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定陶法院院长

定陶法院院长

发布时间: 2023-03-23 06:33:17

Ⅰ [资治通鉴365]2.14嬖断袖董贤暴发 拒自杀王嘉评理

2月14日

嬖断袖董贤暴发

拒自杀王嘉评理

中国历史上“断袖之嬖”的典故,是从汉哀帝刘欣和侍臣董贤的关系而来的。

董贤是长安远郊云阳县人,大约在十七八岁时作哀帝的侍从,当驸马都尉。哀帝当时二十出头,两人亲密无间,外出同车,回宫同餐,形影不离。

某日,两人同塌午睡,董贤梦中翻身,压住了哀帝的衣袖。哀帝要起床,不忍惊醒他,竟招呼卫士拿剪刀把衣袖剪断,悄悄地起身走了。后人常说某达官贵人喜欢某位美男子,就讥之为“断袖之嬖”。【〔-3.2〕驸马都尉、侍中云阳董贤得幸于上〔汉哀帝刘欣〕,出则参乘,入御左右,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董贤全家人也跟着升官发财,气焰了不得!哀帝想得妙,还预先为董贤修起一座生坟在自己的“义陵”旁边,千方百计要封他作侯爵,只因朝中大臣反对,暂时没成。【〔-3.2〕又诏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以贤父恭为少府,赐爵关内侯。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土木之功,穷极技巧。赐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又令将作为贤起冢茔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甚盛。】

尚书仆射郑崇多次上书,说皇帝不该宠幸董贤。哀帝召见他,责问道:“你家门庭如同闹市,人客不断,为何偏要禁止皇帝和人来往?”【〔-3.2〕郑崇以贤贵宠过度谏上,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崇;知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

郑崇也不退让:“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复!”意思是说,我家人来人往像闹市,我的心却像一潭清水,请朝廷派人检查嘛!【〔-3.2〕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皇帝被惹恼了,便把郑崇关进监狱。司隶孙宝主管治安和法庭,查了一年多,毫无结果,要求赦免郑崇,哀帝竟然批示:“孙宝狡猾欺君,是朝廷罪人,撤掉司隶职务,赶回老家当百姓。”郑崇的冤案没法洗清,还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不久就在狱中病死了。【〔-3.2〕上怒,下崇狱。司隶孙宝上书曰:“按尚书令昌奏仆射崇狱,覆治,榜掠将死,卒无一辞,道路称冤。疑昌与崇内有纤介,浸润相陷。自禁门枢机近臣,蒙受冤谮,亏损国家,为谤不小。臣请治昌以解众心。”书奏,上下诏曰:“司隶宝附下罔上,以春月作诋欺,〔春月是宽大赦免的时期〕遂其奸心,盖国之贼也。免宝为庶人。”崇竟死狱中。】

朝臣们继续抵制董贤。哀帝要武库主管官毋将隆调拨兵器,送给董贤以及自己的乳母王阿,安置在府宅门前增加威仪。

毋将隆反对说:“武库的兵器属国家公用,大司农出钱制造的。皇室的用费由少府供给,大司农没有责任。公私应该分明,制度不能破坏。况且,将帅领兵出征,表示威仪,朝廷才赐给斧钺戈戟。董贤是个宫廷弄臣,皇帝身边的玩物,什么玩艺儿!还要送给兵器,真是从何谈起!”【〔-3.8〕上使中黄门发武库兵,前后十辈,送董贤及上乳母王阿舍。执金吾毋将隆奏言:“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共养;共养劳赐,一出少府。盖不以本臧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古者诸侯、方伯得颛征伐,乃赐斧钺,汉家边吏职任距寇,亦赐武库兵,皆任事然后蒙之。《春隐乱秋》之谊,家不臧甲,所以抑臣威笑绝,损私力也。今贤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给其私门,契国威器,共其家备,民力分于弄臣,武兵设于微妾,建立非宜,以广骄僭,非所以示四灶升档方也。孔子曰:‘奚取于三家之堂!’臣请收还武库。”】

