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换位体验
⑴ 跟法官谈话的技巧
1、提高自己的素质,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有理有节,而不是胡搅蛮缠,和法官对话时语气平稳,语速缓和,吐字清晰,切忌歇斯底里,一句话,要让法官觉得你是个有教养的人,那就行了,起码能留个好印象。
2、尊重法官,法官在庭审中代表着法律,尊重法官也就是尊重法律。当事人可以替法官着想,给法官留面子,但当然不是迁就法官。
3、庭上发言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法官不喜欢当事人对事情轮番陈述,要简单明了。
4、遵守法庭秩序。当事人开庭时,往往会因为事件进行到某个阶段而情绪出现波动,向法官以及对方发火。在开庭中,一定要遵守法庭秩序,不得辱骂法官和对方。法官作为案件的中立裁判者,不要降低自己的法官心中的地位,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5、要事先了解办理自己案件法官。例如法官的办案习惯、喜好、性格等,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出应对策略。当然出格违法的事一定不能做。
6、认真准备诉讼材料。永远不要轻视诉讼材料,你准备的越详细,你胜诉的可能越大。
7、作为当事人,对自己的案件非常关心,有时候会打电话督促法官办案,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不厌其烦的打法官电话,法官其实很忙,有时调解,有时出庭,所以要有耐心等待程序进行,否则适得其反。
8、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断表示对法官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法官增加对当事人的好感。
⑵ 年轻法官需具备哪些司法职业素养
人民法官所需的职业素养
法官应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所谓法官的“悲天悯人”,是指对国家和社会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对基层人民群众要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怀。时时刻刻对基层群众抱有同情心,甚至换位思考,把自己处于当事人的位置,才能做到“司法为民”。
法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坚守职业道德。法官也是人,也有人的弱点,容易受到诸如收入、权力、美色、娱乐、闲暇等的诱惑。但是,法官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品格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拒绝物质诱惑、坚守道德原则的人,才能取信于人,也才能服务于司法。法官应坚持职业道德,做一个勤勉和谨慎的人。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及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使法官做到尊重和理性。法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熟知文学、哲学、历史、经济等知识,不仅仅给判决文书增加理性思考,也在审判时能够具有足够的广博的知识,从更加宽广的角度审视纠纷的解决途径。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司法能力。司法能力主要是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庭审驾驭、裁判思维、裁判效率、文书制作等能力。这是一个法官的基本职业技能。在新类型案件越来越多的时代里,司法能力也应当与时俱进。在“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工作方针下,调解能力也是广义上的司法能力,不过裁判与调解对法官的要求是不同的,在不分裁判法官和调解法官的情形下,一个优秀法官应同时具备良好的裁判能力和调解能力。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司法形象。司法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最直观的认识。司法形象是指法官对当事人的态度、言语、举止等。法官的态度应当谦和、耐心,言语应当文明,不一味追求法言法语,举止应当大方得体。司法形象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对当事人的尊重和对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美国司法界将司法裁判中的法官的好脾气称之为“司法涵养”,这一术语反映了好脾气在良好的司法裁判中的重要性。审判可能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气质、情感、经验等等将会影响审判,因此良好的司法形象不仅仅构建良好的法院公众形象,也是公平正义的前提性要求。
法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丰富的社会阅历,不仅仅有助于与人处事,更有助于案件的裁判。社会阅历有助于法官找到解决纠纷的最佳办法,也能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案件的洞察力,可以更加有助于发现案件背后的因素和纠纷形成的根本原因。
法官应具有实现公平正义的理想和勇敢精神,应当是一个孤独的理想者。法官职位并非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是坚守公平正义的理想。在纷扰与躁动的社会中,坚守公平正义的理想,注定是孤独的。一个法官应当具有坚守公平正义的勇气。法官不畏惧外在的暴力威胁,同时一个具备勇气的法官,将会严格依法办案,而不会为了迎合舆论而牺牲法律的公平正义。因此,法官的勇气首先是对待暴力威胁的勇气,其次是坚持法律信仰的勇气。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技能等方面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学习、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官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他的司法理念、司法形象和司法能力,也包括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司法形象是指法官的仪表、态度、言行等。这是社会公众对法院最直观的认识。在办案过程中,他总是保持文明、谦和、耐心的态度,给当事人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司法能力主要是指裁判能力,包括法律学养、裁判思维、庭审驾驭、文书制作、审判效率等,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下,也包括调解能力。
