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枪毙
① 中国现在的死刑是注射还是枪毙
法律主观:在中国,执行死刑可以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存权利的刑罚,分为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形。具体执行方式如下:
1. 枪决枪毙
犯人行刑时通常采取跪姿。行刑人员(特警)会用步枪从犯人后脑发射子弹,若第一枪未致命,则会补射。法医确认犯人已死亡后,会割取重要且完好的器官供移植使用,然后将尸体就近火化,不通知家属领回。
2. 注射死刑
犯人被绑在椅子上,法医会向其静脉注射包括麻醉剂、肌肉松弛剂和心跳阻滞剂的药剂,导致犯人因心跳停止而死亡。确认死亡后,通知家属领回尸体自行火化。
法律客观:
《刑法》第四十八条 规定,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判死刑者,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判死刑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外,均需报请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可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规定,在交付执行死刑前,法院应通知同级检察院派员监督。死刑可通过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地点为刑场或指定羁押场所。执行死刑的审判人员需验明正身,询问遗言,然后执行。如执行前可能有误,应暂停并报请最高法裁定。死刑执行应公开,不得示众。执行后,书记员需记录,法院需报告最高法,并通知家属。
② 死刑是枪毙还是注射药物
一、死刑是枪毙还是注射药物
1、被判处死刑的人是根据当地法院来决定是进行枪决还是注射的。既可以是枪决,也可以是注射。不过目前我国依然还是以枪决为主。虽然注射死刑是我国死刑发展的趋势,但这种执行方式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场所,而我国多数中级法院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执行时,如果具备注射执行条件就采取注射方式不具备的采取枪决方式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死刑执行程序】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二、死刑案件怎样辩护
1、被告人的自然情况。是否成年,妇女是否怀孕或在羁押期间是否有流产情况;
2、指控被告人构成犯罪的证据是否真实、合法,与本案的关联性如何;
3、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阶段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合法、齐备;
4、技术性鉴定材料的来源,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鉴定结论及 理由是否合理;
5、被告人的口供是否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是否真实;
6、有刑讯逼供、诱供的情况存在;
7、被告人被指控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后果等是 否符合逻辑,各证据之间有无冲突;
8、被告人有无自首、坦白和立功的情况;
9、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是否从犯、胁从犯;
10、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或具有防卫的性质;
11、被害人是否存在过错或过失;
12、附带民事赔偿部分是否达成了协议,如没有,应分析是否存在调解的可能;
13、对于证据不充分的,是否存在诉辩和解和可能;
14、起诉书在法律适用上是否存在问题;
15、有否“可以不立即执行死刑”的情节,向法庭提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建议。
③ 当庭宣判死刑立即执行,是否直接拉到刑场枪毙,你怎么看
有押送犯人到法庭上接受审判,也有时候会将死刑犯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的命令。之前在国家严打的时候,为了震慑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治安,因此会有当庭宣判死刑。然后立即押赴刑场执行的。每次进行罪犯枪决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群众围观,当庭宣判死刑立即执行,是否直接拉到刑场枪毙,你怎么看?
你怎么看?
按照法律规定,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案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如果一审宣判被告人死刑,被告人还有上诉权,检察机关如果认为判决确有错误,也有抗诉权。由此可见,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终审判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说法均与审判程序不符,所以说,“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④ 中国法律还有枪毙的吗
中国法律还有枪毙的。
枪毙指用枪处决,是对死刑犯执行死刑。枪毙刑法的出现是在枪支的出现以后才出现的,如发生重大犯罪,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枪毙。我国法律,枪毙还是大多数省份还是存在的,如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枪毙。
枪毙执行方式如下:
1、犯人背对行刑者跪下,行刑者向其头部或后心开枪射击将其击毙;
2、犯人面对行刑者站立,行刑者向其前胸射击将其击毙;
3、如犯人未死亡,向其要害部位补枪将其击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⑤ 判死刑是枪毙还是打针
判死刑我国只能采用枪决或注射的方法进行,大部分地区采用枪决。
目前,采用注射的方法执行死刑的只有云南、辽宁、北京、湖南等少数的几个省市。而在这几省市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法院都采用注射的方法执行死刑,在这几个省市中,采用注射的方法执行死刑的,只有其中少数的中级法院。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枪决和注射是执行死刑的法定方法。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执行死刑只能采用枪决或注射的方法进行,采用其他方法执行死刑,是非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死刑执行程序】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第二百六十四条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