这一通责备,非常严厉,哀帝只得作罢,心里却老大不快。不久,假借机会把毋将隆调到外地去了。【〔-3.8〕上不说。顷之,傅太后使谒者贱买执金吾官婢八人,隆奏言:“买贱,请更平直。”上于是制诏丞相、御史:“隆位九卿,既无以匡朝廷之不逮,而反奏请与永信宫争贵贱之贾,伤化失俗。以隆前有安国之言,左迁为沛郡都尉。”初,成帝末,隆为谏大夫,尝奏封事言:“古者选诸侯入为公卿,以褒功德,宜征定陶王使在国邸,以填万方。”故上思其言而宥之。】

第二年,哀帝假传傅太后的遗诏,给高安侯董贤加封二千户,赏家里的奴婢每人十万钱,赏田两千多顷。【〔-2.1〕上托傅太后遗诏,令太皇太后下丞相、御史,益封董贤二千户,赐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国。】

此举破坏了传统的赏田规则,丞相王嘉退回诏令,拒绝执行。哀帝竟乱加罪名,把丞相送入监狱。【〔-2.1〕王嘉封还诏书】

使者带着诏令,逼王嘉自杀。王嘉是一条硬汉,晓得大臣有罪如果接受刑罚,会损害朝廷的威仪,但也不接受冤枉的自杀要求。【〔-2.3〕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不肯服。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使者危坐府门上,主簿复前进药。】他接过毒药,连杯子带药水一把扔出老远:“我是丞相,有罪就公开审判,宣示天下。又不是拖鼻涕的孩子,用得着自杀吗?”【〔-2.3〕嘉引药杯以击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

他穿好朝服,坐着一辆小车,拆掉车盖,不戴官帽,和使者一起去见廷尉(法院院长),官印当即被没收了!,召丞相诣廷尉诏狱。”【〔-2.3〕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都船诏狱。】

哀帝原想叫他偷偷自杀,免得张扬出去;看他全不服气,找廷尉评理,还怒气冲冲。即下令朝中大臣会审。【〔-2.3〕上闻嘉生自诣吏,大怒,使将军以下与五二千石杂治。吏诘问嘉,嘉对曰:“案事者思得实。窃见相等前治东平王狱,不以云为不当死,欲关公卿,示重慎,诚不见其外内顾望,阿附为云验,复幸得蒙大赦。相等皆良善吏,臣窃为国惜贤,不私此三人。”】

审判官明知他没有罪,可得找个由头,帮皇帝下台,就问道:“你进监狱,是天子的命令,作为丞相,总有对不起朝廷的事吧?莫非天子倒还有错?否则,你进监狱就毫无道理了!”说罢,想动用刑具。【〔-2.3〕狱吏曰:“苟如此,则君何以为罪?犹当有以负国,不空入狱矣。”】

王嘉明白,这是要他证明天子绝对正确,自己有罪,能说什么呢?想到这里,他禁不住仰天长叹:“我当宰相,没能选拔贤能,辞退卑劣小人,辜负国家厚望,死有余辜啊。”【〔-2.3〕吏稍侵辱嘉,嘉喟然仰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馀责。”】

审判官问他所指的贤能和小人都是哪些,王嘉说:“以前的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我没有推荐;董贤父子扰乱朝纲,我没有抵制。还不该死吗?该死的!我不觉得委屈。”王嘉关在狱中二十多天,不吃不喝,最后吐血死了。【〔-2.3〕吏问贤、不肖主名。嘉曰:“贤: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恶: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罪当死,死无所恨!”嘉系狱二十馀日,不食,欧血而死。】

不久,董贤竟当了大司马和卫将军,主持全国的军事,才二十二岁。【〔-2.12〕以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是时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

他的父亲董恭,想和中郎将萧咸联姻。【〔-2.12〕闳妻父中郎将萧咸,前将军望之子也,贤父恭慕之,欲为子宽信求咸女为妇,使闳言之。】

萧咸对女婿王闳谈起:“董贤当大司马时,皇帝诏令中说,‘允执其中’,这是帝尧禅位给帝舜时的册文,不是对丞相三公该说的话。由此看出,董家人的将来不知如何了结,我敢做他的亲家吗?”【〔-2.12〕咸惶恐不敢当,私谓闳曰:“董公为大司马,册文言‘允执其中’,此乃尧禅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长者见者莫不心惧。此岂家人子所能堪邪!”】

王闳转达岳父的意思,说不敢高攀大司马家的门庭,董恭叹息不已:“我们董家,何以让别人如此害怕呢?”心里悒郁不乐。【〔-2.12〕闳性有知略,闻咸言,心亦悟;乃还报恭,深达咸自谦薄之意。恭叹曰:“我家何用负天下,而为人所畏如是!”意不说。】