法官的工作针对的对象是“人”,使用的手段是“法”,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十个字:“正人先正己,修业必修身。”他很注重个人修养,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在内心深处有自己的人格追求。他很爱惜羽毛,坚持无愧于当事人、无愧于亲人和朋友、无愧于身上穿着的法服和胸口佩戴的法徽。
⑶ 怎么活跃人民法庭的气氛
有证据和事实支撑的,没啥问题。
如果说的太多,你委托人在场的话,法官一般会默许这种表演。但如果法官接下来还有一个庭要开,时间紧迫,且你委托人也不在场,法官一般会提示你捡重要的、没说过的说。
我们拿“吃瓜”来说吧(不很合适,但也许能说明问题)。
一般情况下委托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吃瓜”的频率都不会很高。所以偶尔有个“瓜”吃(包括别人的和自己的),总会付出百分百的兴趣和努力。当然,他们也肯定希望自己的律师不只是干巴巴的堆证据,能够做出充分的气势和情绪表达。这个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但换位思考到法官的位置。说到“气势和情绪”,你既使忽视法官对法律关系认定、判断的专业性,也不能忽视法官的“吃瓜”频率。很多法院单个法官的年案件量都在200~300,甚至更多。他们不仅每天都有“瓜”吃,而且还要写详细的能经得住法律、调查考量的“吃瓜报告”。这种情况下,脱离证据和事实的“情绪和气势表达”是浪费时间和经历的负担。
所以个人觉得,过分关注于气势和情绪表达,不如诉前充分和委托人进行沟通,多做准备,尽量收集证据,推演诉讼进程,调整诉讼策略。
⑷ 法官怎样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处理每一件案件的思想。
思想是行动之源,我们只有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思想,才能保证我们在处理每件案件时能够真正做到公平正义。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是宪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做为法官,守护着这个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从狭义来说,我们就是公平正义的最忠实的守护者。我们不能心存麻痹,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一次不公正判决,可能只占我们承办案件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但对于特定的某一个当事人来说,那就是100%的不公平,就很少能引发人民群众对法院公平正义处理案件的怀疑。怀疑的累积,必然会引发人民群众对法院公平正义判决的信任危机。在头脑中,我们就应该把我们假想成一名主刀医生,纠纷就是一台你要面对的“事关人命”的手术,判决就是一把无形的手术刀,而公平正义就是唯一正确的手术方案,如果我们的刀下偏了,危及的不仅仅是一条生命,更危及的是人民群众对你本身,对你所在的“医院”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会怀疑你以后进行手术的成功性,他们甚至会怀疑整个医院医生进行手术的成功性。
二、努力学习自身业务知识,增强自身文化底蕴。
过硬的业务素质是保证案件质量的关键,做为法官,你只有熟悉并正确掌握使用法律条款,才能把案件办理的公平正义,尤其是当前的法律环境,法律条款修改的比较频繁,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具备办理铁案的理论条件。如果我们法官是一架天平,那么我们掌握使用的法律知识就是天平一头的砝码,如果它出现了偏差,那么就不会得出真正的公平。我们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需要的是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和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审判经验。我们要将自己打造成专家型审判人员,我们要牢记高素质、精业务才是办理公平正义案件的前提。同时,我们也要切忌不能机械死板地适用法律去处理一些纷繁复杂的纠纷,我们要深刻剖析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实质,灵活地去适用它解决纠纷,如果你承办的案件,即使法律适用并无不当,但得出的裁判结果却让各方当事人都不满意,那么这样的案件怎么能让人民群众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做为一名合格的法官,我们不仅要通晓各种法律知识,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读诗诵词,不仅会缓解我们的工作压力,陶冶我们的情操,更会豁达我们的心胸,开拓我们处理复杂纠纷的思维;阅读古文不仅仅会让我们通古知今,更会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让公平正义之气留在我们心中。只有身存一身正气,才能保证我们能够公平正义的处理每一件案件。
三、在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公平正义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
不要把公平正义只拘泥于裁判结果上,我们只有在我们处理案件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小的支节上让每一位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才会对整个案件感受到公平正义。
立案,是我们承办案件的第一个流程,用老百姓的话说,法院医院是他们最不愿意来的地方。那么,他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他们最不愿意来的地方,必然是鼓了很大勇气,怀揣着很大的委屈。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们必须热情耐心地去接待他们。符合立案条件的,我们无条件的给他们立案,并向他们交代他们所享有的诉讼法权利和应该承担诉讼义务。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也不要简单粗暴的拒绝他们于大门之外,这时,就更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做解释工作。向他们阐明不立案的理由,给他们翻法条,讲解法条,如果有其他的救济渠道的,向他们介绍其他救济渠道。固然,当事人的素质有高低,理解能力有强弱,但我相信,我们的热心,我们的耐心,我们的真心,绝对会打消他们的疑虑,绝对会让他们在法院的“门诊室”就能感到法院承办每一件案件都是公平正义的。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我们做为法官一定要严格律己,必须依法办案,并且一定要在接待当事人,庭审等一些细节上多加注意,不要让当事人产生丝毫的“合理怀疑”。以往,我们经常不注意这些小节,不耐心去接待当事人,在庭审中谈一些无关庭审的言语,这有许多都是我们的无心之作,以至于在当事人质疑这些细节时,我们会大呼冤枉。但换位思考一下,各方当事人都是带着种种矛盾到你面前的,他们必然会关注你的一言一行,你对一些细节的忽视,也就必然会动摇你在他们心中的公平正义的形象。如果你让当事人产生了这种错觉,他又怎么能感受到你承办案件是公平正义的呢?
