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
1. 军事兼民用项目施工建设期是否属于安全保密范围
军民两用的工程,仍然属军事工程设施。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的规定,只要涉及军事设施及军事设施保护情况的,一律亏明列为军事秘密。事实上销蔽告,即使是普通的城市给排水、城市供热、供气、防洪及城市电力、电讯、人防等工程,也是国家秘密,不得公开。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第八条:
军事秘密包括符合本例第二条规定的下列事项:
(一) 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情况;
(二) 军事部署,作战和其他重要军事行动的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三) 战备演习、军事训练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四) 军事情报及其来源,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特种状态等基本情况,军以下部队及特殊单位的番号;
(五) 武装力量的组织编制,部队的任务、实并毁力、素质、状态等基本情况,军以下部队及特殊单位的番号;
(六) 国防动员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七) 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配备情况和补充、维修能力,特种军事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
(八) 军事学术、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项目、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九) 军队政治工作中不宜公开的事项;
(十) 国防费的分配和使用,军事物资的筹措、生产、供应和储备等情况;
(十一) 军事设施及军事设施保护情况;
(十二) 军援、军贸和其他对外军事交往活动中的有关情况;
(十三)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项。
二、原建设部、国家保密局《关于建设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秘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建办[1997]49号)中第三条第(三)项“秘密级事项”第2条规定:
“城市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的城市给排水、城市供热、供气、防洪及城市电力、电讯、人防等规划图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
2. 人民法院国家秘密的范围
一)有关国家军事、外交、财政经济等方面不应公开之事项。
(二)国家各种措施之未决定或虽经决定而尚未公布之事项。
(三)各级政府认为应保守秘密之事项。
请采纳,谢谢
3. 如何推行司法公开与保守审判秘密工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法律得到正确实施已迫在眉睫。人民法院作为实施法律的重要部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其必然要求。“正义不但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的公开、透明,对于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日益高涨的关注,对于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司法公开热潮正在全国法院掀起,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形式和手段越来越多。随着司法公开的力度不断加大,给法院的保密工作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法院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和重公开、轻保密的不良倾向,使法院的保密工作形势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司法公开与保守审判保密的关系是当前做好人民法院保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司法公开对保密工作形势带来的挑战 (一)司法公开对干警保密观念带来的挑战。随着司法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干警的保密观念发生变化,部分干警对司法公开和保密工作二者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将法院保密与司法公开工作对立起来,担心强化保密工作会影响法院公开审判,从而形成重公开轻保密的不良倾向。一是“保密无用”论,有的认为既然要求司法公开,就不用保密,从而忽视保密工作。二是“无密可保”论,有的干警不掌握基本的保密知识,对司法公开和审判秘密的范围界定不清,认识模糊,甚至混为一谈,认为没有什么秘密可保。三是“有密难保”论,有的干警认为审判工作涉密环节多、事项多,对保密丧失信心,放弃主观努力。凡此种种错误认识,都对法院保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失、泄密问题的发生。 (二)公开主体对保密工作带来的挑战。人民法院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与其它国家机关保密工作主体有一定的差异性。一是涉密环节多。法院审理的案件从立案、审理到执行,各庭(局)或审判委员会讨论、定案等环节较多,都存在着泄密的可能性。二是涉密事项多。主要表现在:在一定时间内不宜公开的案件和数字;法院内部讨论与研究分析案件的情况及对策;正在审理案件的有关材料和处理意见等等。三是涉密时间长。一些重大、复杂案件往往办理时间长达一年半载,涉密时间比较长。为满足人民群众司法知情权的要求,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的力度越来越大,公开主体越来越广泛,公开效率越来越高,往往导致公开主体与保密主体发生冲突,公开与保密的界限不清,公开的尺度很难把握。再加上有时为了维稳的需要,往往以牺牲保密工作为代价,向当事人公开不该公开的内容或暂时不宜公开而提前公开。 (三)公开形式和手段对保密工作带来的挑战。当稿宽前为保证司法公开的效率和效果,司法公开的形式和手段越来键敬芦越多,如利用法院网站、庭审视频直播系统、电子显示屏及案件公开查询系统等,随着现代通讯、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工具在司法公开中的广泛运用,大量秘密和信息存储的方式发生变化,使保密的难度明显增大,泄密渠道明显增多,泄密的隐患增多,泄密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同时窃密者利用现代技术非法窃取涉密信息行为更具隐蔽性,给保密防范带来困难。 二、做好司法公开工作和保密工作的对策 (一)厘稿带清司法公开和保守审判秘密的关系,消除错误思想认识。公开审判制度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及三大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一项基本的审判制度。为了严格执行该项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开审判的相关事项做了具体规定,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严格遵照执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法官应当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依法告知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本案审判的相关情况,但是不得泄露审判秘密。”可见法官在执行审判公开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履行明理释法等职责时,亦应以审判工作秘密的相关规定为限,划清公开与保密的界限,以防止泄露审判工作秘密,从而对公开审判制度的实施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保守审判秘密,最高人民法院、国家保密局《人民法院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秘密具体范围的规定》对审判秘密进行了具体规定,并且将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合议庭讨论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记录,以及其他虽不属于国家秘密,但一旦公开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事项,应当按照审判工作秘密进行保守,不得擅自公开扩散。