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上微法院

法上微法院

发布时间: 2023-01-20 21:55:31

1. 微法院起诉流程

法律分析:手机立案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准备好起诉状、身份证、授权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第一步:打开手机微信,在小程序中搜索“移动微法院”

第二步:进入界面后,首先应按照提示要求进行实名认证

第三步:实名认证完成后点击左上角返回主界面正式开始立案操作,选择您所在的管辖法院(本次操作流程以松岭区人民法院操作为例)在“我的立案”界面中可根据您的需求选择案件类别及申请类别

第四步:填写相关诉讼材料等内容,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为必填项,否则无法完成提交)

案件提交成功后,您将看到刚提交的案件状态是待审核,之后立案法官将会在系统内对您提交的立案材料进行审核,若立案申请符合起诉条件,立案法官会及时予以立案,并通过预留的手机号通知您领取《诉讼费缴纳通知书》,在七日内缴纳诉讼费,即立案成功;如您提交的立案材料不符合网上立案的要求,需要补正或补充的,立案工作人员会一次性告知您需要补正的材料、期限等内容。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如有需联系法官等诉讼服务需求也可通过拨12368司法服务热线,根据语音提示说出您想接通的法院名称,就可直接通过热线电话与工作人员进行问题咨询。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进行协调、转办、督办,并将办理进度及时反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部分内容反映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使原、被告特定化。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这部分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原告要在起诉状中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提出这种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包括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发生纠纷的事实、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等。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实是否存在,需要证据证明。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因此,原告在书写起诉状时,对提出的诉讼请求和提出这种请求的理由,都应该提供证据证明。提供书证、物证的,应在递交起诉状时一并递交人民法院。提供证人证言的,应当写明证人的住址,便于人民法院调查核对。人民法院记录原告的口诉,必须逐一问清上述内容,记入笔录。

2. 微法院怎么起诉

微法院起诉流程包括1、立案时,会向当事人发送一个“浙江移动微法院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使用微法院小程序的权利与义务,点击“同意”进入到下一步。2、首先要对管辖法院进行选择,拍照上传起诉状、当事人/委托代理人身份材料、证据材料。点击“提交”前会向当事人再次确认所提交的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3. “微法院”是一种什么样的平台

原被告远程参与庭审,无延时开庭,见证式执行……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宁波法院“掌上诉讼”成果展示新闻发布会暨移动微法院全国版上线试运行仪式。今年1月2日,可让公众“打开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宁波移动微法院”在宁波两级法院全面推开。4月9日,最高法宣布成立全国联合项目组,在其基础上研发更为成熟的产品,向全国法院推广。

比如有些传达、部署性质的会议,完全可以规避将人集中到会场的高成本,有些党政机关开会就已尝试这样做,也能达到“线下会议”的效果。实质上,移动微法庭上可以通过微信连线上传电子证据,但时下仍有不少部门只认纸质证明,逼着办事者“跑断腿”;还有地方宁肯跨省设置警务站以“方便迁徙居民办证”,也没在线上下工夫。

这类举措与移动微法院相比,让人有种“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说到底,这也是个观念的问题,而要让“互联网+”往这些领域深度推进,还得观念层面加以改进。

来源:新京报

4. 有谁知道微法院吗我想知道微法院的作用有哪些,是不是在微法院立案了,受理之后等开庭时需要本人到场吗

“移动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让公众“打开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审现场,通过移动微法院远程参与庭审。

在移动微法院主页,我要立案、我的案件、多元化解等9个功能模块呈九宫格排列,当事人使用移动微法院参与诉讼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提示、告知、提醒或释明等,这种“一步一导引”的智能化服务,便于当事人更好地掌握和遵循诉讼规则。

