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昭仪
㈠ 古代嫔妃/公主/皇子/官员品级
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正一品 太师 太傅 太保 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总督 侍郎 内务府总管
从二品 内阁学士 翰林院掌管学士 巡抚 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顺天府尹 奉天府尹 按察使 外务部左右丞
从三品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 大理寺少卿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鸿胪寺卿 顺天府丞 奉天府丞 道员 外务部左右参议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 翰林院侍讲学士 内阁侍读学士 国子监祭酒 都转运运盐使司同知 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通政使司参议 光禄寺少卿 六科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 郎中 顺天府治中 奉天府治中 钦天监监正 太医院院使 同知 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 翰林院侍讲 司经局洗马 鸿胪寺少卿 监察御史 员外郎 知州 运盐司运副 盐课司提举
正六品 内阁侍读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国子监司业 部院主事 宗人府主事 寺衙门主事 起居注主事 都察院都事 都察院经历 大理寺左右丞 钦天监左右监副 太医院院判 京府通判 京县知县 兵马司指挥 钦天监春夏秋冬中五官正 太常寺丞 神乐署署正 府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 翰林院修撰 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五官正 钦天监秋冬官正 布政司经历 布政司理问 运盐司运判 直隶州州同 州同 僧录司左右阐教 道录司左右演法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 通政使司知事 通政使司经历 大理寺左右评事 太常寺博士 太常寺满洲读祝官 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 京县县丞 兵马司副指挥 知县 太常寺典簿 按察司经历 皇史宬尉 太仆寺满主簿 部院寺内务府司库 京府儒学满汉教授京府儒学训导 外府教授 七品笔帖式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 銮仪卫经历 中书科掌印中书 内阁中书 办事中书 詹事府主簿 光禄寺典簿 京府经历 钦天监官五官灵台郎 祠祭署奉祀 布政司都事 运盐司经历 直隶州州判 州判 国子监博士 国子监助教 唐古忒学助教 古忒学中书
正八品 国子监学正 国子监学录 钦天监主簿 太医院御医 五经博士 八品笔帖式 四氏学学录 太常寺协律郎 布政司司库大使 运盐使库大使 道库大使 按察司知事 外府经历 外县县丞 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 州学正 县教谕 僧录司左右讲经 道录司左右至灵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 国子监典簿 鸿胪寺主簿 钦天监五官司挈壶正 太医院吏目 祠祭署祀丞 神乐署署正 布政司照磨 运盐司知事 府州县训导 僧录司左右觉义 道录司左右至义
正九品 钦天监五官监侯 钦天监五官司书 太常寺赞礼郎 九品笔帖式 按察司照磨 府知事 同知知事 通判知事 县主簿 和声署奉銮
从九品 翰林院待诏 工部制造库司匠 国子监典籍 钦天监博士 鸿胪寺鸣赞 鸿胪寺序班 会同馆序班 刑部司狱 府照磨 通判照磨 钦天监漏刻博士 太医院吏目 太常寺司乐 宣课司大使 州吏目 道库使 府税课司大使 按察使司狱 府司狱 同知司狱 巡检布政司仓大使 府库大使 同知仓大使 土司副巡检 都纲 都纪 正科 正术 未入流 翰林院孔目 礼部铸印局大使 县典史 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关大使 府检校 长官司吏目 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 同知库大使 州库大使 税课司分司大使 州税课使大使 县税课使大使 驿丞 河泊所所管各闸闸官 道仓大使州仓大使 典科 训科 典术 训术 副都纲 僧正 僧会 副都纪 道正 道会
武官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一二三等子 太尉
从一品 内大臣 八旗都统 外省驻防将军 乌鲁木齐热河察哈尔都统 提督
正二品 左右翼前锋统领 八旗护军统领 八旗副都统 左右翼总兵 外省驻防副都统 銮仪使 一二三等男 总兵
从二品 散秩大臣 副将
正三品 一等侍卫 冠军使 火器营翼长 步军翼尉 包衣护军统领 乌枪营总 圆明园总管 前锋参领 护军参领 乌枪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 城守尉 陵寝总管 圆场总管 黑龙江船驳水手总管 察哈尔总管 王府长史 参将 一二三等轻车都尉 指挥使
从三品 圆明园包衣营总 包衣护军参领 吉林参领 黑龙江参领 指挥同知 察哈尔参领 驻防协领 一等护卫 游击 宣慰使司宣慰使
正四品 二等侍卫 云麾使 前锋侍卫 副护军参领 乌枪护军参领 副前锋参领 副骁骑参领 佐领 步军协尉 信驳总管 南苑总管 陵寝副总管 陵寝司工匠 圆场翼长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 上都达布逊诺尔 达里岗爱总管 防守尉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四品官司仪长 骑都尉 都司 宣慰使司同知 指挥佥事
从四品 城门领 包衣副骁骑参领 包衣佐领 察哈尔副参领 察哈尔佐领 四品典仪 二等护卫 宣慰使司副使 宣慰使司宣抚使
正五品 三等侍卫 治仪正 步军副将 步军校 监守信驳官 南苑门章京 陵寝防御 陵寝管理烧造砖瓦官 分管佐领 盖州牛庄满洲掌印防御 关口守御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五品官 云骑尉 守备 宣慰使司佥事 宣抚使司同知 正千户
从五品 四等侍卫 委署前锋参领 委署护军参领 委署乌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 下五旗包衣参领 五品典仪 三等护卫 守御所千总 河营协办守备 宣抚使司副使 安抚使司安抚使 招讨使司招讨使 副千户
正六品 蓝翎侍卫 整仪尉 亲军使 前锋校 护军校 乌枪护军校 骁骑校 监造火药官 陵寝祭祀供应官 太仆寺马厂驼厂翼长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六品官 门千总 营千总 宣抚使司佥事 安抚使司同知 招讨使司副招讨使 长官司长官 百户 从六品 委署步军校 内务府六品翎长 六品典仪 卫千总 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城门使 盛京游牧正尉 太仆寺马厂驼厂固山达 七品廕监生 恩骑尉 把总 安抚使司佥事 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七品典仪
正八品 盛京养息尉左右翼长 八品廕监生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八品典仪 委署亲军校 委署前锋校 委署护军校 委署骁骑校 圆明园副护军校
正九品 各营蓝翎长 外委把总
从九品 太仆寺委署固山达 额外外委
、周秦两汉时期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
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2、秦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
东汉,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2)吴蜀
吴蜀两国史料不详。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2、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妃嫔称号世有增减。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废除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称号,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废除贵人,代之以新设置的贵姬;再置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宋公主分为
国公主
郡公主
县公主
皇帝的姐妹加“大”“长”等
皇子就按年龄排 长大以后封“王” “侯”等
㈡ 唐朝官吏制度,从县级至六部尚书在到宰相,文官加武将
中央官制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监察); 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荣誉职务)。地方官制 虚设(道)置观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乡:耆老; 里:里正; 村:村正; 保:保长; 邻:邻长。四家一邻,五邻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乡;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相同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褚遂良题之,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赵郡王李孝恭第二。莱公杜如晦第三。郑公魏征第四。梁公房玄龄第五。申公高士廉第六。鄂公尉迟敬德第七。卫公李靖第八。宋公萧禹第九。褒公段志玄第十。夔公刘弘基第十一。蒋公屈突通第十二。勋公殷峤第十三。谯公柴绍第十四。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郧公张亮第十六。陈国公侯君集第十七。郯公张公谨第十八。卢公程知节第十九。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莒公唐俭第二十二。英公李绩第二十三,胡公秦琼第二十四。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晋王李治被立。在侍奉太宗之际,武氏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唐太宗死后,武氏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氏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651年)五月,皇后主动帮助武则天回宫,企图“以毒攻毒”。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随着她地位的变化,武则天的欲望也随之水涨船高,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 不久,因为武昭仪所生小公主暴卒事件,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他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对于高宗欲“废王立武”,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唐高宗重赏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昭仪为后,形成了“拥武派”,打破了原来铁板一块的局面;后来宿将李绩在高宗向他征求意见时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实际默许了唐高宗“废王立武”的想法。 于是在永徽六年,高宗下旨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接着,高宗和武则天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㈢ 请问一下,自古以来的官制和后宫的等级是如何排定的
