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院立案标准
㈠ 民事诉讼立案条件
民事诉讼立案条件: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立案的条件有:
1、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在管辖范围内的。
二立案具体条件是:
(1)案件依法应由本机关管辖;
经审查案件来源材料(控告、检举、自首等),确实存在犯罪事实;
(3)根据犯罪事实的情节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案件不属自身管辖,应移送主管机关。如无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
三、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
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在管辖范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㈡ 民事纠纷法院立案条件
因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法院才会立案受理: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民事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有证人的,载明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当事人提出起诉、自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人、自诉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起诉人、自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2.委托起诉或者代为告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代为告诉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3.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
4.起诉状原本和与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人数相符的副本;
5.与诉请相关的证据或者证明材料。
三、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1.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2.对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3.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4.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