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论

法官论

发布时间: 2020-12-17 19:53:48

A. 去法院法官理论,我可以用录音机把他说的话录下来嘛这不算侵权吧

不一样。自己平时
听自己的声音
时候的声音传导方式和从录下播放的声音的传导方式不一样,一个是通过骨骼和空气传导,一个是只通过空气传导。

B. 求论法官的唯一上司是法律为题的司法考试论述范文

论法官的唯一上司是法律

司法权、行政权以及立法权构成了国家的三种权力,司法权是一种解决利益冲突的权力,在解决相互冲突利益的时候,法官有回避制度,这种回避从基本原理来说,是要获得当事人对法官中立性和公正性的一种信赖,他不可以有任何方面的因素使得当事人对他的公正性表示怀疑。法官是行使司法权的主体,凡是采取司法独立原则的国家,莫不把保障法官独立地位作为其制度的核心和基石。

(一) 审判权是裁判权,其有效行使需贯彻法官独立审判的司法原则。

审判权,本质上就是代表国家行使的对争执双方的正义给与法律上居中裁判的权力。审判过程,包括审理和裁判两项活动,是一个查明事实、判断是非基础上适用法律的过程。法律规定是普遍的,而法官的职责就是根据其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在良知的引导下对具体争议予以判断,是抽象的法律规范形式转化为对具体争议的处理使用上。

为保证裁判的公正性,就要求法官必须是争议之处的超然者,与争议双方及争议的问题没有任何利害与感情纠葛,更不能从属于争议的任何一方,惟此才能以旁观者的心态平静的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只有自己意志的自由存在,才能保证行为完全是自己的。

同样,审判权也不能丛属或受制于争议方之外的势力。当审判权外的势力强大的使法官无法凭良知及对法律的认识而处理争议时,实际上审判权已被此势力影响或控制。若此势力的意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冲突,法官的最终裁判会偏离法律也就不可避免了。审判不同于行政管理,正如马克思所讲:"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审判职能严格依照法律而非任何的命令、指示来进行。

(二) 审判权的行使具有软弱性,不独立地信奉法律,便易被其他权利干涉

审判权的行使具有被动性,是被动的执行适用法律。"尽管法院有时又压制个别人的情况发生,但人民的普遍自由权利却不会受到出自司法部门的损害。"在"不告不理"原则下,只有当事人诉诸法院以求解决争执,审判权才能介入,适用法律,才能行使权力,显示其存在,而且其行使也仅限于当事人要求裁判的范围。

审判机关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志采取任何的主动行为。审判机关的唯一武器就是法律,而法律是有立法机关制定的。因此,立法机关可通过制定法律或任免法官决定审判机关权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影响审判权。而审判权的有效行使,又往往依赖于行政权的支持配合,如行政机关权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影响审判权。而审判权的有效行使,又往往依赖于行政权的支持配合,如行政机关为审判机关的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土地,设施等资源保障。行政机关也希望控制审判机关,通过控制可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可将一些可能引起非议的行为以"合法"的形式出现。因此"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的审判机关,虽有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职权,但也难免为行政权所左右。只有独立地信奉法律才能真正实现审判权的自我。也才能有效发挥审判权的作用。

(三) 审判独立就是法官独立

审判权行使不是抽象的,是通过具体的法官审判来实现的,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实际上就体现为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无法官的独立,就没有法院的独立。有人认为"我国是法院独立审判,而不是法官独立审判",这实在是对法律形而上学的误解。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人民法院组织法及三大诉讼法又规定"审判采用合议制及独任制"(行政诉讼除外),这也表明合议庭、独任制是审判的组织形式。独任庭自不必说,而合议庭里法官的地位也是平等的,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案件。可见,合议庭、独任庭代表法院审判,法院的独立离不开法官的独立,最典型的莫过于英美法系的一些国家,其判决书就是依法官个人名义出具的。即使大陆法系的国家也有相关的规定:如1919年德国基本法明确规定:"法官独立,只服从法律。"可以说,法官独立正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的司法原则,如1982年国际律师协会《司法独立最低标准》、1983年第一次《司法独立世界大会司法独立世界宣言》等均认为,法官在执行期司法职务时,根据法律及良知的拘束,公平的决定其所系属之事务,不受任何方面及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的限制、影响、诱导、压力、恐吓或干涉,即言明司法独立就是法官独立。

