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法官开庭
① 法官从开庭审理到判决一般情况下需要多长时间
我国法院的庭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在审限内审结案件就可以。但是,按照实际情况,一般来说一次庭审的时间需要1到2个小时左右。如果案件权利关系简单,通常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审理完毕,要是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需要1个多小时到2小时,或者2小时以上不等。审判人员入庭后,由审判员宣布开庭,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如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听取到庭当事人的意见后,即酌情决定案件是进行审理或者延期审理。决定延期审理的案件,应当酌情确定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再送达传票或通知书。决定进行审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告知作证和鉴定在法律上应负的责任(证人应当一律具结,具结后退庭;鉴定人是否具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接着审判员告知当事人应有的诉讼权利(声请审判人员和担任记录的书记员回避,向证人、鉴定人发问,提供证据,就案件情况进行辩论等),宣布法庭组成人员和担任法庭记录的书记员的名单,并讯问当事人要不要声请回避。当事人声请审判人员回避的,由院长裁定;声请书记员回避的,由法庭裁定。驳回声请回避的裁定不准上诉。为了使审理案件工作顺利进行,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如果认为自己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有回避必要的时候,应当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分别由院长或法庭裁定。
② 法院开庭是法官和律师沟通哪天开就哪天开吗
您好!正常情况下是由法院确定开庭时间,但如果律师收到出庭通知、开庭传票后,发现和自己代理的其他案件的开庭时间有冲突,是可以请求法院另行安排开庭时间的。希望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
③ 案子分到了法官手里了多久能开庭
法律分析:案子分到了法官手里,应当根据案件情况确定开庭时间。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立案后,多久开庭审理没有进行规定,民事案件已经分到法官手里的,应当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法官确定开庭时间后,应当提前三日将开庭时间和地点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让诉讼参与人按时参加庭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④ 法官在开庭时会不会一般对被告态度比较差
法官在开庭时一般不会对被告态度比较差的。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处专于依法审属理和裁判的主导地位,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在诉讼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法官应该公平地对待原告和被告,不应该因其处于被告地位而采取不公平的待遇。
如果在诉讼中,发现法官对被告态度差,甚至违反规定做出对被告不利行为的,被告可以向法院领导投诉,或申请该法官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