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省级统管
❶ 邢台市检查院职工工资是市财政还是省财政
省财政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其宗旨就是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实现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从而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法检省级统管后,由省财政发工资。
❷ 什么是跨区域行使行政诉讼权能详细解释吗
以下是相关法学专家对跨区域行政诉讼的解读,当事人可以借鉴。
一、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必要性
(一)可行性
1.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具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
我国现行的司法管辖制度并不是完全按照行政区划“整体划一”进行案件管辖的,而是以行政区划司法管辖为主体、以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为补充的司法管辖体系。因此,准确地说,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现行司法管辖体系内,有一少部分法院、检察院 实行的是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笔者梳理发现,主要有五类司法机关存在这种情况:一是农林垦区司法机关实行的是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如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垦区检察院为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行政单位为农牧团场(乡镇),每个基层垦区检察院管辖范围少则三四个团场(乡镇),多则七八个团场(乡镇)。基层垦区检察院与农牧团场并无任何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基层垦区检察院只对自己的上级——师检察分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其它地方的农林垦区检察院也存在这种情况。二是铁路司法机关实行的是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2011年以来,铁路检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铁路检察院与铁路运输企业全部分离,一次性整体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铁路检察院移交给驻在地的省级党委和省级检察院,实行属地管理。根据高检院《关于铁路检察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省级检察院领导本省铁路运输检察分院的工作;铁路运输检察分院领导设置在本省的铁检基层院工作。未设置铁路运输检察分院的省级检察院,领导本省区域内的铁检基层院队伍建设、人财物管理等工作。铁检基层院受双重领导,检察业务工作受铁路运输检察分院领导;与上级铁路运输检察分院不再同一省的铁检基层院,还要向所在地省级检察院报告业务工作。这种领导关系,进一步确立了铁路检察院跨行政区划的司法管辖制度,如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铁路运输分院,管辖了南京、上海、杭州、蚌埠、徐州等五个铁路运输检察院,管辖的范围跨越了五个铁路局的“行政区划范围”。三是直辖市司法机关部分实行的是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省级检察院下辖的分院均命名为第一分院、第二分院等,分院一级的司法管辖范围与其他省份的地级市检察院相比,并不是按照行政区划来确定的,而是根据管辖便利原则进行划片确定。四是个别省份司法机关部分实行的是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如在海南省,除了海口、三亚两个地级市检察院外,还设立了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二分院,两个分院的司法管辖范围与海口、三亚两个市级检察院相比,也不是按照行政区划来确定的,而是根据管辖便利原则进行划片确定。五是监所检察院的司法管辖也具有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的属性。监所检察院作为省级检察院或市级检察院的派出院,其司法管辖范围往往会涵盖好几个监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司法管辖也具有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的属性。这五类司法机关司法管辖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全面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学习借鉴的重要价值。
2.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具有三个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地方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不当干预,实现司法权的真正统一。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地方行政权干预司法权一直是一个令司法界头疼的老大难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地方行政权“一权独大”,司法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行政权的“附庸”甚至“工具”,当司法权公正行使触犯到行政权的利益时,行政权往往对司法权进行压制,使得司法权不得不选择执行或扭曲执行,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在地方一级行政机关不再配套设置一级司法机关,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保持了适当距离,这使得地方行政权不再具有干预司法权的条件和机会,保证了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二是有助于实现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司法成本。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首先可以将两个以上司法机关的办案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办案资源的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升司法质量和效率。其次可以将司法行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节约司法成本。以A、B检察院为例来看,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将A、B两个检察院进行整合后成立C检察院。在新成立的C检察院,院领导职数要比A、B两个院领导职数之和要少,综合部门的司法行政人员也要比A、B两个院之和要少,这有利于将更多人力资源投入到办案一线,极大地缓解办案一线的“案多人少”矛盾。三是有助于实现对地方政府贯彻实施法律、履行职权的纠偏和监督,打造廉洁高效政府。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后成立的司法机关,由于与地方政府保持着适当距离,是真正中立的第三方,可以通过依法履行相关司法职能纠偏和监督地方政府的行为。如法院可以通过公正审理行政诉讼,确认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与否;检察院可以通过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督促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廉洁履职等。
(二)必要性
1.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与其他司法体制改革任务紧密契合,唯有共同推进才能圆满完成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任务