查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追根溯源,原来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这个古制从何而来?查得《通典.职官.后妃》上的说法是这样的(多为传说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喾有四妃,以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为正妃,余三小者为次妃,帝尧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谓之夫人。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说‘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则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二十七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后也,夫人也,嫔也,世妇也,女御也,五者相参,以定尊卑焉。”
这种东东可能只存在于书本上,好象并未真正实行过。从有关史书记载看,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王之妻称后,王之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不过而已。但秦汉后,历朝历代纷纷巧立各种名目,并争取向以上古制靠拢。其名堂之多之杂,初识之人总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我西老头认识浅陋,况且来自大秦,难免瞎子摸象,仅能窥其一斑,但求粗观其概貌尔。(以下不论及太后、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现任”后妃范围内,外命妇也不讨论)
二、秦汉时期的后妃制度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王莽时托古改制:和嫔、美御、和人三人,位视公,(注:即三夫人);嫔人九,视卿,(注:应是九嫔);美人二十七,视大夫,(注:相当二十七世妇);御人八十一,视元士,(注: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后),与古制同。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三、魏晋时期的后妃制度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
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四、南北朝时期的后妃制度
南朝宋初,武帝刘裕因袭晋制,仅省去才人、中才人。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省夫人,置贵妃,比相国,并进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是为三夫人;同时省修华、修容、修仪,置昭仪、昭华、昭容以代之,列于九嫔之内;又置中才人、充衣为散役。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省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复置修华、修容、修仪、才人、良人;次年省贵人,置贵姬为三夫人之一,又置昭华,增淑容、承徽、列荣。并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位次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
齐武帝建元元年(479年),采用晋制,以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三内官: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陈二朝与宋基本相近,梁武帝时定制: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仪、修华、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太子东宫有良娣、保林二职。陈沿袭梁之制不改。
北魏太祖道武帝时始立皇后,余妾或称夫人,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增设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中式数等,后庭渐多。高祖孝文帝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官,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北齐前几帝所置内职很少,齐武成帝好内,颁布河清新令:内命妇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又准汉制置有:
1)昭仪,有左右二人,比丞相;
2)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3)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
4)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5)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6)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齐后主立二后,昭仪以下数目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
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寻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北周置有三夫人(后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嫔、御媛、御婉等,各等详细情形:
1)三夫人:贵妃、长贵妃、德妃,位视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称三妃;
2)三弋:员额三人,位视三孤;
3)六嫔:员额六人(其中之一称昭化嫔),位视六卿;
4)御媛:位视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别位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5)御婉:位视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别位视上士、中士、下士。
五、隋唐时期的后妃制度
隋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减其数。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又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一曰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二曰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三曰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四曰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六曰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独孤皇后在世时,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自嫔以下,置六十员。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至独孤后死,始置贵人三员,增嫔至九员,世妇二十七员,御女八十一员。贵人等关掌宫闱之务,六尚以下皆分泰焉。
隋炀帝参详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
1)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2)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
3)二十七世妇: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
4)八十一女御:宝林二十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
总共一百二十员,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设置有: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年间再次更定,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以为六仪,正二品;美人四人,为正三品;才人七人,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唐制太子之妾可设: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六、宋金元明清各朝的后妃制度