一天,哀帝设宴,请董家父子和朝官们饮酒。喝至半醉,哀帝亲切地望着董大司马,说道:“我想效法尧帝,禅位大舜,诸位以为如何?”【〔-2.12〕后上置酒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侍中、中常侍皆在侧,上有酒所,从容视贤,笑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

王闳不加考虑,急道:“天下是高皇帝打得来的,不是陛下私人挣来的产业;继承先人的基业,应当交给后代子孙。这样严肃的大事,天子怎能开玩笑呢?”满座官员都很惶恐,哀帝也不痛快,酒散后,下令把王闳调出宫廷,幸得王太后干预,才又召回宫里。【〔-2.12〕王闳进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庙,当传子孙于亡穷,统业至重,天子亡戏言!”上默然不说,左右皆恐。于是遣闳出归郎署。久之,太皇太后为闳谢,复召闳还。】

次年夏天,汉哀帝死了。王太后收拾好传国玉玺,召见大司马,商量后事。【(-1.6)太皇太后闻帝崩,即日驾之未央宫,收取玺绶。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箱,问以丧事调度。】

董贤本是个帮闲少年,懂得什么?他无话可答,只好脱下官帽表示谢罪。王太后找到退职的新都侯王莽,协助调理,把大权也交给他,传诏不许董贤再进宫廷,也不能去大司马府。接着解除职务,勒令回家。【(-1.6)贤内忧,不能对,免冠谢。太后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马奉送先帝大行,晓习故事,吾令莽佐君。”贤顿首:“幸甚!”太后遣使者驰召莽。】

当天晚上,董贤和妻子一起自杀,家人十分惶恐,草草下葬。王莽怕是欺诈,又开棺验尸,然后送到监狱里埋掉了。【(-1.6)莽使谒者以太后诏即阙下册贤曰:“贤年少,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其收大司马印绶,罢归第!”即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诈死。有司奏请发贤棺,至狱诊视,因埋狱中。】

董贤的家属流放合浦,财产公开拍卖,价值四十三亿。【(-1.6)莽又奏董贤父子骄恣奢僭,请收没入财物县官,诸以贤为官者皆免。父恭、弟宽信与家属徙合浦,母别归故郡巨鹿。长安中小民欢哗,乡其第哭,几获盗之。县官斥卖董氏财,凡四十三万万。】

暴起暴跌的董贤,死无葬身之地,也没人同情。只有原来大司马府中的朱翊,念及旧情,上书王太后,要求免掉自己的官职,买棺材寿衣,把董贤从狱中挖出来另行安葬。王莽晓得这事,又找了个罪名,把朱诩杀了。【(-1.6)贤所厚吏沛朱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收贤尸葬之。莽闻之,以它罪击杀诩。】