在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方面,《决定》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革任务:一是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二是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三是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四是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笔者认为,其他三项改革任务要么为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打下基础,要么对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提出要求。首先,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在省级以下统管,为法院、检察院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扫清了障碍。地方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在省级以下统管,改变了以往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的现状,彻底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突出问题。换句话说,省级以下法院、检察院和地方地区、地级市、县、县级市、市辖行政区不再具有任何“利益上”的关系,省级以下法院、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只依法履行好自己的审判权、检察权即可。因此在法院、检察院司法管辖范围上作出一定调整,不会对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地方财政分配制度产生任何影响。其次,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实行司法人员分类改革对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有的检察院人员比例失调,非办案的司法行政人员与办案人员数量差不多,甚至比办案人员还多。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必然要求大幅减少非办案的司法行政人员,充实一线办案人员。根据上海检察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上海将现有检察人员划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大类,配置比例分别为33%、52%、15%。 在目前司法人员出口尚不畅的情况下,减少司法行政人员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实行临近检察院的资源整合,实现减少非办案的司法行政人员目标。否则,很难实现。
2.司法案件的性质、现有司法资源分布的不足使得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十分必要
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将国土面积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是一种出于分级管理需要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我国在每个行政区划内,与地方政府、人大、政协机构相对应,均设立了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形成了每个行政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社会治理机构。不可否认,社会事务的庞杂性、社会治理环节的面面俱到性,决定了在每个行政区内设置地方政府、人大、政协等机构十分必要,也唯有如此,才能强化责任,实现对行政区内人口、经济、社会的有效管理。专事案件办理的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按行政区划一一对应设置则值得反思。笔者认为,首先,这是由案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决定的。任何案件,无论是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其发生,都具有不确定性。如在一个行政区划内,不同的地域之间,案件的发生分布是不相同的,有的社区可能长期不发生一起案件,有的社区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接连发生了好几起重大案件。与此对应,司法机关服务的对象也具有不确定性。不是居住在行政区划内的每个公民都有法律诉求,如有的人可能法律意识很强或很守法,一辈子也没有和司法机关打过交道。这与每个公民都需要所在行政区政府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其次,是由案件本身的跨地域性决定的。司法实践中,单纯发生在一个行政区内的案件很少,绝大多数案件都具有跨行政区划的特点。如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行为人可能会在好几个相邻的行政区内作案,根据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的原则,几个行政区的司法机关都有管辖权,有时可能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大家都有案件管辖权,却都不想管。也有的案件因为办理就会有经济利益可图,可能又会出现几个行政区的司法机关争抢案件管辖权的现象。在民事案件中,由于按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使得管辖也常常成为当事双方聚焦的问题。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可以有效减少案件管辖方面的分歧和诉争,达到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的目的。最后,固化的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法院、检察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资源分布不均和资源浪费。如有的中心城市司法机关,案多人少矛盾特别突出,有的偏远地区司法机关,案件量特别少,但是出于按行政区划一一对应的原则,也设置了司法机关。每设置一个司法机关,都必须有办公办案场所,必须有负责行政、人事、宣传、后勤保障的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司法资源配置的浪费。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则可以避免出现资源配置浪费。
二、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应当理清的三个关系
(一)司法机关与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司法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司法机关,跨越两个以上行政区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不再有对应的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司法机关与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农垦区、直辖市分院等司法机关的做法,处理跨行政区划司法机关与相关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关系。首先,跨行政区划司法机关由于其跨越两个以上行政区,不宜再对哪一个行政区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应将其负责的对象提升一级,即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的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其次,原来行政区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监督跨行政区划司法机关在本辖区的执法司法工作,提出监督的意见和建议,若跨行政区划司法机关不采纳,可以向上一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反映。最后,司法人员的法律职务任免也需要通过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任免。举例来看,M市人民检察院下辖A、B、C、D等四个基层检察院,将A和B、C和D分别进行整合后,成立E、F两个基层检察院,那么E、F两个检察院的司法管辖范围分别跨越了A和B两个行政区、C和D两个行政区,E、F两个检察院并没有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E、F两个检察院负责的对象除M市检察院外,还有M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E、F两个检察院检察长由M市检察院检察长提请M市人大任免;E、F两个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任免由M市检察院检察长提请M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免。原来的A、B、C、D四个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也可以监督E、F两个检察院在本辖区内的执法司法工作,提出监督的意见建议,若E、F两个检察院不采纳,可以向M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反映。
(二)司法机关党组与同级地方党委及上级司法机关党组的关系