在判决结果出来后,我们一定要向当事人尤其是败诉方当事人阐明判决理由。让当事人赢得清清楚楚,输的明明白白。院党组做出的每件案件都要对当事人当面审判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它不仅仅是我们履行向当事人宣读判决结果的诉讼流程,更应该是法官向当事人阐明裁判理由的必备程序。它能够为我们法官公正的承办每一件案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一身正气,又何谓不敢直面当事人呢?同时,这样做也会消除当事人对我们法官是否公平正义承办案件的最后怀疑。
所以说,公平正义不仅仅体现在裁判结果上,它更应该贯穿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我们要让人民群众在我们承办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加大调解、协调的力度,力争案结事了。
我们不能机械的、呆板的把公平正义停留在表面,而要发展的、创新的去理解它的内涵和实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彻底解决一些社会矛盾是我们法院乃至每一名法官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并不是每件案件都正确判了,就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如果案件判了,但纠纷仍在,矛盾仍存,甚至矛盾会进一步激化,那么又何谓公平,有何谓正义呢?所以,我们不能呆板地为实现表面的公平正义而机械地去裁判案件,我们要在不违反法律,不侵害国家、集体、个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加大调解,协调的力度去定纷止争,力争案件结束了。当事人握手言和了,矛盾彻底解决了,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
五、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大宣传力度,树人树事。
我们法院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只和“打官司”的当事人接触,而隔绝了我们与绝大部分人民群众的信息往来。古语道,好事不出门,我们曾经承办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公平正义的案件,我们中间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正气的好法官,但人群众并不一定知晓。怎么办,那就要“请进来,传出去”。把普通的人民群众请进我们法院来,让他们参观我们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旁听我们的庭审,让他们翻看我们的卷宗,让他们评判我们的判决书,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法官,让他们监督我们承办的每一件案件,让他们揭下他们认为的,披在我们身上的“神秘面纱”,让他们清晰透彻地感受到来自我们法院的公平正义。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我们法院的典型案例,好法官的典型事迹宣传出去,树人树事。方程法官的优秀事迹,不仅让我们这些同行为之感动,其必然也会引发社会、引发人民群众对法官为公平正义不懈奋斗的认知。
总之,做为全国政法队伍人群中的普通一员,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严格律己,公正执法,让人民群众在我们承办的每一件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⑸ 曾经是法官,现在是律师是怎样体验
什么工作不累?要生存就要辛苦!只要有良知公正法官的工作最神圣!如果法官对这个职业感觉很压力,那是她心里有鬼!
⑹ 女朋友是法官是什么体验
跟女法官拍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法院为啥单身优质女生多?
