还停留在帮村里做几件实事好事,偶尔去村里转转的层面上。
住村后,看到村干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村民一张张朴实的笑脸,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和住村工作的信心。春节期间工作队全体人员与村干部放弃了休息,在村里维稳值班。住村以来我们和村干部进行了接洽,与第二批工作队进行了衔接,对蒋家庄村19户村民(其余54户均属城乡两栖居民)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种植结构、子女入学等情况进行了解,对外来户进行了重点了解;春节来临之前,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对两个村的六户“三老”人员、低保户、困难户及宗教人士进行了走访慰问,送去了大米、面粉、清油,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人的手中,使他们渡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农民的淳朴和生活的艰辛,给我上了一堂真真切切的实践课,让我学会了与他们拉家常、唠实嗑,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渐渐地,我的付出有了回报。在村里每当看到村民们的喜怒哀乐,一瞬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尽快转变角色,改进工作方法,想办法、出思路。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我不仅收获了感动,也净化了我的`心灵,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留给我的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有人说,驻村帮扶干部是个虚名、是走过场、是到基层“镀金”,并不能为农村带来多大的改变;有人说,比起宽敞明亮的机关办公室,比起温馨舒适的家,驻村工作太苦,不值。理解的,不理解的,支持的,不支持的,热情的,冷漠的各种声音。但我想说,驻村生活虽充满艰辛,但是感触很深、启发很大、收获颇多。我深深地体会到,年轻干部下基层十分必要,下去与不下去完全不一样。只有下去,深入实际、走进基层、融入群众,才能真实了解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在近一个月的驻村生活中,我乐在其中,随着帮扶工作的扎实开展,实实在在为了农村,为了农民,办实事好事,有一种满足和喜悦。我不要做一名匆匆的过客,一年的时光非常短暂,我要用真心换真情,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深深地融入农民,融入农村,让自己以后不会后悔这段经历。或许我不能在所有的选派干部中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我一定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一份微薄的力量!
篇二:法院民情日记
时 间:20**年8月21日
“今天我们又来了五支渠六社社长***家。史社长家院子非常干净整洁,东西摆放的津津有条。史社长放羊刚回来。得知我们是回访考察前段时间开展的‘双基、双动、两同步’活动情况,还没等我们问,老社长就迫不及待地说,现在情况大变样了,这些老农民的素质好像一下子都提高了。通过你们的普法教育和建立家庭矛盾纠纷档案,过去的几个‘老冤家’现在都安稳了,其他的家庭邻里纠纷、土地纠纷也少多了,就是有点小纠纷我们给说说也就行了。另外在你们的引导下,去年冬天农闲时人们也不赌博、不总喝酒了,都在谋划生活,村里人闲唠时都说你们是好人”。
据了解,去年以来,乌后旗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和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尝试了“抓两头促中间”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方法,一方面抓住诉前矛盾化解,一方面抓住诉后督促自动履行,使大量案件在诉讼外解决。今年,该院更是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紧密结合全市法院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推出了“双基、双动、两同步”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双基”建设就是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帮助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维护稳定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实施“双基”建设过程中,乌后旗人民法院首先增强和延伸人民法庭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功能,要求法庭干警坚持驻庭,坚持定时入村入户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同时分管院领导还要定期驻庭接待,定期深入分管部门的联系点、联系户与群众对接,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面对面”、“无诉讼”、“围板凳”式的化解。
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开展了“无讼村居”创建活动,一方面针对农村经常发生的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开展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将农民经常理解错误的法律问题专门印成宣传册,并结合实际案例在村民中进行宣讲。如今,创建“无讼村居”已成为乌后旗法院维护社会稳定、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开展近半年来,与该院共建的五支渠村未发生一起治安和民事纠纷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