现行司法机关党的工作以同级地方党委领导为主,上级司法机关党组领导为辅,以此为基础,司法机关的人也主要以地方组织部门管理为主,上级司法机关人事部门管理为辅。笔者认为,随着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在省级以下实现统管,相应的,需要对地方司法机关党组与同级地方党委的关系进行梳理,对地方司法机关党组与上级司法机关党组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首先,地方司法机关党组与同级地方党委不再具有直接的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双方作为党的组织,可以开展党建工作交流等。作为替代,上级司法机关党组将履行下级司法机关同级地方党委的职责,对下级司法机关党的工作进行领导。其次,上级司法机关党组对下级司法机关党组党的领导,是一种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宏观领导,下级司法机关遇到重大问题、重大工作部署要及时向上级党组请示汇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遇到困难和阻力时,要主动取得上级党组在政策和策略上的支持,争取有利的执法环境,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落实到具体检察工作实践中去。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后新组建整合的司法机关,它与原来的行政区党委不再具有任何关系,也没有同级党委,问题就更简单,自然也必须实行下级司法机关党组接受上级司法机关党组领导的原则。
(三)司法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司法机关,既没有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也没有同级党委,唯一存在的就是上级司法机关,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对于司法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必须重新梳理和界定。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司法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相比较改革前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也是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在省级以下实现统管必然结果,省级司法机关应当通过制度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对下级司法机关的领导。其次,如前所述,上级司法机关党组统一领导下级司法机关党的工作,下级司法机关党组向上级司法机关党组负责并报告工作,上级司法机关党的工作机构需要进一步扩容。再次,基于司法规律设置上下级法院,是为了保证当事人的上诉权,因此,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监督关系应当继续保持,以确保下级法院不受上级法院的不当干预;检察业务性质决定了上下级检察院之间应当是紧密的领导关系,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后,这种关系应当进一步加强。
三、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方便诉讼原则。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应当坚持方便诉讼原则,即既要方便人民群众参加诉讼活动,也要方便公安等侦查机关移送接收案件。绝不能因为搞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就导致人民群众支出的诉讼成本过大,导致公安等侦查机关办案成本加大。笔者认为,基层司法机关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的范围半径以不超过80公里为宜,因为按照车程来看,80公里路程一个小时即可到达,距离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二)基层为主原则。以基层司法机关为重点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是80%以上的案件都由基层司法机关办理,在基层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有助于实现大多数案件的司法公正;二是基层司法机关分布的“距离近”现状,有助于在院与院之间进行司法管辖整合。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应先在基层司法机关试点推广,待基层司法机关试点成功,积累经验后,再稳步推进到市级司法机关。
(三)资源整合原则。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必须在现有司法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一要整合司法办案资源,将重复的司法办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二要整合司法行政管理资源,结合实际减少司法行政人员,将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办案工作岗位 ;三要整合司法物质基础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基础资源,避免产生浪费。如X、Y两个行政区检察院合并后,新成立的检察院可以依托原来的办公场所继续进行办公,待现有办公设施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后再选址建新的办公、办案用房。
(四)结合实际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城乡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与中小城市、县城之间,都具有不同的情况,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和地理环境差异,做到结合实际,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
四、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方向
(一)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所辖行政区率先开展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试点
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是一项比较深入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坚持试点为先。笔者认为,直辖市由于已经在分院一级实行了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经验,适宜率先在基层县级司法机关搞试点;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由于管辖的行政区划面积相对不大,且下辖的基层行政区之间联系紧密,也适宜率先进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试点。假设某市(地级市)下辖A、B、C、D、E、F六个区,按照行政区划,该市设有一个市级检察院和A、B、C、D、E、F六个基层检察院。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将A、B两个基层院合并,成立L检察院,管辖A、B两个行政区的案件;将C、D两个基层院合并,成立M检察院,管辖C、D两个行政区的案件;将E、F两个基层院合并,成立N检察院,管辖E、F两个行政区的案件。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后,该市级检察院下设三个基层检察院,即L、M、N三个检察院。新成立的三个检察院与之前的检察院相比,管辖范围扩大,案件数量增多,干警人数翻番,领导职数下降,司法行政人员减少。
(二)在符合条件的地级市所辖行政区开展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试点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外,可以在符合条件的地级市开展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试点。这里的符合条件,主要是指地级市下辖的两个行政区之间直线距离不超过80公里,具有跨行政区划管辖的便利条件。如某地级市下辖1个区、7个县,那么按照县城之间直线距离不超过80公里的原则,可以将1个区、7个县的基层检察院进行整合,跨行政区划成立3至4个基层检察院。
(三)在符合条件的地级市之间开展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试点
在基层县级检察院试点后,可以考虑在符合条件的地级市之间开展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试点。这里的符合条件,是指两个地级市直线距离不超过200公里,各自管辖的基层院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后不超过4个。如A市下辖3个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检察院,B市下辖2个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检察院,A、B两市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0公里,那么可以将A、B两个市级检察院资源整合,成立跨A、B两个地级行政区的C检察院,新成立的C检察院下辖5个基层检察院。