这就是“断袖之嬖”的结局。

Ⅱ 阎红彦 简介拜托各位大神

阎红彦(1902-1967), 又名侯雁。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参加清涧暴动,失败后在陕北、晋西一带进行兵运工作。1930年后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的指示,率领一部分武装在汾阳、孝义、中阳地区开展革命斗争。1931年春与吴岱峰等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任副大队长,与吴岱峰率部东渡黄河来到陕甘之后任大队长。同年秋,晋西游击队先后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担任总指挥,他和吴岱峰分别担任担任副总指挥兼第一、第二大队大队长,刘志丹到陕甘省委检讨之后亦归队任副总指挥。阎红彦是陕甘晋红军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32年底因受“左”倾路线的排挤,离开了游击队,赴上海学习。1933年至1934年夏,先后在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和河北省委军委工作,曾在绥远的孙殿英部开展兵运活动。1934年秋去莫斯科学习。1935年回国。1936年任陕北沿河游击队司令员。东征结束后,沿河游击队改编为红军第三十军,任军长。1937年至1939年任西北留守兵团第三团团长。1939年至1942年任留守兵团警备一旅政治委员,曾参与指挥粉碎日本侵略军企图西渡黄河的战斗。后调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后任太行军区三纵队副司令员、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48年任三兵团政治部主任。1949年冬任川东行署主任、川东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川东行署人民法院院长,在领导当地人民进行土改、镇反及恢复和发展生产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52年~1954年任四川省委副书记、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任四川省委第四书记兼副省长及重庆市委书记。1956年任四川省委竖姿书记兼四川省副省长、重庆市委第一书记。1958年任西南协作区委员会委员。他敢于实事求是,对当时的浮夸风和某些“左”的错误进行了揭露和斗争。1969年8月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部队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1963年12月兼任云南省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他从云南多民族的特点出发,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倡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学文化、讲卫生,发展商品经济,使边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精老纤腔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迫害,1967年1月8日含冤去世(说他自杀,难以服人)。1977年12月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邓小平和胡耀邦亲临机场迎接运送阎红彦骨灰的专机,并前往八宝山出席阎红彦骨灰告别仪式。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 阎红彦:(1909-1967),男,汉族,1909年10月【1909年9月13日】生,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瓦窑堡人,原名阎候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中等文化程度,上将军衔。1924年入陕北军阀部队当兵。1927年10月12日参加清涧暴动起义。失败后,1928年至1930年在陕北、晋西一带从事党的军事活动,进行兵运工作。1930年后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的指示,率领一部分武装在汾阳、孝义、中阳地区开展革命斗争。1931年5月起任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长,1931年农历7月20日任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同年秋,晋西游击队在甘肃含水与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会合,1932年2月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任第一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和大队中共党委委员。不久,这支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第一大队长兼大队党委委员。1932年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是陕甘晋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为创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32年8月底因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中共陕西省委指责陕甘游击队是“右倾机会主义人领导”),被撤销职务,离开了游击队,赴上海学习。不久被派到察哈尔参加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到绥远、宁夏在孙殿英部开展兵运工作。1934年夏在天津中共河北省委军委工作,入选中共河北省委成立的前线工作委员会委员。同年秋调上海,1934年7月被选派为中共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侍衫代表赴苏联莫斯科,先入国际马列学院、苏联红军陆军大学学习军事,后因红军长征,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联络中断,未及参加会议即受共产国际之命送密电码回国。1935年冬经过8个月的碾转奔波回国到陕北瓦窑堡。1936年任陕北沿河游击部队【黄河游击师】司令员。东征结束后,沿河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0军,1936年4月至1937年7月任红30军军长,曾兼任军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起任八路军西北留守兵团【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3团(由红30军改编)团长(任职期间:曾在延安马列学院短期学习)。1938年2月出色地完成了为东渡黄河抗日的红军筹集渡船的任务。1939年12月起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政治委员兼关中军分区政治委员,曾参与指挥粉碎日本侵略军企图西渡黄河的战斗。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委员。1942年入延安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4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到晋冀豫解放区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太行军区第3纵队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兼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定陶战役、豫北反攻和鲁西南战役,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赵锡田、宋瑞珂、纵队司令孙殿英。1949年春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由第3纵队等部改编)副政治委员兼兵团政治部主任。率主攻部队参加了解放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至1952年8月任川东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主任兼川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川东人民行署人民法院院长,在领导当地人民进行土改、镇反及恢复和发展生产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50年6月至1954年11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8月至1955年1月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1月至1959年9月任四川省副省长兼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5年4月起);1952年9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副书记,1954年12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四书记,1956年7月至1959年9月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其间:1955年5月至1959年11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1956年8月至1959年9月兼任中共四川省重庆市委第一书记。1958年任西南协作区委员会委员。他敢于实事求是,对当时的浮夸风和某些“左”的错误进行了揭露和斗争。1959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治委员(1959年11月起)、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4月起)。1960年10月至196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1963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云南省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他从云南多民族的特点出发,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倡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学文化、讲卫生,发展商品经济,使边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8日在吞服了几十片“眠尔通”自杀身亡!1977年12月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8年1月24日,阎红彦的骨灰被迎放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78年1月24日,阎红彦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邓小平、陈锡联、耿飚、李井泉、王震、宋任穷、胡耀邦等380余人参加了仪式。2月15日,中共云南省委、中共昆明军区党委联合发出通知,为阎红彦平反昭雪。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希望采纳

