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故事今日说法

法官故事今日说法

发布时间: 2024-01-04 08:41:13

『壹』 湖南女法官遇害案一审宣判了,宣判结果如何

宣判结果大快人心,这位凶手直接被宣布执行死刑并其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原告的相关经济损失也需要凶手赔偿。这是一个执法人员坚守法律底线而被害的故事,故事中的受害者是湖南当地的一名女法官,因拒绝凶手的不合法请求才被杀害。为此社会各界对这位女法官的争议点赞和称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案子的经过。

三、该案一审判决凶手死刑。

事情过去几个月了,在这个案子中,受害人是一名执法公正的法官,由于凶手的杀人手段凶残,并且心理扭曲,此次伤害的又是国家执法人员,所以在案件的审理方面相关部门显得更加细心,最终在5月19日一审判决该凶手死刑。

综上所述,该案经过简单粗暴,被害人之所以被害也是因为没有帮忙走关系,没想到就这样遭到了对方的记恨,最终被对方在车库中杀害。根据知情人士透漏凶手向慧还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并且也是知识分子,和受害人是同乡和校友的关系。这个案子由于是一起法官坚守正义被害的案子所以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如今这样的判决也是大快人心让观众拍手称好。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贰』 中学生普法征文关于今日说法的

让每个孩子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纪念第二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

崔丽 王海洲 王亦君

编者按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事实上,从“一五”普法开始到“四五”普法规划,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法律保护,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

在第二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我们推出这一专版,根本目的即在于,通过宣传《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让贯穿于《宪法》核心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基本法治观念,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沁入青少年学生的头脑和心中。

法制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10月25日,北京。一间普通的会议室内,来自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等部门的有关领导,正在召开一个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为主题的会议。

此次会议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不仅司法部部长张福森、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团中央等高层领导悉数出席,与此同时,会议的内容还通过电视电话信号,传送给设在全国各地的分会场。

此次会议传递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我国正在努力构建从小学到大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这非同寻常之举意味着,法律知识的学习被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我国学生知识结构中法制教育比重大大增强。

不容回避的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令人忧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了解分别只有24.7%和16.4%。对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张潘仕指出,中学生对与其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这两部法律尚且知之甚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青少年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仍有待全面提高。

我国青少年所占人口比重很大,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2.4亿多人。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较弱,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青少年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的程度加剧,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其中法治观念淡薄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正视现在是为了铸造未来。为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日前,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重点勾勒了我国法制教育体系的构成,即小学法制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培养学生们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中学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中专、职校和技校要突出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法制教育要突出现代法学基础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民事法律、市场经济法律与世贸组织规则基本知识,树立宪法意识、权利义务对等意识和依法办事意识。

尤为重要的是,今后,法制教育状况将被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情况也将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学生学法和遵纪守法的情况也将纳入升学、招生、招工、参军考核内容。

有关人士认为,这份《意见》的下发,表明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被提升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高度。这是建设一个法治国家的明智之举和战略之措。

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正在全国各地构建、编织。

司法工作者到教学第一线

北京市昌平区检察官房家燕还有一个职务,是学校法制辅导员。她经常被邀请去中学讲法制课。

一次,房家燕到一所中学去讲法制课,刚走到校门口,看见一伙十五六岁的男学生围在一起,插腰瞪眼,有的还吵嚷着:“放学见,咱们没完,有你没我。”房家燕正准备上前,这时铃声响了,学生们都集中到教室来听房家燕的法制课。

房检察官的心中始终无法放下那几个吵架的孩子。她在讲课时特意举了学生因吵架动手酿成惨祸的例子。

她说,同学之间有矛盾要学会沟通,互谅互让,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大打出手。这种一时头脑发热导致的后果不仅会给同学造成伤害,还会给学校、家长带来巨大创痛。

她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孩子们,无论什么时候,头脑中都要有‘法’这根弦啊!”房家燕的目光关切地滑过每一张学生的脸。

课后,那几个男生围过来,红着脸说:“阿姨,刚才您讲的这些中学生案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违法犯罪,我们不想走上犯罪道路,那太可怕了。现在我们知道该怎样做了。”男孩们把手拉在了一起。

那一刻,房家燕感到,所有的劳累和担心都化做了欣慰。这也使房家燕更加热心于法制辅导员这个“业余”职务了。

目前,像房家燕检察官这样的法制辅导员以及法制副校长正活跃在全国各中小学校里。

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多由来自政法一线的人员担任。他们具备良好的法律知识,可以利用学校特定的文化传播空间,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在增强广大中小学生法制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的一道风景线。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设置还有很多局限性,如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工作方式和授课内容单一,缺少与学校有效的双向沟通、联系松散,法制副校长职责不甚明确等。

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因为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自身工作十分忙碌,不可能每天在学校,少有时间接触学生,而且他们平时的法律工作重点并不一定是与未成年人有关,再者,由于他们的法制副校长职务并不固定,工作和职务的变动,都会影响学校法制教育的长期开展。日前,海淀区教委经与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协商,共同推出了“中小学法律教师培训项目”,以着重培养中小学校自己的法律教师为目标,初步决定为海淀区每所中小学校培养一名法律教师。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未成年人权利义务法律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如何避免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及处理程序,使法律教师担当起学校法律教育及处理日常校园涉法问题的职责。

一位接受培训的老师说,我们接受了系统的法律专业培训,再给学生们上法制课,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现学现卖或照本宣科了。“相信学生们的法制课会上得更加精彩。”这位老师充满自信。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取适应青少年学生特点的、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才能易于为学生们接受。

学生们走出课堂,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开辟了普法“第二课堂”的广阔空间。

大连市育文中学的一堂法律常识课上,同学们经过一个月精心准备的模拟法庭开庭了。这次庭审案例是关于如何认定正当防卫。案件听起来专业性很强,但同学们模拟成控辩双方,不时援引刑法,争辩得十分激烈。旁听的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着,也都积极开动脑筋分析案情和对照法条。

像这样的模拟法庭课,正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上演,它以直观性、参与性、鲜活性的特点,成为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的一种有效形式。

各种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法制“第二课堂”在各地学校广泛开展。

有的学校利用课外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扩大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有的通过开展学法用法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得到更多法制实践的体验;有的组织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场所,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当事人的现身说法,使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各地学校还结合实际,建成了一批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法律服务热线等,这些活动成为吸引广大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参加社会法制实践的新载体。

据介绍,自去年8月全国第一所青少年法律学校正式成立以来,全国很多地区已全面开展了青少年法律学校创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创建3000多所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培训青少年近400万人。

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期待的学习法律知识的形式以主体参与性为主,如了解案例、模拟法庭、课堂辩论和同学讨论、参观展览等,比例高达70.7%。

对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张潘仕分析认为,这说明学生希望能够在主体参与的形式下,积极主动地获取法律知识,使自己能够融入现实社会的实际中,把握在未来法制社会中的命运,这恰恰符合现实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要求。

在广东省,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四个一”系列活动:创作一台法制教育小品剧,组织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开展一次有奖征文比赛,编印一本连环画册。共有800多万人次的学生参加了活动,小品剧在全省巡回演出100场,场场爆满。

在浙江省,则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提高学生学法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一方面充分运用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学校最常规的宣传阵地,普及法律知识;另一方面,组织学法兴趣小组,通过“红领巾法制学校”、“少年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等相对固定的法制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天津市,今年在全市中小学、中专职业学校学生中开展了“争做遵纪守法小公民”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征文作品十万余篇。

塘沽区在去年“12·4”法制宣传日期间举办了中小学生自编“法制报”比赛,全区6万余名中小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制作,共报送3000余份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参赛作品,在世纪广场长达40米的玻璃橱窗内展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普法长廊”。1999年10月,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团中央四部委联合主办了题为《为了明天》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引起社会广泛重视。这次展览共吸引了100多万青少年学生和教师观看。

法学专家指出,普法在形式上应该改变单纯的说教方式,在内容上要结合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的事物,通过一系列学生易于接受的法制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入学生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使法制教育变成一种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法律知识和意识自然融入学生们的头脑和生活中。