在很多法院,女人不是半边天,而是大半边天,哪哪看过去都是巾帼英雄。而这其中又有极多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她们组成法院一道靓丽的风景,妆点了法律的无味,却萧索了自己的内心。按说她们一个个各项条件都很优越,不应该出现如此大比例的落单情况,据说原因如下:
1.基数大。近些年来,公务员逢进必考,法院概莫能外,不得不说在考试这个运动项目上,女生占有很大的优势。每年过法院笔试分数线的都是女生比男生多,这当然也与男生更多的选择律师等其他职业有关。每年各庭室要是能进几个男生,就跟捡到宝一样。女生基数大,自然单身的人也多。
2.工作忙。女生选择公务员大多还是想着能舒适安稳,然而法院的工作性质与强度与此愿望并不切合。当无穷无尽的案子一波一波袭来,女生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去风花雪月。当累得只想倒头就睡的时候,再浓的情话也走不进芳心。
3.圈子小。挑选一个合适的丈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选择范围一定要广。但是法院的女生在这方面有着天生的局限。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单位的同事就是当事人,男同事本来就僧多粥少比较抢手,而且他们还一般不大愿意找本单位的女生。和当事人谈恋爱结婚一般人干不出来。打交道多一点的就是律师,可是和律师结婚有着职业的限制,比如上海就有一方退出机制,夫妻一方做律师的,另一方就不能在业务庭办案子。
4.眼界高。能过五关斩六将进入法院当法官的女生一般都有着很强烈的自信心,所以是不会委屈地把自己嫁出去的。不说要强出自己多少,肯定是要找一个和自己匹配的,能hold住自己的人。但是学法的女生,你懂的。
5.汉子气。在法院上能摆平领导,下能唬住当事人的女法官那都不是一般人,经过各种千奇百怪的当事人的折磨与锤炼,她们的内心已经百炼成钢,那种女汉子气是由内而外的。而且由于长期身着制服,不能染发不能佩戴首饰,进一步弱化了她们的女人味。她们可以铁血柔情,但一定是真汉子。
6.负能量。每月如约而至的结案压力,比电视剧跌宕的各种案情,还有有理说不清的奇葩当事人,想不心气郁结都难。尽管她们已经学会了自我调整,内心也已经无比强大,但是各种负能量的因子无时无刻不在堆积,这是摆脱不掉的命运。
⑺ 在法院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诉讼爆炸的结果就是案多人少,而且中国社会还处于农业文明,普遍对司法的信任度不高,司法公信力微弱;法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也不高,而且体制内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内耗较多,抱着法治理想进去会受伤很深。
⑻ 当军事法院的法官是怎样的体验
引言: 在现在的社会上,大家可以看见社会上有很多行业,并且“三百六十行行,行行出状元”。那么总有一些职业让人羡慕不已,但是你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却没有深刻的领会这个职业的潜在内容。那么对于军事法官这个职业,很多人是比较向往和敬仰的。那么当军事法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三: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然在当法官的时候对于案件处理,受害人与被告人经常会出现情绪激动,或者是对于判决结果非常不满意,会是用辱骂的言语来羞辱法官一类的人,但是在这个时候法官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好。不能还手也不能进行辱骂,要有一个法官该有的素质。法官不仅在对待工作要仔细认真,并且在对待案件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公正,丝毫不能懈怠。那么刚才看了这些了解之后,你们觉得当法官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呢?其实当法官也是非常累的,所以每一份职业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工作。
⑼ 优秀法官征文
优秀法官征文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征文吧,通过征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征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优秀法官征文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秀法官征文三篇1
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官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担负着维护宪法权威、贯彻法治精神的职责。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法治社会,良好的法治状态就是社会的和谐状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民主法治作为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人民法院作为民主法治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人民法官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我踏上基层审判岗位已有四年了,记得刚到法庭,看到大家每天所接触的都是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琐碎小事,和原来自己对法庭工作想象有些差距,说实话不禁让人感到有些沮丧,但经过老同志们的传帮带,和大家一起经历了办案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才逐渐感受到每一起纠纷,看起来可能不起眼,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家庭和当事人来来说,却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件,尤其是婚姻家庭纠纷,处理结果往往就涉及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一个人生活的转角,“司法为民”不是抽象的,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件的审理,通过我们和一个个当事人的接触所体现出来的,法官的每一次善意的微笑,每一次专注的倾听,每一个信任的凝视,每一句温和理性的话语,无不昭示着司法的温暖与公正。最初的梦想照进现实,我才发现,原来法学深刻的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的如此鲜活,每当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调解一个案子,看到当事人满意的笑容,那种成就感真是无可言喻的。
以当事人利益为重,妥善、快捷的处理纠纷是司法为民的具体要求之一,以和平的方式定纷止争,将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于我们法官来说,当事人在诉讼中显然处于被动地位,有时他们会对法官产生陌生感和猜疑感,产生对审判不公的担忧,这就需要我们以爱心消除冷漠与隔阂,对当事人和蔼相待,细心倾听,释疑解惑,进而辩法析理,公正裁决,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信力。
