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防控肺炎

法院防控肺炎

发布时间: 2025-04-15 05:47:38

⑴ 为什么有多次总对总查控

具体原因如下:
1、所谓的“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是指最高人民法院会同银监会、公安部等16个部委、3900余家金融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线上查询、冻结、查封被执行人财产的系统。
目前可查询财产类型包括不动产、存款、车辆、证券、保险、网络资金、工商登记等25类财产或相关信息,基本涵盖了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执行效率。
2、最高院执行局于2020年1月31日颁布《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关于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执行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强调,疫情期间要审慎开展执行工作,减少外出办案和集中执行行动,并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开展保全查控和执行查控工作,尽可能减少线下查控。

⑵ 最高院新冠肺炎指导意见二

法律分析: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指导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合同、金融、破产等民事案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 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当事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买卖合同或者履行成本增加,继续履行不影响合同目的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出卖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完成订单或者交付货物,继续履行不能实现买受人的合同目的,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经支付的预付款或者定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买受人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⑶ 网上开庭的条件

法律分析:1、诉讼参与人因新冠肺炎正在治疗、隔离或受到医学观察,以及交通封闭等疫情防控原因,无法参加诉讼的,可以依法申请延期开庭。受案法院经审查后予以准许的,应依法另行确定开庭时间、地点、方式,并依法分别告知诉讼参与人。

2、各级法院开庭审理的案件,具备网上开庭条件的,一律采用网上方式开庭。受案法院应当提前与相关案件诉讼参与人主动联系,了解是否具备网上开庭条件。具备网上开庭条件的,受案法院应当及时通知诉讼参与人变更开庭方式或传票告知确定的开庭时间及方式,并明确网上开庭相关事项。受案法院关于变更开庭方式的通知与之前告知开庭时间、地点的传票具有同等效力。

3、公告送达开庭传票的案件原则上按原公告确定的日期、地点、方式开庭审理。

4、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措施带来不便,请诉讼参与人谅解。

法律依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有关事项的告知》

第一条 诉讼参与人因新冠肺炎正在治疗、隔离或受到医学观察,以及交通封闭等疫情防控原因,无法参加诉讼的,可以依法申请延期开庭。受案法院经审查后予以准许的,应依法另行确定开庭时间、地点、方式,并依法分别告知诉讼参与人。

第二条 各级法院开庭审理的案件,具备网上开庭条件的,一律采用网上方式开庭。受案法院应当提前与相关案件诉讼参与人主动联系,了解是否具备网上开庭条件。具备网上开庭条件的,受案法院应当及时通知诉讼参与人变更开庭方式或传票告知确定的开庭时间及方式,并明确网上开庭相关事项。受案法院关于变更开庭方式的通知与之前告知开庭时间、地点的传票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条 公告送达开庭传票的案件原则上按原公告确定的日期、地点、方式开庭审理。被公告送达开庭传票的当事人在开庭前主动与受案法院联系的,受案法院可以依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有关事项的告知》,通过电话、微信、短信、邮件等非直接接触方式与各方当事人另行确定开庭时间、地点,具备网上开庭条件的,采用网上方式进行。

⑷ 法院说现在疫情期间不能拘留

不是的。

防控疫情期间,各级法院对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要慎重采取拘留措施。确需拘留的,送拘时应遵从拘留所的防疫要求。拘留所明确告知因疫情原因无法收拘的,执行法院应在确认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无感染症状的情况下解除拘留措施。

有关案件需要跨区域执行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原则上应通过执行指挥管理平台事项委托系统,委托当地法院协助办理;执行法院确需派员赴异地办理的,应层报执行法院所在地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备案。受托法院因疫情防控原因表示不宜受理事项委托的,委托法院应及时撤销委托。

(4)法院防控肺炎扩展阅读:

法院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规定:

1、各级法院要严格对执行干警的管理,严禁执行干警组织或参与群体性聚会,教育执行干警不得编造或转发与疫情相关的不实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2、各级法院要切实关心、爱护执行干警,加强对执行干警防范疫情的宣传、教育,强化执行干警特别是外出办案干警的自身安全防护。如发现执行干警或家属有确诊或疑似感染情况,应立即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协调送医救治,并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⑸ 疫情期间起诉流程