因此,要使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只有要求法官的唯一上司是法律。

C. 原物权属不属于原告拥有权属,法官论原,被告返还原物纠纷案件,符合法律受案条件吗

符合

D. 如何论证法官思想的独立性

司法现在经常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充当中立的裁判,所以它承担着更大的使命,而且这个使命不容易承担。司法操纵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这样巨大的压力承受在一个常人的肩膀上,人们往往觉得心里不塌实,所以需要把这个常人加以包装,包装得和人不一样。头发一定要怪怪的,衣服要不同,这样无论给衣服之内的人还是衣服之外的人都有强烈的警醒,那就是说我做的工作不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人命关天的的事情,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法律准则的统一,这么重要的工作我一定要认真的做。穿上这套衣服以后,其他的人也会对他有强烈的期望。我想这是把法官营造得非常奇特非常不一样的作用。
军警式的制服所营造的气氛,就比较简单了,那是一种工具化的气氛。穿这身衣服的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他不过是个服务的角色,他是完整我们另外某种价值的辅助性的角色。中国的法院一直处在权力的边缘,司法机关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只不过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我是1978年开始学法律的,进学校前还是作为绝密专业招生,一定是苦大仇深出身的人才可以学法律。进去以后就教育我们要做无产阶级专政的“刀把子”,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一个人磨得锋利,“党指到哪儿就砍到哪儿”“社会主义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我们看到长期以来司法机关的角色,法律人的角色,就是服务者。52年为反右服务,56年为反胡风服务,57年为反右服务,58年为大跃进服务,“三马齐出动,拧成一股绳,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我们现在看当时的报纸很好笑,但都是现实。66年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服务,服务不长时间,法院就被军管了。我还曾接到一个当事人寄来的当时的判决书,判处他反革命罪,这个判决是山东烟台军分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法委员会作出的。当然文革以后恢复法院,为改革开放服务,后来为商品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现在又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法院总是个次要的角色,并不是个神圣化的角色,如此次要的角色当然不需要那样奇特的包装,所以穿了一身军警服。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层面的含义,法官是一个特殊的神圣化的角色还是一个工具化的角色。
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穿着法袍的人有一种独立感,他是独立的职业,独立的人。司法的角色象征着独立性,法官的最重要的品质是独立。为什么司法要独立?其实每一个法官要独立,是因为法官处理案件,行使权力只在法庭之中。在法庭中行使权力的过程需要一种对人的观察。比如在司法过程中,我们为了查清案件的事实。离不开当面锣对面鼓地观察。证人在作证之前要宣誓,宣誓之后法官会向他反复强调,你已经向上帝宣誓了,现在你说的话如果有假的话,你不只是对我撒谎,你是对上帝撒谎。这对人心理上有警醒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是辩证唯物主义,天不怕地不怕,向毛主席宣誓也没有所以我们现在伪证特别多。当伪证率很高的时候,说明一个民族道德,伦理层次的下降。
证人在作证时,法官要观察他有没有作伪证,神色怎么样。我们古代有句话“以五声听狱讼”,为什么他脸红,为什么他口吃,为什么发抖?这时法官必须当面观察当面判断,这样的职业需要长期以来在法庭积累的经验。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和英国,对法官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法官老的好,律师少的俏”。法官越老越好,老的才有经验,老了才能对人情世故作出一些判断。我曾经说我人生中最大的灾难就是在大学毕业实习期间去让我去处理离婚案子,我怎么去处理?我还劝大家,“一日夫妻百日恩”。像我这样一个嘴上无毛,从没结婚的人怎么给人家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在英美国家,包括香港,通常不会出现40岁以下的法官,通常从执业十年以上的律师或者检察官队伍里选任。