在办案中我发现,法官与当事人之间能否良好的沟通是能否成功调解的一个关键问题,要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真诚,通过法官的言行举止切身感受到法律的神圣和温情。从立案阶段起,用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句问候迎接当事人,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拉拉家常,提前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力争庭前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善于与当事人换位思考,唤醒离婚案件里的旧情、赡养案件里的亲情、邻里纠纷里的乡情、欠款纠纷里的友情、交通事故里的同情,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调查事实,用群众明白的语言释法析理,用群众信服的方式化解纠纷。
去年年底,我承办了陈某诉王某离婚纠纷一案,被告王某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孩,她在婚后两年患上重症肌无力,行动十分困难,在庭审中双方发生争吵,被告不断指责原告不负责任,调解过程中两人因离婚补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被告王某的情绪一度失控,一边痛哭一边表示如果达不到她提出的补偿标准,谁判决离婚,就跟着谁吃跟着谁睡,并会去政府上访。庭审结束后,我发现王某在下法院大门的台阶时斜着身子双腿颤抖,显得十分困难,我便和司机商量了一下,用庭里的车将王某一直送到家,并将她搀扶上楼,并在她家从多方面跟她沟通,进行细致入微地劝说与宽慰,道别时她哭了,对我说“谢法官,我不是作为当事人,而是作为你的姐妹在跟你谈心!”。庭后我并未着急下判,而是反复上门或通知双方及其家人到庭做工作,通过努力,最终促使他们双方在离婚补偿方面达成了协议并当场履行,王某在拿到补偿款后,向我表示要抓紧治病,积极开始新的生活。这件案子使我感受到,身为一名法官,要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真心待人,诚心做事,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尊重你、信任你,如果法官不能和当事人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你的诚意,在调解的过程又何谈真正的心悦诚服、案结事了呢?
不过,调解结案不是“和稀泥”,而应该是双方在明辨是非、维护社会善良风俗的情况下所达成的共识,在调解中,不能拿原则作交易,不能视真情为软弱,不能让正义受侵犯。我们在勤于钻研审判业务、提高法律素养之余,还应有意识地涉猎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深入社区、村镇,了解风俗习俗。很多存有矛盾激化隐患的案件,事实上并不复杂,但当事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或法律知识有限,常常对法律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很大偏差,甚至产生法律认识错误。对这些案件,应通过透彻地诠释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准确把握矛盾焦点,结合实际,通俗易懂地把案件同法律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照分析,帮助当事人弄明白法律规定,或者把一些调处成功的案例在调解时向当事人宣传、讲解,从而促使当事人接受引导妥善了结纠纷。
在昆明某企业诉我市某打蜡厂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从庭前调解阶段双方就存在较大分歧,庭审中更是各不相让,均表示没有调解的可能。我在审核证据、查明事实后,在充分辨析法理的基础上与双方代理人进行沟通,让当事人自己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在判决文书即将送达的前夕,原告心悦诚服地主动向法庭递交了撤诉申请书,双方在庭外握手言和。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单纯靠法庭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办案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寻求社会各方的配合,通过与乡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治保调解组织加强联系与协作,充分利用人民调解网络,通过多渠道消除敌对情绪,防止恶性案件的发生。宜都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县级市,在审判过程中托人说情的事时有发生,每当这时我们可以巧妙地反过来讲明亲情和法律,拜托前来说情的当事人之亲朋好友一起做当事人的疏导工作,从而更有利于调解的进行。
在李某等三人诉高坝洲镇某村委会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一案中,李某等三人在初次审理过程中因证据不足撤诉,后因与某村委会协商未果,多次到市里上访。分析案情后我觉得本案涉及村级组织和移民遗留问题,在审理中要本着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多方疏导方法,消除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对立情绪,争取促使双方和解,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她主动联系高坝洲镇政府有关干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协助做某村委会干部的思想工作,并几次到某村委会进行沟通协调,同时联系李某等三人,反复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某村委会当场交付李某等三人补偿款25000元,双方化解了长期以来的矛盾,也使这起缠诉、上访多次的案件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结案是我们每一个法官都会经历的过程,而结案的质量才是每一个法官应当追求的目标,最圆满的结案就是案结事了,矛盾得以彻底消除。在民事审判中,法官应该多考虑如何给当事人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用一纸判决给当事人永远无法兑现的权利。我认为在调解过程中要找到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点,针对不同类型案件、不同阶段和不同当事人,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调解措施和快慢节奏因人因案而异,对症下药,提出合理化调解建议,努力寻求妥当可行的纠纷解决方式,本着节约诉讼成本,充分利用财产保全、执行等诉讼程序的价值,让当事人自己进行利弊得失的考量,尽量使案件的处理达到平衡既得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效果。
在我审理的李某诉智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原告在车祸中受伤,但被告因为小孩即将上大学,对承诺给被告的赔偿款一拖再拖。在原告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后,谢楠同志迅速对被告的财产采取了控制措施,在给被告送达时向他释明有关财产保全等程序法的规定,并趁热打铁及时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在调解中,她结合被告的实际情况给原告做工作,在被告承诺一次性给付的情况下原告表示愿意放弃部分诉请,以切实维护既得利益,最后双方达成了庭前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在原、被告带着笑容走出法庭时,出现了两人同时向谢楠同志连声道谢的感人一幕,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仰望法治的星空,有无穷的真理等待我们去探索;俯视养育我们的大地,有可亲可敬的人民等待我们去奉献,我愿用真情和汗水,在审判事业的热土上默默耕耘,捍卫胸前的天平和身后的国徽,为创造和谐文明的司法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法官的心和父老乡亲永远在一起!
