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平桥法官

平桥法官

发布时间: 2022-11-01 07:05:32

❶ 信阳市近代名人有哪些

1、叶楠

叶楠 (1930年11月20日—2003年4月5日),原名陈佐华,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国内地作家、编剧,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机械工程系潜艇动力专业。

1959年,创作个人首部电影文学作品《甲午风云》。1962年,担任剧情电影《甲午风云》的编剧。1979年,担任剧情电影《傲蕾·一兰》的编剧。

1980年,凭借剧情电影《巴山夜雨》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85年,与张华、徐小明共同担任动作电影《木棉袈裟》的编剧。

2、白桦

白桦(1930年—2019年1月15日),原名陈佑华,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1946年,在《中州日报》上发表了短诗处女作《织工》。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疆的声音》。1954年,担任剧情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编剧。1957年,创作诗集《热芭人的歌》。1958年,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三年后被平反。

1965年,发表话剧《像他那样生活》。1976年,担任战争电影《曙光》的编剧。1980年,担任剧情电影《今夜星光灿烂》的编剧。1986年,由其创作的长篇小说《爱,凝固在心里》出版。

3、贾占波

贾占波,中国射击运动员,1988年开始在家乡接受正式的射击训练,两年后成为河南省射击队的成员之一。其后,贾占波久等7年才晋升国家队,后来又退回省队。1998年再次晋升国家队,再退回省队。2003年,贾占波第三次晋升国家队。

在加入国家队的首年,贾占波获得了八运会的男子步枪60发卧射项目中的金牌。到了2004年,贾占波在亚洲锦标赛中的步枪60发卧射赛团体项目及个人项目的冠军和亚军。同年,贾占波在雅典奥运中由于美国选手埃蒙斯的一次严重出错而使意外地夺得了金牌。

4、刘少文

刘少文(1905—1987),河南省信阳县人,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曾任苏联共产党代表团翻译、中共中央翻译科科长。1931年6月任中央巡视员。

1933年6月赴张家口,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兼独立第18师政治部主任、中共师工委书记。1934年2月到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兼《革命与战争》军事杂志编辑、中革军委秘书兼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政治教导员。

5、金振中

金振中,抗日英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营长,被何基沣将军称赞为“真正抗日民族英雄”。 幼名金霭如,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关镇(今蓼城街道)。家境贫寒,曾在商店做学徒。

1924年,投军于冯玉祥部。入伍不久,就学于西北边防陆军干部学校。1926年毕业后,历任排、连、营长。1933年参加喜峰口战役,因作战勇敢受到师长冯治安的奖励。

1936年春,奉命接替宛平城和芦沟桥防务。为激励官兵守土抗敌之志,要求全营官兵吃饭前、睡觉前都要高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二十九军口号。

❷ 由于信阳市平桥区法院个别法官办人情案,06年一件普普通通交通事故案,至今无判决结果,我没得分文赔偿。

这情况在天津不会发生,从法律上没有办法可想

❸ 如何联系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法院

http://pqqfy.chinacourt.org 河南省信阳市抄平桥袭区法院官网,地址信阳市平桥区平安大道中段
立案电话:0376—6362225 。法官不知道您想找哪位? 这个网站上没有,建议你亲自去法院,一般一进去法院的墙上就会挂着法官的照片,上面有名字职务。希望可以帮到你 谢谢

❹ 法官在审理案件期间,涉嫌指使被告人威胁恐吓甚至是无端举报当庭证人是否构成犯罪

1、要看威胁恐吓是不是加重,如果是情节较情的,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十二条第(四)项: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恐吓、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如果对证人打击报复严重,可以构成刑法308条打击报复证人罪: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❺ 名人励志故事 急 急 啊!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Q正传》。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还有

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那个年龄段,鲁迅还跟随母亲到乡下外婆家小住。鲁迅的外婆家,是在绍兴乡下,叫安桥村。这个村庄离海不远,极为偏僻。有条小河从村中流淌而过,把全村分为南北两半。当时全村大约有三十户人家,大半姓鲁,靠种田和打鱼为生的占多数,有很少一部分人经营副业——做酒,并开一家很小的商店。鲁迅是在春天扫墓后,随母亲前去的。就是在这里,鲁迅见识了许多更新鲜的风景和玩法儿,看到听到了“社戏”。很幸运,鲁迅能有这样新奇广阔的天地。

因为鲁迅从城里来,算是远客和贵客,所以村里有很多小朋友得到父母允许,减少了日常劳作的份量,尽情地陪着迅哥儿玩耍。玩的方式很有趣,比如掘蚯蚓伏河边钓虾呀,或是一同去放牛呀,而最大的乐事却是看社戏了。有一回,他们去邻村赵庄看戏,鲁迅日后是这样回忆的:“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待到母亲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两人一枝,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正是对船头的一丛松林,..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外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鲁迅13岁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狱,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鲁迅这次来到舅父家中,景况和从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们却到处都是一样,他们依然是那么热烈,那么殷勤,前来接待从远道来避难的小客人。乡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满了河面,河两岸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长着绿油油的罗汉豆。白天,大人们都到河里和田间工作去了,鲁迅就和孩子们一同玩耍,或是钓鱼,或是剥着罗汉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这一带的农民主要的副业就是捕鱼。深夜,鱼儿都游出来了,吃食的吃食,游动的游动,捕鱼的人也在这时出动。二更以后,虾子也开始出来了。捉虾的人就划着小船,带着海兜去捞虾。天亮后,他们才吃一点冷饭团,到镇上去卖鱼虾,卖完了鱼虾才回来睡觉。但凡有一点闲时间,他们也不歇下来,而是筹划着演戏,在做戏时一显他们出色的本领。