一个法官最不好的是容易被迷惑,经常心里拿不准。从前有个法官,听完原告的陈述后对原告说:“你说的对太有道理了。”再听被告说,说完了,对被告说:“你说得对呀,你说得真有道理。”旁边的书记员说:“法官大人,不可能两方面都的对的,因为他们是对立的。”法官说:“哦,搞了半天原来是你说的最对。”法官需要良好的判断力,法官这个角色不需要搞年轻化。当然年老的需要有一个补偿,这个补偿是法官基本上没有退休年龄的限制,不能强制退休。美国的霍姆斯大法官62岁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直干到91岁。他一坐在法庭上,白胡子,白头发,黑法袍,真正给人一种司法的威严,这能带来一种重要的效果。有时候司法处理的问题,不一定有很明确的是与非,没有什么真理不真理的问题,司法所解决的问题不过是一种平衡术,这就是为什么古罗马人给法律下的定义是“一种公正善良的艺术”。这样的艺术需要伟大的艺术家来表演。
说明这个道理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妇女有没有权力堕胎的问题,女权主义者们的口号是“我的身体我的自由”,老娘要把肚子里的东西做了你管得着吗?法律,什么法律!都是臭男人们制定出来限制我们女人的,两千来的法律历史都是一部男人欺压女人的历史。那天我给我们00级新生开迎新讲座,我一看不得了,这届女生占百分之六十多了吧,相当可怕。我作为一个男教师深感忧虑。将来恐怕法律要变成女人的声音了,现在法律基本上还是男人主导的声音。女同胞认为不允许堕胎的法律是对她们一种不合理的限制。有道理,这种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另一方面,保守人士看来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不是杀人吗?当然是杀人。搞法律的人在那里搞了个虚伪的说法,认为人的生命从出生之时开始,这是虚构的东西。真是这样吗?不,人的生命是从受孕开始,没有上半场哪有下半场,没有十月怀胎,那有一朝分娩。那不是生命是什么?你为什么要惩罚在大街上杀人的人,为什么不惩罚在医院杀人的人?有区别吗?我看有区别,区别就是在大街上杀人时对方可以反抗,可以正当防卫,而在医院杀人这个小生命从来不跟你交涉,从来不搞正当防卫。选择更残忍的方式杀人者难道不更应该受到惩罚吗?我想问问大家这里面有道理吗?不。其实法官很难判决这样的案件,这是一个所谓的“艰难案件”。但法官又不能不判,这时唯一可以求助的是法官的崇高威望。实际上这样的判决无法获得人民普遍真正的拥护。现在我最不喜欢法院系统流行的一句口号是: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做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现在法院正在开展这样的所谓的“双满意”的活动,还要评“双满意”标兵。怎么可能是双满意,叫人民都满意,最多只有一半的人满意,那就是胜诉的当事人满意,败诉一方的人觉得不满意,有时甚至胜诉的一方也不见得都满意,因为许多人觉得胜得还不够,胜得不过瘾可见司法常常在一条艰难的路途上跋涉,作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法官,法院必须要有崇高和独立的地位。
在我们国家这种独立还不具备。我们讲司法独立,讲法院独立,基本上讲的是整个法院系统独立于外部,而基本上不讲法院个人的独立。有一种说法:现在的法官你控制他还这么差,搞司法腐败,什么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原告被告都吃完,还说法制不健全。我自己正在做个论证,希望人们意识到这种思路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会使我们的法官素质越来越低而不是越来越高。大家想想,我们的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下半年的时候对外招考十名高级法官,我知道那个高级是什么意思,就是处级法官处级审判员。当然从外面招进去就是处级,那对最高法院来说也是破例。然后报纸,电视都来宣传,最高法院招十名高级法官,条件是大学从事法律教学的正教授,研究所里从事法律研究的正研究员。一级律师,国家机关从事法律工作正处级以上干部,最后一条是北京户口。上有一篇文章对最后一条做出批评,题目是《北京是谁的首都》。认为最高法院的这种做法有一种地域歧视。这样的招法官的做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冷落。到报名那一天,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非常兴奋的摆桌子,摆椅子,新闻媒体的“大炮”都架在门口了,天啊,几天下来就只有几个人报名。(笑声,掌声)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中国最神圣的司法殿堂对这些学者律师毫无吸引力?而在西方国家,被人们任命为最高法院的法官那简直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事情,是多么光荣而神圣的选择。可是在中国没有人报。我曾经问过我的几个同事为什么不去报,他们说“去哪儿干吗”?真的是这样,我跟同学们讲过,全国最好的一个位置就是北大法学院的教授,,比那些高官们好得多,收入比他们高,而且还自由,到最高院干吗?到最高院我可以发表我的文章吗?不,你发表文章要谨慎,因为人家会以为你代表最高法院,所以最好不要写文章了。到最高法院做个审判员,我能够写体现我的个性的判决书吗?我应点语言的追求,引证一点国外的判决注释里有点外文。不行!能不能要求庭长别审我的判决书了,我的判决书是我的判决书,不是庭长的。不行。现行的官僚体系不允许有这样的个性化的行为存在。那我去干吗?我在这儿挺好的,从来不会发表文章还要院长审查通过。在最高法院那个毫无个性的机器里做一个毫无个性的螺丝钉,我不去!