宋与唐制大同小异,只有少许差别(如增置了贵仪、妃仪、婉仪等)。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曰九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贞佑后之制,贵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丽妃、柔妃,而无德妃、贤妃。九嫔同。婕妤下有丽人、才人为正三品。顺仪、淑华、淑仪为正四品。尚宫夫人,尚宫左夫人、尚宫右夫人、宫正夫人、宝华夫人、尚仪夫人、尚服夫人、尚寝夫人、钦圣夫人、资明夫人为正五品。尚仪御侍、尚服御侍、尚寝御侍、尚正御侍、宝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为正六品,司正御侍、宝符御侍、司仪御侍、司符御侍,司寝御侍、司饰御侍、司设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药御侍、仙韶使、光训良侍、明训良侍、遵训良侍、从训良侍为正七品。典仪御侍、典膳御侍、典寝御侍、典饰御侍、典设御侍、典衣御侍、典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为正八品。掌仪御侍、掌服御侍、掌寝御侍、掌饰御侍、掌设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药御侍、仙韶掌音、祗肃良侍、祗敬良侍、祗愿良侍为正九品。 金海陵王当政时,妃子多达十二员: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诸妃位号除贵妃外,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妃下。宪宗时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后渐成定制。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为景仁、承乾、锺粹、延禧、永和、景阳宫,西六宫为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宫。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后妃诸姑、姊妹不赴选。帝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诸宫。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
明朝官制(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清朝官制
(一)文官
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级 官职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 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 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未入流 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
(二)武将
品级 官职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未入流 武官无未入流
有的朋友可能会被一些官员的称呼搞糊涂了,下面将一些官员的别称简述一下。
(中央官部分)
大学士——中堂 吏部尚书——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大宗伯 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
邢部尚书——大司寇 兵部尚书——大司马
工部尚书——大司空 左都御使——总宪
右都御使——副宪 通政使——银台
(地方官部分)
总督——制军,制台,制宪,都宪,部堂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学政——学台,学宪 布政使——藩台,方伯,东司
按察使——臬台,廉访,西司 知府——太守,皇堂,五马
知州——牧,刺史 知县——令,令尹
(武官部分)
提督——军门,提台 总兵——总镇,镇台
副将——协镇,协台
㈣ 后宫等级
查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追根溯源,原来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这个古制从何而来?查得《通典.职官.后妃》上的说法是这样的(多为传说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喾有四妃,以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为正妃,余三小者为次妃,帝尧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谓之夫人。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说‘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则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二十七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后也,夫人也,嫔也,世妇也,女御也,五者相参,以定尊卑焉。”
这种东东可能只存在于书本上,好象并未真正实行过。从有关史书记载看,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王之妻称后,王之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不过而已。但秦汉后,历朝历代纷纷巧立各种名目,并争取向以上古制靠拢。其名堂之多之杂,初识之人总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我西老头认识浅陋,况且来自大秦,难免瞎子摸象,仅能窥其一斑,但求粗观其概貌尔。(以下不论及太后、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现任”后妃范围内,外命妇也不讨论)
二、秦汉时期的后妃制度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王莽时托古改制:和嫔、美御、和人三人,位视公,(注:即三夫人);嫔人九,视卿,(注:应是九嫔);美人二十七,视大夫,(注:相当二十七世妇);御人八十一,视元士,(注: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后),与古制同。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三、魏晋时期的后妃制度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
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四、南北朝时期的后妃制度
南朝宋初,武帝刘裕因袭晋制,仅省去才人、中才人。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省夫人,置贵妃,比相国,并进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是为三夫人;同时省修华、修容、修仪,置昭仪、昭华、昭容以代之,列于九嫔之内;又置中才人、充衣为散役。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省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复置修华、修容、修仪、才人、良人;次年省贵人,置贵姬为三夫人之一,又置昭华,增淑容、承徽、列荣。并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位次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
齐武帝建元元年(479年),采用晋制,以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三内官: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陈二朝与宋基本相近,梁武帝时定制: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仪、修华、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太子东宫有良娣、保林二职。陈沿袭梁之制不改。
北魏太祖道武帝时始立皇后,余妾或称夫人,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增设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中式数等,后庭渐多。高祖孝文帝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官,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北齐前几帝所置内职很少,齐武成帝好内,颁布河清新令:内命妇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又准汉制置有:
1)昭仪,有左右二人,比丞相;
2)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3)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
4)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5)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6)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齐后主立二后,昭仪以下数目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
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寻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北周置有三夫人(后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嫔、御媛、御婉等,各等详细情形:
1)三夫人:贵妃、长贵妃、德妃,位视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称三妃;
2)三弋:员额三人,位视三孤;
3)六嫔:员额六人(其中之一称昭化嫔),位视六卿;