我国保密法也明确将审判秘密纳入保密法的范畴,泄露审判秘密不仅会给审判工作带来种种困难,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 由此可见,审判公开是指在不伤害国家的秘密、他人的商业秘密或隐私的,不伤害未成年人受保护的特殊范畴的前提下的公开,其目的是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因此,公开审判的力度越大,保守审判秘密的特殊性作用更加凸显,这充分说明保密工作与审判公开是相互依存,互不矛盾,和谐统一的。 (二)进一步完善定密规则,准确界定司法公开和审判秘密范围,把握司法公开尺度。有的干警对于工作中的哪些事项应该作为秘密,哪些不应该作为秘密认识不足,对于审判公开的尺度把握不准,个别干警甚至认为法院工作已无密可保,有密难保,因而思想松弛,可能在不经意中泄露秘密。人民法院要严格按照《保密法》和《国家秘密及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法院中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做好密级的划分、调整和确定工作。使干警了解关于审判秘密的定级规则,分清哪些能公布,哪些须保密。比如在案件宣判前,法官的意见、合议庭的评议情况、审委会的讨论内容等,都属于涉及审判秘密的内容,应当注意保密;而审判活动中,承办人信息、审判流程等都属于应当对当事人公开的信息。因此,要在审判活动中,注意分清涉密内容与非涉密内容,严把涉密关,处理好“公开、透明办案”与“保守审判机密”的关系。 (三)完善保密制度,强化保密工作责任。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当前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机制建设。一是要健全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要加强对法院内部的统计、档案、机要等保密人员的管理,明确涉密人员的工作职责、职权范围、责任追究等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完善涉密人员上岗、在岗、离岗的申报、审查制度,明确制约措施,防止涉密人员离岗后发生泄密事件。二是要健全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制度。要抓好因特网的保密管理工作,完善网络站点实行登记备案制、建立上网信息保密审查等制度,控制源头,确保法院工作秘密和审判秘密不上网扩散。三是要健全完善审判工作保密制度。审判环节是法院保密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中心环节,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是不得公开进行审判的,应当予以保密。此外,笔者认为,应结合各个审判环节,具体抓好相关环节的保密工作。如:受理属于保密范围的案件时,应同时部署保密工作,办案人必须明确该如何做好此案的保密;合议庭讨论案件和向审判委员会汇报案件时,要汇报办案中保密措施和效果;检查案件质量时,要同时检查保密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有无泄密漏洞;对业务庭指导工作时,也要指导保密工作。四是严格保密责任追究。将法院保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对各部门实行动态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要将保密工作考核与落实法院工作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贯彻落实行动迅速、措施得力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肯定和表扬,对落实不力或在保密工作上出问题的部门要予以查究,如通报批评、责令检查、诫勉谈话、党纪政纪处分。 (四)加强技术防护,提高保密工作实效。一是加强通信秘密管理,在治“漏”上下功夫。如涉密文件、资料传输不得使用明传。邮寄属于秘密的文件、资料、卷宗必须登记并经机关机要部门传递。二是加强办公计算机保密管理,在治“松”上下功夫。办公计算机的自动化网络与社会公众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凡属绝密信息一律不准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内。对涉密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人员及相关责任人一一登记在册,建立信息档案,跟踪管理,确保不泄密。三是加强涉密内部资料保密管理,在治“乱”上下功夫。对内部刊物、简报、表格、图片等根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其密级,整理归档,分类管理,凡需借阅、复印均需经分管领导同意。上网信息发布前须经信息管理部门审核并经院领导同意审批后,才能统一由技术部门的计算机专职管理人员或网页管理员发送,从而保证上网信息依法、真实、保密。 综上所述,在执行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和审判保密的相关规定时,应该首先对此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出其薄弱环节与具体表现,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而后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从整体和个体的不同角度来开展工作,以最终形成整体的合力,构筑好预防体系,既保证司法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又有效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4.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的区别主要表现有四方面,分别是:
1、涉及的利益不同。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其内容涉及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外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刑事司法等领域。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受到损害。而商业秘密仅仅是涉及权利人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的信息,其内容也局限于与科研、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一旦泄露,损害的是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利益;
2、确定的程序不同。国家秘密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确定,依据国家有关部门保密范围的规定,确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商业秘密的确定没有法定的程序,只要符合商业秘密的基本条件,权利人又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就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
3、处置权不同。国家秘密是一种公权,而商业秘密属于私权。国家秘密未经法律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或转让。而商业秘密只要权利人自己决定,就可以参与市场交易,进行有偿转让或随意转让给他人,除非这种转让会对他人的权益或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否则是不受法律限制的;
4、法律责任不同。国家秘密一旦被泄露,损害的是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侵害的是国家的保密制度,对泄密行为人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商业秘密一旦被泄露,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可以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也可以不追究其责任。