Ⅲ 姓魏的名人

魏颗: 春秋时代晋国魏犨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任晋国将军之职。有一次秦桓公派遣了一位勇猛善战,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大军在晋国辅氏(今陕西省辅邑县)的地方扎营,准备会战,晋国面临重大威胁,就派魏颗将军出师对抗,两军大战之下,结果出乎意料,魏颗在辅氏地方打败了秦师,虏获了秦国猛将杜回,为晋国立了战功。为了奖励魏颗的这次功劳,晋景公把令狐之地赏给他做了封邑。魏颗的儿子魏颉就以封邑为姓,称令狐氏。

魏绛: 即魏庄子,魏犨之子,春秋时晋国卿。其先祖为庶人,与周同姓,因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毕,于是以毕为姓。到毕万时,事晋献公,伐霍、耿,魏等国有功,封于魏,遂又以魏为姓。晋文公时,魏氏列为大夫,徒于霍(今山西省霍州)人。他的活动主要在晋悼公时期(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59年)。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

魏斯: 战国初魏国的建立者,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其在位期间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日益强大,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魏冉: 战国时期楚国人,曾在秦任将军,后被拜相,封于穰(今河南省邓县),号穰侯。

魏相: 济阳定陶(今山东省定陶东北)人,西汉丞相,宣帝时被封为高平侯,历任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其主张整顿吏治,考核实效。

魏延: 义阳(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曾随刘备于蜀,以勇猛闻名,累迁为征西大将军,后被封为南郑侯。

魏舒: 西晋任城樊(今山东省济宁)人,晋武帝时为司徒,其人能断大事,为时人所推崇。

魏收: 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州西)人,北齐史学家。北魏时曾任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以才学闻名于世。曾编撰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

魏征: 馆陶(今属河北省)人,唐代名臣,政治家,相太宗,曾任谏议大夫,敢于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为太宗所器重,其博学多才,文采飞扬,著有《群书治要》等书。

魏胜: 字彦威(1120-1164),淮阳军宿迁(今属江苏省)人,南宋抗金名将。出身于农家,早年曾为弓箭手。胆略过人,骁勇善战。

魏源: 原名远达(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湖南省隆回县)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晚年任高邮知州。近代著名思想家,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他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变革。魏源不以诗名,但他的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鸦片战争时差裂期的许多名篇,感情炽烈,洋溢着浓郁的爱国睁虚主义 *** 。他还有许多山水诗写得气象雄伟,瑰丽悦目,有的还具哲理意味。魏源的诗风格遒劲,激越奔放,但悉庆燃律诗用典较多,显得费解,韵味不足。著有《古微堂诗集》和《清夜斋诗稿》。

魏叔: 山东寿光籍。清朝乾隆时期官至引龙侯。后代现居寿光侯镇黄桥。有一支在东北吉林扶余五家站镇,黑龙江省鸡西市。

魏无忌: 魏国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当时魏家的杰出子弟。他与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称“四公子”。

魏武子: 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魏伯阳: 东汉时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省)人,炼丹术家,著有《参同契》三卷,把“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参照会同契合为一,为我国思想史重要著作。

魏了翁: 四川省蒲江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其所著《鹤山全集》强调“正心、养心”,推崇朱熹学说。

魏忠贤: 明代河间肃宁(今属河北省)人,少无赖,自宫后改名李进忠。万历时入宫为宦官,后乃复姓,赐名忠贤。熹宗即位,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他密结大臣为援,以犬马声色媚帝。天启三年(1623年)掌东厂,与熹宗乳母客氏勾结,排斥异己,专权揽政,参阅奏章,斥逐言官,纵容校尉,横行肆虐,迫害东林党人。次年,杨涟疏劾其二十四大罪,魏大中等七十余人又交章论其不法。遂兴大狱,大臣被罢逐者数十人,凡不附己者一概斥为东林党人,并杀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广建生祠,时有「九千岁」之称。思宗即位,黜职,置凤阳。行至阜城(今属河北省),闻逮治令,遂自缢死。

魏良辅: 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寄居太仓(今属江苏省),明代戏曲家,昆腔的创立者。其所著《曲律》一书对以后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魏大同: 山东省寿光籍,魏叔的后代。清末迁至吉林扶余五家站镇,民国时期考入清华大学。曾任中华民国诸多省份最高法院院长。后代有留在东北的,也有去台湾的。详情见扶余县志。

Ⅳ 菏泽法院孙淑芳从哪调来的

菏泽市中医医院。菏泽法院孙淑芳是从菏泽市中医医院调任的,在2022年2月开始担任法院院长。孙淑芳,现任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Ⅳ 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院简介