4)御媛:位视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别位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5)御婉:位视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别位视上士、中士、下士。
五、隋唐时期的后妃制度
隋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减其数。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又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一曰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二曰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三曰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四曰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六曰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独孤皇后在世时,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自嫔以下,置六十员。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至独孤后死,始置贵人三员,增嫔至九员,世妇二十七员,御女八十一员。贵人等关掌宫闱之务,六尚以下皆分泰焉。
隋炀帝参详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
1)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2)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
3)二十七世妇: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
4)八十一女御:宝林二十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
总共一百二十员,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设置有: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年间再次更定,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以为六仪,正二品;美人四人,为正三品;才人七人,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唐制太子之妾可设: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六、宋金元明清各朝的后妃制度
宋与唐制大同小异,只有少许差别(如增置了贵仪、妃仪、婉仪等)。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曰九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贞佑后之制,贵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丽妃、柔妃,而无德妃、贤妃。九嫔同。婕妤下有丽人、才人为正三品。顺仪、淑华、淑仪为正四品。尚宫夫人,尚宫左夫人、尚宫右夫人、宫正夫人、宝华夫人、尚仪夫人、尚服夫人、尚寝夫人、钦圣夫人、资明夫人为正五品。尚仪御侍、尚服御侍、尚寝御侍、尚正御侍、宝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为正六品,司正御侍、宝符御侍、司仪御侍、司符御侍,司寝御侍、司饰御侍、司设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药御侍、仙韶使、光训良侍、明训良侍、遵训良侍、从训良侍为正七品。典仪御侍、典膳御侍、典寝御侍、典饰御侍、典设御侍、典衣御侍、典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为正八品。掌仪御侍、掌服御侍、掌寝御侍、掌饰御侍、掌设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药御侍、仙韶掌音、祗肃良侍、祗敬良侍、祗愿良侍为正九品。 金海陵王当政时,妃子多达十二员: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诸妃位号除贵妃外,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妃下。宪宗时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后渐成定制。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为景仁、承乾、锺粹、延禧、永和、景阳宫,西六宫为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宫。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后妃诸姑、姊妹不赴选。帝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诸宫。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
明朝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达材能,录罪过。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典出纳文移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太子宾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从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参知政事,从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员外郎 正六品 都事、检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参议,正三品 参军断事,从三品 断事、经历,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书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务厅司务 从九品 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宣议郎。
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妇之号九。
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与外派官职,不计其数,难以累述。
另外您说的知县七品只是一部分知县,县分三等。
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
六万石以下为中县, 知县正七品;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知县从七品。
明朝官吏职务
知县--县长,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州--地级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府--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承宣布政使司--省长
税课司--税务局局长
织染杂造--纺织局局长
巡检司---公安局局长
递运所使--邮政局局长
礼部尚书--文化部,教育部长
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
吏部尚书--人事部部长
太仆寺卿--交通部部长(管马的)
鸿胪寺卿--外交礼仪
尚宝司卿--盖章的,保管御玺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㈤ 论述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嬗变(1.介绍主要散文著作2概括说明其嬗变轨迹3嬗变原因4)
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嬗变
(一)源头
先秦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散文作为先秦文学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昭示着中国文学强大的生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归原典,更能不断从作品中解读出最准确的内涵,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汉朝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沿袭奏朝,但在文化政策上有较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加之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朝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那么先秦散文无疑是一片美丽的浪花,而两汉散文则是长河中不断流淌的活水。
(二)先秦两汉散文发展变化的原因
朝代更替,制度变化,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主要原因。真正推动文学本身变化的,更多的是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在汉朝,已经有一大作家群体,专门负责写作。此外,作品思想内容、体裁、艺术手法的创新,也使得两汉散文较先秦散文有明显的区别,如汉赋,就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三)先秦散文的发展脉络