国家秘密与个人隐私区别有两点,分别是:
1、法律属性不同。个人隐私属于私权利的范畴,国家秘密属于公权力的范畴;
2、所有权主体不同。个人隐私属于自然人,国家秘密属于国家;
3、所有权内容不同。个人隐私限于个人事务,国家秘密涉及公共事务。但在一些特殊情形下,特定自然人的个人隐私可能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考量,纳入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第一百五十六条
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第一百五十二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5. 法院工作秘密事项清单
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合议庭讨论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记录,以及其他虽不属于国家秘密,但一旦公开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事项,应当按照审判工作秘密进行保守,不得擅自公开扩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条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严格遵守宪法和祥模雹码陪法律;(二)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三)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四)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谨帆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六)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七)通过依法办理案件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6. 审判公开原则下如何保守审判秘密
宋奎 汤志宇
一、审判公开与保守审判秘密的涵义
审判公开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建立审判、审务公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让当事人明白诉讼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同时进一步规范审判活动,增加审判活动的公正性、公开性和透明性。
保守审判秘密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保密法》和《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明确将审判秘密纳入保密法的范畴,泄露审判秘密无疑等于违法,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国家保密局《人民法院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第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合议庭讨论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记录,以及其他虽不属于国家秘密,但一旦公开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事项,应当滑蠢按照审判工作秘密进行保守,不得擅自公开扩散。
二、当前现状及原因分析
然而,在法院大力推进审判公开的同时,也面临另外一个难题。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审判秘密泄露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法院泄露审判秘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案件的审判人员或合议庭、审委会成员造成的泄密;二是个别审判人员因对案件处理意见不一致,或者与当事人有某种利害关系而有意泄密;三是有些审判人员缺乏警惕性和防范意识,造成的无意泄密。
产生泄密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领导重视不够,目标执行不力;相关法院干警保密意识不强;内部制度不健全,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案卷或涉案材料被盗、丢失,从而引发泄密事件;对泄密事件查处不力,单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泄密现象得不到根本遏制。
三、新形势下保守审判秘密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法干警的保密知识教育,提高其保密意识。加强审判、审务公开的同时,开展保守审判秘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切实改变当前有些政法干警在保守审判秘密方面肤浅认识的状况;同时开展审判秘密警示教育工作,选取当前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因审判秘密保守不当而招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性案例,做到警钟长鸣。
2、制订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保证审判、审务公开和保守审判秘密的各早知项制度落到实处。随着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全面推行,保密工作也应随着审判方式改革而进行变革,该公开的要及时公开,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让当事人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但必须强调的是,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信息公开”,而应注意是否具有可保性等方面来权衡公开或不公开,并要严格确定保密范围,对泄密事件要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3、严格杜绝文书打印过程中的泄密事件发生。实践过程中,因文书打印不善造成的审判秘密泄露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审判工作保密制度以及文书签发、打印、材料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法院的各种法律文书的打印,应当在人民法院内打印,禁止在法院以外的部门打印,以防泄密。
4、创建制度全、责任明、两手抓、两不误、防范严的保密格局,将保密工作纳入法院工作的议事日程,使保密工作陆让消真正落到实处,使法院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提供司法保障。作者单位: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
7. 《人民法院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全文
貌似是涉密的,只能到金城出版社买汇编或者到当地保密局申请查询。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守审判工作秘密的规定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守审判工作秘密的规定有以下几点:一、任何人不得向亲友、熟人以及工作上无关人员泄露审判工作秘密,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案件的处理情况。二、案件宣判之前,任何人不得向当事人或其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工作上无关人员泄露案件的处理意见。三、合议庭、审判委员会对具体案件处理的讨论情况以及有关单位领导、党委的意见,一律不得向工作上无关人员和单位透露,尤其不得向缠诉不休的当事人泄露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七条 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第二十六条 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