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务
『壹』 基层法院如何开展审务督察
□苏红 最高法院《人民法院审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法院审务督察制度正式确立,旨在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加强法院的纪律作风建设,有力推动公正、高效、廉洁文明执法。然而,由于我国司法机制与体制等多种原因,基层法院审务督察工作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审务督察工作的深入发展。笔者就如何做好当前基层法院审务督察工作谈些粗浅看法,以期推动审务督察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取得更好的效果。 基层法院审务督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 审务督察工作机构不到位。《暂行规定》的要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监察部门设置审务督察机构,同时选配审务督察员三至七名,基层法院可以在本院监察部门选配审务督察员二至三名,督察小组执行督察任务时不得少于三人。然而当前,绝大多数基层法院既没有专门督察机构,也没有专职督察人员,就是监察室人员也没有三人。由于人员难以得到充实和加强,影响审务督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审务督察工作机制不到位。目前,基层法院都没有建立起审务督察机制,有时对某项工作的督察,仅根据主要领导或党组会议临时要求而进行,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使审务督察工作处于无序、低效运行状态。主要原因是督察人员与被督察对象都是多年的同事关系,督察人员怕得罪人,怕失去群众基础,影响个人前途,所以在督察工作中避重求轻,强调客观原因多,查找主观原因少,广开绿灯。广大干警督察意识淡薄,对本单位督察人员开展的督察工作有反感情绪,认为没事找事干,实践中也不愿配合,这样导致督察工作的效果无法到位。 开展审务督察工作的几点建议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督察体制。审务督察工作作为法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确定由上级法院审务督察机构领导下级法院审务督察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审务督察机构独立建制,防止机构设置虚化,人员配备不到位。 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督察程序。一是制定审务督察工作制度。根据《暂行规定》,结合基层法院的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以及建立客观、统一、规范的审务督察标准。二是规范督察程序。建立督察方案审批制度,日常督察由督察办主任审批。 建立健全机制,进一步深化督察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配合衔接机制。在开展督察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配合协作,提高审务督察工作的专业性和广泛参与性。二是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凡是审务督察涉及的内容,都纳入干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于一般违规行为,扣除相应的分值,存入个人业绩档案,并与晋职晋级、评先评优挂钩。
『贰』 福泉市人民法院机关审务服务中心是行政事业编吗
是。福泉市人民法院机关审务服务中心,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人民法院机关审务服务中心是行政事业编,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宗旨和业务范围是“福泉市人民法院机关审务服务中心宗旨:服务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进一步突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紧贴社会大局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着力开创更多“司法为民”新举措。
『叁』 2019年五大发展理念司法解读,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
坚持以“创新”理念为发展核心,坚持以“协调”理念为发展关键,坚持以“绿色”理念为发展基础,坚持以“开放”理念为发展保障,坚持以“共享”理念为发展归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我国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步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人民法院要全面把握“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不断完善人民法院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布局,推动人民司法事业创新发展,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坚持以“创新”理念为发展核心
创新是发展核心,唯有创新才能力促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人民法院谋求全局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发展基点要突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逐步构建人民法院的创新体制。理念是行动的先驱,理念决定发展高度、决定发展成败。人民法院理念创新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大监督,坚持群众路线,自觉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工作目标。制度创新要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入结合自身实际,破除阻碍司法体制改革的旧规、旧制,稳妥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司法责任制改革,明晰审判的“权”与“责”,切实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健全完善人民法院的党组议事、审判执行、政务管理、法官考核、调研信息等制度,做到“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文化创新要坚持文化育人,文化聚人,文化惠民,以文化建设带队伍、促审判,使之成为推动人民法院整体工作进步的强心剂和助推器,形成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制度文化为规矩、以廉政文化树形象、以学识文化强素质、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五种文化”齐头并进的新格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科技创新要以信息科技服务审判、服务人民群众诉讼为出发点,逐步实现司法公开网络化、庭审信息数字化、审判管理自动化、信息惠民便捷化。
二、坚持以“协调”理念为发展关键
协调是发展关键,唯有协调才能力促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司法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增强发展协调性,应当强化人民法院上下协调、内外协调和自身协调。上下协调,要加强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业务指导,统一裁判尺度;加强制度建设、廉政文化、审判管理、司法改革等多领域的指导,尤其要重点加强基层法院、基层法庭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下齐动,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内外协调,要加强人民法院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上级法院指导、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人民群众民意监督的主动性、自觉性,虚心纠错,不断改进审判执行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科学发展。自身协调,要一方面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始终保持班子精诚团结。好的班子带出好的队伍,好的队伍营造好的氛围;一方面注重改善干群关系,领导干部带头说实话、办实事,真正解决与干警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在政治上提升干警,在精神上激励干警,在生活上关心干警,认真听取干警的意见或建议,自觉接受干警监督。自身协调还要加强审务部门与非审务部门在审判执行、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等工作中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科学配置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明确各类人员权责,强化人员分类考核,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力促人民法院工作整体发展。