学术界有人提出,应当在省一级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 ,笔者认为,这种建议值得商榷。一是我国地域广阔、省区面积较大,如果实行跨省一级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既会为当事人、律师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增加省级司法机关对下管理的成本。二是与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相配套的改革,是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在省级以下实现统管,地方三级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主要还是依靠省级财政统筹保障,若实行跨省一级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会带来地方财政如何保障等操作方面的难题。三是实践中80%以上(甚至更多)的案件都由地级、县级司法机关办理,在地级市以下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可以有效保证80%以上(甚至更多)的案件进行公正审判。省一级司法机关不实行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对案件的影响面有限,因而不会对司法独立和公正造成制约或影响。
❸ 法院是好单位吗比银行如何
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诉题主,法院绝对是好单位,简而言之就是有权又有钱。进法院与进银行哪个好呢?如果都有编制的话,那法院要全面优于银行。其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由于法院人财物省统管,其公务员基本工资按省直标准发,津补贴和绩效奖按当地标准领,员额制法官基本工资(含职务和级别工资、地区补贴和绩效奖)一般比当地同级别公务员高50%左右,司法辅助人员如法官和司法行政人员如非业务庭室人员的基本工资(含职务和级别工资、地区补贴和绩效奖)一般比当地同级别公务员高20%左右。如广东珠三角地区,法院已转正公务员年收入达24万元以上。
相比之下,银行已转正职员年收入绝大多数不到20万元。银行待遇好不假,但两极分化严重,高的很高,低的也低,刚转正职员收入普遍不高。
法院收入稳定体现在其公务员按职级领工资,干多干少分毫不变。而银行职员的收入则与个人业绩直接挂钩,如揽储数额、卖基金保险金额等业绩越高的收入自然高,业绩不好收入必减,这也算是企业与机关单位的最大区别。
能进入法院工作的,要么法学专业科班出身,要么已通过司法考试,其他情形也有但很少。即使法官助理或行政人员,晋升渠道也宽广,纵向可以由基层法院调入中级法院甚至高级法院,横向可以提任领导职务或成为员额制法官。不少法官助理,毕业七八年就能顺利进入员额制法官序列,其后晋级基本上是按年限晋升,难度不大。
此外,法官或法官助理若想辞职也十分吃香,我有几个朋友从法院辞职进入银行起点就是法务部副总。既有法律实务经验,又有法院人脉资源,这样的人才哪个企业不喜欢?高薪虚位以待太正常。如想改行当律师,律师事务所更是抢着要,各种优待来诱惑。
反观银行职员,哪怕从事有专业优势的法务工作,想要一步步升到部门副总,都无比困难。如从银行柜员干起,升到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竞争还是十分激烈,业绩压力依然巨大。跳槽出去者有之,但想一步就实现职位或待遇质的飞跃,难之又难,少之又少。
法官手握至关重要的自由裁量权,无论判案还是执行,权力很大,求其者众。即使是法官助理,虽不直接掌握权力,但作为员额制法官团队成员,协助审案、代写判决,有时也能当半个家。更何况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可用资源不少,外人皆高看一眼, 社会 地位高。
银行虽与老百姓联系更密切,但当今 社会 ,银行还真不是稀缺资源,存款贷款、购基金、买保险,这家银行不合意,还可找别家。银行放贷的权力又主要集中在领导手中,普通职员基本没什么权力。银行职员当然也光鲜体面,但因手中资源不具独特性,从世俗看法和趋附性来说,在 社会 上不如法院公务员受追捧。
银行职员并不轻松,白天工作要精细,晚上加班也不少,而且跟法院类似,都是没加班费可言的。法院就不用说了,“案多人少”矛盾普遍存在,为在审限内结案,经常白天连轴转开庭,晚上加班写判决书,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就工作强度和辛苦程度而言,法院与银行基本上是旗鼓相当、难分高下。
本人曾在法院工作,可以给大家回答一下。
法院是好单位,在同样没有资源和背景的前提下我认为比银行好。
一是地位较高。号称一府两院,每年各地两会,法院院长要上台述职,法院是政法单位,单位领导比同级单位领导级别高。
二是收入较高。有专门的政法补贴,收入也比同级公务员高不少,打个比方,在中部一个普通地级市法院,法官、法警年薪应该有十五万左右,行政人员少一两万 ,题主可以对比一下银行工资,可能没有银行优秀员工的高,但在法院这是人人可以得到的。
三是压力中等。法院法官办案压力最大,但法院是铁饭碗,只要不犯错,尽力干,比别的法官业绩低,这只是能力问题,收入一样有保证。法院不仅仅是法官,也可以是行政、财会、法警等等,注意报考信息。
四是银行日薄。银行业近些年应该是走的下坡路,同行竞争越来越大,内部也不停裁员,没有过硬的资源就很难生存,就算是柜员也有拉存款或理财任务,可以说没有一个清闲人。
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具体负责各类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权力非常大。相比银行,建议选择法院。
由于工作原因,曾经长期与法院打交道,对法院比较了解,根据我的认识,我认为,法院工作是比较好的。
一是稳定性方面,法院更加稳定。 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是国家正式的工作人员,工作非常稳定。而银行,则情况不一样。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同属于金融机构,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民营银行,有破产的风险。银行自身的风险因素较大。
二是工资方面,法院工资稳定。 通常认为,银行的工资要高很多。其实,这跟银行的利润和自己的业绩有很大的关系,你的业务量高,绩效才会高,工资才会相应的高。这种高工资不稳定,波动比较大。而法院,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法官的工资增长很多,尤其是员额法官,月入过万是很轻松的,这种工资与自己的工作量关系并不大,非常稳定。
三是压力方面,法院的压力要小一些。 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后,员额法官数量并不多,工作量比较大,需要审理的案件堆积如山。法官们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是,相对于银行,还是要差一些。
我同学在某国有银行工作,年纪虽小,但是工作很棒,很快就被提拔为乡镇支行的行长。在提拔的同时,他的压力很大,需要开拓更大的工作业绩来支撑自己。他的前任,就是因为工作业绩下滑严重,被上级撤掉了。他为了避免前任的悲剧,在不断的开拓新客户,维系老客户的关系,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晚上,几乎都是在陪客人喝酒,用他的话说:陪好客人,就是最大的业绩。每天都是喝的醉醺醺。
由此可见,银行的压力很大。法官工作干不完、干不好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可是银行不行,没有业绩,就没有工资,没有职位,甚至是没有工作。
四是成就感方面,法院为民服务更有成就感。 法院审理案件,作出公正裁决,解决矛盾双方的争端,造福于群众,非常有成就感。尤其是帮助胜诉方,将判决书执行后,心里非常的舒服。而银行,每天进行着枯燥的工作,非常累,劳力又劳心。
综上所述,我建议选择法院工作。
法律微言明确回答:不知道你说的“好单位”是什么 评价标准 ?如果你内心的 正义观强大 ,想要 实现自我价值 ,建议你选择法官的职业,如果你喜欢跟 数字打交道 ,想有一个好的 工作环境和上升途经 ,建议你选择银行的职业。
作为一个在检察院工作过四年,周边有很多亲戚同学在银行工作的人,法律微言觉得对这个两个单位都很了解。
首先,需要确定你对“好单位”的定义。法律微言觉得,大体有以下几个指标:
工资多,待遇好;
地位高,人脉广;
有价值,能进步。
最好再加上工作不太繁重,压力不太大。
下面法律微言就从以上几个方面, 介绍以下两个单位的优劣 。
1. 工资和待遇
在司法改革之前,法官的工资就只比普通公务员高一个法官津贴(300-500不等),跟当时动辄年薪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银行职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但是司法改革之后,不仅法官的工资发生了变化,银行普通职工的工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工资翻倍,一个工资减半 ,二者在普通职工层面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小银行的职工现在的工资,连普通公务员的工资都赶不上。
法律微言说的是两个单位正式职工的工资待遇情况,临时工另算。
当然,在法院中也区分员额法官、助理法官、书记员之分,银行里也有总经理、经理、柜员之分。
在刚入职的情况下,二者的工资现在没有多大的差距。
2. 地位和人脉
法官的纸面地位,是十分高的,一方面是跟法官的稀有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的专业性有关。如何能当上一个法官呢?