近日,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大型“亿万青少年普法行”活动也正式启动,这一活动将历时三年,特别强调针对青少年特点,组织普法论坛、普法大赛、征文、普法万里行夏令营及普法大型文艺晚会的形式,大力宣扬“关爱青春,与法同行”的主题。

“法律就在每个人周围”

在“关爱青春,与法同行”亿万青少年普法行的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央电视台法制栏目主持人撒贝宁讲了一个故事。

去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中,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做了一期节目,内容是讲一个十几岁女孩被人奸污,歹徒却不能绳之以法。他的父亲气愤地跑去把那人杀了,结果入狱。当记者来采访时,弱小的女孩子自始至终躺在床上,背对着镜头叙述。

当采访结束,记者往村外走时,一个记者不由自主地回了一下头,却突然看见那个女孩正依在门旁,目送着记者。雨雾中,女孩的笑脸很模糊,然而却清晰地烙印在记者心中。

撒贝宁说,对这个身心遭受极大摧残的女孩来说,只有法律是她未来生活全部的支撑和希望。

法学专家指出,目前一方面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仍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要使青少年懂法、守法,而且要培养他们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进而成长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

针对此,各地团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青春自护学校、培训班、训练营,采取邀请专家授课、录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向青少年普及自护知识、传授自护技能,教育学生们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

2001年7月,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中国青年报联合主办了“我的自护经历”征文。活动得到全国青少年普遍关注和踊跃参与,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征文5000多篇。学生们通过生动活泼的笔触娓娓讲述学法用法过程中的自护经历,有险象环生的“防范意识帮我逃离魔掌”,有“用法律跟私营老板说‘不’”,有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自己换来新鞋的,还有用所学法律和自己的爸爸打起了官司的……学生们通过自身经历,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

新疆呼图壁县第一小学六年级小学生秦雪,是个“学法用法好少年”。她看到学校地处繁华地段,车多人多,许多小学生不听学校劝告骑自行车上学。秦雪找来《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告诉同学们条例中规定“未满12周岁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她认真地说,法就是告诉我们什么事不应该去做,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伤害。同学们看到连骑自行车的事都在法律中有规定,真的服了。一次,放学后,一个陌生男子对班上女同学小玲说,他爸爸被撞伤了,要带她走。秦雪拦住小玲说,不能跟他去,应该先打电话给家里了解清楚情况。那个男人一听,灰溜溜地跑了。事后才知道,根本不存在小玲爸爸被撞伤这回事。同学们都对秦雪竖起了大拇指。

“小学生从小就应该知道学法、守法的重要性,遇事要沉着冷静,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远离伤害和犯罪。”秦雪想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法律一点不深奥,它其实就在每个人生活的周围。”

五加二不再等于零

常有老师感叹,现在学生们所处的教育环境日益复杂,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渗透很厉害。有人将之比喻为“五加二等于零”,意即学生们在学校受到的五天教育,周六周日在家里和社会上接触两天,等于白搭。北京东直门中学教育处闫晓东主任说,我们学校可以保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和宣传,但8小时以外怎么办?“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光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闫晓东说。构筑青少年学法、用法的良好空间和氛围,离不开社区和家庭。

在北京陶然亭社区里就活跃着一支由100多名未成年人组成的“普法宣传队”。他们不仅自己是知法、守法好少年,还将在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里学到的法律知识介绍给社区成员。这支普法宣传队同时担当着社区“违法行为”监督员,对社区里出现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

离异家庭子女小林莉(化名)平时非常活泼,但有一段时间突然变得脾气暴躁。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社区小监督员们的注意,就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社区法律学校的志愿者老师。在志愿者老师的开导下,小林莉说出了真相:一天晚上她被喝醉了酒的父亲强暴了。经过多次谈心,小林莉在社区法律学校帮助下终于勇敢地向公安机关举报了父亲的行径。小林莉的父亲被依法判处16年徒刑。“在社区里进行青少年法律普及不能只是让孩子被动、僵化地接受。还要让孩子们在基本掌握了有关法律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陶然亭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崔伟国说:“开展社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必须要调动起孩子们普法的积极性。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为真正达到对社区青少年的普法效果,陶然亭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还引进“外脑”,营造出一种科学普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今年6月,100多名法律专家和工作者被北京市陶然亭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聘请为志愿讲师团成员,他们中有高校法律系教授、大学生、法官、检察官、警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0位出租车司机也身在其中。这10位出租车司机定期与社区的未成年人一起学习有关的交通法规,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情况现身说法,帮助孩子们掌握交通法规,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顾黎红是上海市闵行区龙柏街道团工委书记,同时又是所在社区的青少年法律学校校长。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前段时间,法律学校通过热线了解到一名家住在航四村的青少年陈某由于从小父母离异,缺少家庭关爱,上小学时就染上逃夜、敲诈等不良行为。中学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后来发展到了参与盗窃等犯罪活动。“对于这样一名青少年,只能用爱心感化、用法制帮助”,社区法律学校开始发挥作用。社区法律学校的两名骨干学员在学校的“授意”下与小陈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为小陈补习文化,拉小陈一起按时到社区法律学校上课。后来,小陈在街道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在社区法律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也会经常看到小陈的身影。

学生家长是孩子的影子和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长,因此在帮学生学法的同时,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还必须加强对家长的法律教育。

很多社区法律学校开办了针对家长的短期法律培训班。闵行龙柏街道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向家长们发放由法律学校自行编撰的“怎样做一个合格监护人”的学习宣传资料。而有的社区法律学校还针对一些问题家庭开展家访活动,进行近距离的引导。社区法律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来逐步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

一项调查表明,仅有11.9%的学生认为家庭是他们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不重要,只是因为家长给予孩子的法律知识教育只是一些朴素的认识,家长一般不会用法律条文或严肃的案例分析方式。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张潘仕认为,家庭作为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对中学生有着深刻影响的群体,父母法律意识强弱对子女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家长的法制教育,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是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1997年,厦门市就开展了“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他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让学生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条文写在专用笔记本上带回家向家长宣传。经过几年的摸索,该项工作已经走上了形式多样化、活动规范化、检查督促经常化的良性发展道路。

广西柳州第十七中学开办了青少年法律学校,成立社区家庭教育网络,对家长进行法制教育,让家庭受益不少。有的家长说,过去我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送不送孩子读书,是我们自己的事,现在认识到不送适龄孩子上学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家长说,过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天经地义,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别人管不着,现在知道了打骂教育孩子违法,而且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还有的家长表示,以前忙于做生意,常把孩子赶到门面或摊位帮忙卖东西挣钱,现在知道了,这样做不对。

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覆盖青少年整个成长环境的法制教育网络,为学生法制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的立体空间,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法治氛围,是青少年普法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让每个孩子沐浴着法律阳光健康成长,这无疑更是一场塑造未来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12月04日

『叁』 求7篇今日说法的案例

找的好辛苦!!!!
[今日说法]弹弓打飞机(2009.3.29)

播出时间:2009年3月29日

记 者:田雪娇

编 辑:田雪娇

摄 像:郭震宇

主持人:张绍刚

嘉 宾: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曲新久

简介:在杭州打工的湖北小伙刘元元说自己做的事就相当与弹弓打飞机,所以不服法院的判决,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法院又因何对他做出了严惩? 这个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弹弓打飞机一样的男子名叫刘元元,今年刚刚23岁,老家在湖北,是来杭州打工的,他因为用折叠小剪刀撬了银行的自动柜员机被警察抓获了。警方见到的这个男子正是刘元元,刘元元告诉警方他当时拿了一张银行卡在柜员机上试着取钱,因为钱取不出来所以自己才一直在柜员机前琢磨。刘元元说想取出卡内的几百元钱,多输入了几次密码,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报警呢?警方和银行的经理立即赶往银行的监控中心调取监控录像。直到警方出现,刘元元才停了下来,随后警方在刘元元的包里找到了他撬动自动柜员机时使用的一把小型的折叠剪刀,面对这些证据刘元元终于供认了他企图撬盗柜员机的事实。 刘元元想,在取款机能不能用卡透支几百块钱,输入密码乱输了几次但是没有效果,之后他用手扒出钱口用小剪刀撬。刘元元说他当时只是希望银行的机器出错,能让他取出几百元钱凑足回家的路费。案件算是水落石出了,面对监控录像等证据刘元元供认不讳,经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刘元元犯盗窃罪成立,由于涉案金额巨大一审判处刘元元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5万元
嘉宾:在我们国家盗窃罪来讲,《刑法》对于盗窃罪规定两个特殊情况,一个就是说盗窃金融机构另一个就是盗窃文物,盗窃金融机构和盗窃文物最终可以法定刑就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今日说法]盗影重重(2009.3.27)

播出时间:2009年3月27日

记者:孙铭菲

编辑:孙铭菲

摄像:李政林

主持人:撒贝宁

简介:在广东深圳,一条并不起眼的街道中,一起盗窃案件神不知鬼不觉地发生了,丢失物品的姚先生马上报案,因为对他而言,这个损失实在是太大了。那么他的物品能找回来吗?