菏泽市位于山东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牡丹区、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一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960万,面积12239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书画之乡。
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始源于新中国成立以前。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解放菏泽城,现菏泽地区辖区分属冀鲁豫区行署第二、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第二、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各县政府设立司法科,从事司法工作,属冀鲁豫人民法院辖区。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同年9月,设立平原省人民法院菏泽分院,由包括院长、副院长在内的6人组成,辖菏泽、东明、曹县、郓城、定陶、鄄城、梁山、南旺八县,同时设立平原省人民法院湖西分院,辖单县、巨野、复程、金乡、嘉祥、鱼台七县,从事现菏泽辖区内的人民司法工作,是为起源。1950年1月,为紧缩全省编制,平原省人民法院湖西分院并归菏泽分院。1951年4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菏泽、湖西建制,菏泽分院与湖西分院分设。1952年11月,中央决定撤销平原省建制,菏泽、湖西两个专区划归山东省,平原省人民法院菏泽分院改称山东省人民法院菏泽分院。1953年7月,湖西专区撤销,原平原省人民法院湖西分院所辖单县、巨野、成武、复程四个县法院转归山东省人民法院菏泽分院管辖。1955年4月,山东省人民法院菏泽分院改称山东省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58年11月,菏泽、济宁两个专区合并为济宁专署,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建制被撤销。1959年6月,菏泽专区恢复,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随之恢复。1966年9月至1968年2月,菏泽地区各级人民法院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由内部群众掌权,停止正常工作。1968年2月,菏泽“公检法”实行“军管”,成立地区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全区各级人民法院实际被取消。1973年4月,菏泽地区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恢复办公,同时设立党的核心小组。1977年10月,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的核心小组改为党组。1984年,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级配备由正处级升格为副厅级。2001年2月,菏泽撤“地”设“市”,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改称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时至今日,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历时60余载,历任9位院长,几次分合,几易名称,几经撤建,创业之艰,守业之难,尽在其中。目前,菏泽中院辖牡丹区、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8县1区和经济开发区法院,共10个基层法院,47处人民法庭。全市法院现有在职法官干警1513人,本科以上占88.9%,其中,菏泽中院在职法官干警219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内设机构33个。近年来,年均审判执行案件4万多件,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艰苦卓绝,奋勇向前,一代代菏泽法院人在历届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用青春和汗水在菏泽这片热土上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为菏泽法院事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0年新一届菏泽中院党组承载着菏泽两级法院60余载坎坷光辉的历史,秉承“勤奋、务实、创新、卓越”的工作精神,深入开展“法院管理年”、“文化建设年”、“职业道德建设年”、“制度落实年”活动,大力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在审判管理、文化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司法公开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曾受到最高法院、省法院、市委和市人大领导的多次批示和肯定。近三年来,全市法院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有168个集体和325名法官受到市级以上表彰。菏泽中院被授予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省“双百”先锋基层党组织、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等称号。单县法院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称号。中院王学忠同志曾获得“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称号,牡丹区法院郭萍同志曾获得“全国优秀法官”称号等等。前赴后继的菏泽法院人,正用实际行动,续写着菏泽人民法院事业的新篇章!

Ⅵ 定陶人民法院好还是菏泽市拘留所好

法院好。
近年来,定陶法院坚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的有效监督和县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法院工作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建院,求真务实工作的基本理念,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为己任,在经费保障存在困难、人员断层严重、办公办案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加强审判工作和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每年办理各类案件2600余件,为促进全县政治持续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新建菏泽市拘留所位于牡丹区吴店镇,总占地面积39.64亩,总建筑面积21198_,设计押量1000人,是目前全省最大的拘留所。该项目是市监管中心总体规划建设的一期工程,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即日启用。

Ⅶ 历史上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魏延、魏徵、魏子建、魏源、魏收等。

1、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

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

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魏延争斗落败,为马岱所追斩,夷灭三族。

2、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3、魏子建

魏子建(474-533年),字敬忠,定州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北魏大臣,历史学家魏收之父。

初任奉朝请,迁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益州刺史,镇抚武兴氐族。回京供职,授卫尉卿,迁左光禄大夫、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罹患中风,上书辞职。

