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庭务会
Ⅰ 庭长和法官有区别吗
法律分析:法院院长、庭长、法官、审判长是法院系统内的称谓。庭长是一种长期职务,法官是一个临时职位。庭长,是指一个法庭的长官,是一种行政职务。法官是具有司法资格和审判资格的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审判职能,他可以是法院的院长、庭长、或普通审判人员。主审法官(或者是审判长)是临时性的,只对审理的本案负责任,案子审判完毕,这个职位也就不存在了。在一个案件较复杂的情况下,需要组成3人以上的合议庭来审理,这就需要一个主审法官。主审法官一般由庭长担任,也可以由其他资深法官担任,还可以由院长直接指定某法官担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二条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
Ⅱ 法官工作主要负责什么
法官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独任审判案件。他们还负有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法官还需履行与他们职务相适应的职责,如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等角色。具体职责包括:
1. 参与合议庭或独任庭的审判活动,通过审理查明事实,并依据法律作出判决。
2. 审查起诉,决定是否立案。
3. 裁定减刑、假释。
4. 裁定采取诉前保全或先予执行措施。
5. 采取诉讼保全措施。
6. 对妨害诉讼者决定给予强制措施。
7. 解决下级法院之间管辖权争议。
8. 指导下级法院工作。
9. 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
10. 处理无需开庭审理的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
11. 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
法官作为司法权的执行者,其职业责任范围广泛,包括了法律规定的审判、裁定、指导、建议等多方面的职责。他们根据法律判案,应保持中立、公正,不受任何干扰。在中国,法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明确规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人员。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应依法产生,并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干扰。法官不仅享有法定的裁判权,还承担着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还规定了法官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其依法履行职责,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Ⅲ 不同意协商还款法官会怎么办
原告不同意协商还款,法院会强制执行。法院通常不会判决分期还款,要想分期还款的话可以和原告协商和解,并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1、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2、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3、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4、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2、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3、尊重对郑罩侍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协商还款不同意,用户可以尝试准备相关的资料进行再次协商,如果再次协商仍然失败了,只能选择按照合同的规定来还款。协商还款一般发生在贷款逾期后,由于是用户单方面违约,拒绝协商还款也是合情合理的。只要拒绝协商,用户就必须尽快还清逾期的欠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会进行民事诉讼,判决
还款,如果是故意不还的,则按照判决进行还款,不还款的进行强制执行,录入失信人员名单,长期恶意不还的涉嫌刑事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为确实没钱偿还的,可以中止执行,条件成熟后继续执行,如存在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的,则可以终结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闷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喊吵非,进行调解。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Ⅳ 律师和法官私下联系吗
律师和法官私下不联系。不可以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不可以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律师与法官即使沟通,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律师不能存在违反规定要求私自去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比如贿赂等,参与影响依法办理的案件等这些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三十二条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 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法官办案的一审起诉程序到底是怎样的
1、立案。当事人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立案。立案庭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唤物掘,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将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不服,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受理。如果当时提交起诉状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开庭要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3、开庭。开庭和核时,首先宣布开庭,接着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蚂模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接着是法庭调查,在法庭调查中,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再接着进行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举证质证完毕之后,开始法庭辩论,在法庭辩论中,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4、宣判。首先是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如果最后没有达成调节协议,则由合议庭合议做出裁判(宣判),双方同意判决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如果双方不同意裁判的,可以提出上诉。
Ⅳ 法院有些什么庭
法律分析:一般的法院会设置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此外有的法院还会设置专业审判庭,如少年审判庭、林业审判庭等,如法官员额较少的法院,可以设立综合审判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可以设必要的专业审判庭。法官员额较少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综合审判庭或者不设审判庭。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可以设综合业务机构。法官员额较少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不设综合业务机构。
Ⅵ 法院有几个庭
法律分析: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设立。通常有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及派出人民法庭;部分地区会有专业性审判业务庭,如少年审判庭、林业审判庭、金融审判庭等等。
法律依据:《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 第十一条 人民法庭的房屋建筑建设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类功能用房:
一、审判用房,包括当事人接待室、立案室、中法庭、小法庭、合议室、调解室、陪审
员室、律师室、法警值班室、法律文书文印室、审判业务资料室、案卷存放室、审判信息管
理室、执行物保管室等。
二、审判人员工作用房,包括法官/书记员工作室、会议室等。
三、附属用房,包括车库、库房等。
四、生活用房,包括驻庭宿舍、食堂、活动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