导视:

一段熟悉的道路

一次平常的外出

价值百万的财富瞬间消失

平时的话我是自己开车

开车就安全一点

那刚好那一天我撞车

走路上的时候就给人偷了

谁在光天化日下实施盗窃

被盗走的有是什么

主持人: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广东深圳,2008年11月底的一天,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分局来了一个神色焦急的年轻人,他报案说自己身上很重要的一件东西有可能被别人偷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说他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那他身上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这东西又是怎么丢的呢?来看一下记者发回的调查
警方经过分析认为这起盗窃案件并不简单,这是警方在另一个监控画面里发现的线索,小男孩偷到钻石就拐进了路边的一家药店,随同他进门的还有另外两个成年人。警方随后又在监控画面中发现大约过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小男孩和另外两个成年人一同原路折返,途中,小男孩还向他们比划着偷到的东西,那应该就是姚先生装钻石的包。这条线索让警方为之一振,小偷从盯上姚先生到钻石得手只有十几秒左右的时间,在作案的时候是一个人下手几个人掩护,这显然是团伙性的盗窃分子。罗湖刑警大队的侦查员马上锁定了目标,他们要尽快找到画面中的这几个人。
道德:第一,这几个教唆孩子犯罪的这几个成年人定盗窃罪,因为教唆本身不是一个罪名。第二,我国《刑法》29条规定,教唆未满18岁的人犯罪那么应当从重处罚。他们这个销售为了急于销赃那么他们低价销赃,那么这个也是脱离了这个钻石的价值,因此这个价格应当要经过法定的,价格鉴定部门去进行一下价格的鉴定,应该以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为准

[今日说法]忍字心上一把 “刀”(2009.3.25)

主持人: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到的这个事情是一个悲剧,一个发生在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身上的悲剧,但是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而且我相信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但是我们想说的是类似的悲剧原本可以避免,来看一下今天的记者调查。

2008年4月的一天,一个中年妇女匆匆地走进了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公安分局,而她一进门就说自己杀了人。这个身材单薄的女人叫华连英,她真的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吗?民警们火速赶到了案发现场长春城郊的一处出租房内。
案发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死者杜佰春身上也没有明显的伤痕,法医的鉴定和华连英的说法完全一致,随后警方找到了华连英作案的工具,案情很清楚,华连英确实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杜佰春,华连英杀死丈夫的消息立即在她工作的厂里传开了。所有认识华连英的人都觉得华连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这样一个人究竟为什么要害死自己的丈夫呢?夫妻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呢?
华连英的同事们都说华连英的丈夫杜佰春确实经常打骂华连英,这可能导致了华连英对丈夫的憎恨,但这只是近几年他们看到的,华连英说结婚20多年来丈夫一直虐待她,这是真的吗?他们之间是否还有别的矛盾呢?警方又找到了华连英和杜佰春以前居住过的村子进一步了解情况。村民们说杜佰春性格暴虐、人品很差,经常和村民们打架动粗甚至赖账不还,比如他经常到村子里的副食店赊账买酒买烟,不给他就捣乱。几乎所有了解华连英和杜佰春的人都说杜佰春不是个好丈夫,甚至连他们的孩子都十分痛恨他这个当父亲的。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华连英的女儿,她对母亲杀死父亲的事情竟然表示能够理解。华连英的女儿说,她从小到大看着父亲对母亲做过的一切,她觉得母亲太可怜了,母亲真的是迫不得已才做出这种事的。女儿说母亲曾说过肉体上打骂她都不在乎,但是父亲在精神上折磨,这让母亲受不了,这些年父亲没做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也没做到一个爸爸的责任,更没做到一个一家之主一个顶梁柱的责任。对这段持续了20几年的夫妻关系心灰意冷,她绝望了,她想要彻底地解脱,而她想到的方式则是结束丈夫的生命。于是,华连英在丈夫睡着之后杀死了他并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而此时已经平静下来的华连英却很后悔。
主持人:这个人身保护裁定出具了之后会怎么样?

嘉宾:就有点相当于英美法上那个人身保护令,这个人身保护裁定呢它可以命令加害人不得靠近受害人,要跟她保持距离,多少米以外你不能不能离得更近、不能离得更近,就是防止他再来施暴。

主持人:如果他违反了这个保护令会怎么样呢?

嘉宾:对方那就要按照《民事诉讼法》的102条的规定给予处罚,可以罚款、拘留。
2008年9月,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很多华连英的同事、乡亲们都赶到了庭审现场旁听此案,他们希望法院能依法轻判华连英。200多位村民和同事还联名为华连英作证求情,他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对华连英案进行了宣判。法院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华连英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今日说法]破案破出的命案 (2009.3.24)

播出时间:2009年3月24日

记者:朱大为

编辑:孙铭菲

摄像:李政林

主持人:张绍刚

嘉宾: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房保国

简介:在陕西丹凤县,一个高中女生遇害,警方迅速立案调查,然而破案还没有眉目的时候,另一起刑事案件竟然在公安局内发生了。
主持人: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个事情发生在陕西省丹凤县,丹凤是一个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城,但是最近它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在今年的2月10日生活在县城里的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女生遇害身亡,随后警方开始了针对这个案件的调查,没想到这个案件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一个新的意想不到的案件又发生了,来看一下今天的记者调查。
这个悲伤的母亲叫徐梦云,一个多月以前她失去了她的女儿,他们的家在陕西省丹凤县寺坪镇女儿彭丽娜在离家20公里远的商镇中学读高中,由于学校较远,徐梦云给女儿在学校边上的小区租了一间宿舍,吃的用的都给女儿安顿好,徐梦云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彭丽娜回学校的那一天是正月初八,没有想到这一别竟然是徐梦云夫妇和女儿的永别。

2月10日凌晨,彭丽娜被人发现死在丹凤县县城内的丹江河堤旁。亲戚介绍,2月9日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彭丽娜从就读的商镇中学来到县城的姨家,当晚彭丽娜在县城跟着同学们一起出去看花灯,夜里没有回姨家,第二天一早,她被人发现死在了丹江岸边。
主持人: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在这26天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2月10日,女生彭丽娜被人发现在河边遇害,随后她的一些同学和朋友开始接受警方的询问。2月28日,徐梗荣被叫到公安局配合调查,8天之后徐梗荣死亡,短短8天的时间,为什么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会突然地离开人世?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一次尸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3月9日,由省市县三级检察院的法医和徐梗荣的家属一起对尸体进行了尸检,而在尸检之后,两名参与者接受了我们记者的采访。
尸检的参与者说,他们看到了徐梗荣腿上、屁股上都是伤,脑子肿得厉害,手掌肿得跟馒头一样,脑壳骨膜上你有10处1.5乘1.5厘米大的淤血点。到记者结束在当地的采访时止,检察机关的正式尸检结论还没有做出,据参与尸检的人介绍在尸检的过程中,法医提到的最多的词就是外力所为,那么所谓的外力是来自哪儿呢?会不会是2月28日徐梗荣被带到公安局之前就被别的什么人打了呢?公安局的负责人明确地否认了这一点。如果说2月28日徐梗荣被带到公安局时身上没有伤,身体状况良好,不用做体检,那么后来他死亡时身上的伤痕怎么解释?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嘉宾:对,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

主持人:针对这个事件的最新进展,现在我们也请导播帮我们来连线一下我的同行,《华商报》商洛记者站站长陈团结的电话。陈站长,目前尸检报告有没有出来?