在当时绍兴一带农村里,演戏的日子,简直多到数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灯头戏”;三月里,有“东岳大帝”生日,至迟不过二十八日就要演戏;五月十六日“王爷(土地)菩萨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爷爷生日”,都要演戏。七月十六日,“刘猛将军”的生日,农民们说他是“刘备的儿子”,因为到田间捉虾蜢跌死的,更要演戏。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还要演出不少的戏。演戏和他们的生活好像是分不开的。其实,他们演戏的目的倒不尽是为了给菩萨看的,不过是借此以表示自己的愿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谷丰收,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实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农民们总在迎神赛会这个属于自己的狂欢和示威的节日里显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队伍接连排成好几里路长,人群像滚滚的浪潮,席卷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在队伍的上空招展着红的,绿的,黄的,以及各种颜色的旗幡。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人人都像生龙活虎一般:有耍狮子的,有玩龙船的,有踩高跷的,有的抬着抬闩阁,有的敲着锣鼓,有的扛着荷花铳,轰,轰,对着天空放它几响的。

最壮观、最辉煌的要算是目连戏了。或许借此来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被封建统治阶级称为“叛贼”的英灵,和近代的参加太平天国武装革命斗争中牺牲了的英雄们,以及其他的一些死于非命的横死者吧,在皇甫庄,戏台就搭在村子里一块叫做“火烧场”的地方。这里据说就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反动地主阶级残杀农民的屠场。这戏从头一天的下午就做起,一直要做到第二天天亮。“ 起殇”是在太阳落尽的时候举行,台上吹起悲壮的喇叭,薄暮中,十几匹马,放在台下,一个演戏的人扮做鬼王,手执钢叉,此外还需要十几名鬼卒,普通的孩子们都可以应募。他们爬上台去,说明志愿,脸上涂沫几笔彩色,手拿钢叉,待人聚齐,就一拥上马,疾驰到野外那些无主的孤坟上,然后拔叉驰回,上了前台,一同大叫一声,将钢叉一掷,钉在台板上,责任这才完结,洗脸下台。举行了这一种仪式,就意味着那些孤魂厉鬼,已经跟着鬼王和鬼卒,前来一同看戏了。“起殇”仪式进去之后,戏文就接着开场,徐徐进行。一到“跳吊”时候,人们立刻紧张起来。台上吹起凄凉的喇叭,台中央横梁上放下一团布。看客们都屏住气,台上忽然闯出一个不穿衣裤,只有一条犊鼻裈,脸上涂了几笔粉墨的男人,这叫做“男吊”。他一登台,径奔悬布,像蜘蛛死守着蛛丝,又好像在结网,在这上面钻,挂。这之后,是“跳女吊”。台上又吹起凄凉的喇叭,不一会儿,门幕一掀,女吊——一个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低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了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心”字。然后,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们这才看清她的面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她两肩微耸,四顾,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慢慢地唱道,“奴本是杨家女,呵呀,苦呀,天哪!.. “这之后的下文讲她做童养媳时备受虐待,终于只有投环自尽了。唱完,就听到远处的哭声,也是一个女人,在含冤悲泣,准备自杀。她惊喜万分,要去“讨替代”了,却不断突然跳出“男吊”来,主张应该他去讨,由争论而至动武,“女吊”当然敌不过他,幸而台上另有一个神——王灵官在这时出现了,一鞭打退“男吊”,放“女吊”独自去活动。鲁迅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幕,其他的场面当然也不少。从幼年时一直到后来,他记忆尤深。鲁迅认为:这个复仇性最强的“女吊”,这个最美丽的最坚强的灵魂,也就是被压迫者的复仇意志的化身。

乡村大自然的景色、与闰土等“野孩子”的生活,以及民间文艺和绘图的书,引起了鲁迅极大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兴趣与爱好,看似平行,实则互相联系,都影响着他的生活与性格,以后日渐发展,都服务于他那伟大的理想。日后从事文学,表现农村的贫困,深刻揭发社会的矛盾,以及研究汉画、造像,提倡木刻,都与此相关。至于批评的眼力,也在童年开始萌芽。而从家族得来的那种公正、刚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他后来与逆境战斗时,又得到了发展。以上所叙述的鲁迅童年生活这一段,在鲁迅的一生中,也可以说是较为幸福的吧。这使他日后回忆起来,往往起一种美的感觉,一种向往的心情,并常从此获得创作的灵感。

❻ 劳动仲裁委员会和西湖区法院的做法合法吗

西湖十景介绍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交通情况:乘507、504、K4、游2路苏堤站下。

2、曲苑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交通情况:乘507、538、15路曲院风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交通情况:27路、7路岳坟站下。

4、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交通情况:K7断桥残雪站下。

5、柳浪闻莺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交通情况:乘K4、38路清波门站下。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交通情况:乘K4、538、K599路苏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8、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 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交通情况:乘507、游2路洪春桥站下。

9、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幕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❼ 文学家的故事

高尔基 玛克西姆·高尔基是伟大的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生于尼日尼·诺 夫戈罗德城(现名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早逝。高尔基由外祖母抚养成人。外 祖母家贫,十一岁的高尔基就不得不出外谋生。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 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以维生计,少年时期曾参加倾向民 粹派的大学生秘密团体;这一切就是高尔基的“大学”。二十岁后,高尔基开始在祖 国各地流浪,目的在于“了解一下俄罗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在长期 的流浪期间,他一面做工,一面组织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一八九二年九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 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九十年代高尔基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底层”社会(如《马尔华》、《柯诺瓦洛夫》、《切尔卡斯》等)。在高尔基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重要地位,如《伊则吉尔婆婆的故事》、《鹰之歌》、《海 燕之歌》(1901年);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进军的号角。九十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臻至成熟,这时期高尔基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1899),接着,《三人》(1900)也问世了。此外,高尔基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1901)、《底层》(1902)、《消署客》(1904)、《太阳的孩子》(1905)、《野蛮人》(1905)、《仇敌》(1906)等等。 一九0六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高尔基在许多作品中无情地抨击了作为旧制度支持力量之一的小市民意识(如中篇小 说《奥古罗夫镇》,1909;《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夕高尔基发表的重要作品有《意大利的故事》、《俄罗斯漫游记》等。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性的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 (1914)和《在人间》(1916),第三部《我的大学》于一九二三年写成。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事》(1925),同时又创作了几个剧本,其中著名的有《叶戈尔·布雷乔夫及其他》(1932)等。高尔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诗式的不朽巨著。 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的文学论文是对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此外高尔基还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他曾担任《红色处 女地》杂志的编辑工作,组织“世界文学出版社”,领导一九三四年第一次苏联作家 代表大会工作,同时他还是国内战争史和工厂史写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关怀 下,培养出整整一代的苏联作家。
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他晚年的沉重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俄罗斯作家申塔林斯基在前苏联秘密警察(克格勃)档案中,发现列宁和斯大林统治时期有关作家艺术家的大量秘密档案,皆属苏联政权的高度机密,多年被封锁,申塔林斯基把这些史料整理成一本书,1993年在巴黎出版法文本;1995年英国伦敦出版克罗福特译自俄文的英文节译本《克格勃文学档案》,对了解斯大林时代苏联作家、艺术家遭受的种种迫害实情以及死亡的真实原因和日期,都是第一手史料;倍受赞扬、地位首屈一指的高尔基,虽未被监禁过,同样受到克格勃的秘密监视,苏联秘密警察总部档案室存有大量关于他的秘密材料。

