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法院电话
① 辽宁省大洼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电话是多少
你好,很高兴抄回答你袭的问题。
辽宁省的大洼县,已更名为盘锦市大洼区。从前的大洼县人民法院现在叫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法院。联系电话是0427-2907617 ,地址在盘锦市大洼区红海滩大街,邮编:124000。
未经查证上述电话是不是立案庭的,如果不是,你可以在工作时间拨打查找立案庭的号码。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如果对我的答案满意,请采纳。谢谢!
② 盘锦拖欠工资举报电话
用人单位拖欠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③ 盘锦市辽滨湾新区法院,拖欠工资怎么都立不上案
在有书面欠条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用人单位拖内欠工资且未有书面欠条的容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④ 考盘锦法院要研究生吗
考盘锦法院要研究生。1985年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正腔液仔式成立,与辽河油田中级人民法院合署办公,1988年经省、市委决定,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辽河油田中级人伍汪民法院正式分开设立。现位于盘锦市兴隆台区云汇北路。正式在编人员119人。
法院简介:
1985年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成立,与辽河油田中级人民法院合署办公,1988年经省、市委决定,盘锦市中级人民埋蠢法院与辽河油田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分开设立。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辖四个基层法院,现位于盘锦市兴隆台区云汇北路。
该院正式干警119人,负责辖区内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司法审判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考盘锦法院
⑤ 反映社会公德事例
一、捡破烂老人姚义德
人物介绍:姚义德今年52岁,是河南社旗县朱集镇古城村人,他的老伴孙庆荣今年58岁,也是河南人,夫妇俩20年前来到海南至今一直靠捡破烂、干杂工为生。老姚的亲生孩子有3女2男,最大的今年30多岁,最小的也20多岁了,都已在海南成家。
从1988年开始至今,老姚夫妇先后收养了10名弃婴。他说:“见死不救是一场大罪,自己少吃一点,多苦一点,救一条生命,该多值呀!不过有些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这些女孩都很好,多可惜呀!”
二、好司机吴斌
5月29日中午11时10分,吴斌驾驶杭州长运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11时40分左右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江苏境内),突然有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吴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
车载摄像头记录下了全过程,画面显示在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
由于吴斌的肝脏损伤实在太严重了,按医生的说法,他的肝脏已经象一座被掏空了的山,输入的血已经相当于给全身的血换了一遍。需要渡过最关键的5天排异观察期。由于吴斌抢救已输血1万多cc,院方血液紧张,为此,杭州长运正在动员职工为吴斌献血,还打算今天专门安排大巴车开到无锡解放军101医院献血。他的同事们也都一直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能给他力量,创造生命的奇迹。
可惜吴斌还是没有等到。6月1日凌晨零点十三分,吴斌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呼吸加快,心率加快。虽经医院全力救治,吴斌终于还是于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过世,享年48岁。
三、退休老兵殷昌杰
今年79岁的殷昌杰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1999年从台湾来到厦门,租住在厦门集美大学附近的一所学生公寓内,打算在此安度晚年。在一次和学生们聊天的过程中,老人发现很多大学生家境贫寒,便萌发了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想法。
他先后拿出几十万元的收入资助上百名贫困大学生。值得深思的是,6年来,老人资助的几百名贫困学生,居然很少有人向他表示谢意。6年来,老人只收到过一张贺年卡,还没有署名。
四、退休老人乔秀文
退休户籍民警乔秀文是晋源区金胜镇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却慷慨解囊资助孤儿或贫困学生上学,救治贫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还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他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为瘫痪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过节主动打扫公厕卫生……他用平凡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五、村支书杨圣满:奔波20年为乡亲引来汩汩清泉
河北省蔚县柳河口村支部书记杨圣满任职后,自费为乡亲们找水奔波20年。20年来,他几乎花掉自家全部积蓄,最终为村民引来汩汩清泉。
柳河口位于蔚县大南山脚下,全村800多人,由于地势较高,地质构造复杂,饮用水极为匮乏。从上世纪70年代起,柳河口村村民开始四处找水,先后挖了20多眼井,却没有打出一滴水。村民夏天只能饮用涝坝水,冬天只能喝积雪融水。
1988年,杨圣满当选村支书后,把自己经营多年的木材经销生意交给妻子料理,带领乡亲们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水之路。1993年,村里决定从相隔4公里的邻村引水,4公里长的石头水渠,他带领乡亲们一块一块挖,一尺一尺刨,终于把水引到村子里。
2002年,邻村水井水位下降,吃水难又成为柳河口村村民面临的问题。这一次,杨圣满下了决心,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吃水难题。之后数年,他奔波于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苦苦寻求找水良方。亲戚、朋友得知他打井的消息后,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险,妻子更是极力反对。可是,杨圣满决心已下。
2004年3月,他根据收集到的打井信息和资料,拿出自家12万元钱,请来打井队,着手实施打井计划。在打井的6个月里,他把铺盖卷搬进工棚,日夜坚守。可是,直到打井钻头钻到200米以下,打到的依然是坚硬岩石,第一次打井就这样宣告失败了。随后两年,固执的杨圣满接连打了6眼井,仍然一无所获,却为此用掉了自家50万元存款。
有的乡亲动摇了,有的人在背后笑他“一根筋”,这时候,杨圣满开始谋划新的引水方案。2006年8月,经过周密论证,柳河口村决定把8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村子里,杨圣满带领乡亲们投入到新一轮找水“战斗”中。山上本来没有路,杨圣满和乡亲们硬是用铁锹、锤子一寸一寸凿出一条山路。
到2006年10月,投资20万元、长达8000多米的管道铺设完毕,同时还建起两个扬水池和两个蓄水池。泉水翻山越岭引到柳河口村,村民们从此喝上了甘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