法官的独立性是法官得以公正,得以在社会中展现正义力量的非常重要的保障,而我们现行的法官制度是官僚化,等级化的法官制度,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法官法》修改过程中,草案中有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法衔制度”。当时我问法衔制是什么意思,回答是:因为现在法官外表上看不出来什么级别,体现不出等级,所以要借鉴军队的做法,在外表上加以区别,比如一级大法官,一个大星,二级大法官两个星。我说你们现在服饰够别扭的了,还要搞一个法衔制。军队为什么要搞军衔制,因为军队最重要的是服从,军人应该很清楚的知道应该服从谁,应该指挥谁,那不需要两个人认识,只要用军衔来区分级别,以便确立军队里的等级,这是军队胜利的前提条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但是法官需要这个特色吗?我们现在在实行四等十二级的制度,不断暗示法官级别,暗示高级法官可以支配低级法官,低级法官要服从高级法官。司法的行政化非常严重,最重要的表现是等级化。科举制的长期实行使我们今天建立了一个新制度的想象力受了极大的局限,我们设法想象除了官这套评价体系以外还有什么别的评价体系。比如医院有处级,局级,副部级,和尚杭州灵隐寺的主持是局级和尚,是政协常委。大学也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的报纸登着“教育部决定北京大学是副部级大学,我校校长党委书记享受副部级待遇”。我说北大真是降尊纡贵,多么有尊贵的学校,历史比国家历史还长,校长地位绝不比国家元首低,何必搞个副部级来当。哈佛大学校长从不把国家总统放在眼里,他也是个“总统”啊,他的名号和总统的名号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他指挥下的“小国家”历史比美国的历史可悠久得多。那才是一个大学的尊严。
法袍的第三个寓意是,在法袍这一古老的服装样式下,法官必须要维护一个职业的完整,维护行业的悠久传统,它提醒着我们这种角色的特色。这就涉及到法治的问题。在许多国家里你会发现,不同的行业对社会变革的反映不尽相同,有的行业喜欢变革,喜欢进步。比如年轻人喜欢社会进步,社会变革;文学家很喜欢社会动荡,诗人很少有人写歌舞升平的诗写出千古诗名的,伟大的诗人都是写人类的痛苦,社会的动荡,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当然职业革命家喜欢革命;历史学家喜欢革命,现在社会平和了,我想写当代史的人简直无聊透顶,只能年复一年地写:“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谁看啊!但是法律这个行业偏偏培养一个人保守,稳定,不那么激进,千方百计维护既定价值的习性。可以说,今天所说的“法治”之所以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向往,是因为它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受到某种过去的规则的制约。法治有几条黄金定律,一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律没有规定的,你尽管去做,没有人会惩罚你。“法不溯及既往”从前我们审判林彪,四人帮,觉得那是国家法制民主的里程碑,今天回过头一看,好象还是存在某些问题。因为审判时用的1979年制定的法律,而他们犯那些有罪的事都是文革期间,这就违反了法治的原则,开了一个相当不好的先例。规则一定是提前存在的,行为是后来发生的,这样的法律才可以遵循。法官每遇到一个案件,他不由自主的就回头看,看过去发生的种种,看有没有法律的规定。这个法律在有些国家能延伸到两百年前,在英国有些法官,现在还在引用14世纪的法律或判例。托克维儿说:“英国人喜欢他们的法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法律好而是因为他们的法律老,”老的才是好的。《封神演义》里的申公豹脑袋被人砍下来了,后来发现砍错了又给安上去,结果安倒了,脸到后面去了。申公豹走路的时候往前走就是往后走,往后走才往前走。我们今天的语言里也有,说未来的时候我们说“今后”,说过去的时候我们说“从前”我们的文化到底后走还是朝前走搞不清楚。我们的记年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公历永远向前走,我们六十年一甲子,是绕着圈子走。