跟列宁闹翻

高尔基被前苏联当局誉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也跟列宁有 “伟大的友谊”,但从克格勃档案里看,高尔基与这位俄国“革命之父”之间发生过多次观念和政治冲突,几乎闹到决裂地步。高尔基稍有摇摆,列宁就会批评他,高氏则报以诙谐一笑:“我知道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说来说去,我们这些艺术家都有那么几分傻劲儿……”。十月革命发生后,高尔基被事实震骇,在《新生活报》 (左派孟什维克办的日报,1917年4月在彼得堡出版)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悲剧和毁灭,由此,1918年夏列宁则以一纸命令关闭了这家报纸。第二届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开幕时,列宁评论高尔基为此次会议写的文章“毫无共产党人气味,却有浓厚的反共性质。因此,这种文章绝不能在杂志上发表。”

到了1920年上半年,他们之间几乎断交,高尔基在列宁五十寿辰之际,把他同彼得大帝相比,说:“看见这个伟人,总让人有那么一种恐惧,他随心所欲地摆弄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历史杠杆。”1922年, 秘密警察第七部在暗中准备整肃高尔基,他们从高氏的朋友和熟人那里收集证据。此时,列宁和契卡总头目捷尔任斯基依然在世。

列宁和高尔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10月20日,关于此次相见,有过一些戏剧化的描述,如电影《带枪的人》(1938年)。这次相聚也是分手,列宁一再要高尔基移居国外:“如果你不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送你走了”。

这是对持不同见解者的一种驱逐方式,两年之间有数十位知识分子被驱逐出国。可是苏共却不让另一些需要出国的人走,1921年诗人布洛克重病,高尔基一次次催促列宁和卢那察尔斯基放布洛克去芬兰治病,但诗人还是在得到护照前去世了。18天后,即8月25日,另一位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白卫分子,尽管根本没有证据,高尔基对此案的求情同样毫无作用。这两位诗人的死亡,开启了作家受害的时代。

1921年10月8日,高尔基写信跟列宁告别,离开苏联去了欧洲。 1922年夏他在德国北部一个小城,得知俄国社会革命党的领袖们正在莫斯科受审,7月1日写给苏维埃政府首脑里科夫:“亲爱的阿列克谢 :如果对社会革命党人的这场审判以谋杀告终,那么这将是一件有预谋的罪恶谋杀。我请求你把我的观点告诉托洛茨基和其他人。我希望这不会使你惊讶,因为在整个革命期间,我已经向苏维埃当局一千次指出,在我们这个充满文盲、没有教育的国家里,毁灭知识分子是愚蠢和犯罪行为。我现在坚信,如果社会革命党人被杀害,这一罪行将会使俄国在道德上自绝于社会主义欧洲。高尔基”。他7月3日也写信给法朗士,希望在欧洲唤起公众关注此事,流亡国外的孟什维克人士 主办的杂志发表了高尔基这封信。两封信都保存在克格勃总部。他写给法朗士的信产生广泛影响,惊动了克里姆林宫。列宁称高尔基的信“卑鄙”,托洛茨基则指示《真理报》“就作家高尔基,写一篇措辞温和的文章,搞政治的人不会把这种文人放在眼里,要用外文发表”。一篇题为“几乎堕落到极点”的措辞严厉、猛烈批判高尔基的文章说:“从这种政治声明可以看到,身在国外的高尔基在危害我们的革命。他的危害极大……”。但也许是高尔基的呼吁起了效果,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了革命法庭通过的死刑判决,却没有执行死刑。

流亡意大利

高尔基和家人住在意大利的索兰托,他在整理他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撰写文章和回忆录,与外界保持广泛的通信关系,身边朋友和客人不断。他已年近花甲,似乎应当决定自己晚年的去留问题,可是当他听到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开列了一个书单,要把所有图书馆里的《圣经》、《可兰经》、但丁和叔本华的著作下架的消息之后,决定宣布放弃他的苏联国籍,甚至为此写了一份声明。

他为此受到来自两个阵营的强烈批评。莫斯科的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公开说他是一具僵尸,在文学上已成废物;流亡巴黎的旧俄人士则强烈谴责他跟苏联革命的关系,把他那篇关于列宁的随笔视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奇耻大辱。高尔基《论俄罗斯农民》一书出版后,既引来克里姆林宫的愤怒,也遭到一家流亡报纸的谴责,说他诽谤俄国农民。另一家报纸则刊登苏维埃政府一项决定:如果高尔基进入苏联边境将会被逮捕,迫使高尔基马上声明自己忠诚于苏俄,他唯一不能同意的就是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这一期间,莫斯科的秘密警察总部文件柜多了一份题为“高尔基在国外”的文章,无人署名,也没有日期,可能是秘密警察派在外国的某个间谍撰写的一份汇总材料,以备发表用。新闻界对高尔基的各种报导,都在秘密警察总部有细致分析,国外流亡报纸都被打印出来,各种文字都被译出。高尔基的大量信件,特别是他人写给高尔基的信,都被秘密警察总部收集。高尔基1924年3月3日致叶卡特琳娜· 彼什科娃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想,现在已经到时候了,不要再谈论什么我是受某个人影响这种话。大家应当知道,我55岁,我自己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如果我那么容易受影响,那么我很久以前就应当服从伏拉基米尔·伊利奇,他在影响别人方面无人能及,那么今天我就应当灯红酒绿,有芭蕾舞女演员们簇拥,坐着最豪华轿车满城兜风……”这封信写于列宁死后六周。