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春秋》维护周礼,贬斥邪说暴行。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为后代史传所继承。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国语》和《左传》为代表。《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所记多为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左传》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同时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和因果关系,还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其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叙事中人物的行为、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静态描写。以《秦晋肴之战》为例,《秦晋肴之战》和《左传》中的其他篇章一样,是以记叙事件为主的。本来,以记叙事件为主的文章不同于以写人为主、为人作传的文章,它不着重于哪一个人物的深入刻划,而只是对事件所涉及的人物作必要的较为简略的交代。但是《秦晋肴之战》却用简炼的笔法,生动地勾勒出如秦穆公、蹇叔、王孙满、弦高、皇武子、先轸、晋襄公、孟明、文嬴、阳处父等人物群象。虽然每个人都着墨不多,有的只是寥寥一两笔,但是却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如王孙满的年幼而聪明敏锐,弦高的爱国和机警应变,文嬴的人在晋而心在秦的特殊地位,阳处父解下左骖以诱捕孟明等,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象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赡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风的新水平。以《鲁仲连义不帝秦》为例,秦师围赵,鲁仲连义不帝秦。邯郸解围,平原君欲封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文章记叙完整,情节曲折扣人心悬。人物个性鲜明,突出表现了鲁仲连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辩言有理有节,比喻犀利深刻,逻辑缜密,具有说服力。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 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 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四)两汉散文的发展(1)汉赋的兴起。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学样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子虚》《上林》以铺陈写物为中心,运用排比夸张渲染的手法描写事物,而且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2)政论文,如贾谊的《过秦论》。政论文贾谊《过秦论》为代表,既继承战国散文纵横驰骋的气势,又具有战国散文所缺少的严谨风貌同时注重具体实际的政策方针,而不是一般地从理论上讨论政治的原则。(3)史传散文,如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驾驭的叙事艺术;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的人物刻画;强烈传奇色彩的风格特征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别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同时,不少语体散文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正
㈥ 古代朝廷派往地方的职位是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综述;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是中书省、门下省。后世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财权。明代内阁虽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但实际上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相当于前朝的宰相)。清代康熙设立南书房,于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综述;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提升官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而“左除”则是降级受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举:提升官职,对无官人士的提拔。 (10)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官职简介【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职方 太师太傅大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国庶长令尹柱国公主驸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仆廷尉宗正少府 将军洗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议郎令史 尚书六曹合阁仆射侍中内史刺史州牧别驾 主薄郡守太守长史从事督邮县令县尉三老 亭长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录事护军可汗 六部三馆学士总管元帅留守判官巡检提刑 提辖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内阁厂卫太监都司 知府亲王总督巡抚监司州判知县提督总兵 参将散官流内流外贝勒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马郎中令大司农大将军执金吾中郎将 尚书省尚书令结事中京兆尹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秘书省枢密使 员外郎著作郎国子监节度使招讨使都点检 观察使按察使衍圣公大学士宣政院集贤院 军机处翰林院钦天监内务府布政使未入流 税务司资政院咨议局国务院枢密院 三闾大夫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将作大匠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绣衣直指监察御史同平章事参知政事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都指挥使钦差大臣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总税务司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编辑本段部分古代官职与现代官职的对比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 秦至宋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对最高法院院长。 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组织部部长。 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观政务,百官之长。相当于总理。 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相当于元帅军衔。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州 同“知府”。 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通判 府之副职。相当于副市长。 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 游击 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侍郎 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一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古代秘书官制简介简介;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 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二千石曹尚书:汉代郡国守相的官傣为二千石,古习惯上称地方行政长官为二千石。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郡国守相文书的尚书被称为二千石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三公职掌的文书的尚书被乐为三公尚书。 尚书令: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隋、唐时逐渐形成以尚书为尚书省长官的制度,这样尚书令就不是主管文书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 丞相: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重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说左右丞相,不久即废,此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充任,职掌传宣诏令。曹丕即位后设中书监及中书令,监令同等,其权任相当于宰相,习惯上监在令前。隋、唐以后,中书监废止,只存中书令。 中书监:魏时曹丕即位后所设,与中书令同等权位。 中书省:魏晋以后,尚书令之权被中书监、中书令所代,开始以中书省为中央总机构。至梁、陈时,中书省内部事务官中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中书舍人:唐、宋时中书舍人是相当尊贵的官职。明代设中书科中书舍人,仅掌书写诰敕等事,官阶从七品。开始名为中书省直省舍人,后固中书省废而改称中书科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不为人重视,仅作为外观装点而已。其中有以工书得名实际担任缮写者,清仍其制,一般称中书科中书,是无是轻者之官。 秘书令:汉末曹操为魏王,初置秘书令,掌机要文书。曹丕即位后,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 等级与管理权限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太尉、司徒、司空。(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郡王、国公。(武)将军、都统、提督骠骑大将军嗣王。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开国郡公。(武)辅国大将军、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武)镇军大将军、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上都护金紫光禄大夫。(武)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左右散骑常侍、内侍监、中都督、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骑都尉。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后宫;自从有了君主,便有了后妃。君主的后妃有不同的等级序位。然夏、商后妃之制史料不详,故不得而知。