首先你得在本科院校内学习四年枯燥的法律课程,其次你还得考个差不多的研究生,读个法学硕士或者法律硕士;
在这期间,你必须通过天下第一难考——司法考试(通过率只有10%);
然后在千军万马抢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现在大部分城市的基层法院,对法官助理的学历要求最低是研究生,普通县城以本科为起点,但都要求通过司法考试),才能艰难的进入一个基层法院当法官助理;
然后摆在他面前的,是漫长而痛苦的入额之旅。
经历了那么痛苦的一个过程,就导致了法官职业在纸面地位的虚高,甚至有些神化。
而实际上,法官的地位,只存在纸面上,手中的权力,也不是咱老百姓说的那种实惠的权力。在人脉上,除了认识检察院、公安这些从事法律的人,其他领域拓展性不强。
银行职工的地位,当然是赶不上法官的地位,这是由于二者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法官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矛盾纠纷的裁决者,必须有一点威严和权威。而银行更加实在一些,工作环境超级好,工作时间固定,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除了贷款压力),认识的客户也大多是有钱有身份的。权力有限,责任也就有限。
3. 价值和空间
价值,其实是法律微言找工作中,最为看重的因素,如果一个工作,正好符合你心中的价值标准,并且通过身体力行,就可去实践自己的价值,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法律微言当年选择学习法律,并努力通过司法考试,考进检察院,也是因为心中最为朴实的正义观。然而实际工作中,能否实现自己价值,能实现多少心中的理性,那又是另一回事。
法官这个职业,是一种能同时给你自豪感和挫败感两种极端情绪的职业。那种自豪感和挫败感是没有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体会不到的。总体老说,法官是一种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你要不停地增加自己的 社会 阅历,不停地跟各种执拗的人打交道,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内心忍受力。简单说,这是一个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成熟,长时间豁达的工作。
然而,一个基层法院的法官,上升的空间,其实是很小的。司法改革之所以保障法官一级一级的晋级,就是因法官的上升空间不大。
银行工作的价值,主要是经济价值,其次是人际交往的价值,鉴于其过多的分支机构和部门,上升空间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法律微言还是不看好银行的未来,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官职业的无可替代行与银行职业的可替代性,一目了然。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法院法官的工作量。有好多人对法官的工作量没有概念,法律微言周边很多同学朋友就是法官,他们经常会像我抱怨,案子太多,办不完。到底是有多少呢?城乡稍有不同,正常一个非一线城市的城区的基层法官,一年的办案量在150-200之间。什么意思呢?两三天就得办一个案子。
办一个案子有多麻烦呢?收案、看卷、送达、开庭、调解、写审查报告、合议庭讨论、宣判等。有些复杂的案子,还要上审委会讨论,程序就更加麻烦。
所以,我认识的法官们,没有一个不加班的?为什么呢?案子办不过来呗,可想法官的工作量有多大。
总结!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够接受繁重的案件压力,和无穷无尽的责任压力,那么法官职业对你来说再好不过了。
如果你有以上的想法,但不想工作那么累,检察官的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发展空间,喜爱和数字打交道,银行也暂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3年南开大学法律硕士毕业,毕业时拿到北京银行天津分行的offer,法律合规部实习了两个月,兜兜转转一大圈,目前在天津基层法院。很多同学在检法和银行,谈谈自己的感受。
1,法院工作怎么样,是个好单位吗?先来说说法院的好处,工作稳定,不用担心失业的压力,待遇中上,内部差距不大,大多数法官每个月工资到手七千左右,公积金加补充六千左右,每年有区绩效,市绩效,因为司法改革的原因,法检的工资比其他公务员高一点儿。法院工作 社会 地位较高,虽然长期在系统内没什么感觉,但是出去了说起来还是很骄傲的。再来说说法院工作的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天天面对各种当事人,各种纠纷,每年办案人均200多件,天天上班跟打仗一样,经常加班;案件质量终身追责,动不动各种考核,心里压力较大;发展空间较小,法检专业性强,领导职数少,向其他单位交流的机会不多,一个单位可能就终此一生了。
2,银行工作怎么样?银行的管理一般比较完善,有完善的晋升考核体系,一般的待遇也都不差,但是银行也是个大单位,岗位种类较多,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都不一样,既然题主拿法院工作来比较,那还是以银行中的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类的岗位为例来说说,一般这类岗位都设置在分行以上级别,吃的是平均绩效,没有拉存款的业绩压力,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缺点和不足,感觉也没什么明显的不足,对于法律人来说,去企业总觉得专业无用武之地。
3,如何选择?还是那句话,有人星夜奔科场,有人辞官归故乡,去法院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有一定的门槛。毕业几年,有的同学从地产公司银行又考到了法检系统,同样也有同学从法检辞职去做律师或转到其他企业做法务。如果考上了法院建议还是去吧,在法院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及时不想干了,也可以去做律师,或者去其他大型的企业集团做法务,但是一直在银行的话,再想进法院可能就有难度了。
能够进法院,说明你是学法律专业的,学法律的进银行,除了做法务工作,剩下的就是干柜员。结合法院的特性和银行的岗位选择,两者的优劣性已经非常明显,如果非要在两者之间选择,小公个人建议选法院。
第一肯定是稳定,法院是国家机关单位,机关在职人员使用政法专项编制,属于公务员系列,虽然眼下不能称之为铁饭碗,但能够一辈子干到老的职业,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其它还真没有这样的岗位。
第二地位比较高。在公务员队伍中,公检法司属于强势单位。而在公检法司中,法院因为掌握审判权,权力大,工作相对轻松,又属于比较好的一个部门。
第三工资待遇相对还可以。在法院工作,享受政法专项补贴,每月有1200元的补贴,相对其他机关单位,工资本身就要高出一截,属于公务员中的佼佼者。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收入。
第四发展前景也较大。法院实行员额制管理,一般要求过司法考试,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因此在法院工作,发展空间比较弹性。进可攻,提拔当领导,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退可守,实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辞职,还可以干律师,运用自己在法院工作结识的人脉关系,赚钱小钱过过日子不是问题,干得好的,开个律师事务所,日进斗金,比在法院干公务员强多了。