秘密警察感兴趣的是高尔基的著作和观点,以及他对苏俄政权的敌人所持的态度。他的秘密档案成为一项巨大工程,耗费大批特工的劳动。他的信件上有许多批注,如“送第七部”、“送阿格拉诺夫”、“存档”、“对照原文查过”,等等。

秘密档案中有高尔基1927年9月8日写给身在苏联的年轻作家朋友维·伊凡诺夫的一封信,此信从未披露过,可以看出当时他的观点:“我天生就不能理解那种把群众、把一个民族或是一个阶级理想化的做法。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不喜欢把人生的责任由个人转移到群众、集体、某个党或某个集团。而且,我知道,一粒胡椒子比一把罂粟种更有生命。我相信,如果我倒过来看问题,那就虚伪可笑了”、“当我想象俄国、中国、印度和所有其他乡村地区那一片无知而又混乱的大漠,看到这大漠前面那位极为渺小、非常疯狂的俄国革命者——尽管他发现了阿基米德的杠杆——便唤起我对这位俄国革命者命运的某种焦虑……”

从高尔基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他是怀疑、批评俄国革命的,为此他曾不得不流亡,但当他后来回到苏联之后,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为什么要回国?关于这个问题,秘密档案没有交待,也未见到关于高尔基的研究对此做出解释。

利诱与监视

1928年,高尔基回到阔别近七年的俄国,但他只是要在苏联度夏,每年秋天还回索兰托。

斯大林亲自在莫斯科为他找了一幢房子,离克里姆林宫很近,是一位百万富翁的豪宅,这里很快成为苏联领袖和艺术家、作家们聚会的地方。他还分到两座大别墅,有警卫保护,一座在克里米亚,一座在莫斯科近郊。

至于这背后的事情,可以通过秘密档案来看。第二个阶段收集的档案从1926到1928年,此时列宁已死,斯大林执政,捷尔任斯基也死去,继任者是雅果达,一个极端阴险的克格勃头子,他手下的秘密警察,不仅遍及苏联,而且遍布海外。现在他们不仅继续收集高尔基的材料,并且开始操纵他,秘密监视他的活动。

秘密档案显示,克格勃对高尔基的控制,主要通过他的秘书克鲁奇科夫。此人从1918年开始为高尔基工作,聪明能干,成为高尔基工作和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人物,逐渐控制了他的社交、文学和出版方面的联系,处处代表高尔基。

未知克鲁奇科夫与雅果达相识之前是否与克格勃有联系,但他在1937年被视为人民敌人和反革命阴谋集团而随雅果达一起被逮捕后, 在狱中承认,雅果达经常来找他,他也去秘密警察总部找雅果达;他 还承认,他找雅果达商谈去意大利看望高尔基;1932年,雅果达给他四千元,为身在国外的高尔基买轿车;1933年,高尔基没有足够钱买下索兰托的别墅,雅果达给克鲁奇科夫两千元去支付,他拿了这笔钱,没有签写收据。

由此可见,高尔基侨居意大利时就受到苏联秘密警察的资助。高尔基当然知道这笔款子,这种事很自然地使他与克格勃头子雅果达相识。秘书招认,不仅涉及高尔基,而且高家其他成员也受到资助:他好几次从雅果达那里拿现金给M·巴德勃格(高尔基最后一位妻子, 同时又是H·G·威尔斯的情妇);1936年雅果达交给他和高尔基的儿媳彼什科娃400英镑,也是给巴德勃格的;最后一次是在1936年9月 (即高尔基去世后),彼什科娃告诉他,她从雅果达的私人秘书那里收到一大笔钱,她迷惑不解地说:“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硬塞给我呢?”

这位秘书的口供中,提到与高尔基有特殊密切关系的两个女人。 一位就是玛丽娅·巴德勃格,一个迷人而且大胆的女人,有好几个有名的情人,有人认为她是双重特务,既为英国服务,也为苏联工作。 这种说法没有证据。高尔基秘书的调查案卷中有一个八人名单,她的名字被列入“参与反苏右派分子组织”,只有她既未逮捕也未被处 决。1938年雅果达及其他人受审时,她已经远在伦敦,苏联秘密警察鞭长莫及。另一位女人是纳狄娅·彼什科娃,高尔基的儿媳,长得很 美,罗曼·罗兰说她“年轻,非常美丽,单纯而且快活”,雅果达试图通过她,更深地打入高尔基家庭内部。

斯大林的宠臣

高尔基于1933年回苏联定居后,便受到秘密警察的警察来访和包围。甚至他的日常用品,都与斯大林和政治局委员一样,要由秘密警察部门负责。

庆祝高尔基创作四十年闹得很红火。斯大林下令以高尔基名字命名城市、研究所、街道等等。有人战战兢兢对斯大林说,莫斯科艺术剧院是契诃夫创办的。斯大林回答:“没有关系。高尔基是个没有用处的人,我们必须把他拴在党的身上。”高尔基接受了这些礼物,他也不必害怕别人的批评,政府不许人们批评他。在斯大林的主持下,文学界开始崇拜高尔基。

