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后多久
① 想问一下, 法院判完了,要多久才转到监狱,有没有一个时间的限制
判决生效后,犯人通常需要在15天内从看守所转到服刑监狱,这一过程是法律规定的标准流程。具体来说,从判决书生效那一刻起,根据在看守所羁押的时间,会核算出准确的收监时间。如果余刑不足三个月,依据《看守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犯人可能不会立即送往监狱,而是继续由看守所监管。
《看守所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看守所主要负责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对于那些余刑未满三个月,且不宜立即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看守所也有权继续监管。这表明,对于一些短期刑罚的罪犯,看守所可以作为过渡期的监管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判决生效后一般在15天内将犯人转到监狱,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框架,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延迟。例如,如果法院需要时间处理其他程序,或监狱方面需要准备接收犯人,这些都可能导致实际移送时间的延长。
此外,各地看守所和监狱的具体操作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移送时间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但司法机关一般都会尽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一程序,以保障法律的公正执行。
在移送过程中,司法机关会密切沟通,确保犯人能够顺利、安全地从看守所转移到监狱,这不仅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体现了对犯人的关怀。
总之,判决生效后到犯人被转到监狱的过程,虽然有大致的时间框架,但也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司法机关会尽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一过程,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② 法院判刑后多久入监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罪犯被法院判决有罪后,应该在判决书生效十日内将犯罪分子交付给执行刑罚的机关。判刑过后多长送至监狱是不定的。但是判刑之后马上送往看守所,在看守所的时间也算在刑期之内。判刑过后看是否上诉,不上诉的一审判决10内后生效;上诉的,二审判决或裁定后生效。生效后,由看守所根据其安排,每月定期送几批次的人到监狱,所以具体时间不确定。可以询问看守所。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宣布判决结果,并在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定期宣告判决的,合议庭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单位的,应当送达被告人注册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判决书应当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在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之后,那么10日之内就应当将犯罪分子送到监狱,之后就会开始服刑。但毕竟刑事案件也是适用的两审终审制,于是在一审法院作出判决之后,并不会马上生效,这期间犯罪分子还是会送回看守所而不是直接送到监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衍生问题:
取保候审判刑后多久后收监?
判处刑罚后,判决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执行刑罚就是人民平常说的收监,所以在取保候审期间,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就会立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