《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皇后以外,嫔御的名号、数量各代都有不同的规定。除了有名号的嫔御以外,还有数不清的宫女。
秦朝: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西汉,经汉初、武帝、元帝的订立和增修,嫔御的名号有十四等。昭仪、婕妤、容华、美人、八子、充仪、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宫、顺常、无消(这一等还有:共和、娱灵、保才、良使、夜者)
东汉仅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四等。
魏末时定为十二等: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晋代,雅兴祖法《周礼》中的嫔御制度,其影响及于南朝、隋唐和金代。
晋制: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允华为九嫔;下有美人,才士、中才。
南朝宋,各个皇帝在晋制上有所增删,至宋明帝是规定:贵嫔、贵妃、贵仪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散役。
南齐规定:贵妃、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仪、淑媛、婕妤、允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南梁及南陈,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北魏有左右昭仪、三夫人、三嫔、六嫔、世妇、御女。
隋朝,炀帝自制嘉名,规定: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婕妤十二员及美人、才人十五员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御女二十四员,才女三十七员,共为女御。
唐初:
正宫:皇后(正一品)
四夫人:贵妃、德妃、淑妃、贤妃各一人(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二品)(为女嫔)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为二十七世妇)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为八十一御妻)
其余六尚诸司,分典乘舆服饰。
宋代宫制:
初入宫有:侍御、红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如永嘉郡君。南宋改君为夫人,人数及郡名不定,再由此升上才人,美人,婕妤,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顺仪;妃的称号:贵妃、德妃、淑妃、贤妃、宸妃。宋代的特色是人无定位,先由初级开始,随着宠遇的增长,不停的晋级。
辽代,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这之间没有级次。
金代,贵妃、贤妃、德妃为三夫人,其下与唐代相同。
元代,除皇后外仅有妃这个名号。
明太祖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定制的内廷为六局一司,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宫正司。其后妃、女官、宫女总人数为93人。排列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其余是贤妃、淑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昭妃;寓有“闺心雍肃”之意。此外,后宫还有贵人、才人、选侍、淑女之称,但有时并不局限于规定的常数。到明末宫女最多时达9000多人。
清初:宫闱没有位号,后妃皆称“福晋”
皇太极:除立有皇后外,还有分局关睢、麟趾、衍庆、永福四宫的嫔妃。
顺治:乾清宫设夫人一人,秩一品; 淑仪一人,秩二品; 婉侍六人,秩三品; 柔婉二十人,芳婉三十人,俱秩四品; 。慈宁宫设贞容一人,秩二品; 慎容二人,秩三品;以下勤侍无定数,无品级。以置女官,设六局一司。
康熙:皇后:主内治,局中宫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协助皇后内治,分居东西四十二宫贵人、常在、答应三级,职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妃号:坠井的珍妃、下嫁的庄妃、善舞的谨妃、奇香的容妃等清朝宫女定制300人,但各代数额不一。
清朝制度,不准以汉族女子为后妃,以保持皇族帝室在血缘上的纯洁性。
㈦ 古代妃嫔,公主,皇子,长公主,大臣,太妃的等级,要详细的
查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追根溯源,原来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这个古制从何而来?查得《通典.职官.后妃》上的说法是这样的(多为传说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喾有四妃,以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为正妃,余三小者为次妃,帝尧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谓之夫人。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说‘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则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二十七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后也,夫人也,嫔也,世妇也,女御也,五者相参,以定尊卑焉。”
这种东东可能只存在于书本上,好象并未真正实行过。从有关史书记载看,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王之妻称后,王之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不过而已。但秦汉后,历朝历代纷纷巧立各种名目,并争取向以上古制靠拢。其名堂之多之杂,初识之人总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我西老头认识浅陋,况且来自大秦,难免瞎子摸象,仅能窥其一斑,但求粗观其概貌尔。(以下不论及太后、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现任”后妃范围内,外命妇也不讨论)
二、秦汉时期的后妃制度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王莽时托古改制:和嫔、美御、和人三人,位视公,(注:即三夫人);嫔人九,视卿,(注:应是九嫔);美人二十七,视大夫,(注:相当二十七世妇);御人八十一,视元士,(注: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后),与古制同。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三、魏晋时期的后妃制度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
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四、南北朝时期的后妃制度
南朝宋初,武帝刘裕因袭晋制,仅省去才人、中才人。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省夫人,置贵妃,比相国,并进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是为三夫人;同时省修华、修容、修仪,置昭仪、昭华、昭容以代之,列于九嫔之内;又置中才人、充衣为散役。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省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复置修华、修容、修仪、才人、良人;次年省贵人,置贵姬为三夫人之一,又置昭华,增淑容、承徽、列荣。并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位次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
齐武帝建元元年(479年),采用晋制,以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三内官: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陈二朝与宋基本相近,梁武帝时定制: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仪、修华、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太子东宫有良娣、保林二职。陈沿袭梁之制不改。
北魏太祖道武帝时始立皇后,余妾或称夫人,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增设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中式数等,后庭渐多。高祖孝文帝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官,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北齐前几帝所置内职很少,齐武成帝好内,颁布河清新令:内命妇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又准汉制置有:
1)昭仪,有左右二人,比丞相;
2)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3)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