1932年10月26日,在莫斯科高尔基家有一次著名聚会,冠盖云集,有克里姆林宫的首脑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等,他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还有五十余位作家,如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斯塔姆、帕斯捷尔纳克、普拉托诺夫、布尔加科夫、巴贝尔等,举止却相当恭谨自制。忽然,作家马利什金来到斯大林面前和他碰杯,诗人卢果夫斯科依大声喊道:“让我们大家都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干杯!”此时,坐在斯大林对面的小说家尼基夫洛夫,猛地站起来说:“我听厌了这种话!我们已经为斯大林的健康干了114万7千次了。他大概已经厌烦这套了……”顿时冷场。斯大林伸出手,握着这位小说家的指尖说:“谢谢你,尼基夫洛夫,谢谢你。我确实厌烦 这套。”几年后,那天晚上参加聚会者中,每四位就有一位被投入监狱,许多人被枪决。被枪决者中也包括那位小说家尼基夫洛夫。后来,高尔基的秘书在狱中交待,雅果达在幕后积极操纵文学界活动和作家协会主席人选,1934年作家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他要高尔基写信给斯大林,推荐阿维尔巴科作主席。

有人说高尔基反对暴力,说他会反对1937年的“大清洗”,因此斯大林才把他除掉。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纯属编造。阿维尔巴科在狱中受审时证实,高尔基对秘密警察的工作给以极高评价。高尔基对1932年8月7日通过的法律毫无抗议,这项法律规定,12岁的儿童也可以像成人一样判罪,包括死刑。他对著名作家科里乌耶夫和曼德尔斯塔姆的被捕漠不关心。1929年,他参观索洛维基,赞扬苏联这个第一座集中营。

在集体化时期,高尔基向当局提供一个骇人听闻的口号:“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1930年11月15日真理报)。同时,当局策划公开审判“工业集团”,包括那些革命前的老一代工程技术人员,高尔基如此写道:“读到关于那些恶棍的报告,我怒火填膺。”1931年3月,他同意孟什维克人士受审,其中包括他以前的一些朋友,他称他们是罪犯和破坏者,还说他们还有人漏网,应当继续搜捕。他在一封信里称赞:“斯大林干得多漂亮呵!”

1934年12月,列宁格勒党委第一书记基洛夫被刺,给斯大林展开大清洗一个借口,许多人未经调查或审判就以间谍罪名立即枪决。高尔基1935年1月2日在《真理报》发表一篇文章为斯大林呐喊助威: “必须无情地、毫无怜悯地消灭敌人,不要理睬那些职业的人道主义者们的喘息和呻吟。”

难堪的晚年

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高尔基晚年的沉重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生命最后两年,高尔基完全成为政府的驯服工具,他不倦地颂扬斯大林,可是后者对他已毫不在意。他建议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恶魔》,《真理报》立刻发表一个御用文人的文章批判他犯了“自由主义”。甚至,高尔基看不到报纸,克格勃有几次还专门为他印了一份报纸,高尔基纪念馆就保存著这样一份报纸。

高尔基想去意大利旅游,但得不到批准。他被锁入囚笼。表面上他的名声仅次于斯大林。作家什喀帕在回忆中,谈到高尔基绝望地喃喃自语:“我实在太疲倦了。好像他们把我圈在篱笆里,我走不出去。我落在陷阱里。进退不得!我不习惯这种生活……”

高尔基在克里米亚的别墅度过最后一个春天。法国作家安德列· 马尔罗去那里访问他。在苏联秘密警察总部保存的巴贝尔审讯档案证辞中,提供了此次会见的细节。马尔罗问高尔基,苏联文学现在是否正处于衰落阶段,高尔基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时《真理报》正在批判什柯洛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形式理论,以及萧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高尔基非常关心,他不同意那些批评;他心情抑郁而孤独,多次说有人不许他回莫斯科,去从事他热爱的工作。雅果达和克鲁奇科夫安排一些行迹可疑的女人和高尔基一起彻夜纵酒狂欢,直到高尔基昏昏睡去。克鲁奇科夫控制了高尔基的日常生活,那些来访者都得经他挑选,使高尔基只能见到雅果达秘密警察圈子里的人物和一些文化骗子。

这位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之死,官方的解释是一桩罪恶的谋杀,是托洛茨基右派集团庞大阴谋的一部分,由布哈林、里科夫、雅果达以及托洛茨基等人直接操纵,阴谋在于推翻斯大林政权。连他的死也被斯大林用来大做文章。高尔基死后,他的房子被彻底搜查,而且不只一次。他的秘书克鲁奇科夫被捕时,秘密警察甚至把土豆一个个切开,寻找他们需要的材料。

高尔基的可悲命运,耐人深思。他顺从于斯大林政权,享受最高的名誉和地位,却付出一个知识分子最高的代价——人格的丧失和良知的扭曲。他参与残酷,宣扬虐杀,既是虐政的受害者,也成为虐政的工具
一八六八年俄历三月十六日,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即马克西姆·高尔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五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后来,破了产的外祖父把老房子卖掉,在卡那特街另买了一所房子。“这是一条没有铺装、长满了草,然而却很清洁而且安静的街,它穿过两排色彩斑斓的小屋,一直通到田野。新房子比从前那所漂亮、可爱;正面涂着令人感觉温暖恬静的深红的颜色;三个天蓝色的窗扉和一扇带栅栏的顶楼白叶窗鲜亮得耀眼;靠左边的屋顶遮掩着榆树和菩提树的美丽的浓荫。”———《童年》

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许多童话。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如现实生活一般不幸又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使过早就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高尔基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同时,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正是这些记忆给了作家以最初的丰赡的滋养。

高尔基童年故居至今仍完好保留着,并已辟为作家纪念馆,当地人依高尔基原姓亲切地称其为“彼什科夫小屋”。

❽ 请问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法院的法官有没有叫王红生的

的 http://pqqfy.chinacourt.org ,信阳市平桥区,河南省,法院的官方网站,地址:信阳市平桥区中东平安大街
备案电话:0376 -6362225。法官不知道,你想吗?这个网站,建议你亲自去法院,一般法院将判断的照片挂在墙上上述指定的位置。希望你能帮助,谢谢

