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问卷表格
⑴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举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不记姓名,您所回答的内容会为您保密。请认真,如实填写,在您认为正确的选项下画勾。
1.假如您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您会如何去做( )?
A 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 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 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默默离开 D 不敢出声。
2.您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 (可多选)
A 电视上 B报纸上 C学校的课本上 D 家庭的影响 E 其他
3.甲乙是很亲密的好友,甲因买车向已借款三万元,说三年后归还,您认为乙是否应该要求甲写一份欠条( )
A 应该 B 不应该 C 无所谓 D 不知道
4.您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
A 3月15日 B 11月1日 C 12月1日 D 12月4日
5.在我国最高的立法机构是( )
A 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人民政协 D最高人民法院
6.您知道我国现在使用的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吗( )?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3
7.我国在2005年制定了一步与台湾问题有关的法律,您知道是哪一部吗( )?
A 国旗法 B 领土完整法 C 反分裂国家法 D 告台湾同胞书
8.酒后闹事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按( )进行处罚?
A 《刑法》 B 《民法》 C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9.你认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学期遇到法律问题的频率为:( )
A、20次以上 B、10次---20次C、5次----10次D、5次以下E、0次
10.在新闻中,我们经常听到“法人”这一名词,下列是法人的是( )¬¬ (可多选)
A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B 海尔总裁张瑞敏 C 中国移动公司 D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高青
11.在那一年,我国把“邓小平理论”写进了宪法
A 1992 B1997 C 1999 D 2001
12.下列不属于经济法法律的是( )
A 公司法 B 反不正当竞争法 C 产品质量法 D 合同法
13.对当前众说纷纭的司法腐败问题,您的观点是( )
A “司法腐败”主要是发官品质太坏 B 司法不独立早造成的 C 法官素质低 D司法压力太大
14.您希望法律基础课要如何上?( )
A尽可能介绍能解决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 B从案例中说明相关法律理论,类似于《今日说法》 C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 D最好取消这门课,与日常学习生活无关
15.因为没有过四级而不发放学位证,您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合法?
⑵ 居民普法知识教育的问卷题目(2)
Q16:有没有选择用法律手段解决?
○ 有
○ 没有
Q17:您参与法律主要方法是?
○ 诉讼
○ 仲裁
○ 调解
○ 和解
Q18:在诉讼中您的身份是?
○ 原告
○ 被告
○ 利害关系人
○ 其他诉讼参与人
Q19:选择法律方法的原因是?(多选)
□ 法律有强制力
□ 法院公平公正
□ 相信法官专业能力
□ 法律能有效解决问题
□ 除了法律途径之外别无选择
Q20:您对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结果满意吗?
○ 满意
○ 不满意
Q21:满意,为什么?(多选)
□ 胜诉
□ 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 法官客观公正
□ 其他
Q22:【如选择满意此题请跳过】不满意,为什么?(多选)
□ 败诉
□ 没有得到公正裁判
□ 证据难以调取
□ 成本过于高昂,不值得
Q23:【如选择满意此题请跳过】对结果不满意您采取了什么办法?
○ 妥协,没办法
○ 继续上诉
○ 向家人朋友抱怨
○ 找上级机关反应
○ 暴力威胁法官
Q24:您在某些情况下没有选择法律途径的原因是(多选)
□ 我国法律本身制定有问题
□ 我国法律体制有问题,不信任司法系统
□ 担心法官不公正审判
□ 觉得法院人员专业能力不够
□ 法院人员官僚主义、作风有问题
□ 经济实力不够,无法承担相应费用
□ 畏惧法院,觉得法院门槛很高
□ 觉得去法院打官司丢人
□ 诉讼时间长耗费精力
□ 程序复杂
□ 不了解法律不懂要用法律途径解决
Q25:您相不相信法官?
○ 相信
○ 不相信
Q26:为什么相信(多选)
□ 法官是公正的
□ 法官是公职人员,会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 法官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
□ 法官受过系统法学训练,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Q27:【如选择相信请跳过本题】为什么不相信(多选)
□ 周围人说法院不好
□ 媒体负面报道
□ 网络上对于法院的舆论抨击
□ 一些公众人物的评论影响
□ 身边人打过官司觉得不公
□ 没有原因,就是不相信
Q28:以后权益受到损害,您愿不愿意选择法律途径解决?