优秀法官征文三篇2
当我身着黑色的`袍服在审判席上耐心听讼的时候,当我苦口婆心给当事人做工作调解的时候,当我冒着凛冽寒风在乡间寻找送达地址的时候,当我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心情回到家里的时候,我偶尔会回想起自己是怎么成为一名法学的卑微朝圣者的。也许是20xx年,报纸上登出了新的法袍式样,那一袭黑色就映在了我的心里;也许是高一那年,班长拿出了一个小小的录音机,让我们在跨世纪的这一天记下自己的理想,莫名的,“最高院的院长叫肖扬,我要做法官杨潇”脱口而出,从此,“法官”二字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美国著名学者德沃金在《法律帝国》这本书对法官形象有着精辟的描述,“在法律铸造的帝国里,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则是帝国的王侯。”,大学时,我为此对崇高而威严的法官职业油然产生了几多神圣,几多向往。四年法学理论和西政精神的浸淫,“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犹在耳际,我已经面临就业选择了,为了心中无限的憧憬,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法院。犹记得第一天到法院报道时的情景,从审判庭虚掩的门缝里,我看到了一位法官坐在高高的法官椅上,神情专注,仔细倾听当事人的陈述,轻轻点头或者微锁眉头。庭上,弥漫着紧张、威严的气氛,那名法官掌控庭审的张力,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近三年的法院工作生涯,让我理解到“法官”二字更为深刻的涵义。
民事庭法官,明年就要退休了,他已经审判岗位上坚守了数十年,如今仍然战斗在审判任务最为艰巨的民事审判前线。经常已到下班时间了,他还在办公室与当事人耐心长谈。就这样反复找当事人沟通协商,苦口婆心地做双方工作、不厌其烦地讲利害关系、深入浅出地释法说理。以循循善诱的话语、锲而不舍的精神,促成当事人的和解。他手写的判决书通常是长达十几页公文纸,工工整整,并且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努力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明、输赢皆服”。法院像他这样的老同志还有很多,他们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都默默消耗在了呕心沥血的秉公执法上、无私为民的排忧解难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依旧悄无声息地燃烧着自己,散发最后的光与热。
聂河法庭庭长,作为我院唯一一位女性派出法庭庭长,辖区却是条件最为艰苦的三个乡镇,然而她却以瘦弱的身体为山区百姓撑起了一片公平正义的蓝天。那还得那天,快到下班时间了,她风尘仆仆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急冲冲地拉着我就走,路上我才了解到她是想请我和她到银行去查账,可能是帐户有误,那天一无所获。看着着急的样子,我心想:这可能是个大案吧。于是,我答应她第二天等她从聂河开完庭出来再去查。第二天下午,我们顺利地查到了被执行人的帐户,可我仔细一看,上面竟然只有七百多块钱,我笑着对她说:“你看你费了这么大的劲,就为了这么点钱啊?”,一愣,说道:“我们山区能有多大标的的案子啊,不是离婚就是赡养案件,就这750块钱还是我磨破了嘴皮子才执行来的半年的抚养费啊!”。当那位申请执行的老人颤巍巍地接过几百块钱,眼里边含着泪说:“多亏了汪庭长啊,为了孙子的生活费,我每年都要麻烦她几次,但她总是不厌其烦的为我做工作,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这位老人的话在我的脑海里回响了许久,我为自己的肤浅而感到脸红,却也再一次感受到法官职业的沉重。
也许法官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所做的那些事都是很平凡事。但是,他们却懂得“虽不是每一个诉求都能如愿以偿,但耐心倾听、真诚工作却暖人胸膛”。善良的微笑,使多少心灵得到慰藉;真诚的话语,给多少弱势群体送去关爱;谦和的态度征服了多少桀骜不驯的当事人;同情的泪水,给多少久旱的心田播撒下公正的甘霖!