4)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5)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6)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齐后主立二后,昭仪以下数目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
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寻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北周置有三夫人(后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嫔、御媛、御婉等,各等详细情形:
1)三夫人:贵妃、长贵妃、德妃,位视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称三妃;
2)三弋:员额三人,位视三孤;
3)六嫔:员额六人(其中之一称昭化嫔),位视六卿;
4)御媛:位视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别位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5)御婉:位视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别位视上士、中士、下士。
五、隋唐时期的后妃制度
隋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减其数。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又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一曰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二曰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三曰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四曰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六曰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独孤皇后在世时,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自嫔以下,置六十员。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至独孤后死,始置贵人三员,增嫔至九员,世妇二十七员,御女八十一员。贵人等关掌宫闱之务,六尚以下皆分泰焉。
隋炀帝参详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
1)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2)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
3)二十七世妇: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
4)八十一女御:宝林二十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
总共一百二十员,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设置有: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年间再次更定,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以为六仪,正二品;美人四人,为正三品;才人七人,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唐制太子之妾可设: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六、宋金元明清各朝的后妃制度
宋与唐制大同小异,只有少许差别(如增置了贵仪、妃仪、婉仪等)。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曰九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贞佑后之制,贵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丽妃、柔妃,而无德妃、贤妃。九嫔同。婕妤下有丽人、才人为正三品。顺仪、淑华、淑仪为正四品。尚宫夫人,尚宫左夫人、尚宫右夫人、宫正夫人、宝华夫人、尚仪夫人、尚服夫人、尚寝夫人、钦圣夫人、资明夫人为正五品。尚仪御侍、尚服御侍、尚寝御侍、尚正御侍、宝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为正六品,司正御侍、宝符御侍、司仪御侍、司符御侍,司寝御侍、司饰御侍、司设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药御侍、仙韶使、光训良侍、明训良侍、遵训良侍、从训良侍为正七品。典仪御侍、典膳御侍、典寝御侍、典饰御侍、典设御侍、典衣御侍、典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为正八品。掌仪御侍、掌服御侍、掌寝御侍、掌饰御侍、掌设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药御侍、仙韶掌音、祗肃良侍、祗敬良侍、祗愿良侍为正九品。 金海陵王当政时,妃子多达十二员: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诸妃位号除贵妃外,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妃下。宪宗时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后渐成定制。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为景仁、承乾、锺粹、延禧、永和、景阳宫,西六宫为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宫。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后妃诸姑、姊妹不赴选。帝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诸宫。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
明朝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达材能,录罪过。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典出纳文移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太子宾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从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参知政事,从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员外郎 正六品 都事、检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参议,正三品 参军断事,从三品 断事、经历,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书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务厅司务 从九品 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宣议郎。
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妇之号九。
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与外派官职,不计其数,难以累述。
另外您说的知县七品只是一部分知县,县分三等。
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
六万石以下为中县, 知县正七品;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知县从七品。
明朝官吏职务
知县--县长,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州--地级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府--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承宣布政使司--省长
税课司--税务局局长
织染杂造--纺织局局长
巡检司---公安局局长
递运所使--邮政局局长
礼部尚书--文化部,教育部长
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
吏部尚书--人事部部长
太仆寺卿--交通部部长(管马的)
鸿胪寺卿--外交礼仪
尚宝司卿--盖章的,保管御玺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㈧ 关于古代,官员级别和管辖范围,和后宫女官级别,管辖范围
每一朝的制度不同。太繁复可能100万字难以尽诉,在此本人谨以明朝部分官位说明
明朝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达材能,录罪过。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典出纳文移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太子宾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从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参知政事,从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员外郎 正六品 都事、检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参议,正三品 参军断事,从三品 断事、经历,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书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务厅司务 从九品 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宣议郎。
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妇之号九。
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与外派官职,不计其数,难以累述。