○ 愿意
○ 不愿意
Q29:为什么愿意
○ 法律有强制力
○ 法院公平公正
○ 相信法官专业能力
○ 法律能有效解决问题
○ 除了法律途径之外别无选择
Q30:【如选择愿意此题请跳过】为什么不愿意(多选)
□ 我国法律制定有问题
□ 我国法律体制有问题,不信任司法系统
□ 担心法官不公正审判
□ 觉得法院人员专业能力不够
□ 法院人员官僚主义、作风有问题
□ 经济实力不够,无法承担相应费用
□ 畏惧法院,觉得法院门槛很高
□ 觉得去法院打官司丢人
□ 诉讼时间长耗费精力
□ 程序复杂
□ 不了解法律不懂要用法律途径解决
Q31:您听说过马彩云案件吗?
○ 听说过
○ 没有听说
Q32:11.1 您怎么看待马彩云案件一类的事件?
○ 司法不公确实存在,当事人是为民除害
○ 司法不公确实存在,普通人司法诉讼途径困难,行为过激能够理解
○ 司法不公确实存在,但当事人应该寻找正当途径合理解决
○ 法官判决依照程序和法律,有如误差也是在合理范围之内
○ 法官判决依照程序和法律,是绝对公正无误的
○ 无所谓,没看法
居民普法知识调查问卷三
Q1:您认为对中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有必要吗?
○ 有必要
○ 没有必要
○ 无所谓
Q2:在校内是否有法制宣传教育?
○ 有,经常
○ 有,偶尔
○ 没有
Q3:在校内用什么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多选)
□ 报告、讲座
□ 法制电影、书籍
□ 法制宣传栏
□ 有关法制的实践活动
□ 其他
Q4:在日常生活(除校内生活)中是否有接受到法制宣传?
○ 有,经常
○ 有,偶尔
○ 没有
Q5:在日常生活(除校内生活)中通过什么途径接受到法制宣传?(多选)
□ 广播、电视、互联网
□ 有关法制的书籍、杂志、报刊
□ 街道、社区的法制宣传栏
□ QQ、微信公众号
□ 法制公益讲座
□ 其他
Q6:您对什么形式的法制宣传最感兴趣?(多选)
□ 法制讲座
□ 法制电影
□ QQ、微信公众号
□ 广播、电视、互联网
□ 关于法制的实践活动
□ 有关法制的书籍、杂志、报刊
□ 学校、街道、社区的法制宣传栏
□ 其他
Q7:您对[Q6]的法制宣传途径感兴趣的原因是?(多选)
□ 内容丰富多彩
□ 形式生动形象
□ 让人印象深刻
□ 其他
Q8:请您为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些宝贵的意见。
⑶ 普及法律知识的问卷调查题目(2)
调查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无论是为了解决问题、获取信息还是保护权益,掌握实用的调查知识都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专业调查公司,我们将向您介绍一些实用的调查技巧和知识。
1. 获得谨慎的许可:在进行任何调查活动之前,确保您已获得了相关当事人的许可。对于调查对象,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尊重隐私,并获得合法授权才能进行调查。
2. 制定调查计划:在进行调查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是必要的。明确调查目的、范围和时间计划,并确定需要采集的证据和信息。
3. 有效采访技巧:采访是调查的核心环节之一。确保采访过程中与被调查者保持良好沟通,并使用有效的技巧,比如开放性问题、逐步追问等,以获取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4. 借助科技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调查工作提供了更多工具和手段。利用监控设备、调查软件、网络搜索等科技手段,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收集和分析信息。
5. 数据分析和解读: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和信息需要进行分析和解读。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和数据处理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为调查结论提供科学依据。
6. 报告撰写和呈现:调查结果需要以一种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报告撰写和呈现。确保报告有条理、清晰,并准确呈现调查结果和结论。
调查是一门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掌握实用的调查知识能够帮助您更加聪明地追踪真相和探索未知。作为专业调查公司,我们将一直致力于为您提供最专业、可靠的调查服务!