永熙二年(533年),去世,追赠定州刺史、仪同三司,谥号文静(靖)。

4、魏源

魏源(1794.4.23-1857.3.26),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5、魏收

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南北朝时期大臣、历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机警敏捷,颇有文采,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东魏,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修撰国史。

北齐建立后,拜中书令、魏尹、秘书监、著作郎,迁特进、尚书右仆射,掌管诏诰,总议监五礼事,参与修定律令。

天保八年(557年),加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时年六十六,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写北魏历史,联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人辑有《魏特进集》存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魏姓

Ⅷ 曹中南的个人履历

1914年11月,曹中南同志生于河北省景县后留名府乡西路古庄一个农民家庭。
1931年,参加河北省泊镇师范驱逐校长桑朝阳校潮斗争,对新思想、共产党有了初步印象。
“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学生抵制日货运动,参加了反帝同盟,进一步接受共产党的教育和锻炼,增强了对共产党的信仰。
1933年,经同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参加学校反校长杨玉如斗争。
1936年毕业后,从事小学教员工作。
1938年2月,经组织派遣,曹中南打入民军第3纵队,任少校政训员。
1938年7月,部队改编为华北抗日联军28支队,10月正式改编为八路军东进纵队第5支队,任组织科长。
1939年,部队整编为东纵3团,任民运股长。
1939年10月,被派往129师轮训队学习,对党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理论上也有所提高。
1940年4月,返回部队,继续投入抗日战争。先后任冀南东纵3团政治处总支书记,冀南军区新7旅21团教导队教导员、旅直属队总支书记、政治部组织科长,冀南清河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治委员,冀南军区6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武城、郑家口、辛庄、夏津、高堂等攻城战斗,参加了邯郸、安阳、平汉战役,出色完成了战斗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2纵队6旅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14纵队42旅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鄄南、滑县、龙固集、永年、观城、定陶、龙海、汲县、太饱、黄河铁桥、新乡等战役战斗。战斗中,身先士卒、机智勇敢、意志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组织工作能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际和平医院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干部管理部处长,华北军区干部部组织统计处处长兼军衔奖励处处长,69军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兼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65军副政治委员,69军政治委员,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兼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山西省委书记,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天津市委常委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文化大革命”时期,曹中南同志坚信党的领导,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在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山西省担任省委书记的十年间,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良心和对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心,坚持真理,和“四人帮”做坚决斗争。他排除干扰,通过各种途径,恢复和稳定全省的工业、农业、煤炭生产,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天津任职期间,能积极配合当时的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好经济工作,赞同并全程指挥相关部队参与、谋划和实施了引滦入津工程,为改善天津人民生活起到了应尽的义务。
离职休养后,曹中南同志仍然关心支持国家和军队建设,积极参加干休所组织的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干休所建设,关心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始终以老党员、老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休人员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Ⅸ 董氏的来源世界上出过几个姓董的名人 他们都有那些作为

[董氏来历]
董姓起源有二:①相传颛顼帝的己姓子孙飂叔安有一后裔名叫董父,他从小喜欢龙,对龙的习性颇有研究,是驯养蛟龙的能手。当时有诸侯向帝舜进贡了几条蛟龙,舜就任命董父担任驯练官。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这几条蛟龙学会了各种舞蹈,舜很高兴,封董父为鬷川侯,赐他以董为姓,他的后世子孙便以董为姓了。②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在晋国任董史(相当于太史,“董”是督导、管理的意思),他的子孙世袭为晋国史官,后世子孙遂以官职名为姓,称为董氏。

[董氏名望]
董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二十九大姓,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例如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于是逃亡国外。其后族人赵穿弑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董狐乃书曰:赵盾弑其君。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其“秉笔直书”的著史态度为后世史官提供了一个典范。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提倡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正式得以确立。着有春秋繁露等书。

董卓(?- 192) 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董钧 东汉犍为资中人,字文伯。习《庆氏礼》,博通古今。西汉平帝元始五年举明经,迁廪牺令。光武帝建武中举孝廉。明帝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多与议,世称通儒。累迁五官中郎将。卒年七十余。

董允(?-246),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中郎将董和之子。初为太子舍人。刘禅嗣位,迁黄门侍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虑后主年轻,不分黑白,以允秉心公亮,上表请以允、费祎、郭攸之任宫省事。不久,迁允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允对后主常诤谏。时后主宠宦官黄皓,允不但正色匡主,而且数责皓。皓畏允,允在世时不敢为非作歹。延熙七年(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的副手。九年,卒。