陈团结:目前还没有。

主持人:有没有说过什么时候能出来?

陈团结:说是这一两天,但是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消息出来,因为家属每天都去催要这个结果,事件的最新进展就是3月21日晚上,商洛市委宣传部给我们一个新闻通稿,原文是这样说的,就是丹凤县公安局长闫耀锋,在“2.10”杀人犯罪嫌疑人徐梗荣死亡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领导责任,会议决定对其停职检查。

[今日说法]谁害了谁(2009.3.23)

主持人:在两年前,江苏省海门市的一家工厂的门口,发生了一起非常不幸的意外事故,这起事故发生得很奇特并且随后它把两个家庭引入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来看一下我们今天的记者调查。

家住江苏省海门市的沈辉做缝纫加工的活儿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原本是妻子的活儿,可现在只能由沈辉来做了。虽然妻子离他并不算远,但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他,而不再说话,妻子的离去是因为两年前的一场车祸,这是沈辉妻子出事时的照片,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水泥横梁把一辆翻斗车的驾驶室压塌了,而沈辉的妻子就坐在副驾驶座上,她和开车的司机都当场死亡。当时沈辉的妻子是去给一家工厂送沙子,可就在车要离开工厂大门口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原来,沈辉妻子坐的是一辆翻斗车,翻斗可以电动升降便于自动卸货,而那天司机升起翻斗,卸完了沙子没有把翻斗降下来就开走了,而翻斗随后就撞上了工厂大门口上方原有的一根水泥横梁,更为不幸的是被撞塌的横梁恰好落在翻斗车的驾驶室顶上。这起意外车祸让车主沈辉悲痛欲绝,妻子就这样撇下他和女儿走了。与沈辉妻子同时遇难的是司机小杨,出事时只有23岁,小杨的离去对于家人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小杨的家在安徽农村,他来江苏也是为了打工,他的死让父母一时无法接受,而此时的沈辉也只有埋怨自己的份儿了,因为在以前都是沈辉自己开车跑运输,可就在事故发生前的一个月,沈辉因病住院了,妻子为了不影响生意,才临时找了小杨帮忙开车,约定干一天活给50块钱,出于谨慎躺在医院里的沈辉还特意查看了小杨的驾驶执照。谁料想就在沈辉出院的时候事故就发生了,妻子从此无法再照料尚未成年的女儿,老人们也尝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涩。
那么小杨家为什么要找工厂去闹呢?原来,小杨的家人经过打听得知那家工厂其实和沈辉是有特殊关系的,因为工厂的负责人就是沈辉的姐姐,于是小杨的家人就觉得小杨帮弟弟给姐姐送货出了事儿,你当姐姐的不得承担点责任吗?而沈辉的姐姐则想不通,这跟亲戚不亲戚的有什么关系呢?

沈辉的姐姐说小杨出了事儿自己也很同情,但出事的原因是小杨操作失误,那么结实的横梁,不使劲儿撞它会自己掉下来吗?然而小杨家显然是有备而来,律师说了这还不光是情理上的问题,人家找沈辉的姐姐可是有法律依据的。小杨家的律师说,司机小杨给沈辉的姐姐送了沙子又没收取报酬,那么就算是义务帮工行为,小杨受到了伤害,在法律上讲沈辉的姐姐作为受益人是应当赔偿的。但是沈辉的姐姐觉得这种说法很荒唐,小杨是在沈辉家领工钱,她这个作姐姐的和小杨没有一点法律关系,况且小杨把工厂门楼撞坏了,工厂没找小杨赔已经是够客气的了,怎么反倒来找工厂的麻烦呢
在这个案件当中,雇员受到伤害,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这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但是雇员小杨同时也造成了雇主沈辉妻子的死亡,这种情况的处理在法律上却没有专门规定,怎么办呢?法官们决定脱离开雇佣关系按照一般案件来处理。法院认为小杨的操作失误造成了对沈辉妻子的人身损害,小杨也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分别对两起案件作出了判决,沈辉赔偿小杨的家人9万多元,而小杨家人则是在小杨的遗产范围内赔偿沈辉19万多元。

[今日说法]黄金劫 (2009.3.20)

播出时间:2009年3月20日

记者:朱大为

编辑:朱大为

主持人:张绍刚

嘉宾:无

导视:

光天化日 路边金店

竟遭遇横抢

很害怕 一下子都震住了

都不知道什么反应了

他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时想喊喊不出来

三十万黄金被抢

作案人缘何如此猖狂

简介:在泰山脚下最繁华的街道上,有一家金店价值30万元的黄金被抢,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抢劫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样貌丝毫不加掩饰,他们为何会如此猖狂?--
2008年12月16日下午13∶12在山东省泰安市发生了一起金店抢劫案,两名嫌疑人抢走了价值近30万元的黄金首饰,整个过程他们仅仅用了58秒的时间。两个人的作案时间竟然还不到1分钟,如此地迅速难道是两个惯犯而且对自己的相貌并不遮掩,他们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警方在现场提取了金店内的监控录像,希望能在监控录像上找到破案的线索。通过对监控录像的观看,首先咱确定了两个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以及他的衣着特征,所携带作案工具。监控录像上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两个犯罪嫌疑人的衣着,这是两个年龄大概在20多岁的男子身高有1.70米左右发型也是普通的短发,而金店所在的位置是泰安市最繁华的一条大街,平时车辆行人特别多,仅从身高、衣着、发型来寻找这两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很难快速破案,那么这两个人会逃到什么地方去呢?

两名嫌疑人从这个金店得手之后迅速地逃离现场,出来之后他们马上跑到这个运舟街路口,又沿运舟街向南跑了出去有200多米然后又向西拐。这个发现让警方异常兴奋,因为两个嫌疑人拐过去的小巷里恰巧安装了警方的监控设备,应该能够拍到两个犯罪嫌疑人随手搭乘了一辆出租车。然而泰安市有2300多辆出租车出租司机能否记得这两名嫌疑人呢?
两名犯罪嫌疑人消失的地方是泰安市西部的郊区,线索再一次中断了,那么这两个人是逃离了泰安还是仍然蛰伏在泰安的某一个角落里呢?这时金店员工的回忆给警方带来了灵感。从嫌疑人的口音判断他们不是泰安市人,但是肯定是山东口音,既然是外地人作案,他们肯定得在泰安市找一个落脚之地,而住店时间也应该和他们踩点到作案的时间相吻合,警方迅速勾勒出了这两个人的轮廓。山东人,男性,20出头,住宿的时间是2008年12月12日到16日,对照这几点排查工作迅速展开。

在泰安市一家旅馆的入住记录上,民警们发现了一个山东省菏泽市的人武某,他的住宿时间和嫌疑人踩点作案的时间十分吻合,有着重大的作案嫌疑,那么他会不会就是16日抢劫金店的一名嫌疑人呢?于是,警方根据武某登记的身份证上的地址到山东菏泽进行调查,此时,离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了6天。

主持人:据警方了解,武某家在农村而且家庭的生活状况并不是太富裕,虽然武某是在外地打工但是家里面的生活状态也就是维持温饱而已,那么为什么在案发后的第3天,武某突然又是买车又是帮家里面还欠款,武某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他会不会就是抢劫金店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呢?

武某来泰安的时间和案件踩点作案的时间相吻合之后又突然暴富,武某有着重大的作案嫌疑,警方立即对武某采取了行动。夜里19∶30 在当地民警的配合下,专案组来到了武某所在的村子并摸清了武某的住所,包围之后等待着合适的行动时机。专案组在武某的家中搜出了金店被抢的一部分首饰,武某在承认抢劫金店的事实后向警方交代了同伙,跟他住在一个村子里的范某。在另一个犯罪嫌疑人范某的住处,警方找到了他作案时的玩具手枪和剩下的首饰。
一念之差让两个年轻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等待他们的也一定是法律的制裁,现在再去回顾说当初为什么有了抢金店的念头,两个人的回答是因为发现这家金店没有保安系统,在案发之后这个金店也加入了当地110的保安网络,同时也配备了一些比较可靠的保安装置,配备了保安员,金店的老板也说有了这些之后,他们做起生意心里面也踏实了很多,也许这个故事可以给很多经营者带来提示。

[今日说法]非城勿扰(2009.3.18)

记者:方兴

编导 方兴

摄像:孙元学

主持人 张绍刚

嘉宾 中国政法大学 阮齐林

简介:人声鼎沸的火车站,出门在外的打工妹遭遇了热情的老乡,那群老乡到底能否买到梦寐以求的火车票?为何最后随身携带的物品都会不翼而飞呢?

