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久镛法官
1、王宠惠
王宠惠(1881.10.10.-1958.3.5),字亮畴,祖籍广东省东莞市,出生于香港荷李活道75 号的道济会堂。王宠惠是近代中国第一张新式大学文凭的获得者,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并为海牙国际法庭任职中国第一人。
2、郑天锡
郑天锡(1884-1970,Cheng Tien-Hsi),字云程,号茀庭,广东香山县人(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中国著名法学家、外交家。 伦敦大学法学系毕业,曾任大理院大法官,多所大学法学教授,司法官次长,国际联盟法官,民国最后一任驻英大使。
3、徐谟
徐谟(1893-1956),字叔谟,笔名平章,江苏苏州人,原籍江苏吴县人,曾任国际法院法官,是首位出任国际法院法官的中国人。
4、顾维钧
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外交家。
1912年回国后,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5、倪征燠
倪征燠[yù](1906年7月—2003年9月2日),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1984年,倪老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资深的阅历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国际司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法官。
6、史久镛
史久镛,男,著名国际法学家。1926年10月9日生于浙江宁波。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修法学,获国际法学硕士学位,1951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国际法学研究。
1994年2月6日,任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国际法院副院长,2004年2月6日当选联合国国际法院院长。这也是自联合国国际法院1946年成立以来首位中国籍法官担任院长。
7、薛捍勤
薛捍勤,女,中国山东省人,资深外交官和国际法专家,2010年5月12日当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2010年6月29日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㈡ 请问 国际法庭里面有没有中国人
中国籍法官史久镛于1994年2月至2010年5月担任国际法院法官,2003年获选连任。他曾于2003年至2006年担任回国际法院院长,也是首答位获任此职的中国人。2010年6月29日,中国资深女外交官薛捍勤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举行的国际法院法官选举中高票当选,9月宣誓就职。她是这一权威国际司法机构中的首位中国籍女法官。2011年11月获得连任。
㈢ 第一位中国籍国际法院院长是
史久镛,1926年10月9日生于浙江宁波。1948年毕业于上海圣大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硕士学位。曾担任联合际法委员会主席、委员。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美国国际法学会,并曾担任第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1994年2月6首次获选担任国际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被选为国际法院副院2003年2月6日获选连任,并出任国际法院院长;2006年2月卸际法院院长,继续担任国际法院法
㈣ 圣约翰大学的杰出校友
顾维钧(外交家)
宋子文(政治家、金融家、外交家)
荣毅仁(老上海商业巨擎、原国家副主席、中信集团创始人)
邹韬奋(新闻出版家、中国新闻和出版领域的国家最高奖项均以其名字命名)
林语堂(作家,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创始人)
张爱玲(中国近代最富盛名的女作家)
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贝聿铭(I.M. Pei,世界建筑大师,代表作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中国苏州博物馆、香港中银大厦)
邹文怀(香港电影教父,一手打造出李小龙和成龙两位最能代表中国的世界顶级明星及无数天王巨星、香港嘉禾集团创始人及主席)
史久镛(联合国国际法院院长、大法官)
经叔平(老上海商业巨子、民生银行创始人、原全国工商联主席)
吴肇光(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
孙学悟(中国基础化学奠基人)
颜福庆(中华医学会创始人)
周有光(汉语拼音创始人)
黄嘉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
顾震隆(中国复合材料研究奠基人)
刘鸿生(老上海实业大王)
严家淦(政治家,原“中华民国”总统)
吴宓(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
成幼殊、黄金祺、陈成达、黄宗英、黄嘉华、何占春、吴宗锡、董鼎山、董乐山、王永年、曾楚霖、鲁平等人,其校友多活跃于商界、政界、文学界、外交界和医务界,很多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重要影响。
㈤ 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的成员国有哪些
截止2018年8月,已生效国32个,主要为欧盟大部分成员国和新加坡;中美乌尚待批准生效。
㈥ 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是谁
倪征澳
㈦ 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主要功能是对各国提交的法律争端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以及有关条约及公约做出判决,或对联合国其他机构提出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国际法院是民事法院,只受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争端,它没有刑事管辖权,不能审判个人,例如战犯。按照有关规定,只有当事国一致同意提交国际法院的法律争端,国际法院才能做出裁决。
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然参加国。非联合国会员国经联合国安理会建议并取得大会同意后,也可作为规约参加国,如瑞士。