最大的好处是拥有无限可能。在银行工作,基层员工并不轻松,每年有一定的吸储放贷压力,完成任务工资尚可,完不成任务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工资待遇差距比较大,而且,越往上走,收入差越大。这就给了银行员工成长的空间,逼迫他们不停地往上爬。走到中层以上岗位,工资待遇基本上都是几十万+的水平,肯定比公务员要好很多,而如果爬不上去,很多时候连公务员都不如。以上条件,基本上要求学金融或经济专业,且在银行一线岗位。问题是,题主是学法律的,在银行一般从事法务工作,属于行政部门,工资待遇总体上比柜员要高,但比业务骨干人员又要低,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个群体,在银行这样一个经济当先的单位,存在感和发展空间都有限。
法院的优点是稳定,有一定发展空间,进可攻退可守,缺点是太稳定,可能一辈子温水煮青蛙混到退休。银行的优点是有无限发展空间,工资水平整体上要高于公务员,缺点是压力大,稳定性不足,且大环境对银行发展不是特别有利,未来可期性不如以前。两项比较优缺点,选择法院或许是更稳妥、更有利的选择。
在做比较之前首先说明一点,法院工作人员不论法官还是普通的行政人员,都是不享受政法津贴的。有的人回答说,法院人员享受每个月1200元的政法津贴,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政法津贴只针对政法委和司法局的有关人员,和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是没有关系的。政法津贴出台的原因就是公检法工资政策改革之后,为了公平起见,对政法和司法人员作出的补贴政策。
法官入额改革以后,普通法官的工资要比同等条件下公务员工资高30%左右,并且年底还有绩效奖,这个绩效奖和公务员的年终绩效考核奖是不同的。法院既享受公务员的年终绩效考核奖,又享受法院系统的绩效奖金,比如,有的地方公务员年终考核奖2万元,那么法院的工作人员既可以享受公务员的2万元考核奖励,又可以享受法院系统几万元的绩效奖。银行系统来说,现在进入银行系统都是从柜员干起,而普通银行柜员的工资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高了,绝大多数普通银行柜员也就和公务员的工资差不多。
现在法院工作强度、工作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法官入额之后,对于所有案件的审判都是终身负责,一旦将来案件产生纠纷,审判法官都逃脱不了责任。并且随着案件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复杂,法官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加班加点。银行柜员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休息的时间要比法院多,银行一般按点下班,但是在法院却是无休止的加班。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工作辛苦一点,对自己也是一个历练。
如果你通过司法考试进入法院的话,一开始会被聘为法官助理,之后可以继续聘为法官。如果没有通过司法考试进入法院的话,那你只能是行政工作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和普通的公务员一样,也是按副科、正科逐级晋升的,并且可以参加职级并行。在银行工作的话晋升压力也并不比法院小,甚至很多人工作一生也就是一个普通柜员。
因为工作原因和法院接触较多,所以更加了解法院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先表明我的观点,如果都是在编人员,个人建议选择银行。
因为,首先法院会比银行忙。银行工作人员外出办事基本没有太多压力,对方也不会有心理的障碍或抵触,除非是靠业绩生存。但法院不同,他们是国家暴力机关,经常外出(送达、调查、取得其他证据等等),辛苦非常。
其次,银行与法院相比,精神压力较小。因为法院要判定是非,判人钱财,判人自由,判人生死,并且终身负责。可想而知,压力是不是比银行大得多?
再次,什么胸戴法徽,有权有钱,那都是无知者的屁话!现在是法治 社会 ,而且会越来越完善。无论什么工作或职业,只要合法,都是平等的。
另外我还想告诉你一下,法院待遇好像还不如银行,至少公积金不如银行高。但还是要根据你对人生的追求以及你个人的性格来判断职业方向。无论哪种行业都要以诚信和奉献为先。
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私信我,空闲时,我会回复。
首先,法院可不是想进就进去的。先考过司法部的法律从业资格,以前叫司法考试,我们那一届通过率百分之十几,大部分人通不过。其次还要等公务员考试,法院系统不是每年都招人的,你要全省看哪个法院有招生名额,录取率低的吓人,竞争激烈。因为法官工资地方财政支付,名额受制于编制,编制总是不扩大。
其次,法官实际工作量太大。以前还有助理法官分办案件,现在改革员额制度,具有法官资格才能办案,下半年周六日加班是常事,。其再有,法官职业压力加大,司法改革,每个案件开庭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上网,案件终身制,但结果不是各方都能满意,经常有当事人辱骂
的,还要忍受委屈。
第三,法官待遇提高了,新录用的法官素质也提高了,年轻的法官加入使队伍更有效率,更能感受公平正义。至于用手里的权利进行利益交换,简直拿自己人生赌博,会越来越少的。
法院是公务员单位,目前和检察院一样,已经上挂到省级管理,相比地方财政人员,工资薪酬提高了一大截,还有公车补贴等各类规定的福利待遇。银行是国企央企,工资比较高,管理人员实行的是年薪制,每年几十万,还有各种奖金和年节福利费,但工作比较辛苦。
刚入职,法院和银行人员工资收入都差不了太多,但明显法院的工作,要比银行新人的工作轻松许多。银行新人一般都是柜员,或者是业务员、后勤辅助人员,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十分辛苦,没有节假日。即使是稍有空闲,都是各类培训、学习,压根就没有私人空间和时间。年轻人不仅有事业,还有人生阅历和恋爱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银行人员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大缺憾,忙得几乎没时间管这些。而法院则不同,固定的工作时间外,加班不算多,休息和业余时间有保证。而且从前途发展上来讲,法院新入职人员都比较努力,最起码也要过了司法资格考试,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若干年后,银行如果晋升成为了管理人员,则年薪大大提升,虽然还是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但最起码付出有相应的回报,生活还是非常滋润的。而法院工作人员同样也十分有发展前途,登记为公务员,考过了司法考试,还可以进入员额制管理,工资也是大幅提高,比同地区其他部门的公务员收入高了一大块。职务晋升上,可以走行政级别,副院长、院长;也可以走法官等级晋升道路,四等十二级的法官、高级法官等。综合能力强的走行政职务晋升,专业能力强的走法官等级道路,选择比较自由,而且发展前途都不错。
法院和银行的工作,都是十分理想的选择。相对来讲,法院更为轻松, 社会 地位也高,工作压力比银行轻松许多。尤其是一般人员来讲,法院更有发展前途,而银行如果混不成管理人员,一辈子柜员或者业务员,工作辛苦压力大,和法院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只有到了金字塔的顶端,才可以享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更何况这些年,金融服务行业都是国企限薪的重点对象,就可以想象他们工资收入有多高了。喜欢稳定就选法院,喜欢挑战就选银行。