法律家就是不停的朝后看,总是用过去的规则来限制今天的行为。当政治家头脑发热的时候。法律学家总是拽拽他的衣袖或者给他当头棒喝。这种稳健的保守主义在许多社会里创造了重要的价值。加上法官年龄老的特征就使得法律家保守的特征更显露无遗。另外,又加上法官不受民意制约,更使得法官可以深谋远虑。在每个这个民主的国家里,三权之中的司法权,老百姓拿它没办法,总统任命法官,全国联邦法院的法官八百多人全部由总统任命,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民主的程序,而且总统一旦任命,法官就变成了断线的风筝,总统没办法控制他,每个法官都保持严格的中立。人民没办法控制他,法官在他的正当行为期间终生任职。我们发现三权分离的制度是民主政体与贵族政体相互妥协的产物,尤其是在司法领域中。总统这边,老百姓不高兴他就当不了,当上了老百姓也不高兴,过四年他就要下来;议会所有成员都是民选产生的,但司法老百姓就无可奈何。而且,宪法中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减少法官工资的法令"这是宪法里唯一规定的一个行业工资问题。国会议员是靠不住的,但有一个行业大家都认为是靠得住的那就是法官。为什么法官不是民主产生,不受民意制约,反而是靠得住的?这是我们研究美国民主制度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们现在法官穿的服饰是新派服饰,不能提醒我们注意这个古老的行业,他谈不上提醒法官决策是保持连续性,要注意与传统的契合。
前不久,我在法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我们现在司法制度的建设有四大矛盾,第一个大矛盾是:这个社会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中央动员型的治理传统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我们喜欢最上面有核心,中间有一把手,都团结在核心周围,服务中心工作。这种情况下,司法的中立,独立,消极性得不到理解。第二个大矛盾是:“依法治国”要求的法院居于权力的真正核心和现在实际上法院等司法机关处于边缘化的矛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党内政治局委员都不是,只要看这一点就知道他们根本不占决策的核心位置,这种实际的边缘化造成了法院现在的矛盾,一方面想讨好真正的权力核心,但结果是自己越来越卑下,越来越低贱;一方面为了向社会显示他有力量,在社会中穷兵黩武,搞什么“执行会战”。结果愈发边缘化。第三个矛盾是:“依法治国”要求的法律单极化和实际法律的多极化的矛盾。“依法治国”要求法律规定自成体系。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一套规则,由最高法院作为最终的裁判机关来加以解释。而在实际上,有法律效应的东西多极化,我们经常看到法外有法,法上有法。比如现在流行的“双规”,党的纪检部门可以让一人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这涉及到人身权利,这样的权力本来只有司法机关以及公安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才能够行使。法律之外分明有许多规范超越了法律。最后一个矛盾是巨大的改革热情和相关知识积累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热情很大,不断推出改革新举措,个案监督,错案必纠,对外招考法官,电视直播庭审,但这些措施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这就证明了在相关决策者的心目中,什么叫法庭,什么叫法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所以我们的目标并不清楚。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国家,在追求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过程中,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我相信,司法改革可能会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也可能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突破口 。所以我想,在座无论是不是学法律的,都应该背负起一个义务,那就是以各自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相关制度,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法律制度朝向一个民主,自由,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我总是想,我们国家在奥运会上可以获得金牌的第三名,为什么不能在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上排名世界第三呢?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是有这个智慧和能力的。

