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收到起诉状会

法院收到起诉状会

发布时间: 2025-04-05 20:47:39

⑴ 起诉书交到了法院,要多久才能等到通知

七日内,人民法院在当事人递交起诉状的七日内向原告送达受理文书。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后,需要审查起诉状中的内容是否真实,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案件是否在诉讼时效,是否符合受理要求。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在七日内确定是否立案,如果原告提交的起诉状不符合相关规定,如没有写明被告的基本信息或该案件不在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受理此案件。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地域管辖,即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就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向原告发送立案通知书,并将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需要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会将答辩状的副本发送给原告,然后准备开庭。立案后,提起诉讼的原告需要在期限内按照规定缴纳诉讼费,不按时缴纳的人民法院将按撤诉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⑵ 法院收到原告的诉状一般多久后下发传票给被告

法院收到原告的诉状一般情况下在10天到一个月内下发传票给被告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拓展资料

一、法院立案后,发传票给被告人的时间

1、立案后要向对方送达一般7日内向被告送达传票,现实生活中法院立案后多久能收到传票一般由法院掌握,一般情况下在10天到一个月内。

2、法院立案后应该先传唤被告,通知被告后才会通知原告,也就是说法院先是电话通知被告,如果通知不到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诉讼文书所不能送达的情况下,最后采用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指采用登报的方式送达传票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3、法律规定案件的审理期限,传票在审理期限内下达。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所以最长不能超过这个期限。

4、民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5、如果案件已经立案,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以寄出日期为准)。

6、如果提供的被告电话或地址有误,或者联系不到被告,或者被告拒绝接收传票的,也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一般时间为2个月),同时给予被告十五天答辩期。在完成送达程序后,承办法官会安排开庭时间,并提前三天向您送达开庭传票。

7、《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二、刑事案件立案程序

1、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人员或材料的接待和收留的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不论是否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都应当接受。然后按照管辖的规定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对口头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应当仔细地询问和讯问,并将内容写成笔录,经宣读或者交本人阅读后,若有意见,应当允许更正,若认为无误后,让其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已经接受的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的发生,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为了做好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工作,一般采取下列步骤和方法:事实审查和证据或证据线索审查。

3、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公安司法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和必要的调查后,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1)决定立案并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

(2)决定不立案并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

对于决定不立案的,由工作人员制作《不立案通知书》,有关负责人同意后,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并告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主管机关应当认真复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报案,控告,举报的单位或者个人。

自诉案件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15日以内作出不立案决定,书面通知自诉人并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热点内容
法律行政法规条例公布 发布:2025-04-06 11:31:57 浏览:830
档案法学系 发布:2025-04-06 11:24:25 浏览:912
开一个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4-06 11:21:59 浏览:808
学习交通法规 发布:2025-04-06 10:48:48 浏览:157
2015法律硕士主观题汇总 发布:2025-04-06 10:42:38 浏览:556
魔法学院人物职位表 发布:2025-04-06 10:41:04 浏览:904
特朗普签署法规制裁中国 发布:2025-04-06 10:33:55 浏览:111
律师的英文怎么读 发布:2025-04-06 10:33:45 浏览:123
二手房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06 10:32:51 浏览:519
婚姻法封页 发布:2025-04-06 10:32:00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