三、坚持以“绿色”理念为发展基础
绿色是发展基础,唯有绿色才能力促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必须走具有人民法院自身特色的绿色环境、绿色审务、绿色队伍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环境一方面要求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审判职责,依法惩处滥砍滥伐林木、滥采滥挖矿产、污染环境等严重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维护国家、集体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加强环境司法与环境执法衔接,促进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另一方面提倡建设“绿色法院”,创设内务优美、设施齐全、知人善任的宜人工作环境,以良好的用人、创业、工作、生活环境拴心留人。绿色审务本质上称之为公开审务、阳光审务,要求人民法院务必从严从实提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公开、规范、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依法妥善审理各类型案件,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裁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绿色队伍要求人民法院务必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教育、管理、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倡导构建以“尚法明德”为价值取向、以立规立矩为支撑、以廉政文化为载体、以全面监督为保障、以适应司改为导向的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正确引导干警坚守法治信仰,把持职业底线,忠于职守,奉法为先,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法院队伍。
四、坚持以“开放”理念为发展保障
开放是发展保障,唯有开放才能保证发展。坚持开放发展,是力促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要着力实现理念开放、司法开放、宣传开放。理念开放是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人民法院着力实现理念开放,必须具有学习的胸怀。古人曰:“引他山之石,造我山之玉。”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向人家学,向专家学,形成开放、进取向上的理念。在坚持理念前提下,借鉴国外成功的司法实践经验,吸收有益的司法管理制度,有利于人民法院司法事业的发展。司法开放要立足于司法公开三大平台,依托人民法院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继续加强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渠道、内容、范围,最大视角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实现以公开促公正。宣传开放要顺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多角度、多方位宣传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宣传司法制度,宣传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维护人民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
五、坚持以“共享”理念为发展归宿
共享是发展的归宿。共享发展理念,就是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人民法院坚持共享理念,就是要在不断推进司法审判事业发展进步中共享经验、共享资讯、共享成果。共享经验,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古今中外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域内同行法院管理的成功经验,均可以为各级人民法院共享。目前,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已经成功开展,第一批试点单位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为第二批司改试点单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共享资讯,人民法院务必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审判信息集控中心,逐步实现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审判执行、审判管理、安全防范等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学习平台建设,建立网络学院,以最节约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学习效果。共享成果,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创造出的改革成果、建设成果要惠及民生、惠及干警。大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深入践行“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让司法更贴近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同时,也要让法院广大干警共享法院建设改革的成果,努力创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的良好人文环境,让广大法官感觉在法院工作有面子、有盼头,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肆』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务公开
为最大程度消除当事人对执行工作不了解而造成的信访,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不出现重大执行信访,减少一般执行信访,江苏沭阳法院从5月19日起,进一步细化了执行公开的内容和程序,要求对涵盖执行工作流程的十个主要方面必须公开,把所有的执行行为全部放在“阳光”之下。 一是公开执行干警的身份、去向及联系方式。在执行局入口通道设置干警去向告示牌,表明每个执行人员当日的工作状态及去向。局长分案后,及时将案件承办人的姓名、身份及“执行110”联系电话告知双方当事人,使当事人能及时了解执行进程、举报执行线索,便于执行工作快速反应。
二是公开财产调查制度。对依职权进行的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调查,主动告知申请执行人或委托代理人。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进行调查的,及时将调查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
三是公开执行措施及强制措施采取情况。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拘留、罚款等执行措施时,将执行措施的实施情况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将实施效果与当事人通气。
四是公开财产评估拍卖过程及结果。对拟评估、拍卖或者变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告知双方当事人。及时裁定、及时委托司法鉴定部门、及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评估报告,充分保障评估、拍卖的过程阳光、结果公正。
五是公开执行款分配、交接和执行案件收费标准。建立执行款交接制度,严格执行款交接手续,公开执行款分配方案,对执行款实行专户专人管理、专款专付的制度,在院里设立执行款专户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专户内的执行款项。执行款的管理实行人款分离原则,执行人员原则上不得收取被执行人交纳的现金或票据,领取执行款的当事人需经过三级把关,即承办人开据、局综合科初核并加盖印章、局长审批,对每个案件的执行费用严格按照诉讼费收取办法执行,确保当收则收、超标不收。
六是公开异议案件审查过程及结果。在审查案外人的执行异议、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人主体以及裁定不予执行案件一律实行公开听证审查,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
七是公开中止、终结案件执行的条件和理由。依职权对案件中止、终结执行的严格按照《民诉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公开听证,对已经中止执行的案件,告知当事人对中止案件的管理制度、申请恢复执行的条件和程序。对终结执行案件,告知当事人根据可执行的条件申请撤销终结裁定和恢复执行的途径。