E. 以律师法官的角度论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渊源包括立法机构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机关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本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并且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法律结构不同。
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涉及的规范做统一的系统规定,法典构成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英美法系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法律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而,其法律体系在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干的。
第三,法官的权限不同大陆法系强调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得规定来审判案件,法官对成文法的解释也需要受成文法本身的严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英美法院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来审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技术创造新的判例,从而,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
第四,诉讼程序不同。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突出法官职能,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而且,多由法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法庭来审判案件。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法官只是双方争论的“仲裁人”而不能参与争论,与这种抗辩式程序同时存在的是陪审团制度。

F. 求大神指导论文“论法官的量刑权“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在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为求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独立、正确地处理各类案件的一种权力。其基本特征如下:
1、自由裁量权贯穿于诉讼过程的始终,它始于案件的受理,终于裁判的作出。
2、自由裁量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其主体主要是审判组织,即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3、自由裁量权一经作出,非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自由裁量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当然的具有法定效力。
4、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正当合理。判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正当合理性,以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为标准。
二、自由裁量权的内容。
1、适用实体法上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数量众多,许多法律存在交叉和竞合的现象,还有些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和不协调之处。即使是某一具体法律,也往往存在许多原则性的规定及一定的适用幅度。这些都为法官适用实体法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适用程序法上的自由裁量权。由于程序法规范并非都是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因此在适用程序法规范时,自由裁量不可避免。
3、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在查清案件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权。查清案件的事实情况,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就司法实务而言,查清案件事实的关键在于审查判断证据,也正是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并判断其是否确实充分,确定其证明效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其表现就是自由心证制度,即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事实上,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司法能动性,需要自由裁量的权力。
三、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可能以有限的法条去处理无穷之社会事务,故法律允许法官自由裁量确有必要。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
1、法律具有滞后性和发展性,历史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完美法律。法律总是对既村社会现象的反映,但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决定了新的法律关系不会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而不产生。所以只有允许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才可以对现有法律的适用进行必要且适当的补充,并为以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抽象性的规范与具体案件的适用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法官在断案时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3、由于法官个人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阅历不同,导致对同一法条理解上的差异和对同一事实价值评价上的区别。这种个性特征出现在诉讼过程中必然表现为自由裁量。
4、众多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矛盾,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有的法律可能为处理某一事实提供了多种选择。若对法律的实质内容进行选择就牵涉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四、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控制
在现代司法中,绝对的自由裁量权不被各国所认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权力,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均无条件的发生,而只是一种相对自由权。这种相对的自由裁量权更多的表现为在对严格的规则进行漏洞补救以及含义明确的补充性规定。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合理有效地控制,,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细密、严谨、操作性强的实体法。通过不断的完善立法,减小自由裁量的空间,从而合理控制自由裁量的行使。
2、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诉讼保障制度,从程序上保证法官自由裁量的内容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3、制定科学严密的证据规则,合理控制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和认定案件事实上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
4、确保法官审判独立。只有赋予法官独立的审判地位,才能保证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加快法官队伍精英化的建设。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职权,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具体法条的理解,应当从法理和立法者初衷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裁量内容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①(美)约翰•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中译本),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印。
②(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中译本)群众出版社。
③洪源《刑事判断证据标准论》,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
④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⑤(英)彼得•查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译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⑥《中国法学》1999年第五期《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
⑦卞建林主编:《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G. 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在中国当前的审判实践中,究竟是否应当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应当赋予多大的自由裁量权,已经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孟德斯鸠关于“完美法官是自动售货机”的说法,有些人认为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不应当被赋予自由裁量权。然而,社会总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状态中,法律又具有相对滞后性,所以越是活跃的社会关系就越难为规范所完全控制或覆盖,就越有可能突破规范的限制。因此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再是法律机械的、被动的执行者,应当成为社会现象压力之下发展、创新规范内涵,同时寻求规范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体。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在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为求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独立、正确地处理各类案件的一种权力。其基本特征如下:

1、自由裁量权贯穿于诉讼过程的始终,它始于案件的受理,终于裁判的作出。

2、自由裁量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其主体主要是审判组织,即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3、自由裁量权一经作出,非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自由裁量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当然的具有法定效力。

4、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正当合理。判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正当合理性,以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为标准。

二、自由裁量权的内容。

1、适用实体法上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数量众多,许多法律存在交叉和竞合的现象,还有些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和不协调之处。即使是某一具体法律,也往往存在许多原则性的规定及一定的适用幅度。这些都为法官适用实体法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适用程序法上的自由裁量权。

由于程序法规范并非都是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因此在适用程序法规范时,自由裁量不可避免。

3、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

法官在查清案件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权。查清案件的事实情况,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就司法实务而言,查清案件事实的关键在于审查判断证据,也正是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并判断其是否确实充分,确定其证明效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其表现就是自由心证制度,即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事实上,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司法能动性,需要自由裁量的权力。

三、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可能以有限的法条去处理无穷之社会事务,故法律允许法官自由裁量确有必要。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

1、法律具有滞后性和发展性,历史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完美法律。法律总是对既村社会现象的反映,但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决定了新的法律关系不会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而不产生。所以只有允许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才可以对现有法律的适用进行必要且适当的补充,并为以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抽象性的规范与具体案件的适用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法官在断案时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3、由于法官个人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阅历不同,导致对同一法条理解上的差异和对同一事实价值评价上的区别。这种个性特征出现在诉讼过程中必然表现为自由裁量。
4、众多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矛盾,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有的法律可能为处理某一事实提供了多种选择。若对法律的实质内容进行选择就牵涉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四、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控制

在现代司法中,绝对的自由裁量权不被各国所认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权力,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均无条件的发生,而只是一种相对自由权。这种相对的自由裁量权更多的表现为在对严格的规则进行漏洞补救以及含义明确的补充性规定。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合理有效地控制,,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细密、严谨、操作性强的实体法。通过不断的完善立法,减小自由裁量的空间,从而合理控制自由裁量的行使。

2、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诉讼保障制度,从程序上保证法官自由裁量的内容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3、制定科学严密的证据规则,合理控制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和认定案件事实上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

4、确保法官审判独立。只有赋予法官独立的审判地位,才能保证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加快法官队伍精英化的建设。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职权,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具体法条的理解,应当从法理和立法者初衷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裁量内容的合法性。

目前,由于我国法制不够健全,也不够完善,在事实上我国法官比公开承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握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说,我国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十分明显和突出。人们反映强烈的司法腐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反对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随着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诸如对抗式模式的推广和质证制度在诉讼中的广泛适用,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因素必然会有增无减。要正视这种事实,就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加强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研究。 答案补充 参考文献

①(美)约翰

H. 『高分』求《东京审判》里法官讨论是否判死刑的台词

梅:如果没有人有新的见地,我想我们就可以投票了,如果没有人想在发言,那我们就开始了,韦伯爵士,我可以最后再说几句吗?
韦伯:当然
梅:谢谢,请给我那一杯水来
梅:我们都同意罪犯是有罪的,我们争论的焦点是 是否对他们处以死刑
战争中死去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只有死刑才能让他们瞑目,白奈尔先生,你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是否废除了死刑,
白奈尔:很正确
梅:某种角度上我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还是有些疑惑,
白奈尔:梅,我很乐意跟你探讨
梅:按照您的逻辑文明应该被尊重,但您认为生命呢?生命应该被尊重吗?
白奈尔:我想我不用告诉你我的答案,你应该非常清楚
梅:我想您应该不会否认生命是最宝贵的,因为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说杯代表人类,水代表文明,(打碎水杯)请原谅我的粗鲁,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人类,文明从何谈起呢?巴尔先生
巴尔先生:梅,请坐下,你想跟我探讨佛学吗?
梅:对于佛学我知之甚少,但我非常尊敬佛学,小时候我就从父母那儿学到,佛鼓励世人多行善,少作恶,对吗?
巴尔先生:这是最基本的
梅:那么佛教里除了扬善,是不是还惩恶?
巴尔先生:是!但是佛家说的是来世再报
梅:也就是说,人在今世做的恶,来世必有报,对吧?
巴尔先生:是这样
梅:但今世的罪恶谁来制止?佛能制止日本不再发动战争吗?东条英机会信佛吗?
巴尔先生:佛会让他信的,佛会爱他,佛会原谅他做的一切,最后每个人都会到达佛的怀抱,这就是佛的力量
梅:那是将来,我们和佛一样期待人间没有战争,没有罪恶,但精神的期待能左右现实中发生的种种不堪的丑陋和人性践踏吗?我不怀疑佛的力量,但我怀疑人间是否都能在佛的指引下走向光明?佛家不是说信则灵,不信不灵吗?那些人要是不信呢?我到赞成西方那句谚语:叫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巴尔先生,我们为什么来这儿?我们是一个国家的法官来这儿是为了审判,因此,我们要对他们依法严惩
巴尔先生:梅,你不用再说服我了,我依然认为我的观点很正确
梅:巴尔先生,我也不打算在说服您了,我想最后在对您说一句古希腊谚语: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老卫:我知道下一个该我了,请
梅:老卫,我的法官同事们,你们都是资深的法学专家,我想请大家一起考虑这个问题,法律是什么?法律的作用又是什么?经过了两年多的817次漫长的庭审,我们终于认定了他们有罪,可是我们却一直在讨论文明和宗教,先生们,这不是大学的课堂,这也不是寺庙,这里是法律的殿堂,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怎么惩罚这些罪犯,我认为,宗教是告诉世人,怎样做才能到达天堂,另一方面,法律明确规定了,什么事情我们不能做,否则就要受惩罚,就要上断头台就要上绞刑架,这就是法律,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对战犯们使用死刑的原因,除了掠夺别国的资源扩张自己的领土,日本还杀害了无数无辜的平民,日本军队,抢劫,强奸,放火,杀戮,杀害了无数中国,菲律宾,英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命,这还不足已被判处死刑吗?如果法律不给日本,不给这些战犯以最严厉的惩罚,谁敢保证日本有一天不会再次挑起战争?谁敢保证日本不会再侵略别的国家,谁敢保证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不会再次复活?在座那位先生敢做这样的保证?想说的该说的,我都说完了我们可以投票了,为了那些死在战争中的人,为了让他们瞑目,请各位慎重!因为他们在看着我们