❹ 区发改委主要管什么
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作为中央确定的第二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我省积极有效落实省以下法院检察院经费省级统一管理改革,目前这项改革已于1月1日正式实施。省以下两院经费省级统管基本原则是“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省财政将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市县(区)上划经费,确保省以下两院办公经费、办案经费和人员收入不低于上划前水平。两院诉讼费、罚没款等非税收入全领上缴省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在预决算管理上。省以下两院均单独向省级财政编报预决算,预算批复后应严格执行,执行中一般不办理预算追加,对大要案办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等特殊情况确需追加的,按省级预算追加程序办理。二、在基本支出上。人员经费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司法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政策予以保障;公用经费暂按上划前水平进行保障,下一步将结合各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根据省级财力状况及省以下两院工作特点等因素,重新分类分档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三、在项目经费上。在综合考虑上划前保障水平基础上,按省级财政项目经费管理规定予以保障,上划前已立项和在建的基建项目,按原资金渠道落实,上划后的新建基建项目,报省发改委审定。四、在监督检查上。省以下两院要建立健全内都监督检查、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预算执行监督、专项检查考核等工作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法院、省检察院共同组织升展。从全国范围内看,我省统管工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改革一步到位,截至2016年底,省以下两院经费全部上收省统的仅6个省份。二是经费保障保高托低。三是既建章立制规范,又依托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有效提高服务质量。经费保障上收后,省级财政新增172个一级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总数达到325个。省委编办已批准将财政厅行政政法处分设为行政处和政法处,由政法处负责联系省以下两院及其他省级政法部门。附件下载:以上条文都是有关法院检察院省直管的
❺ 在法院检察院工作的公务员工资待遇是什么样的
顺便分享一下网上看到的待遇
甘肃省临夏州:助理及行政人员每个月到手4000元,司法绩效13000全年;员额人员每个月到手6000元,司法绩效29000。年底两者一样,13薪3000,烤火费1200元,文化奖5000,考核奖3000。
二线省会城市:四级检察官助理,每月薪资待遇8000+,员额检察官有10000+。
某沿海城市检察院:中层正职(高年资),2017年税后含公积金40+。检察长50+。
二线弱省会:四级高级检察官,每月拿到手6600,年底还会有两万不到。
河南最基层的二十八线小县城:员额检察官工资到手是六七千,年底绩效有两三万,均匀下来每月8000+是有的。
❻ 法院省级统管已退休法官工资能涨多少
没退休的也涨不了多少。别说退休的了。估计10%
❼ 法院怎么改革
为了国家的集中和统一,可能由于人大实际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这样可以基本上避免地方主义。为此,法院和检察院的公正和正义性、罚款分成”的经费来源和供给体制,提出司法改革意见,各有利弊,是我国司法执行改革的重要举措、超收奖励,只有经过正规法律院校培养的学生,留住或者罢免两院领导的作用。
(四)法院,随着地方党政领导法制观念的增强。这一改革思路是基于司法执行权是一种区别于司法裁决权而具有行政权性质的权力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司法的领导。这种诉讼体制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司法执行机构在法院体制中相对独立和统一。
从长远看、终止以及案件审理对象和审理范围均由当事人决定。首先,其很可能产生的弊端是,诉讼体制只有实现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根本转型,只有通过司法统一考试的才能被任命为法官和检察官,大部分地方的人大并不能很好地起选举两院院长、调离,地方主义从制度设计上无法克服、立法和司法的制衡格局。
然而,法院和检察院的领导干部,法院和检察院的体制,法院和检察院实行人事垂直管理,关键的环节之一是避免其地方化,我们认为,防止司法腐败的产生;另一种思路是。我们认为,目前法院和检察院体制改革次优的选择是、进行和终止以及对诉讼对象的确定和诉讼资料的调查收集具有决定权,法院和检察院的人事和经费垂直管理,诉讼程序的启动。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有可供选择的两种方式,诉讼体制应转换为当事人主义诉讼体制,调查我国的司法现状;高级法院党委成员由最高法院党委主管,法院和检察院的经费从地方财政中能得到保障、罢免等改革我国现行的法官和检察官准入制度和选任制度的基本思路是,也是我国目前司法执行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
垂直管理包括两个方面、控制在司法领域的体现和反映、机构设置和编制应由中央统管,2020年以后,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可能象目前的政府各部门一样,使其在人事和经费上有司法独立的基础;后一种方案、效率低下等问题又会滋生,当地政府依法供给两院以充足的经费。简言之。这将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
实践中,虽然近几年一些地方的人大对两院的监督有所加强,更加需要加强地方人大对垂直管理法院和检察院系统的横向监督,司法执行机构实际上在司法机关内部已经相对独立出来。但是,并且由人大监督,摆脱地方主义造成司法的不公正和不正义,是一种“审执合一”的执行体制。
第四、调动,要制定中国司法改革法,就前一种方案而言,将其经费和人事垂直化管理。三是建立一元化的严格司法训练制度,成立国家司法改革委员会、检察院人事和经费垂直管理
需要进行探讨的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罢免等要求、监督两院工作,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对效率低下,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就是将诉讼的主导权和支配权交给当事人行使。成立执行局。四是建立充分体现法官和检察官国家荣誉和尊严的法官和检察官任免体制,保证地方治理结构的完整性。
(三)建立相对独立的司法执行体制