国际法院由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选出15名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包括正副法院院长各一名。法官不代表任何国家。他们的任期为9年,每3年更换三分之一。当选的法官应具有在本国担任最高司法职务的资格或者是公认的国际法权威。院长任期3年。法官与院长均可连选连任,任职期间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中国籍法官史久镛自1994年2月以来一直担任国际法院法官,并曾在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期间担任法院院长。
㈧ 史久镛的介绍
史久镛,男,著名国际法学家。1926年10月9日生于浙江。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修法学,获国际法学硕士学位,1951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国际法学研究。1994年2月6日,任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国际法院副院长,2004年2月6日当选联合国国际法院院长。这也是自联合国国际法院1946年成立以来首位中国籍法官担任院长。
㈨ 史久镛的人物简介
具有卓越学识和公正品格的人
这是自国际法院1946年成立以来,首次由中国籍法官担任院长。在此之前,史久镛曾于1993年11月首次当选国际法院法官,任期9年。2002年10月21日,第57届联合国大会再次以高票选举他为国际法院法官。在此之前,史久镛曾于2000年2月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副院长。史先生的当选,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在贺电中所说,是国际社会对其卓越学识和公正品格的肯定,是个人的荣誉,是中国法学届的荣誉,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荣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梁淑英曾在早年和史久镛打过交道,他评价史话不多,很持重、严谨,对专业知识十分娴熟精通。梁教授记得,史久镛曾多次以中国代表团代表或法律顾问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及外交谈判。
1985年到1993年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处法律顾问,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判断中,史久镛高水平、出色地发挥了法律专家的作用。在梁淑英教授看来,史当选充分说明他无论学识还是品德都赢得了其他法官的认同与尊敬。
国际法学研究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相林认为,在史久镛当选国际法院院长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在国际私法仲裁机构的地位日渐提升。
只要有过一点国际法常识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史久镛这个名字。在北京国际法学界的很多圈内人士看来,史先生的当选是其个人学识、人品的必然结果。
现年77岁的浙江宁波人史久镛,在国际法学领域堪称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谈到如何走上国际法学道路的问题,史久镛说,在他上大学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争年代,9.18、8.13、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让他意识到弱国无外交的深刻含义。也使他经常思考国际法治和世界和平的问题,并因此对国际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走上了国际法学研究的道路。
1948年,史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政治系毕业,并于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学硕士学位。1954年回国后,史久镛一直从事国际法的教育和研究工作,1980年开始担任外交部的法律顾问,参与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中英谈判,并担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法律顾问。
1987年,史被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直到1993年11月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忘却自己的国籍
在国际法院的答疑手册上有这么一句话:国际法院的大法官一旦当选,就不再代表他们各自的政府。
国际法院是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于1946年设立的,其前身为1922年有国际联盟设立的常设国际法院,院址设在荷兰海牙和平宫。作为联合国六个主要机构之一,国际法院的主要职责是审理国家间的法律争端案件,它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由15名不同国籍,其任职资格要求品格高尚,并是一国具有最高司法职位或公认的国际法法学家。在这次判决以色列隔离墙问题之前,国际法院成立至今已作出74个判决,内容涉及陆地及海洋划界,领土主权、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内政、外交关系、劫持、庇护、国籍、通行权和经济权利等诸多法律问题。
由于国际法院所审理的案件涉及一国甚至多国重大利益,国际法院的法官被要求做到绝对公正,并在行驶职权的过程中忘记自己的国籍,而仅仅以一个法官的身份审理案件。
有一个细节也许能体现国际法官门的绝对公正。史先生当选院长不久,在海牙办公室接受了中国一家媒体的采访。采访中记者提到,美国布什政府鼓动一些国家威胁国际刑事法院,如果不给予美国维和军人以刑事豁免权,就将取消军事援助。
记者请史先生评价这种行为,史先生拒绝回答,他说:作为国际法院的法官,我无权对成员国的内部事务发表看法。
史久镛的态度是国际法院法官们严守中立的体现,实际上,在国际法院的答疑手册上有这么一句话:国际法院的大法官一旦当选,就不再代表他们各自的政府,他们的首要职责就是保证绝对公正。
这种严格的职业操守准则,或许和史久镛当选国际法院法官时的态度如出一辙:我在国际法院的惟一身份就是法官,我的法律信仰就是按照现行的国际法从事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