导视:

回家心切 一票难求

热情老乡 伸出援手

她说她也是贵阳人

她也要买(票)到贵阳

我们就商量着是否一起买票

刚刚东西交给人家了

现在人家拿走了 人也找不到了

车票无着 身上钱财为何也不翼而飞
2008年12月18日正值春运高峰,上海铁路公安分局下属派出所抓到了三名冒充铁路职工行骗的犯罪嫌疑人。警方了解到,这三名犯罪嫌疑人在十几天的时间内,流窜作案12起,活动范围涉及四个省,总案值高达7万多元。这三个人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骗取到这么多的财物呢?记者在看守所见到了这三名犯罪嫌疑人。三名犯罪嫌疑人杨玉珍、李建芳和熊友华都来自四川农村,他们是在火车站进行诈骗时被当场抓获的,抓获过程也十分有戏剧性。

2008年12月中旬的一天,正值春运的火车站售票大厅内人声鼎沸、急于返乡过年的人骆绎不绝,此时铁路派出所的民警们也在火车站售票大厅紧张地巡查着,这时他们发现了三名可疑人员,两女一男。民警说,一般人在售票大厅不是抬头看信息就是盯着售票窗口,而这三个人不仅不买票而且还时不时找排队买票的旅客搭讪,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熊友华一见到警察就四处躲避,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在暗地里观察一段时间之后民警上前检查了他的身份证件。在确认了熊友华给出的假身份证之后,民警没有马上惊动他,而是对他及另外两人的行踪进行了更加严密的监控,没多久一场戏就在警方的眼皮底下上演了,跟熊友华不时交头接耳的那名体态偏瘦的女人杨玉珍开始行动了。

这位被盯上的年轻女孩是从贵州来打工的张小姐,这天她一大早就来火车站排队买票,希望能够在春节前买到一张回贵阳老家的车票,可是车站给出的信息都是无票,一票难求的局面让她很是绝望,正在这时杨玉珍走到了她的身边。骗局的第一步是攀老乡套近乎,张小姐说在异地遇到老乡,已经让她觉得亲切,更何况他们还有着同样的遭遇,这让张小姐渐渐消除了对陌生人的防备,接下来杨玉珍正是利用旅客的这种心理钓旅客上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民警的监控之下。一看火候成熟,另一个骗子胖女人李建芳粉墨登场,骗子李建芳假装不认识先前登场的杨玉珍,两人合伙在张小姐面前演了一出双簧,这是骗局的第二步。对胖女人李建芳的身份张小姐深信不疑,当李建芳炫耀自己认识铁路职工时,急于买票的张小姐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张小姐想当然地认为,有铁路上工作的亲戚就一定能拿到票。这时候,两个骗子杨玉珍和李建芳明白,鱼儿已经上钩,他们的骗局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他们就把张小姐带离了售票大厅去见“铁路上工作的亲戚”,而此时早已进入警方视线的熊友华出场了,他此时的身份就是一名铁路职工。
张小姐说当她看到冒充铁路职工的犯罪嫌疑人熊友华时,心中一点疑虑也没有,接下来熊友华跟她认真地交代了拿票步骤,她都一一照办了,首先要跟随熊友华去办公室登记,然后再自己拿钱去指定的窗口买票,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登记上。张小姐说虽然她没有怀疑过熊友华的身份,但是前去登记不让带包这样的规定还是让她有了一点顾虑,见此情形 早有准备的杨玉珍提出自己先行一步跟随熊友华去办公室登记。张小姐说十分钟之后,杨玉珍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声称已经登记完毕马上可以去交钱拿票了,而且要张小姐也快点去登记。张小姐说,当时杨玉珍将钱与手机交给自己保管的行为让她觉得不能辜负了老乡对她的这份信任,所以当时的她没有丝毫犹豫,也把包交给了杨玉珍跟着熊友华去登记了。

戏演到这儿骗局已经实施了大半,接下来进入了最后的环节——脱身,而这时的张小姐还蒙在鼓里,熊友华接完电话之后声称时间紧迫,要张小姐快点回去叫杨玉珍一同拿票,张小姐二话没说马上往回跑,可是当她回到原来的花坛时,两名原本热情的女骗子早已不见了踪影。原本兴高采烈的张小姐一下子六神无主,一直在暗地观察的民警马上上前询问。张小姐小说丢了1300块左右还有一部手机,东西刚刚交给人家了,现在人也找不到了。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明白收网的时候已到,随即对监控已久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抓捕。
因为人赃俱获,三名犯罪嫌疑人对自己诈骗乘客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在随后的审讯中民警了解到这伙人,可能不是偶然性作案,他们有流窜做案的嫌疑,民警立即跟上级部门联系。很快上海铁路公安处刑侦科的办案人员马上对这几名犯罪嫌疑人展开了讯问,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得知,这伙骗子两天前在苏州也做过案。据受害人王先生说两天前他也被这伙人用同样的方式骗走了自己随身的物品。
由于作案时间短、数额大,上海铁路公安以诈骗罪将他们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对于在火车站的这种诈骗行为铁路民警也这样提醒乘客,千万不要相信老乡、同乡、内部有熟人之类能买到票的话,这样才能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

主持人:诈骗罪目前,像我们今天案件当中的这种金额,量刑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嘉宾:如果说是达到了7万的话,那数额属于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另外这个案件应该说还是比较恶劣,比较严重的一个诈骗行为,那么也就是说他在春运高峰期间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来欺骗弱势群体,乘人之危,这个我觉得性质还是比较严重的,估计要在10年以上裁量刑罚

『肆』 南京法官是什么梗

因为南京法官说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去扶。

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摔倒了,随手将他扶起,是举手之劳,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一件无足挂齿的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扶老人却成了我们生活不可承受之重的事。

南京法官训斥结果

新闻中、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街上有老人摔倒了,来来往往经过了很多路人,都没有人上前去扶起他,这让摔倒的老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有些老人摔倒之后,为了打消路人的顾虑,会主动说,他是自己摔倒的,不会讹人,这才能换来路人的帮助。

有些路人想要扶起老人,但是不敢直接走过去扶起,而是让周围的人用手机将一切拍下来后,才敢将摔倒的老人扶起。

一件简单的事,被我们做得如此沉重,如此复杂,并不是我们的道德水平滑坡了,不是人们变得冷漠和自私了,而是生活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让人们在做好事时,有了顾虑。

虽然我们生活中,大多数老人是好的,但极少数老人的行为,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在我们的社会中,起到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很多人为了避免麻烦,不愿扶老人,也不敢扶老人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与南京法官王浩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有很大关系。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南京64岁的徐寿兰老人,经过一个公交站台时,被人撞倒了。刚下公交车的彭宇赶紧将老人扶起来。老人的情况不妙,彭宇赶紧给老人的子女打了电话。老人的家属赶到后,彭宇和他们一起将老人送去了医院。在这期间,彭宇为老人代付了200元医疗费。

但不久后,老人和她的家属将彭宇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老人指出,是彭宇将她撞倒的,所以老人的家属,要求彭宇赔偿他们13万元医疗费等各项花费。彭宇连连叫屈,说他没有撞倒老人。

最后,法院认为,彭宇和老人都没有过错,但根据常理分析,彭宇撞倒老人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彭宇要承担老人40%的损失,最后法院判决彭宇赔款老人45876元。彭宇不服,提起了上诉。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很多网友认为彭宇是好心没好报,无辜受害,对他充满了同情。随后,通过调解,彭宇和徐寿兰老人及其家属,达成了和解,彭宇赔偿了老人一万元损失。

虽然这个案件,就这样结束了,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恶劣的。司法领域,我们遵循的是疑罪从无。法院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仅靠常理推断,就判决彭宇承担徐寿兰老人40%的损失,是非常不合理的。