I. 法院的判决书本人不服 可以去找法官理论去吗 问他为何这样判 给个解释可以吗

在民事诉讼中,对于判决,人民法院已经就判决结果,在判决书中列出事实与理由。回当事人对判决不答服的,不需要再找主审法官进行解释。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依法上诉或者申请再审,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J. 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在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为求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独立、正确地处理各类案件的一种权力。其基本特征如下:
1、自由裁量权贯穿于诉讼过程的始终,它始于案件的受理,终于裁判的作出。
2、自由裁量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其主体主要是审判组织,即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3、自由裁量权一经作出,非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自由裁量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当然的具有法定效力。
4、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正当合理。判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正当合理性,以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为标准。

二、自由裁量权的内容。
1、适用实体法上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数量众多,许多法律存在交叉和竞合的现象,还有些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和不协调之处。即使是某一具体法律,也往往存在许多原则性的规定及一定的适用幅度。这些都为法官适用实体法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适用程序法上的自由裁量权。由于程序法规范并非都是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因此在适用程序法规范时,自由裁量不可避免。
3、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在查清案件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权。查清案件的事实情况,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就司法实务而言,查清案件事实的关键在于审查判断证据,也正是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并判断其是否确实充分,确定其证明效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其表现就是自由心证制度,即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事实上,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司法能动性,需要自由裁量的权力。

三、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可能以有限的法条去处理无穷之社会事务,故法律允许法官自由裁量确有必要。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
1、法律具有滞后性和发展性,历史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完美法律。法律总是对既村社会现象的反映,但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决定了新的法律关系不会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而不产生。所以只有允许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才可以对现有法律的适用进行必要且适当的补充,并为以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抽象性的规范与具体案件的适用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法官在断案时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3、由于法官个人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阅历不同,导致对同一法条理解上的差异和对同一事实价值评价上的区别。这种个性特征出现在诉讼过程中必然表现为自由裁量。
4、众多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矛盾,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有的法律可能为处理某一事实提供了多种选择。若对法律的实质内容进行选择就牵涉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四、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控制
在现代司法中,绝对的自由裁量权不被各国所认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权力,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均无条件的发生,而只是一种相对自由权。这种相对的自由裁量权更多的表现为在对严格的规则进行漏洞补救以及含义明确的补充性规定。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合理有效地控制,,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细密、严谨、操作性强的实体法。通过不断的完善立法,减小自由裁量的空间,从而合理控制自由裁量的行使。
2、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诉讼保障制度,从程序上保证法官自由裁量的内容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3、制定科学严密的证据规则,合理控制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和认定案件事实上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
4、确保法官审判独立。只有赋予法官独立的审判地位,才能保证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加快法官队伍精英化的建设。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职权,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具体法条的理解,应当从法理和立法者初衷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裁量内容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①(美)约翰•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中译本),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印。
②(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中译本)群众出版社。
③洪源《刑事判断证据标准论》,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
④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⑤(英)彼得•查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译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⑥《中国法学》1999年第五期《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
⑦卞建林主编:《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