八是公开案件执行进度情况。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建立工作日志,对个案执行情况逐日进行登记,并主动向申请执行人通报案件执行进程情况。简易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执结,普通案件在三个月内执结,个别疑难案件在六个月内执结,对在法定期内不能执结的案件或需延长执限的案件必须书面告知申请执行人,释明不能及时执结的原因,并说明下一步开展执行的工作计划及条件。
九是公开执行文书及卷宗材料。执行过程中形成执行谈话记录和法律文书,除审委会研究案件的记录等需保密材料以外都予以公开,当事人及代理人申请查阅执行卷宗的,允许其查阅、抄录和复制。
十是公开绩效考核结果。局每月考核一次,院每季度考核一次,对考核依据、考核过程以及考核业绩实行院内公开,让考核结果体现出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针对少数法官受“请托说情之风”影响,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这一突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1月8日制定并公布了“五个严禁”的硬性规定,进一步规范法官的职务行为。
“五条禁令”的内容是: 严禁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 严禁违反规定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 严禁插手过问他人办理的案件; 严禁在委托评估、拍卖等活动中徇私舞弊; 严禁泄露审判工作秘密。 为确保“五个严禁”规定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随时接受人民群众对违反“五个严禁”行为的举报。宿迁市人民法院现向社会公布具有24小时自动接听功能的举报电话。
『伍』 法院审务督查总结2015
检查、责任心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巡回法庭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6修正)
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受理巡回区内相关案件。第一巡回法庭设在广东省深圳市,巡回区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省区。第二巡回法庭设在辽宁省沈阳市,巡回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第三巡回法庭设在江苏省南京市,巡回区为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市。第四巡回法庭设在河南省郑州市,巡回区为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四省。第五巡回法庭设在重庆市,巡回区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五省区。第六巡回法庭设在陕西省西安市,巡回区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直接受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五省区市有关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规定和审判工作需要,可以增设巡回法庭,并调整巡回法庭的巡回区和案件受理范围。第二条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设审判机构。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和决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决定。第三条巡回法庭审理或者办理巡回区内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以下案件:
(一)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二)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三)不服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行政或者民商事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
(四)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或者民商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案件;
(五)刑事申诉案件;
(六)依法定职权提起再审的案件;
(七)不服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罚款、拘留决定申请复议的案件;
(八)高级人民法院因管辖权问题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或者决定的案件;
(九)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批准延长审限的案件;
(十)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和司法协助案件;
(十一)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巡回法庭审理或者办理的其他案件。
巡回法庭依法办理巡回区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来信来访事项。第四条知识产权、涉外商事、海事海商、死刑复核、国家赔偿、执行案件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暂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审理或者办理。第五条巡回法庭设立诉讼服务中心,接受并登记属于巡回法庭受案范围的案件材料,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对于依照本规定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受理案件的材料,当事人要求巡回法庭转交的,巡回法庭应当转交。
巡回法庭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当在最高人民法院办案信息平台统一编号立案。第六条当事人不服巡回区内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行政或者民商事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向巡回法庭提出。当事人直接向巡回法庭上诉的,巡回法庭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巡回法庭。第七条当事人对巡回区内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申请再审或者申诉的,应当向巡回法庭提交再审申请书、申诉书等材料。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巡回法庭受理的案件对统一法律适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可以决定由本部审理。
巡回法庭对于已经受理的案件,认为对统一法律适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审理。第九条巡回法庭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可以在巡回区内巡回审理案件、接待来访。第十条巡回法庭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原则,实行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巡回法庭主审法官由最高人民法院从办案能力突出、审判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中选派。巡回法庭的合议庭由主审法官组成。第十一条巡回法庭庭长、副庭长应当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合议庭审理案件时,由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庭长或者副庭长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时,自己担任审判长。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经合议庭成员签署后,由审判长签发。第十二条巡回法庭受理的案件,统一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立案信息、审判流程、裁判文书面向当事人和社会依法公开。第十三条巡回法庭设廉政监察员,负责巡回法庭的日常廉政监督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局通过受理举报投诉、查处违纪案件、开展司法巡查和审务督察等方式,对巡回法庭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廉政监督。
『柒』 基层法院自己开展的是督察还是督查
审务督察工作机制不到位。
目前,基层法院都没有建立起审务督察机制,有时对某项工作的督察,仅根据主要领导或党组会议临时要求而进行,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使审务督察工作处于无序、低效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