此外,移动微法院对部分常见的诉讼文书预置了格式样本,上传相关诉讼材料时,当事人既可以拍照上传,也可以使用内置模板,填空式输入后发送给法官。

为确保诉讼过程安全、真实,4.0版应用了最新的互联网防伪技术和防失真技术。在当事人身份认证上,移动微法院采用微信的标准人脸识别技术,身份识别已经能够覆盖全国。实名认证期间,4.0版要求当事人留下标准签名,并用区块链技术对标准签名进行防伪,在随后的手机签名过程中,当事人只需点击签名位置和签名按钮,即可完成签名。

对于当事人而言,移动微法院促进打官司从“让当事人跑”向“让数据跑”转变,可让群众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在执行案件中,移动微法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执行干警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定位等方式,向申请执行人实时推送查封、扣押、司法拘留等14个节点信息,申请执行人也可向执行干警发送执行线索,还能视频连线执行现场,当事人与法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移动微法院便利当事人的同时,也给法官带来诸多便利,程序性、事务性工作用时得到压缩,司法效率得以提升。

5. 怎样在微法院立案

“移动电子诉讼平台”小程序上进行立案,第一部分:在栏目左上方可以在此选择“各区县(市)微法院小程序”。小程序会根据用户的手机定位自动识别地理位置,默认选择当地的微法院小程序。
第二部分:帮助文档,点开来是“浙江移动微法院4.0版当事人操作手册”,手册中详细地向用户介绍了如何使用微法院。
第三部分:微法院主要功能按钮,九个功能围绕立案、审判、执行等主要诉讼程序步骤展开。
在九格宫里,除了“我要立案”功能之外,还有微信缴纳诉讼费、在线调解、手机阅卷、法规查询、法院导航等功能。在最下方是消息栏,可以在此查看最新的消息。在下方最右侧点击“我”,可以对于个人案件进行查看。此外,还可以进行“单位绑定”,此功能专为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6. 微法院立案怎么操作

1、打开,搜索“微法院”选择管辖法院所在地的微法院小程序,或者直接搜索该法院的微法院,比如山东地区的就选择“山东微法院”

2、根据提示实名注册一个账户。

2、登录后,选择左上方的“我要立案”,后选择“审判立案”,接下来“为本人申请”,然后申请根据案件性质选择,一审普通案件就点“民事一审”,如果是与行政机关的纠纷,存在隶属关系的,一般选择行政。涉及到刑事犯罪的,一般选刑事,一般是刑事自诉案件。

“移动电子诉讼平台”小程序上进行立案,第一部分:在栏目左上方可以在此选择“各区县(市)微法院小程序”。小程序会根据用户的手机定位自动识别地理位置,默认选择当地的微法院小程序。

第二部分:帮助文档,点开来是“浙江移动微法院4.0版当事人操作手册”,手册中详细地向用户介绍了如何使用微法院。

第三部分:微法院主要功能按钮,九个功能围绕立案、审判、执行等主要诉讼程序步骤展开。

在九格宫里,除了“我要立案”功能之外,还有微信缴纳诉讼费、在线调解、手机阅卷、法规查询、法院导航等功能。在最下方是消息栏,可以在此查看最新的消息。在下方最右侧点击“我”,可以对于个人案件进行查看。此外,还可以进行“单位绑定”,此功能专为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7. 微法院网上立案怎么操作

法律分析:1、进入中国法院诉讼服务网。

2、进入网站后点击立案受理。

4、登录后点击立案受理。

5、进入后点击我要立案。

6、填写相关的信息。

7、信息添加完全后确认提交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热点内容
银行告知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6 15:38:42 浏览:101
旅游行政法规是由什么制定的 发布:2025-01-16 14:44:49 浏览:306
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 发布:2025-01-16 14:40:37 浏览:788
法庭与法院的区别 发布:2025-01-16 14:29:40 浏览:536
资产转让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6 14:28:11 浏览:59
劳动法2017全文哺乳期 发布:2025-01-16 14:24:56 浏览:693
劳动法里出差发烧算什么 发布:2025-01-16 14:06:42 浏览:252
天桥法院地址 发布:2025-01-16 13:05:15 浏览:960
受贿最新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16 12:56:01 浏览:516
发票失控会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6 11:41:49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