追踪真相,探索未知,让我们的知识普及助您在调查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⑷ 1.如何可以与法官取得联系并进行交流(是只有去法院当面聊吗) 2.可否在庭审结束后请旁听人员做问卷
与法官取得联系并非只有当面交谈这一种方式。一种方法是通过学校的渠道,由学校出面联系法院的宣传部门,请求他们的协助。另一种途径则依赖于个人关系,如果你认识法官,可以直接与他们取得联系,这样会更加方便快捷。
如果你决定去法院旁听庭审,记得在法院入口处领取旁听证。旁听证是进入法院的必要证件,确保你能够顺利进入法庭旁听。至于在庭审结束后是否能够请旁听人员填写问卷,这取决于旁听人员是否愿意配合。你需要提前准备好问卷,并且礼貌地向旁听人员说明你的意图,请求他们的支持。
在与法官或旁听人员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在法官面前,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发言,耐心等待他们讲完。对于旁听人员,你可以尝试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这样他们更有可能愿意帮助你完成问卷。如果你在交流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也可以向法院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祝你在与法官交流以及旁听庭审的过程中一切顺利,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⑸ 关于法治意识的调查问卷
由于每个人对法治知识的学习程度不同,因此,形成的法治意识也是不用的,而对法治意识进行调查,对调整法治意识的宣传力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法治意识调查问卷,希望对你有用!
法治意识调查问卷一
Q1:你的性别
○ 男
○ 女
Q2:你对法律意识问题
○ 很重视
○ 一般关心
○ 无所谓
Q3:你认为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
○ 很强
○ 一般
○ 较弱
○ 很弱
Q4:已满 周岁的公民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10
○ 14
○ 16
○ 18
Q5:你知道全国法律宣传日是哪一天?
○ 3月15日
○ 11月1日
○ 12月1日
○ 12月4日
Q6:被告人甲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察觉而未能得逞,仓皇而逃,甲的行为属于
○ 犯罪预备
○ 犯罪未遂
○ 犯罪中止
○ 不构成犯罪
Q7:某学生接到信息,对方能正确地报出他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银行卡号等信息,告知他银行卡密码出现漏洞,请重新设置密码,这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立即重新设置密码
□ 向银行确认
□ 不予理会
□ 报警
Q8:如果学生宿舍内出现可疑人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认真询问
□ 查看证件
□ 报告保卫部门
□ 若是盗贼,防止其逃跑
Q9:以下哪个法律不属于部门法?
○ 宪法
○ 民法
○ 民事诉讼法
○ 刑法
Q10:“正当防卫”的要素是
□ 必须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必须有不法侵害
□ 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Q11:你认为国内在哪一方面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如果让你修订一个法律法规,你会选择关于哪方面的?
____________
Q12:你知道司法起诉的过程吗?
____________
法治意识调查问卷二
Q1:您的年龄段是?
○ 20岁以下
○ 20~30
○ 30~45
○ 45岁以上
Q2:你对于中国的法律体系了解吗?
○ 很了解
○ 不太了解
Q3:你通过法律对自己的利益进行过维护吗?
○ 有
○ 没有
Q4:每当一部新的法律条律出来,你关注过吗?
○ 全部关注
○ 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
○ 从不关注
Q5:当你碰到法律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 向专家请教
○ 自学法律方面的知识
○ 查资料
○ 不知所措
Q6: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通常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 法律途径
○ 自行解决(武力)
○ 协商
Q7:您认为法律在您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 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
○ 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 一般吧,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
○ 没觉得有作用
○ 法律根本没用
Q8:您会关注立法、重大案件等法律热点事件吗?
○ 会,并会与身边的人讨论
○ 会,但不会与身边的人讨论
○ 不会,那些事情与自己无关
Q9:你认为罪犯应不应该得到律师的充分辩护?
○ 应该,每个人都有得到充分辩护和公正判决的权利
○ 应该受到一些限制,不能和其他公民一
○ 基本不应该,他们罪有应得
○ 绝对不应该,就是要严厉打击犯罪分子
Q10: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 人民代表大会
○ 法院、检察院
○ 公安局、检察院、法院
○ 人民政府
>>>下一页更多精彩“法治意识调查问卷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