❾ 《笠翁对韵》下平二萧

琴对管,釜(fǔ)对瓢①。水怪对花妖②。秋声对春色,③白缣(jiān )对红绡(xiāo)④。臣五代,事三朝⑤。斗(dǒu )柄对弓腰⑥。醉客歌金缕,佳人品玉箫⑦。风定落花闲不扫,霜余残叶湿难烧⑧。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百年霸越,钱王万弩射江潮⑨。

① 釜:古时炊具,类似于锅。

《史记·赵世家》云:“域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

《论语·雍也》云:“一箪(竹碗)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孔子弟子颜回)也不改其乐。”

    ② 水怪:水中妖怪。

[晋]木玄虚(华)《海赋》云:“其垠则有天琛水怪,鲛人之室。”

    花妖:花月妖。

唐武则天之侄武三思,权倾朝野,其妾素娥善弹五弦琴,常出三思所召之盛宴献艺。一次,梁国公狄仁杰赴武宴,素娥藏匿不出,三思入室,亦不见。忽闻屋角兰麝芬馥,附耳细听,乃素娥之音:“梁公乃现时正人,我不敢见。我乃花月之妖,梁公来,我不复生,武(三思)氏亦将无遗类(幸存者)。”

可见她是侍奉奸邪作乐而不敢见直臣的花月之妖。后因以“花妖”作为咏祸国妖女的典故,也用来咏妓或咏花。

③ 秋声:秋天的风声。

秋天西风大作,草木零落,多肃杀声音,故称“秋声”。

[北周]庾信《陆孤氏墓志铭》云:“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春色:春天的景色。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 白缣:犹“素缣”,白色的绢帛。

[唐]蒋防《 霍小玉传 》云:“请以素缣,着之盟约。”

    红绡:用生丝织成的丝织品。

[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云:“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⑤ 臣五代

冯道(生于882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对丧君亡国,他从不以为意,自号“长乐老”。

后唐长兴三年(932),倡议校定《九经》,并组织刻印,开官府大规模刻书之端。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chēng誉”的声望。

事三朝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子,先后任宣公、成公、襄公之相,但他无姬妾,无金玉,无贵重东西,人称“忠廉”。

    又,郑国子产为相治郑,历仕定公、献公、声公三朝,国富民强,人人称颂。(见《史记·郑世家》)

    再,南朝梁尚书令沈约,字文休,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笃志好学,博通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见《南史·沈约传》)

    ⑦ 斗柄:北斗星之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

《鹖冠子·环流》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弓腰:向后弯腰及地如弓。

《梁书·羊侃传》云:“[羊侃妾]孙荆玉能反腰贴地,衔得席上玉簪,谓之弓腰。”

    ⑧ 醉客歌金缕

金缕:曲调名。这是元朝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酒器)”曲意的化用。

    佳人品玉箫

《列仙传》记载,秦穆公时,有个叫萧史的人,善吹箫,穆公的女儿弄玉也爱吹箫,二人结为夫妻。穆公并为他们建凤台,萧史教弄玉吹凤鸣声,竟引来真凤凰止其屋上。多年后,萧史乘龙,弄玉乘凤,一同升天而去。

[唐]杜甫《玉台观》诗云:“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yíng女(指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

    风定落花闲不扫:风停后落花不曾扫。

这是宋朝邵棠《怀隐居》中“花落东风闲不扫”诗句的化用。

落花:原文误为“落月”。此处用“落花”,既符合原诗意,也合平仄。邵棠的原诗是“花落东风闲不扫,莺啼晓日醉犹眠”。

唐代诗人王维《田园乐》中也有“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类句,都是反映隐士的清闲生活。

 

霜余残叶湿难烧:霜打的树叶湿难烧。

元代诗人马致远《夜行船·秋思》中有“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秋霜打过的叶子是潮湿红色)”的诗句。用霜打的湿叶烹蟹煮酒当然难烧。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薛宝琴与史湘云二人的对联有“烹茶冰渐沸(宝琴),煮酒叶难烧(湘云)”。用冰块烹茶,水当然开得慢;用霜打的红叶煮酒,叶当然难烧。

    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

商朝末年,年已七八十岁的姜子牙(吕尚)整日在渭水之滨钓鱼,但用直钩且无饵,谓之“愿者上钩”,等明主来访他。周西伯(时任西部诸侯之长的周文王)将出猎,占卜者说他猎获的将是“霸王之辅”。文王果然在渭水边遇上了姜子牙。

二人一见倾心,文王说:“吾太公(指文王之父季历)在世时就说过,欲兴周,必须有圣人来辅佐;吾太公望子(指姜子牙)久矣!”遂称姜子牙为“太公望”,拜为军师。姜子牙辅佐文王征伐,“天下(指商朝疆域)三分,其二归周”。后又辅佐武王伐纣(殷纣王)灭商,建立周朝。武王乃封姜子牙为齐王,成为齐国(今山东境内)之始祖。(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百年霸越,钱王万弩射江潮

传说五代吴越王钱镠liú,筑御潮铁柱于江中,怒潮汹涌,柱筑不成。钱镠于是造竹箭三千,在垒雪楼命水犀军驾强弩五百齐射潮,迫使潮头趋向西陵,遂奠基而成塘,名曰“钱塘”。又建候潮通江等城门,置龙山浙江两闸,以阻江潮入河。(见[宋]孙光宪《北萝琐言》)[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诗云:“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荣对悴(cuì)①,夕对朝②。露地对云霄③。商彝对周鼎④,殷濩(hù )对虞韶⑤。樊素口,小蛮腰⑥。六诏对三苗⑦。朝天车奕奕,出塞马萧萧⑧。公子幽兰重(chónɡ)泛舸(ɡě),王孙芳草正联镳(biāo)⑨。潘岳高怀,曾向秋天吟蟋蟀;王维清兴,尝于雪夜画芭蕉⑩。