董伯仁,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隋代画家,隋朝初年尚在,汝南(今属河南)人。多才艺,官至光禄寺大夫殿内将军。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与展子虔同时入隋,并称“董展”

董晋,字混成,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开元十一年 (723年),死于贞元十五年(799年),仕唐,官至宰相。他出使回纥不辱使命;在韩滉权盛时,挺身而出为元琇辨解;在四镇之乱时游说李怀光不叛朝廷;在宣武时,平息邓惟恭之乱,井抚御其骄兵悍将,其中后两点最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的安定。

董平 (?-835) 唐宣州溧阳人。顺宗永贞进士。累官门下中书侍郎。文宗太和末,与大臣贾梀等谋尽除宦官,诈称天降甘露,命宦官仇士良等往视。事泄,反为宦官捕杀。史称“甘露之变”。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董解元,金朝时皮陵戏曲家。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书漏灶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性和易,通禅理,诗文俱佳,书法卓然成家,画极潇洒生动。着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书。

董贤 西汉大司马。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

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字克平。以贡生授六和知县。善骑射,嘉靖三十二年(1553)率兵讨倭寇,任按察司佥事,领海防道,驻上海县。次年,通倭头目萧显导倭进犯县城。他以弱兵固守,迫倭败退。所练士兵,识地势,知敌情,屡立战功。三十四年,率兵直捣川沙倭巢,又会兵击倭于苏州。后受赵文华抑制,降谳苏州府同知,不久引疾辞官。

董小宛,著名才女,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丽,善书画,通诗史,后来嫁燃搜戚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

董说,(1620~1686),明末小说家。字若雨,号西庵。明亡后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并自称"槁木林"。中年出家苏州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字月涵。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代显贵,至其父时已趋衰落。董说幼年曾受业于"复社"领袖张溥之门,后加入"复社"。又与具有民族意识的南□和尚意气契合,南□去世后,董说即继任主持灵岩寺。好记梦,曾成立"梦社",并作《梦社约》,还有专写梦的《昭阳梦史》、《梦乡志》等书,在奇异的梦幻世界中透露出现实的内容,寄寓他对黑暗时势的不满。他创作小说《西游补》与此有关。

董邦达 著名画家,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必武 (1885,一作1886-1975)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原名贤琮。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次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等职。长征抵达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校长,代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委员等职。在北京逝世。有《董必武选集.诗选》。

董浩云

(1912-1982) 浙江定海人。名兆荣。早年在上海求学,通英、日、法等国文字。1928年考入金城银行,任职于天津航业公司。1940年以民营方式,成立中国航运信托公司。1946年在上海申请重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中国人驾驶轮船远渡大西洋、太平洋先例。1948年创办复兴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董事长杜月笙)。1950年公司迁台湾,并出版《般运》杂志。1959年建造七万余吨油轮“东亚巨人号”,为当时世界十大油轮之一。1971年与美国却普曼学院等校合办“海上进修学院”,为世界上唯一海上学府,又名宇宙号,任校董会主席,并设“董浩云奖学金”。后又在旧金山创办美国亚洲银行,任美国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理事、香港星岛报业有限公司董事等职,是董氏航运集团创办人,被誉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病逝于香港。著有《董氏航业丛书》四辑。

董存瑞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Ⅹ 定陶黑道最厉害的人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唐为立。定陶黑道最厉害的唐为立等24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菏泽市定陶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对恶势力团伙成功打掉。

热点内容
小学生法律知识的小论文五百字 发布:2025-01-15 21:21:26 浏览:126
酒驾法官 发布:2025-01-15 21:10:57 浏览:59
法官弄丢关键证据 发布:2025-01-15 21:07:21 浏览:323
未成年生子的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5 21:06:39 浏览:128
法律硕士专业考试211 发布:2025-01-15 21:06:21 浏览:229
解除司法拘留 发布:2025-01-15 20:57:30 浏览:383
经济法的理念论文 发布:2025-01-15 20:52:43 浏览:755
追究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5 20:46:49 浏览: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发布:2025-01-15 20:24:31 浏览:739
注册会计师和司法考试 发布:2025-01-15 19:42:55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