另外您说的知县七品只是一部分知县,县分三等。
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
六万石以下为中县, 知县正七品;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知县从七品。
明朝官吏职务
知县--县长,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州--地级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府--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承宣布政使司--省长
税课司--税务局局长
织染杂造--纺织局局长
巡检司---公安局局长
递运所使--邮政局局长
礼部尚书--文化部,教育部长
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
吏部尚书--人事部部长
太仆寺卿--交通部部长(管马的)
鸿胪寺卿--外交礼仪
尚宝司卿--盖章的,保管御玺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夏殷以前,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略,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为次妃。
周代天子开始立后,正嫡便叫王后。
《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正一品),九嫔(正二品),二十七世妇(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五者相参,以定尊卑。与外朝六宫、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对应。六宫即前一宫,后五宫。后五宫指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王燕寝。
秦王赢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后。
汉帝国后妃制度继承秦制,并明确规定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母亲称皇太后,中国后妃制度的母后称号就此确定,历代相沿。
嫔御制度汉代时确立,汉代后宫制历汉初四帝,以后汉武帝、汉元帝的订立、增益。嫔御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 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无涓这一等还包括共和、娱灵、保材、良使、夜者。
西汉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后,其余嫔御名号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武帝时又加婕妤、 娥、容华、充依。
元帝时加昭仪,又有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等。
东汉的后宫人数没有什么减少,但鉴于西汉外戚权重,改革后宫,嫔御名号只设四等。东汉光武帝并省前制,皇后之外,只立贵人、美人、彩女。后又加宫人、凡嫔妃四等。(后宫只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依旧,但奉禄不过是数十斛粟。又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却没有爵秩,只是赏赐充给而已。)
曹魏时出于文学的浪漫和对雅号的喜好,嫔妃分成12等: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国,皇后之下分后妃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
文帝增五等: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除顺成。
太和时,明帝诏复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同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县令;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妤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
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北朝承魏晋制度,略有增损。“道武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中宫。余皆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淑房等。后庭渐多矣。又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乎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又则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内宫:
左右昭仪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来又置女职,以典内事:
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太监、女侍中三宫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宫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表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南朝宋在晋制上有增有删,至宋明帝时规定:以贵嫔、贵妃、贵姬为三夫人;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以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另设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内职,良绨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南朝梁、陈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北周宣帝自称为天元皇帝,皇太后便被尊为天元皇太后,又设正阳宫皇后、天皇太后、天皇后、天右皇后、天左皇后,后宫制度至此全乱了。
二年二月,改制诏为天制,敕为天敕。颂令:
尊天元皇后为天无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为天元圣皇太后,天元皇后杨氏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陈氏为天左大皇后,正阳宫皇后称皇后。
隋文帝杨坚得天下后,鉴于前朝的积弊,一一加以革新。后宫中也一改旧制,只设皇后正位宫闱。开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礼》著内官程式,省减后宫人数,规定嫔3人,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9人,负责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丝台,视正七品。
隋炀帝时,后妃、嫔没有专职,“唯端容丽饰,陪从燕游而已。”炀帝醉心此事,自制嘉名,以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吕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为二十七世妇;宝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为御妻。总计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代皇后以下,设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26人。
唐开元时期,以皇后以下设四夫人不合旧制,“乃置惠、丽、华三妃,六仪,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宫、尚仪、尚服各二。”
两宋嫔御的名号没有准则,比较纷纭杂乱。大致地说,初入宫时,女子的名号有:侍御、红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数和郡名上没有一定。夫人以后,再进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后进为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等。再进为妃一级: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后宫的显著特色是无定位,由初级开始,随宠遇增长,不断晋级。
辽代皇后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这间没有什么等级差别。元代除了皇后和各妃这两个称谓,后宫中再没有别的名号。金代则复杂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确规定,选后不取自庶族。金创国之初,后宫嫔妃没有名号。到金熙宗时,始有贵妃、贤妃、德妃之称。海陵王执政时,后宫寝多,宠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间,后宫简少。金章宗明昌时期,后宫规制大备。
金代后宫仿照汉制立了一套嫔御制度,明文确定:
皇后下设贵妃、贤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汉三夫人;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汉九嫔;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汉二十七世妇;
宝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汉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都不得是后宫内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后宫除了正皇后以外,不有所谓的第二皇后、第三皇后,只要皇上高兴,设多少皇后都行。
明代的后宫宫女很多。宫女被皇帝御幸以后,便获得妃的名号,进入了皇帝嫔妃的行列。但明代后宫除了皇后的称谓,只有妃这一级,没有嫔。妃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贵妃在妃这一级中地位最高。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