这也让很多品行不端的老人,嗅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他们通过碰瓷,来敲诈路人、司机,向他们索要钱财。一时间,这类纠纷在全国各地多了起来。这也苦了很多好心人,他们扶起了老人,却要被老人反咬一口,浪费钱财和时间,还身心俱疲。

被讹的人多了,好心人也心寒了,人们开始不愿扶老人了。尽管几年后,彭宇承认他撞了老人,但这个案件对我们社会造成的影响,远没有结束,但愿有一天,我们不再为扶不扶老人而纠结。

『伍』 《今日说法》中5个典型案例的主要内容、事情经过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后果真的很严重
陈兵在火车站发现一个小偷偷自己的包,便去追赶。追了大概有200米路程。结果猝死。小偷与他并没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运动医学专家分析说他可能是因为心脏问题而突然死亡的。
专家分析说小偷的盗窃行为与陈兵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但是只构成盗窃罪。量刑时可以酌情作为一个加重情节。小偷对陈兵的死有过错,但是陈兵的家人并没有向小偷提起民事赔偿要求。最后,小偷由于盗窃未遂被判4年,罚金3000。

老吴得了一种怪病,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查出来。最后在南京一家医院确诊为隐球菌肺炎。医生说这种病可能是由于鸽子粪引起的。老吴的楼上老丁养了很多鸽子,老丁把这些鸽子当宝贝一样。老吴与老丁交涉多次让他把鸽棚拆了,老丁不同意。双方各执一词。无奈老吴将老丁告上法院。老丁拿出一份鉴定材料说他的鸽子粪里不含隐球菌。法院认为,本案一方为个人兴趣爱好,一方为人的身体健康,两权相争,应更重视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法院判决老丁限期内拆掉鸽棚。现在老丁家的鸽子暂时在朋友家寄养。
专家分析,这是一起侵权案件。虽然老丁养鸽子并不违法,但是他侵犯了老吴的健康权。关于老丁拿出的那份材料,专家认为一无法确认其开信机关是否具备鉴定资格,二即使具备鉴定资格关于材料的效力也要视案情而定。

你在哪里
一个18岁的男孩跟在打工的父母来到沈阳。一天,和小伙伴们去丁香湖边玩。却被淹死在湖中。据和他一起出去的小伙伴说,他是为了救一个人才跳进湖里的。他们说,那个人被救上来以后就跑了,他们只顾的去救小伙伴也没看清那个人什么样子。在把被救人推上岸后,那个孩子被一个大浪打进湖中,再也没有上来。他家里条件不好,他是父母以后的唯一依靠。他父亲咨询了民政机构,说可以申请烈士,但是需要被救的人出来做证。他们一家人寻找被救人找了好多天了,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后来有几个湖边的工人愿意为孩子作证。
专家分析说,对于见义勇为者,首先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他们补偿,被救者承担的义务比较小。国家设立见义勇为基金,纳税人的一部分税就被用来做这个。

今天的案例,很让人气愤。
一个3岁的小孩子跟爸爸妈妈去酒店吃饭。席间,孩子想喝饮料,妈妈出去买,想让孩子跟着爸爸,但是孩子不愿意,妈妈就把他领了下去。后来,孩子跑到了马路上,酒店的一个服务员将孩子救了下来,但是自己却出车祸死亡。
孩子的父母一开始说把孩子托给了吧台,后来又说托付给了这个服务员,但是都没有证据证明。他们认为服务员应该对孩子的被伤害负责。
双方对簿公堂,法院判决,交通肇事司机承担80%的民事赔偿责任,小孩父母承担20%,共计死亡赔偿15万元,但赔偿者提出异议认为服务员是农村户口,即使在城市打工2年也应按照农村的规格赔偿5万元。

老人去世之迷
一个79岁的老人,在与一个30岁的年轻人发生了争执。仅10个小时后,老人去世。老人的家人说老人是被那个人打死了,而那个年轻人说是老人心脏病突发自己死的。由于发生在院内屋后,双方都没有目击证人。老人死亡后公安局来了人,但是坚持不做尸检,直接说老人是心脏病死的,让双方民事调解,赔了8000块钱了事。记者问到有关如何认定是心脏病的证据,公安局一直没有,可能根本就是没法提供。
后来老人的家人向公安局提起抗诉,县市两级公安局对老人开棺验尸,鉴定结论是老人服用毒鼠强自杀。老人的家人对此很怀疑,并且自己偷弄了几份样本送到附近大学检验,结果是不含毒鼠强成分。
经过家人的不断努力,几年后,老人第二次被开棺,省厅的鉴定结论是没有毒鼠强。
记者想找到当初鉴定的两位法医,但是被拒绝了。后来,公安局道歉,并赔了5万多块钱。此事了结,老人怎么去世的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

我不是小偷
晓楠是一个15岁的活泼女孩,自尊心极强。初三下半年有一天她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妈妈被超市员工怀疑偷了超市的东西,他们一起来到超市对面的派出所。在派出所里,妈妈被一个女警官和超市员工搜身。当妈妈出来后,发现女儿也正被一个超市员工搜身。
专家分析,只有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的侦察人员才有权利对嫌疑人搜身。其他任何人都无权。超市员工的这种做法是极为错误的。
事后,晓楠的精神一直不好。被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创伤性应激精神障碍。医生分析说是因为一些创伤事件使精神受到损害。通过鉴定,与被超市搜身有直接因果关系。
晓楠的精神一直不好,影响了学习,而且没能参加中考。她成绩很好且非常要强。
妈妈想法院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院判定此事影响了孩子一生,判超市赔偿精神抚慰金10万元。超市不服,认为此病一年即可治愈,主张只赔偿一年的平均工资。
专家分析,心灵创伤会伴随一个人一生。精神抚慰金不同于医疗费,应有法官酌情裁量。
对于超市被偷的问题,他们应自己购置防盗设备。

『陆』 今日说法全部节目名称

《今日说法》 20150101 少女来信

《今日说法》 20150102 心火

《今日说法》 20150103 最黑暗的梦境

《今日说法》 20150104 暗夜六十小时

《今日说法》 20150105 沙场的车辙印

《今日说法》 20150106 后院起火

《今日说法》 20150107 追踪“花衬衫”

《今日说法》 20150108 附骨之疽

《今日说法》 20150109 偏偏要住养老院

《今日说法》 20150110 迷失在十字路口

《今日说法》 20150111 神秘的纹身

《今日说法》 20150112 火在烧

《今日说法》 20150113 祸起八千

《今日说法》 20150114 “百草枯”下的花季

《今日说法》 20150115 分身有术

《今日说法》 20150116 千里追毒

《今日说法》 20150117 噩梦醒来

《今日说法》 20150118 第二张火车票

《今日说法》 20150119 金蝉脱壳

《今日说法》 20150120 九旬老人谁来养

《今日说法》 20150121 夺子记

《今日说法》 20150122 疯狂盗车贼

《今日说法》 20150123 深入“狼窝”

《今日说法》 20150124 一闪而过

《今日说法》 20150125 案发1994

《今日说法》 20150126 宝藏传说

《今日说法》 20150127 36道刀痕

《今日说法》 20150128 恩仇二十年

《今日说法》 20150129 失色的花季

《今日说法》 20150130 坐月子的贼

《今日说法》 20150131 协查二十一年

《今日说法》 20150201 断裂的菜板

《今日说法》 20150202 百万赔偿金

《今日说法》 20150203 七条“人命”