①荣悴:兴盛与衰败。

[晋]潘岳《秋兴赋》云:“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

②  夕朝:即“朝夕”,白天与晚上。

[晋]潘岳《闲居赋》云:“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

③    露地:本是佛教语。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俱尽,处于没有覆蔽的地方。此借指露天大地。

《法华经·譬喻品》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

    云霄:极高的天空。

[唐]杜甫《兵车行》诗云:“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晋书·陶侃传》云:“左吏上书王敦:‘往年董督,径造湘城,志凌(凌驾)云霄,神机独断。’”

④  商彝周鼎:商周祭祀用的青铜礼器。泛指珍贵的古董。

[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云:“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⑤  殷濩:殷商的濩铎之声。

濩铎:形容声音喧闹杂乱。

无名氏《讲阴阳八卦桃花女》云:“来到俺门前乱交加,不知是哪个,则听的热闹镬铎(同‘濩铎’)。”

    虞韶:禹舜的箫韶之音。

箫韶:相传是古代虞舜所作的乐曲。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演奏九遍),凤凰来仪。”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与齐太师语乐(讨论音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⑥樊素口,小蛮腰

唐白居易的女伎樊素善歌、小蛮善舞,故他有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意思是说: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见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

   

⑦六诏

唐代,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称王为“诏”。当时有蒙巂juàn诏、越析诏、浪容诏、邆睒téng shǎn诏、施浪诏、蒙舍诏(地处最南,又称“南诏”),合称“六诏”,分布在今云南及四川西南部。

唐开元年间,蒙舍诏吞并了其他各诏,史称“南诏”。后来,泛称云南为六诏。(见《旧唐书·南诏蛮》)

[宋]陆游《晚登横溪阁》诗云:“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答带三巴。”

    三苗: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

《史记·五帝纪》云:“三苗在江淮、荆州。”这就是说,三苗西徙以前,当居在长江中游以南地区。

 

⑧ 朝天车奕奕:谒见天子的车驾多而有序。

奕奕:有次序。

这是唐代诗人薛逢《贺杨收作相》中“阙下憧憧(来往不绝)车马尘,沈浮相次宦游身。须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诗意的化用。

    出塞马萧萧:出塞将士的战马不停鸣叫。

这是诗圣杜甫《兵车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诗意的化用。

  ⑨  公子幽兰重泛舸:香花临河,公子哥们舟船相连游兴未已。

幽兰:含香兰花。

屈原《九歌·湘夫人》云:“沅(洞庭湖沅水)有芷兮澧(洞庭湖澧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王孙芳草正联镳:芳草遍野,王孙子弟骑马并驾兴高忘归。

王孙:旧时指贵族、官僚子弟;也是对贤人的尊称。

联镳:联鞭,骑马并行。

[南朝宋]谢灵运《悲哉行》云:“萋萋(茂盛)春草生,王孙(指贵族官僚子弟)游有情。”

[汉]刘安《招隐士》诗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世说新语·捷悟》云:“王东亭……乘马出郊,时彦(贤士)同游者连镳俱进。”

⑩  潘岳高怀,曾向秋天吟蟋蟀

西晋文学家潘岳,又名潘安,字安仁,今河南中牟县人。才高,善政。曾任河阳令、著作郎。善写诗赋,辞藻华丽,与陆机齐名。因秋日而感怀,著作《秋兴赋》吟咏蟋蟀:“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见《晋书·潘安传》)

    王维清兴,尝于雪夜画芭蕉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山西永济人。开元进士。曾官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作以描绘田园生活著称,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兼通音乐,精绘画。善画山水松石,笔迹雄壮。其画不拘四时,画有《袁安卧雪图》,曾于雪夜画芭蕉。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见《唐书·王维传》)

耕对读,牧对樵①。琥珀对琼瑶②。兔毫对鸿爪③,桂楫对兰桡(ráo)④。鱼潜藻,鹿藏蕉⑤。水远对山遥⑥。湘灵能鼓瑟,嬴女解吹箫⑦。雪点寒梅横小院,风吹弱柳覆平桥⑧。月牖(yǒu )通宵,绛蜡罢时光不减;风帘当昼,雕盘停后篆(zhuàn )难消⑨。

①牧樵:樵夫与牧人,也泛指乡野之人。

[宋]陆游《村居》诗云:“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

  ②  琥珀:一名“江珠”,松柏树脂的化石。燃烧时有香气。入药,也可制饰物。

[晋]张华《博物志·药物引神仙传》云:“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琥珀又名“江珠”。

    琼瑶:美丽的玉石。

《南史·隐逸传·邓侑》云:“色艳桃李,质胜琼瑶。”

 

③ 兔毫:兔毛可以制笔,故用兔毫作为毛笔的代称。[唐]罗隐《寄虔州薛大夫》诗云:“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鸿爪:鸿雁踏过雪泥遗留的爪痕,有“雪泥鸿爪”之典。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云: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哪)复计东西。”

  ④  桂楫兰桡:桂木船桨,木兰船。

楫:船桨。桡:船桨,借指船。

[宋]苏轼《前赤壁赋》云:“桂棹(船桨)兮兰桨,击空明(月光映照下的澄澈江水)兮溯(逆)流光。”

⑤    鱼潜藻:鱼藏水藻中。

[元]孙大全《竹间亭》云:“悠悠水中鱼,出入藻与萍(浮萍)。”

[唐]白居易《玩松竹二首》诗云:“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鹿藏蕉

郑国有个人在野外砍柴,碰到一只受了惊的鹿,便迎上去把它打死了。他怕别人看见,便急急忙忙把鹿藏在没有水的池塘里,并用砍下的柴覆盖好,高兴得不得了。

过了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便以为刚才是做了个梦,一路上念叨这件事。路旁有个人听说此事,便按照他的话把鹿取走了。

回去以后,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砍柴人梦见得到了鹿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得到了,他做的梦简直和真的一样。”妻子说:“是不是你梦见砍柴人得到了鹿呢?难道真有那个砍柴人吗?你真的得到了鹿,是你的梦成了真吗?”丈夫说:“我真的得到了鹿,哪里用得着搞清楚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

砍柴人回去后,不甘心丢失了鹿。夜里真的梦到了藏鹿的地方,并且梦见了得到鹿的人。天一亮,他就按照梦中的线索找到了取鹿的人的家里。于是两人为争这只鹿而吵起来,告到了法官那里。

法官说:“你最初真的得到了鹿,却胡说是梦;明明是在梦中得到了鹿,又胡说是真实的。他是真的取走了你的鹿,你要和他争这只鹿。他妻子又说他是在梦中认为鹿是别人的,并没有什么人得到过这只鹿。只有这只鹿,请你们平分了吧!”

