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员额制入额好不好
A. 法官入额是什么意思
法官入额是指在司法改革背景下,实行法官员额制的一种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建立法官员额制的目的是通过严格考核,选拔最优秀的法官进入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确保法院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
入额的法官称为员额法官,他们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实行谁审判谁负责的司法责任制。员额法官的选拔标准包括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方面。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通过遴选程序,符合条件后可以晋升为员额法官。
法官入额和不入额的区别
1、身份地位:入额法官是法官员额制体系中的一员,具有较高的身份地位和职业荣誉。未入额法官则不属于法官员额制,地位相对较低。
2、审判权:入额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负责审理案件。未入额法官不能独立行使审判权,需在入额法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3、待遇与薪酬:入额法官享有较高的待遇和薪酬,同时享有职务晋升、职业培训等权益。未入额法官的待遇和薪酬相对较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
B. 入额法官和员额法官有什么区别
入额法官和员额法官的区别如下:
1、权利不同。员额法官有裁判权,入额法官现在没有裁判权;
2、人员不同。员额法官是法官员额规章制度下的产物,员指的司法人员,额就是额度,含意就是法官的数量得按照一定的比例额度配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
第二十五条
法官实行员额制管理。法官员额根据案件数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和人民法院审级等因素确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优先考虑基层人民法院和案件数量多的人民法院办案需要。
法官员额出现空缺的,应当按照程序及时补充。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员额由最高人民法院商有关部门确定。
C. 法官入额考试是什么意思
入额是法院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法官要分主审法官和法官助理。主审法官是只要办理案件的,法官助理是协助主审法官办案的,没有办案权。 所有的法官经过报名、考核、考试,成为主审法官,法院内部称叫入额。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是决定法官入额的最高决策文件。
D. 法官员额制是什么
1. 员额制度通过选拔方式对法院内部人员进行分类,分为审判人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个类别。员额制内的法官仅限于审判人员,其他两类人员属于员额制度之外的工作人员。
2. 员额制改革的目的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通过让部分法官入额,使得法官的工作专注于案件审理,其他工作则由行政部门和法官助理人员负责。
3. 员额制有助于提高法官素质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尽管法官素质在提升,但司法公信力仍未能满足人民期望。
4. 员额制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法官离职现象普遍,原因之一是法官收入相对较低,而办案压力逐年上升。例如,律师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法官。在压力和薪酬不匹配的情况下,优秀人才纷纷离职转行。
5. 员额制改革是我国司法系统制度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尽管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地正努力探索如何具体应用员额制。笔者认为,员额制改革将使我国司法水平产生实质性的提升,关键在于找到科学的改革方式。随着员额制改革的优势和深入推进,我国司法水平有望上升至新阶段。
E. 员额制的意义是什么
一、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员额制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将一部分法官入额,从而使得这些法官的工作仅限于审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门以及法官助理人员去进行。
二、提高法官素质,提升司法公信力
目前我国法官的整体素质呈上升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法官的素质在不断提升但司法的公信力却依旧未达到人民的期许。
三、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法官的离职现象越来越普遍,究其原因就在于法官的工资收入相比于法律共同体中的其他职业相对较低,而办案压力却逐年提升。
例如同样从事着法律职业的律师收入要相对高于法官整体的收入水平,在面临着案件越来越多,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法官们得到的薪酬却不甚理想,这就导致了法官中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离职转行去做一些高薪酬的工作。
员额制改革总体上看是对于我国长久以来司法系统制度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现在的改革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员额制改革如何具体进行应用各地都在努力探索,员额制改革必然会使我国司法水平具有实质性的飞跃,关键在于找到科学的具体改革方式,随着员额制改革本身的优势和深入推进,我国司法水平必然会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F. 什么是法官员额制,没有进入员额的法官有何待遇
一、法官员额制:
所谓“法官员额制”是指法院、检察院在编制内根据办案数量、辖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的法院的法官、检察官的人员限额。员额一旦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改变,没有缺额就不能递补。
由于该项制度涉及面较广,在社会各界引发不少争议,其中一个相对突出的争议点就是 “员额制”下法官人员减少,可能导致“案多人少”的状况。针对这一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院、检察院办案的数量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真正存在着案多人少的法院和检察院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我们国家大部分法院和检察院中约有40%的法官、检察官在非业务部门工作,而真正在一线办案的人并不多,因而造成“法官人员数量减少后无法适应”的假象。如果通过员额制改革,把有效的、积极的办案力量吸引到一线去,办案效率相应就会提高,案多人少的相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谢鹏程说:“这就意味着员额制将使司法的生产力得到解放。”
二、没有进入员额的法官有何待遇:
1、法官员额制改革实施以来,法官队伍存在诸多困惑,一部分法官将无法入额是必须面对的现状。
海南省原有法官1540人,改革后,法官人数减至1100多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全院有法官资格的人员62人,现选任主审法官29名,未入额法官33名,占53.23%。贵州省贵定县人民法院原有法官53人,第一批入额18人,未入额法官35人,占原有法官人数的66.03%。
2、员额有余地,转岗有安排:
①关于法官员额制改革,要严格执行中央确定的法官员额比例和相关政策,不仅不能突破,在第一轮遴选时还要留有余地,为优秀人才留下入额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