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回访考察

法院回访考察

发布时间: 2022-09-18 01:51:29

㈠ 民事诉讼有法院回访吗

一般没有,偶尔会有。因为法院毕竟不是一个服务性机构,而且一个判决书作出来后,双方都满意的太少,所以,也没必要回访。

㈡ 有案底每年要回访吗

法律分析:没有这个硬性要求的,除非是取保候审或者缓刑考察期的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犯罪记录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现就建立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㈢ 法院信访复查什么意思

法院信访复查什么意思法院信访复查就是有人递交了案子到法院法院会用书信的方式来回访调查已取得事实根据

㈣ 为什么判决半年后还会有法院案件回访

判决半年后还会有法院案件回访的原因是。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㈤ 法院回访我不回复行吗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法院回访我不回复不行。法院回访法院对已审结的民事、经济等案件,经过一段时间,主动派员深入案件发生地,倾听有关人员的意见,目的是检验办案质量,回访中发现问题可根据不同情况依法处理,因此法院回访我不回复不行。

㈥ 法院民情日记

法院民情日记

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下面是我整理的法院民情日记,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法院民情日记

20**年2月21日 星期日 晴

20**年的2月1日,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日子,怀揣着组织的信任和院领导的希冀,沙湾县人民法院“访惠聚”活动第三批住老沙湾镇蒋家庄村、榆树庄村的4名工作队成员全部进住到位,从此,开始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说实在的,初时我非常的兴奋,组织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这既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肯定和信任,也是组织对我的考验和锻炼。踌躇满志的我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老沙湾镇蒋家庄村、榆树庄村。只不过,这时我,思想还停留在帮村里做几件实事好事,偶尔去村里转转的层面上。

住村后,看到村干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村民一张张朴实的笑脸,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和住村工作的信心。春节期间工作队全体人员与村干部放弃了休息,在村里维稳值班。住村以来我们和村干部进行了接洽,与第二批工作队进行了衔接,对蒋家庄村19户村民(其余54户均属城乡两栖居民)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种植结构、子女入学等情况进行了解,对外来户进行了重点了解;春节来临之前,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对两个村的六户“三老”人员、低保户、困难户及宗教人士进行了走访慰问,送去了大米、面粉、清油,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人的手中,使他们渡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农民的淳朴和生活的艰辛,给我上了一堂真真切切的实践课,让我学会了与他们拉家常、唠实嗑,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渐渐地,我的付出有了回报。在村里每当看到村民们的喜怒哀乐,一瞬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尽快转变角色,改进工作方法,想办法、出思路。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我不仅收获了感动,也净化了我的`心灵,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留给我的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有人说,驻村帮扶干部是个虚名、是走过场、是到基层“镀金”,并不能为农村带来多大的改变;有人说,比起宽敞明亮的机关办公室,比起温馨舒适的家,驻村工作太苦,不值。理解的,不理解的,支持的,不支持的,热情的,冷漠的各种声音。但我想说,驻村生活虽充满艰辛,但是感触很深、启发很大、收获颇多。我深深地体会到,年轻干部下基层十分必要,下去与不下去完全不一样。只有下去,深入实际、走进基层、融入群众,才能真实了解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在近一个月的驻村生活中,我乐在其中,随着帮扶工作的扎实开展,实实在在为了农村,为了农民,办实事好事,有一种满足和喜悦。我不要做一名匆匆的过客,一年的时光非常短暂,我要用真心换真情,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深深地融入农民,融入农村,让自己以后不会后悔这段经历。或许我不能在所有的选派干部中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我一定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一份微薄的力量!

篇二:法院民情日记

时 间:20**年8月21日

“今天我们又来了五支渠六社社长***家。史社长家院子非常干净整洁,东西摆放的津津有条。史社长放羊刚回来。得知我们是回访考察前段时间开展的‘双基、双动、两同步’活动情况,还没等我们问,老社长就迫不及待地说,现在情况大变样了,这些老农民的素质好像一下子都提高了。通过你们的普法教育和建立家庭矛盾纠纷档案,过去的几个‘老冤家’现在都安稳了,其他的家庭邻里纠纷、土地纠纷也少多了,就是有点小纠纷我们给说说也就行了。另外在你们的引导下,去年冬天农闲时人们也不赌博、不总喝酒了,都在谋划生活,村里人闲唠时都说你们是好人”。

据了解,去年以来,乌后旗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和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尝试了“抓两头促中间”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方法,一方面抓住诉前矛盾化解,一方面抓住诉后督促自动履行,使大量案件在诉讼外解决。今年,该院更是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紧密结合全市法院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推出了“双基、双动、两同步”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双基”建设就是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帮助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维护稳定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实施“双基”建设过程中,乌后旗人民法院首先增强和延伸人民法庭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功能,要求法庭干警坚持驻庭,坚持定时入村入户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同时分管院领导还要定期驻庭接待,定期深入分管部门的联系点、联系户与群众对接,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面对面”、“无诉讼”、“围板凳”式的化解。

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开展了“无讼村居”创建活动,一方面针对农村经常发生的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开展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将农民经常理解错误的法律问题专门印成宣传册,并结合实际案例在村民中进行宣讲。如今,创建“无讼村居”已成为乌后旗法院维护社会稳定、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开展近半年来,与该院共建的五支渠村未发生一起治安和民事纠纷案件。

;

㈦ 山东济南法院案件会回访吗2022


婚姻纠纷调解成功后,法院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回访,以巩固调解成果。

㈧ 缓刑怎么执行

缓刑执行方式有以下几点:
1、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
2、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
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督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
4、回访考察,人民法院应当做好缓刑犯的回访考察工作,不定期检查缓刑的执行情况;
5、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㈨ 司法回访是什么意思

司法回访的意思是:
指法院对已审结的民事、经济等案件,经过一段时间,主动派员深入案件发生地,倾听有关人员的意见。
回访是人民司法首创的检验审判效果的一项制度,指法院对已审结的民事、经济等案件,经过一段时间,主动派员深入案件发生地,倾听有关人员的意见。
回访制度是人民法院“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审判作风的反映。
它的方式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目的是检验办案质量。对象主要是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回访中发现问题可根据不同情况依法处理。

㈩ 什么是回访

回访是是人民司法首创的检验审判效果的一项制度,指法院对已审结的民事、经济等案件,经过一段时间,主动派员深入案件发生地,倾听有关人员的意见。

热点内容
闽侯上街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4-30 13:04:21 浏览:413
国家法律规定什么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发布:2025-04-30 13:01:37 浏览:471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意见 发布:2025-04-30 12:47:16 浏览:665
道德经讲离别 发布:2025-04-30 12:38:48 浏览:365
律师王宏周 发布:2025-04-30 12:36:50 浏览:891
广西拆迁律师 发布:2025-04-30 12:35:08 浏览:326
安泽司法 发布:2025-04-30 12:23:11 浏览:413
民法总则187 发布:2025-04-30 11:47:33 浏览:342
婚姻法24条规定 发布:2025-04-30 11:28:02 浏览:69
法律与道德的例子 发布:2025-04-30 11:21:01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