当我第一次成功调解了一桩纠纷的时候,当我精心制作了第一份判决书让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保障的时候,当我看着当事人接过标的款那感激的笑容的时候,我又再一次坚定了我的法官情结,我明白了,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艰辛的路,我将终生用自己的辛勤跋涉,去感受法的脉动与心率,去探寻法的精神与真谛,用自己的操守捍卫着法律的公正,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法律的尊严。
优秀法官征文三篇3
谈到对法官这个职业的感悟,我从事审判工作仅四年有余,资历尚浅,领悟也浅。但这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当一名好法官真的不容易。
在很多人的眼中,法官是身穿法袍坐在审判台前庄严与正义的化身。在最初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20xx年10月,我带着惶恐也带着生活赋予的坚强,加入到宜都市人民法院这个大家庭中,迈入了人生的新起点,成为一名法学的卑微朝圣者。当时,我就下定决心用自己的辛勤跋涉,去感受法的脉动与心率,去探寻法的精神与真谛。
进入到法院工作,我才明白法官是各种冲突的承受者,当事人为争议的权利、利益冲突起诉到法院后,总是寄希望于法官公正审理。但无论你如何公正,你都无法真正保证让发生冲突和对立的双方非常满意,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经常会将法官置于一种被误解、受指责的位置。作为基层法官,具体工作就是在各种小得有些琐碎的离婚、合同、债务、赡养等民事案件中奔波,我们常常为了一块宅基地的纷争反复到实地丈量,为了一个失足少年的回头而踏破学校、街道和看守所的门槛,为了一个家庭的团圆而磨破嘴、跑断腿,为了一个企业的复活而不畏艰险、跑遍大江南北。只有真正从事了这项职业,才会明白这份职业要忍受清苦、单调和压力。当我自己取得了审判资格承办案件的时候,每天面对吵吵嚷嚷、互不相让的当事人,我觉得法官实在与“神圣、威严”的形象相距甚远,一天工作下来,除了烦还是烦,自己累不说,还要被当事人误解、谩骂、甚至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是错。当我把想法向身边的法官倾诉,一位老法官对我说:“‘吵’是当事人到法院的原因,是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不吵他们就不会来了,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化解当事人的矛盾,这个过程正是展现你智慧与才能的时候。”这一席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是呀,“法官”并不是将案件事实与法律条文对号入座的“工具”,现实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其实很高,如果说法院处在社会矛盾的浪尖上,那么法官则处在社会矛盾的火山口上,作为平息社会矛盾的交汇点,法官既要接受浪尖沉浮飘摇的考验,也要承受火焰喷发的灸烤。
此时此刻,我站在演讲台上不仅仅看到在座各位关注的目光,仿佛还看见我们的干警在办案中那忙碌、不知疲倦的身影。他们正耐心地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如春风化雨;他们正承受着上访人的埋怨,但却像对待亲人一样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他们正为了审好每一个案子而埋首工作,他们默默的奉献着,不求名利,任劳任怨,他们每一个人都经办过感人至深的案件,每个人心中都怀有最善良的愿望:定纷止争,社会和谐,他们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染绿了法院工作的春天。我作为一名年轻法官,更应该积极工作。
通过大量的案件审理实践,我逐渐意识到,民事案件涉及面较广,社会影响也较大,如果法官稍有不慎,就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就会使当事人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因而对法律和社会丧失信心,法官的公正性,不仅体现在对案件的判决上,同时也体现在法官平时的言行之中,所以,耐心和沟通显得特别重要。耐心能使当事人深切体验到了自己被尊重和公正的对待,一些原本情绪激动的双方也会逐渐地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沟通能发现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症结所在,了解当事人内心的想法。为此,我给自己定下了这样一个行为准则:不管接的是什么案子,都要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原告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诉讼请求?被告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只要自己能设身处地的多想想双方当事人的处境和心境,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不偏不倚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从容地解开彼此的心结、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增强法律的公信力,增强民众对法院的信赖。慢慢的,随着办案经验的积累,我也渐渐成熟,我明白了做一名法官也是幸福的,我们的幸福很简单,就在当事人的那一句“谢谢”中,就在老百姓满意的那一刻。
每当我走进审判庭,面对庄严的国徽。我常常扪心自问:我是否尽到了一个法官的职责?我是否没有辜负人民法官的称号?我做出的判决公正吗?我是否确实惩治了邪恶、维护了正义?这样的自我评判不断敲打我的心,就仿佛无形的警钟时刻督促我谨慎、严密;时刻警醒我公平、坦荡;时刻激励我真正做到人民法官为人民!