这事被郑国的国君知道了。国君说:“唉!这法官也是在梦中让他们分鹿的吧?”为此他询问宰相。宰相说:“是梦不是梦,这是我无法分辨的事情。如果要分辨是醒还是梦,只有黄帝和孔丘才行。没有黄帝与孔丘,谁还能分辨呢?姑且听信法官的裁决算了。”

后人以此比喻人世真假杂陈,得失无常。(见《列子·周穆王》)

  ⑥ 水远山遥:亦作“水远山长”,比喻路途遥远而艰险。

[宋]汪元量 《忆秦娥》词云:“心如焦。彩笺(书信)难寄,水远山遥。”

[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云:“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

⑦  湘灵能鼓瑟

相传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因哀痛舜帝南巡而死,自溺于湘江,化为湘水之神,名曰“湘灵”。湘灵弹琴瑟以迎舜帝。

[唐]李贺《帝子歌》云:“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楚辞·远游》云:“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嬴女解吹箫

神话传说,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叫弄玉,因秦为嬴姓,故称弄玉为“嬴女”。弄玉爱吹箫,又嫁给了更善吹箫的萧史,秦穆公还为他们筑了“凤台”。他们吹凤鸣音,引来凤凰止其屋。若干年后,萧史乘龙,弄玉乘凤,一同升天而去。

[唐]杜甫《玉台观》诗云:“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见《列仙传》)

⑧ 雪点寒梅横小院:白雪梅花溢小院。

横:充溢。

这是宋朝诗人卢梅坡《雪梅》中“梅雪争春未肯降(各不服气),骚人阁(同‘搁’)笔费(用心思)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意的化用。

    风吹弱柳覆平桥:风吹细柳笼平桥。

覆:笼盖。

平桥:与路面齐平而无弧度的桥。

这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杂曲歌辞·杨柳枝》中“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诗意的化用。

  ⑨ 月牖通宵,绛蜡罢时光不减

月光通宵透窗入室,红烛虽然灭了,室内依旧明亮。

绛蜡:即红烛。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云:“灭烛怜光(令人疼爱的月光)满,披衣觉露滋。”

    风帘当昼,雕盘停后篆难消

风帘整天遮住门户,盘香即使停燃,室内烟缕难消。

篆:盘香的烟缕。

[宋]苏轼《宿临安净土寺》诗云:“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❿ 在民国时期,被军阀盗过的有名的陵墓都有哪些

有清裕陵、慈禧陵。

1、清裕陵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

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

1928年,孙殿英指使手下盗掘乾隆裕陵,导致尸骨不全。

2、慈禧陵

普陀峪定东陵(慈禧陵)由裕妃园寝再往西是安葬东、西太后的定东陵。西太后慈禧陵在普陀峪,东太后慈安陵在普祥峪,二陵原皆于同治12年 (1873年)兴建,形制、规模相仿,但慈禧陵于光绪年间全面重修,因此其建筑之华丽精美冠于东陵。

民国17年(1928年),定东陵发生震惊中外的盗陵巨案,随葬品几被盗光,现地宫内仅存空棺一口,而贴金的内壁、石柱也受到极大的破坏,只留形制、规模供游客参观而已。

(10)平桥法官扩展阅读:

民国盗陵事件: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准备盗挖慈禧东陵、乾隆的裕陵、康熙的景陵。

不过要盗陵寑夺宝,必须先找到地宫入口,孙殿英部下,梁朗先此时说话了,他认为可以派人寻找流存於坊间的陵寑“葬宝图”,另一方面寻找熟知地宫入口高人,因为当时,陵区周围住有不少守陵人和修陵工匠的後代。

终於,通过两个守陵人查听到了一个名叫苏必脱林的人可能知晓,苏必脱林当年参与了慈禧安葬全过程,正是孙殿英想找的人!

一个星期後的7月8日,苏必脱林从家中被带到慈禧陵前。

慈禧陵有隆恩殿、明楼、宝城等多个建筑组成,在威逼利诱下,苏必脱林指点了慈禧陵地宫入口处,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

掘陵官兵怎麽也没有想到,如此重要设施,竟然就在大家都可以看到,却都不会往上面想的地方。

果然,士兵很快就挖到金刚墙,然後用炸药将金刚墙强行炸开进入地宫。

孙殿英当时分三路人马,对三座陵同时动手,并要求在三天之内完成。乾陵、景陵地宫的入口先後被顺利的被找到,被孙殿英盗陵取得成功。

贼兵不但洗掠了价值上亿的陪葬珍宝,连帝后的尸身也弄得支离破碎,陵寝一片狼藉。消息传开,舆论大哗,要求政府严缉案犯。孙殿英四处献宝打点,此案竟不了了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裕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慈禧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1928年7月5日孙殿英盗掘东陵

热点内容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
北京刑事没输过律师 发布:2025-01-18 12:09:11 浏览: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与扶贫 发布:2025-01-18 11:55:00 浏览:887
黑子林律师 发布:2025-01-18 11:23:10 浏览:354
三大诉讼法的证明对象 发布:2025-01-18 11:10:53 浏览:208
2013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1-18 10:10:11 浏览:745
法律援助中心属于事业单位 发布:2025-01-18 09:52:13 浏览:127
过有道德的生活 发布:2025-01-18 09:47:05 浏览:433
法治云端 发布:2025-01-18 09:46:08 浏览: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