人民法院开展在线庭审,一般应当在法庭内进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法官确需在其他场所在线开庭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同意,并保证开庭场所庄重严肃、庭审礼仪规范。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 各级人民法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和严峻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审判职能,努力服务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要将深入推进在线诉讼作为坚决打赢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举措,积极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在线诉讼平台,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送达等在线诉讼活动,有效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确保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推进在线诉讼,既要充分考虑案件类型、难易程度、轻重缓急等因素,又要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尊重当事人对案件办理模式的选择权,全面告知在线诉讼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同意案件在线办理的,应当在信息系统确认、留痕,确保相关诉讼活动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线办理,依法申请延期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不得强制适用在线诉讼。案件符合诉讼法律关于中止审理有关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诉讼。

⑹ 防疫期间哪些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防疫期间,什么情况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拒不执行防疫封控管控措施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规定:
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二、未进行药品销售信息实名登记造成新冠疫情传播危险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各单位须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提示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应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对就诊的感冒发热人员和购买感冒、退热药品的人员信息,按规定登记、报告。
药店的负责人未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等措施,造成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则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如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可能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辱骂、殴打防疫工作人员阻碍民警执行公务
根据《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规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
四、编造、传播不实信息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编造、故意传播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虚假信息的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规定:
1、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2、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3、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五、伪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逃避正常检查
核酸检测是加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切勿因贪图方便就去购买或使用伪造的核酸检测报告。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而且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威胁。
造假者如果身体健康而只是持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证明的,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或其它行政处罚;
但如果存在多次要求他人伪造核酸检测证明,违反疫情防控政策,逃避正常检查的行为,以及如果最终检测证明其是确诊患者、病原携带者,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可能会被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⑺ 疫情期间法院开庭吗

法律分析:按规定,疫情期间不同意网上开庭的,应当现场开庭,开庭时间等法院通知。

法律依据:《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 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推进在线诉讼,既要充分考虑案件类型、难易程度、轻重缓急等因素,又要切实维毕槐嫌护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尊重当事人对案件办理模式的选择权,全面告知在线诉讼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同意案件在线办理的,应当在信息系统确认、留痕,确保相关诉讼活动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线办理,依法申请延期审理的,人民法院手手应当准许,不得强制适用在线诉讼。案件符合诉讼法律关于中止审理有关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诉讼。

法律分析:按规定,疫情期间不同意网上开庭的,应当现场开庭,开庭时明迹间等法院通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⑻ 疫情期间法院正常受理案件吗

可以。可以诉讼。但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个地区立案、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工作方式会有所调整。
疫情期间能否直接到人民法院立案诉讼需要看您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对公众公布的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若您案件含陵管辖法院所在区域疫情严重,那么可能无法进行线下立案,无法直接到人民法院递交材料进行立案诉讼,建议您查询案件所在管辖法院公布的相关信息或者拨打管辖法院的诉讼服务电话就立案诉讼进行咨询,以确保您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救济。
民商事、行政案件一般均可以采取在线方式开庭,但案件存在双方当事人不同意在线庭审、不具备在线庭审技术条件、需现场查明身份、核对原件、查验实物等情形的,不适用在线庭审。刑事案件可以采取远程视频方式讯问被告人、宣告判决、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等。对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简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以及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可以探索缓老亮采取远程视频方式开庭。人民法院开展在线庭审,一般应当在法庭内进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法官确需在其他场所在线开庭的,应当报请本院扰宽院长同意,并保证开庭场所庄重严肃、庭审礼仪规范。人民法院应当参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在线庭审参与人的诉讼指导,明确在线庭审纪律,确保庭审过程安全文明、规范有序。
疫情期间怎么去法院起诉
1、可以邮寄。
2、可以邮寄,可以先与法院立案庭联系然后再邮寄起诉材料。
3、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可通过线上立案,远程开庭,电子送达,远程申诉信访等方式办理诉讼事项。
4、根据相资料显示:因受疫情的影响,如果被告人在异地,可以去被告人所在的省份市区的人民法院官网进行上诉。
5、同时也可以让律师申请远程开庭审理此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立案的机关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⑼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主要依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刑法》、《专利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同时参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及相关国际条约和双边协议等。
凡例
法律文件名称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略,其余一般不省略,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简称为《传染病防治法》。

热点内容
刘培道德模范 发布:2025-04-16 13:56:25 浏览:9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发布:2025-04-16 13:45:30 浏览:599
学法学人 发布:2025-04-16 13:41:32 浏览:35
劳动合同法欠缴社保 发布:2025-04-16 13:37:35 浏览:231
社区团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3:33:40 浏览:131
多渠道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4-16 13:30:07 浏览:948
司法部红蓝 发布:2025-04-16 13:29:56 浏览:686
写公安局劳务派遣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3:16:56 浏览:548
法治政府工作部署会 发布:2025-04-16 13:09:49 浏览:226
刑事诉讼法第226到230 发布:2025-04-16 12:57:25 浏览: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