;⑽ 如何成为一名好法官
回首自己初任法官的这几个月,感受颇多,细细品味,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成熟了许多,自己更加了解了法官的职业,也更加深刻的知道,要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法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就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领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法院的权威、法律的权威。 首先,成为一名好法官,要对党和人民有着一颗忠诚之心,党和人民把法官的权力交给了我,就一定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始终心怀敬畏之心,不然,就千万不要随意接过法官的法槌,一个好的法官,必须始终坚持中立的形象,做到表面和实际都不偏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民对法治的信心,才能做到,依法治国,才能宣扬法治精神,才能够伸张正义,才能够忠于法律,维护法官形象。宋鱼水法官说过一句话:“法律人要甘于寂寞,要始终保持一份内心的安静,甘于寂寞就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遵守自己的职业的操守,忠于事实,忠于法律,清正廉洁,默默奉献。只有有了这种境界,才能在审理案件时有了方向感和主心骨,才能懂得权为民所给,一定要权为民所用,利一定为民所谋,情一定要为民所系,有了这种的境界,才能忠于法律事实,不为情所惑,不为利所诱,不为势所吓,坚持法律不放松,只用这样才能精确剖 析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为民解忧,为社会解难,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法官,一定要弘扬这一精神,展现当代法官化解纠纷,实现司法为民的宗旨,我们一定要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这样,法律才能够最真正保护人民的利益,法官才不再是“官”,而是真正的使者,是阳光下最干净的职业。其次,要想成为一名好法官,要准确并娴熟运用法律的每一个条款,做到洞察秋毫、不错判、漏判、误判、公平公正,要加强自己业务能力学习,把自己承办案件,都当做一篇论文来做,细细研究,做一名知识型、学者型法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先进国内外法律理念,把终身学习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为一名初任法官,承担着处理,决断社会各种纷争的历史重任,是捍卫文明的使者,是公平正义化身,是良知的守护神,法官的能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效果,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外经济纠纷增加,这就对新时期的法官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法官,唯有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本领,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法官的要求,才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证。新时期的法官,所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理论知识应该是综合多方面的,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法官的要求,完成历史赋予法官的使命。作为一名初任法官,要加强法学基础理论学习,形成完整法律思维,掌握正确法律方法,对实践中各种法律现象抽其表象,看其本质,正确认知新生事物,发展理论,并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从而正确运用裁量权做出合理公正判决,要坚持学好、掌握好新的法学观点和理论,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从而树立法官的形象,赢得社会尊重和信任。再次,作为一名好法官,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尤其是要站在弱势群体的位置上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审理案件时,不能让有理的当事人因为不懂怎样打官司而吃亏,而且要快审快结,要法律阳光尽早抚慰弱者的心灵。法官是公正和爱心的化身。法官应当做有利于当事人的换位思考,使法院各项工作能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减少当事人的讼累,提高每一次开庭的效率,认真把握每一起案子事实,正确运用法律做到程序和实体并重,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办铁案,无错案,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每一名当事人都带着问题来,而带着微笑走,做到案结事了,用诚信正义及一颗爱民的心来抒写法官的情怀,让法院成老百姓最值得信赖、最讲公平、最讲道理的地方。我们是人民的法官,一定要把握正义天平。作为一名初任法官,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做一名“平民”法官,感同身受体会百姓的酸甜苦辣,拉近法官与群众的距离,走群众路线,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脱下身上的法袍,放下手中的法槌,深入到群众中去办案,用群众听的懂的语言,接受得了的方式,把司法的关爱和温暖送到百姓的心间,让司法更加贴近百姓,让司法与百姓心连心。我们的工作要再扎实些,再细致些,我们多吃些苦,多受些累,老百姓就能少跑趟腿,少犯些难,从而不断加深法官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亲民的观念,在行使职权时,更多的为当事人考虑,做到常怀爱民之心,常兴为民之举,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司法为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道路非常漫长,而同样当一名知识型、学者型好法官,也同样漫长,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才能,才能担当起人民对于法官的重托。法官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呼,选择法官之路就选择面对人民利益,要用法律去捍卫,面对公平和正义,用一生去守护,面对危险,绝不退缩,面对利诱,绝不动摇。选择法官之路,我将牢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选择法官之路,我将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来自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法官。当年华已老,两鬓斑斑,我会说选择法官之路我无怨无悔。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