《今日说法》 20150204 冲动的惩罚

《今日说法》 20150205 寒假特别策划“解读青春期”系列报道——请判我死刑

《今日说法》 20150206 寒假特别策划“解读青春期”系列报道——少女遗书

《今日说法》 20150207 通话中的惊叫

《今日说法》 20150208 饮料瓶上的指纹

《今日说法》 20150209 糊涂父母卖子记

《今日说法》 20150210 遗产风波

《今日说法》 20150211 废品站里的枪声

《今日说法》 20150212 八个孩子一条命

《今日说法》 20150213 危险关系

《今日说法》 20150214 病房里的新娘

《今日说法》 20150215 带骷髅头的鞋印

《今日说法》 20150216 救命的“假”药

《今日说法》 20150217 “癫狂”的儿子

《今日说法》 20150228 此地有银三百两

《今日说法》 20150301 案发 大年初八

《今日说法》 20150302 橙色旅行箱

《今日说法》 20150303 夜色迷途

《今日说法》 20150304 琼瑶打官司

《今日说法》 20150305 半路杀出程咬金

《今日说法》 20150306 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放下你的拳头

《今日说法》 20150308 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孩子 你别怕

《今日说法》 20150309 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代号0917

《今日说法》 20150310 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猎狐”在行动

《今日说法》 20150311 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无罪的申诉

《今日说法》 20150312 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法官的“权力清单”

《今日说法》 20150313 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让正义不再迟来

《今日说法》 20150314 《小撒探会》十周年特别节目:时光·十年

《今日说法》 20150316 戴面具的人

《今日说法》 20150317 杀“熟”

《今日说法》 20150318 一张“拘捕令”

《今日说法》 20150319 危险的安全账户

《今日说法》 20150320 十日骗局

《今日说法》 20150321 沉湖

《今日说法》 20150322 留在现场的饮料瓶

《今日说法》 20150323 被变卖的黄金

《今日说法》 20150324 天价太师椅

《今日说法》 20150325 地铁口的悲剧

《今日说法》 20150326 丈夫的秘密

《今日说法》 20150327 特殊身份

《今日说法》 20150328 三岔口

《今日说法》 20150329 平安是福

《今日说法》 20150330 山中救援

《今日说法》 20150331 婚劫

《今日说法》 20150401 粉红雨伞黑衣人

《今日说法》 20150402 致命追击

《今日说法》 20150403 坠落的黑桃A

《今日说法》 20150404 小蝶的饭局

《今日说法》 20150606 一条红线

《今日说法》 20150607 一个检察官的18年

《今日说法》 20150608 “百变”红娘

《今日说法》 20150609 牵红线的十八叔

《今日说法》 20150610 离开妈妈的孩子

《今日说法》 20150611 一个村子的沉默

《今日说法》 20150612 “消失”的肇事者

《今日说法》 20150613 最后的疯狂

《今日说法》 20150614 不能逾越的红线

《今日说法》 20150615 神秘订货人

《今日说法》 20150616 燃烧的秸秆(上)

《今日说法》 20150617 燃烧的秸秆(下)

《今日说法》 20150618 “农夫”的阴谋

《今日说法》 20150619 “不设防”的保险柜

《今日说法》 20150620 被引爆的愤怒

《今日说法》 20150622 法官故事

《今日说法》 20150623 致命饮料

《今日说法》 20150625 流浪少年

《今日说法》 20150626 莫以生命当赌注

《今日说法》 20150627 藏在大衣里的纸条

《今日说法》 20150630 脑瘫的女儿

《今日说法》 20150701 百万遗产争夺战

《今日说法》 20150702 秘密通道

《今日说法》 20150704 一路狂奔

《今日说法》 20150706 机关算尽

《今日说法》 20150707 捕鼠记

《今日说法》 20150708 一个女子的反转人生

《今日说法》 20150709 危险的碰撞

《今日说法》 20150710 谁为倒地负责

《今日说法》 20150711 苦涩的黄连

《今日说法》 20150712 山路旁的迷失

《今日说法》 20150714 被盗的神器

《今日说法》 20150715 公园里的意外

《今日说法》 20150716 寻找红头盔

《今日说法》 20150717 蒙面好心人

《今日说法》 20150718 丢失在洛阳的家

《今日说法》 20150720 第二个肇事者

《今日说法》 20150721 被遗弃的“宝”

《今日说法》 20150722 一杯硫酸 两个悲剧

《今日说法》 20150723 五百万上路

《今日说法》 20150724 致命药方

《今日说法》 20150725 欲盖弥彰

《今日说法》 20150727 微山湖上起风波

《今日说法》 20150728 老兵的遗产

《今日说法》 20150729 决战哀牢山

《今日说法》 20150730 被设计的车祸(上)

《今日说法》 20150731 被设计的车祸(下)

《今日说法》 20150801 十七个女友

《今日说法》 20150803 代号“黑猫”

《今日说法》 20150804 奇怪的味道

《今日说法》 20150805 碰瓷无间道

《今日说法》 20150806 寻亲路上十八年

《今日说法》 20150807 一念之差

《今日说法》 20150808 警察故事

《今日说法》 20150810 上锁的遗产

《今日说法》 20150811 留学之殇(上)

《今日说法》 20150812 留学之殇(下)

《今日说法》 20150813 阴阳单

《今日说法》 20150814 女生群殴事件调查

《今日说法》 20150815 洞房劫案

《今日说法》 20150816 飘忽的凶手

《今日说法》 20150817 父亲种下的恨

《今日说法》 20150818 赎金两千元

《今日说法》 20150819 姐姐的谎言

《今日说法》 20150820 被刺伤的父子情

《今日说法》 20150821 我成不了白天鹅

《今日说法》 20150822 夜袭

《今日说法》 20150823 尾号5570

《今日说法》 20150824 女童的报复

《今日说法》 20150825 荆州扶梯事故再追问

《今日说法》 20150826 羞涩的逃犯

《今日说法》 20150827 火光中的黑影(上)

《今日说法》 20150827 火光中的黑影(上)

《今日说法》 20150828 火光中的黑影(下)

《今日说法》 20150829 与自己通话的人

《今日说法》 20150830 被绑定的亲情号码

《今日说法》 20150831 床底藏着一百万

《今日说法》 20150901 瞬间消失的巨款

《今日说法》 20150905 四十秒背后的真相

《今日说法》 20150906 鞋印44码

《今日说法》 20150907 梦断桃源

《今日说法》 20150908 新娘的压箱钱

《今日说法》 20150909 画出你的样子

《今日说法》 20150910 亿万富商的破产

《今日说法》 20150911 “黑车”上的苦肉计

《今日说法》 20150912 那天下着雪

《今日说法》 20150913 校园擒“魔”

《今日说法》 20150914 所有邻居当被告

《今日说法》 20150915 一地碎玻璃

《今日说法》 20150916 小区白影

《今日说法》 20150917 二十八米刹车印

《今日说法》 20150918 抓小偷的假警察

《今日说法》 20150919 第四个凶手

《今日说法》 20150920 消失的亿万富翁

《今日说法》 20150921 陌路亲人

《今日说法》 20150922 务川迷案(上)

《今日说法》 20150923 务川迷案(下)

《今日说法》 20150924 谁是救人者

《今日说法》 20150925 客房悬案

《今日说法》 20150926 紧急起飞

《今日说法》 20150927 月圆之夜

《今日说法》 20150928 九年寻亲梦

《今日说法》 20150929 房价涨十倍之后

《今日说法》 20150930 看得见的魔鬼

《今日说法》 20151008 深山里的秘密

《今日说法》 20151009 没有签名的遗嘱

《今日说法》 20151010 校园疑案12年

《今日说法》 20151011 意外之外

《今日说法》 20151012 天降飞贼

《今日说法》 20151013 回不去的家

《今日说法》 20151014 货车 无人驾驶

《今日说法》 20151015 幸福难再来

《今日说法》 20151016 死亡线上的婴儿

『柒』 这是首席大法官该说的话吗

这是首席大法官该说的话吗?

1883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遭到枪击,但没有被击中。法庭经过调查后认为持枪者精神失常,他被无罪释放。女王委屈地认为“他肯定是有罪的,我亲眼看见他在开枪”,但法官依然只是判决将持枪者关进精神病院,而不是监狱。

这是发生在131年前大西洋东海岸的故事,法官不肯因为女王陛下的权势和尊崇而破坏法律,因为没有个体和具体的正义,就不会有群体的正义,并且从来不存在抽象的正义。131年后的太平洋西海岸中国,发生着与上述故事相反的大量故事──以所谓抽象正义否定具体正义和个体正义的故事,这里的首席大法官甚至为此发出高亢的声音,对正在处死以及将来会继续处死的夏俊峰们发出屠夫般的威胁:

“这种人不杀就非常危险!”