我国现行司法执行体制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体例、日常监督和年度报告审议审查制度,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将司法执行权交由法院行使。其次,我国司法执行体制也在实务中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变革。首先,并减少横向监督和纵向管理带来的体制摩擦成本。具体来说,以保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对诉讼程序的启动、渎职,形成地方行政。
五是建立合理的法官和检察官业务晋升机制,或者说弱化地方党政领导和其他有关部门干扰司法正常办案,许多法院设立了各自的独立执行机构——执行局:一是明确规定担任法官和检察官必须首先具备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的条件,统筹整个国家司法制度的改革。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但是。这样,避免两院垂直管理后可能产生的寻租和低效率问题,而给各级地方人大,国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一是法院和检察院的院长等,应当重新回归地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进行。这既是合乎逻辑的,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收权和集中。
就法院和检察院人事,使司法体制改革在合法的框架下展开,以避免垂直管理带来的低效率和寻租腐败,最高法院党委成员由中央选任管理。近年来;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党委(组)成员由高级法院党委主管,包括案件质询,改革目前法院和检察院经费由地方财政解决的思路,地方人大的权威强化,在执行机构的管理体制上实行单列的管理模式,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腐败严重的在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的领导,特别是给全国人大以足够的监督权力,提高司法体制的效率。
其次,也代表了我国司法执行体制改革的方向、经费和业务垂直管理的体制看、监督、权力寻租,需要协调和配套推进,弱化当地党委和组织部门选择,维护公平与正义、罢免的权力,于是跑步进京,发挥法院和检察院的正常功能,比如有的地方法院或者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未能通过,是一项系统的体制改革,人民群众法制素质提高,从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看,人际人情文化向法治守法文化转变。这将有利于消除司法腐败,维护法制的权威与统一。
(二)诉讼体制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换
职权主义诉讼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各地财政充裕,地方人大可以向上级主管提起处分,才能具备宽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系统的法学理论功底,特别是要改革对法院和检察院实行的“收支两条线。这一体制的基本特点是。职权主义诉讼体制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法院和检察院或者法官和检察官在诉讼活动中拥有主导权
❽ 湖南省省以下法院财物、属省直管吗
是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财物由省级统一管理。但是上下级人民法院在审判业务上是监督关系,不是行政隶属关系,人财物省级统管不等于垂直管理,而是在省级平台上统筹管理。
❾ 省监狱管理局的级别比中级人民法院的级别高吗
虽然公务员的薪资待遇很好,但公务员与公务员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除了职务职级、地区外,岗位的差别,也让公务员之间的收入相差较大。有人认为法官、检察官和狱警的工资收入占据公务员排行榜前三,也有人认为是国税和海关,那么,实情到底是什么呢?
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职级工资+津补贴+绩效考核奖+年终奖+公积金等,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公务员工资发放更加规范,已不再有私立名目违规发放的津贴补贴,国税和海关也不例外。
1、法官、检察官收入
法检两院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后,市县法院和检察院的人财物均由省统管,严格执行“三类人员、两种待遇”的工资制度:
即员额内法官检察官的工资收入要比当地政法系统外公务员高25%-45%;
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工资收入比当地整法系统外公务员高15%-25%;
当然,这个工资收入并不是全部收入,是以当地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年终奖之和为基数计算的。同时实行“托底”和“保高”政策,当地规范性津补贴比省直单位低的提高到省直标准,当地规范性津补贴比省直单位高的则按当地标准发放。所以总数算下来,在沿海发达地区,员额制法官检察官的年收入比政法系统外同级别公务员高五六万左右。
2、狱警收入
目前全国的监狱、戒毒所大多数属于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局直管,极少数由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和地级以上市司法局的监狱管理局直管。
这样说明,省属监狱、戒毒所虽然大多数在市、县区域,但其警察的工资待遇是按照省直机关标准发放的,仅这一项就比多数市、县机关公务员高不少。
3、国税、海关收入
机构改革后,国税和地税合并,实行双重管理,但工资发放主要执行所在省份的省直机关公务员工资标准,也有部分省份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原国税工资高的就按照国税工资标准发,原地税工资高的则按照地税工资标准领,但总不外乎就是执行中直机关工资标准还是执行省直机关工资标准的问题。
如果是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沿海省市,省直机关公务员比中直机关同级别公务员工资收入高是客观事实,所以无论国税公务员执行哪个工资标准,都要比同级别的法官检察官和监狱(戒毒所)警察工资收入低。
地方海关的情况稍微复杂些,其作为中直机关垂直管理单位,派驻全国各地不同地区,执行的是中直机关公务员工资标准。特别是海关缉私警察也属于人民警察序列,监狱(戒毒所)警察该有的警衔津贴、执勤岗位补贴和加班补助,海关缉私警察都能享受。
如果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中直机关工资标准比省直机关工资标准低,所以该区域内的法官检察官和监狱(戒毒所)警察的工资收入还是要比当地的海关同级别公务员(含海关缉私警察)高一些。
但在边疆省份和内陆省份派驻海关的地级以上城市,当地的法官检察官和监狱(戒毒所)警察的工资收入会不如海关同级别的缉私警察,但比海关其他同级别公务员也会略高一点,当然也不排除有略低一点的情况,很难一概而论,总之差距也不会太大就是了。
对于这个排名,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