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诉调对接中心

法院诉调对接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4 05:11:38

① 诉调对接中心是法院的吗

诉调对接中心是近年来本市法院(主要是各基层人民法院)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而专门成立的以诉前调解为主的机构。在诉调对接中心,受法院委托和指导的人民调解组织对双方争议进行调解,使很多纠纷得以在正式进入诉讼审理程序前,以互谅互让的和解方式得到彻底解决。
【拓展资料】
为规范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健全诉调对接中心建制,促进诉调对接工作有序发展,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各基层人民法院应进一步健全诉调对接中心建制,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加强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确保诉调对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条诉调对接中心应建立纠纷调解登记制度。
纠纷进入诉调对接中心调解流程的,应即通知当事人,并将纠纷信息编列字号后登人流程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条诉调对接中心应根据不同纠纷类型,建立分案制度,实行独任调解或三名调解员共同调解制。调解员确定后,诉调对接中心应向双方当事人告知相关事项,并确定联系方式。
三名调解员共同调解的,应当确立一人为主持人。
诉调对接中心认为有必要委托属地人民调解组织或其他调解组织调处的纠纷,应当在作出委托决定后2个工作日内将相关纠纷移送相应人民调解组织或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第四条诉调对接中心应加强对纠纷调解的工作期限管理,建立调解期限跟踪、预警及延长审核机制。
纠纷调解,一般不超过30日。经双方当事人同意,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审核后,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0日。调解期限从纠纷受理之日起计算。
调解期间进行委托鉴定、评估、审计的,可不计人调解期限。
第五条诉调对接中心应进一步完善调解与诉讼对接的工作制度,纠纷调解结束后,调解员或相关受托调解组织应于2个工作日内将调解结果报告诉调对接中心。
第六条诉前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或申请司法确认的,人民法院应及时依法审查立案,并按民事诉讼法及人民调解法的规定办理。
诉中经委托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诉,也可请求由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当事人申请撤诉后,又依照人民调解法规定,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的,按前款规定办理。
经调解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应及时终止调解,并于2个工作日内将受托调解的纠纷移送立案庭审查立案或审判业务庭继续审理。
第七条调解协议的审查期限一般不超过15曰。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应及时出具民事调解书或确认书。
第八条诉调对接中心应建立纠纷调解指导、监督制度。
各基层人民法院应指派法官专门负责诉调对接中心纠纷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九条诉调对接中心应按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委托/立案调解管理系统”软件要求,及时做好调解案件的数据录入管理及统计工作。
调解员应及时将纠纷受理、移送、组织当事人调解及纠纷解决结果等信息输入流程管理信息系统。
案件信息录入后,如有特殊情况需跨月度回收或修改的,应填写更改单,交由系统管理员统一修改。
第十条诉调对接中心应建立相应的归档报结制度。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各法院应确立职能部门负责对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② 法院诉讼调解中心是干嘛的

诉调中心是法院里面和诉讼衔接的一个机构,帮助当事人在起诉之前进行调解。具体功能如下:
1、诉前分流功能:在立案大厅设有导诉台和诉讼辅导室,对诉至法院的纠纷,首先进行诉前辅导。对适宜通过诉外方式解决的纠纷,进行诉前分流,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外方式解决。
2、诉前调解功能:设置六大调解室,分别是律师调解室、住房及建设工程纠纷调解室、金融及保险类纠纷调解室、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室、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行政征收补偿类案液清件调解室,并由各类型化、专业化调解组织派驻法院的调解员、专业律师调解员、专职调解法官等对纠纷进行中立评估、诉前调解。
3、庭前调解功能:设置庭前会议室,对登记立案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经承办法官审查,认为适合庭前调解的,可于开庭前在庭前会议室进行证据交换或者召开庭前会议,以明确案件的争议焦点和适用的法律,促成庭前调解。
4、速审功能:经诉前调解未能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登记立案。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在答辩期满后,快速审理、快速判决,以提高审首埋简判效率,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5、网上调解及审理功能:配备网络调解室和网络审判庭各一个,对于因故不能到庭或适宜网上调解和诉讼的当事人或证人,通过远程链接方式,在线进行证据交换、发表意见。网络调解方式的启用,还能有效避免纠纷双方当事人见面时的尴尬,防止矛盾激化,尤其适应青年群体对司法的新需求,成为信息时代促成案件调解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6、指导考核功能:设有视频指导中心,实现与全市各基层法院的视频链接,对全市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运行情况进行指导、调度;依托“诉调对接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的分流者裤、调处、司法确认等工作进行实时管理、监督和考核;对各行业调解员进行指导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
7、对接功能:与相关行政部门和组织建立诉调对接指导小组,通过个案咨询、联席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联络,形成有效互动,实现纠纷的多元化解。

③ 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协议怎样进行司法确认

只要双方当事人持调解协议共同到法院的诉调对接中心申请确认,法院经过审查,如果调解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就会出具司法确认书,进行确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三百五十三条 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代理人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出申请。

第三百五十四条 两个以上调解组织参与调解的,各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

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其中一个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双方当事人共同向两个以上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百五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当事人口头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三百五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调解协议、调解组织主持调解的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材料,并提供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当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限期补交。

(3)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三百五十七条 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

(二)不属于收到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

(三)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

(五)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发现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应当裁定驳回当事人的申请。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关于女职工的规定 发布:2025-02-24 08:09:26 浏览:599
法治法律 发布:2025-02-24 08:00:03 浏览:776
婚姻法三年 发布:2025-02-24 07:22:37 浏览:202
电大法学本科实践报告 发布:2025-02-24 06:55:54 浏览:559
刑法中的错误 发布:2025-02-24 06:18:17 浏览:666
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发布:2025-02-24 05:45:54 浏览:1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02-24 05:26:34 浏览:304
法院诉调对接中心 发布:2025-02-24 05:11:38 浏览:340
道德准则需 发布:2025-02-24 04:48:08 浏览:360
合同法盖章复印件 发布:2025-02-24 04:45:24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