这就是现任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日前在谈及曾引发广泛争议的夏俊峰案时所说的话。他说:“夏俊峰是一名摊贩,杀了两个城管,造成一人重伤。但是就因为夏俊峰是摊贩,对方是城管,大家对城管有偏见,所以有些人、甚至有些社会上的大V就鼓动说这人不能杀,但是这种人不杀就非常危险,就好像两个人关起门来吵了一架,你把人杀掉了,如果这样也是正当防卫,这个社会就会天下大乱。”周强借此强调公正司法的重要性。

问题是,什么才是公正司法?是像周强大法官说的那样将他认为会引起“天下大乱”、“非常危险”的人都杀掉就是公正司法吗?

当我们在谈及一个具体案件的司法公正时,会涉及大量具体的司法程序细节,只有所有细节都经得起保障人权的标准检验时,我们才能给案件的司法是否公正予以肯定评价。因此,当我们谈论司法公正时,一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一定是语境论的,不是架空论的。

具体到夏案,本来严格的司法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检方通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以及质证程序排除了夏俊峰除故意杀人外的所有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包括过失杀人、故意伤害致死、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包括无需惩罚的防卫过当和应当惩罚的防卫过当),法院才能给夏俊峰确定故意杀人罪。这就是刑事公诉中的排除合理怀疑原则。

然而,夏案中,公诉方与法院方,从一开始就对夏俊峰进行了有罪推定的司法迫害。一个显而易见的程序不公是,一审辩护律师曾在法定有效期间向沈阳中院递交允许现场目击证人史春梅、丁玉林、尚海涛、张忠文、贾子强、张杰等六位证人到庭作证的申请书,但沈阳中院以不理睬的不作为形式拒绝了这一请求,使得该案的司法程序一直以偏袒被害人、掩盖其可能的重大过错状态进行,这一程序违法行为被延续到二审和死刑复核阶段,直到将夏俊峰执行死刑,也没有任何弥补性的司法行为发生。

且不论中国刑诉法连沉默权都尚未赋予每一位被告──而这早已是国际通例的刑案当事人基本诉讼权利,就是按照中国人权保障及格线都没过的刑诉法本身,这也是一个有着重大程序瑕疵的不公正案例。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重大程序瑕疵、毫无公正性可言的案件,被周强院长说成是“司法公正”的典型案例,将城管涉嫌非法关押夏俊峰并涉嫌暴力侵害夏俊峰在先歪曲为“两个人关起门来吵了一架”,从而说出所谓“这种人不杀很危险”这种与首席大法官的身份和应有素养极不相称的话来。

虽然在司法不独立的中国,首席大法官无非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标签,但是在各宪政国家的宪政史上,作为宪政最重要的制度装备之一的司法独立向来不仅仅是制度的设计,而同时必然是法律共同体共同不懈追求与努力的产物。其间,尤其在转型时代,法官们通过具体个案对干涉司法的各种势力的抗争也从来处于司法独立史的第一线。

当今中国,来自党权的控制和干涉向来是司法无法独立的第一原因,与这一因素相比,其他势力干涉司法独立的严重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所谓的“民愤极大”等大众舆论,即便如此,观各国法治史,依然可以看到真正热爱正义的法官们不可能对来自各方的干涉势力完全俯首称臣。除了早在13世纪英国王座法院大法官布雷克顿的著名法谚“国王不受制于人,但受制于上帝和法律”,406年前的1608年,英国还曾发生过关于此的著名争端,违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柯克大法官为此留下了英国法律史上一段著名嘉言隽语,“……陛下对于英格兰王国的法律并不精通。法官要处理的案件动辄涉及臣民的生命、继承、动产或不动产,只有自然理性是不可能处理好的,更需要人工理性。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这成为法律职业化运动中的重要历史篇章之一。1617年,在著名的薪俸代领权案中,国王──还是詹姆斯一世──送信给12名法官要求他们跟自己商量以前中止案件的审理,其他11名大法官都表示候旨行事,唯有柯克大法官回复说:“如果发生这种事,我就按照法官应该做的去做。”后来柯克大法官因此被解职,但他说:“我不愿意做国王要求我做的事。一名法官不应该应国王的要求而拖延案件的审理。”

法律史上的这些著名故事都说明,司法独立从来不是由谁赐予的,而是一步步一个个脚印一滴滴汗水甚至鲜血争取来的。

日本近代以来的司法独立同样经历了艰辛的奋斗。1891年,也就是《帝国宪法》刚刚颁布两年之后,到日本出访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在大津市遭到日本民族主义者津田三藏用剑行刺而受重伤。大津事件造成的严重外交压力使得日本政府对最高法院(大审院)多次施压,要求他们判处津田死刑,虽然宪法才刚刚开始实施,各方面制度建设还刚刚起步,但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并未半点遗忘自己的职责,每次都以“司法是独立的,不受政府的支使”为由拒绝,津田最后被判无期徒刑。此案如日本作家山本口司在《最高裁物语──日本司法50年》中所赞扬的“儿岛院长以‘勇气’和‘睿知’捍卫了‘司法独立’的这个判决,在日本的百年法院史中犹如一盏明灯一直闪闪发光、耀眼夺目”。

其实,即使是在宪政制度成熟国家,各种势力干涉司法独立的事也屡屡发生,尤其是来自行政分支的权力干涉,以至于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违逆提名自己的总统们时,总统们往往后悔不迭,甚至大骂他们。比如,杜鲁门就大骂自己提名进入最高法院的克拉克大法官说,“毫无疑问,汤姆•克拉克是我的最大失误”,甚至破口大骂“他简直就是个傻王八蛋”;老罗斯福痛骂由他提名进入最高法院的霍姆斯大法官“我用香蕉刻一个法官都能比他更有骨气!”──而霍姆斯大法官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少数几位最伟大的大法官之一。几乎所有的美国总统都经历过自己提名的大法官对自己的“背叛”,而这正是大法官们不徇私情保持司法独立的绝好例证。

司法常被视为公正的最后防线,一个国家的最高司法机关也常被视为这个国家所珍视和倡导的某种伦理观念最严肃的表达者,是保卫法治精神、申述人权观念的万神殿。最高法院及其大法官们所享有的权力,虽然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剑”的被动性权力,但其最终的判断权能却使得它拥有某种特别神圣的意蕴。正因为如此,首席大法官的言行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司法的内在品质。

当周强大法官说出“这种人不杀就非常危险”这样的话时,他已经遗忘了自己对司法、对公正、对正义的权力责任,而回到将司法视为阶级斗争工具、党权刀把子的混乱身份,甚至违背了一个法律人应有的基本信仰:正义与仁慈。这是任何一个正常法治国家的法官都不可能说出口的话。这样的话语中所包含的维稳思维,饱含罔顾个体正义践踏个体人权的集体主义思维剧毒,严重地背弃了司法的具体正义品质。

在尚无司法独立的中国,做一个首席大法官确有诸多掣肘,难以完全遵从法治的精神,这也意味着更需要具体法律人的努力,尤其包括各级法官为司法独立努力,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更有特别义务坚守立场。即使在严酷恶劣的制度环境下,无法公然伸张法治精神,无法对破坏法治的各种势力直接说不,至少也可以尽可能保持沉默,而不是对尚未建立起分毫的法治精神落井下石、再行掊击。这已经是底线,如果你不想从首席大法官直接沦为法治精神的首席谋杀者和人权的首席践踏者。

热点内容
党内法规的自查报告 发布:2024-11-16 20:29:18 浏览:433
安装空调法律法规 发布:2024-11-16 18:25:45 浏览:725
安徽当涂法律咨询 发布:2024-11-16 18:00:21 浏览:201
法规教育课件 发布:2024-11-16 17:52:09 浏览:183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发布:2024-11-16 17:51:28 浏览:287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发布:2024-11-16 17:49:38 浏览:972
道德具有广泛 发布:2024-11-16 17:48:15 浏览:44
2016年劳动法陪产假 发布:2024-11-16 17:48:10 浏览:105
两高贪贿司法解释 发布:2024-11-16 17:34:31 浏览:980
刑事诉讼法第二第七节 发布:2024-11-16 17:24:22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