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发布时间: 2020-12-18 15:34:22

❶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回答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周本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需要有科学的理念指导。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正确的法治理念,有效地推进了法治建设的实践。很多法治理念都是突破性的,没有这些理念上的突破,就没有法治建设今天的大好局面。 但也要看到,目前法治理念指导受到的干扰也是很多的,其影响不可低估。主要表现在:一是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总认为我们党委、人大、政协和“一府二院”“多条腿”的体制不如西方议会、政府、司法“三条腿”的体制合理,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的法治模式来评价我们的法治状况,来设计我们的法治建设方向。二是“左”的残余思想影响,一些执法者管理的意识、斗争的意识相对比较强,而人权保障的意识、和谐的意识相对比较弱。三是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影响,有少数人往往把执法权力与自身利益挂钩,追求自身利益比追求公平正义更重要。四是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不少人仍把行政官与司法官混为一体,或者违法干预司法部门依法独立办案,或者特权思想严重,习惯以“父母官”、“管人者”自居。这些理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实践上的混乱。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的五句话,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正本清源。依法治国,表明我们不能搞“人治”,一定要把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到法治轨道上来;执法为民,反映我们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公平正义,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就是要消除一切不公平的现象;服务大局,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它不是为法治而法治,而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大局;党的领导,反映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在党领导下进行的,从而保证我国的法治建设能够沿着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坚持什么,澄清什么,反对什么,更新什么的问题。今后不管人家怎么说,我们只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就能够保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进一步提高和谐执法能力 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张常韧 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检察队伍,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更需要具有践行先进理念、服务工作大局的执法素养和能力。因此,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紧紧与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 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检察机关必须不断强化监督意识,着力提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的能力。要依法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依法监督纠正滥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违法立案等问题。要强化对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侵犯人权问题的监督,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要严格依法掌握抗诉标准,提高抗诉水平,对有罪判无罪、量刑畸轻畸重等刑事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对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注重提高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的能力。对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进行监督,加强对侦查、审判环节超期羁押问题的监督。通过有力的司法监督,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也是检察机关在服务和谐社会过程中不断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的能力,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自觉把解决矛盾、促进和谐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同时,要正确贯彻党和国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区别对待。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 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政法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落脚点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肩负着运用法律惩罚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调解民事经济行政法律关系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当前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我们面临的基本形势:一是对敌斗争形势复杂,阶级斗争,包括内部斗争和外部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二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这是最为普遍、面最大、量最广的一种矛盾,其中有一些如果处理不好,甚至还有可能激化。三是刑事犯罪高发,这和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有内在联系。有些内部矛盾演变到一定阶段就可能转变为刑事犯罪。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人民法院面临的任务很繁重,工作压力很大。全国四级法院大概每年要通过诉讼程序处理案件800万件,主要是民事商事案件,刑事案件在70万件左右。我们要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审判职责,维护稳定压倒一切。现在我们的工作重心是运用法律调整民商事法律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这方面的案件大约有500万件。这些案件所涉及的诉讼标的额在一万亿元以上,与我们国家的金融、经济运行关系密切,与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密切,所以这是目前工作的重心。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我们对自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加大调解力度,尽量做到案结事了,为了应对案件高发期,提高办案效率,把矛盾纠纷解决好,以维护公正和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应坚持依法治国法治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我们必须在各项工作中秉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是因为和谐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法治为中心,构建一个秩序井然、公平公正、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人能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可以说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只有加强法治,才能保障社会有秩序的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享有殷实安康的生活。所以,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追求在规则和秩序范围内的社会和谐与进步。 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理念是一种观念,是行动的指导,也是为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理念的偏差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我们要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这就是要坚持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世界潮流,体现人民意愿,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最佳方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一种高层次的政治文明,是已经被人类历史所证明的一种进步的治国方式,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必须将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纳入法治的轨道,用法治的权威来保障国家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树立与法治理念相适应的观念:一要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二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观念;三要坚持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观念;四要坚持权力应当受到监督与制约的观念。 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实现公正与和谐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 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这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从刑事司法的角度来看,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注意处理好惩治犯罪和维护人权的关系。惩治犯罪是必要的,判处死刑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不注意保障人权。人权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在刑事司法中保障诉讼参与人、当事人的权利,除了被害人,也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两者的关系要处理好。从实体上说,我们要贯彻宽严相济的政策。要慎杀,少杀,可杀可不杀的时候不杀。这样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是世界的潮流。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要处理好,要平衡两者的关系。过去我们很大程度上重实体,轻程序,对程序的法治价值重视不够。程序实际上有很大的价值作用,在法治中不重视程序,法治规则是建立不起来的。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不能认为程序就是本位,比实体更重要,程序公正了,一切价值就实现了。程序和实体是两个标准,两种价值。我们在程序上要防止刑讯逼供,在实体上要防止冤假错案。程序是实现实体的手段,程序本身就是体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有其独立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目的。忽视程序的价值自然不对,过分强调其独立价值也会出问题。我们要处理好二者的矛盾。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冤假错案,尽管是极少数,但反映了实体上的不公正,并根源于程序上的不公正。程序和实体都不公正,能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吗?当事人必然要申诉,怨恨,甚至对社会有报复心理,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两方面的公正,保障社会公正与和谐。 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实现三大转变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具体而言要实现三大转变:从缺乏群众观点的单纯执法向以人为本、注重疏导、加强服务的执法观念转变;从重实体轻程序、重形式轻效果向实体与程序并重、形式与效果统一的执法观念转变;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同时强化执法机关责任的执法观念转变。 执法不是一项孤立、简单的法律技术和法律操作行为,而是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执法机关必须破除一定程度存在的单纯执法的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执法中存在着某些不考虑执法宗旨和执法目的,简单执法、粗暴执法、机械执法的现象,要求公民履行义务多,主动保护公民权利少;讲方便执法多,讲方便群众少;处罚制裁多,提供服务少;硬性管理多,说服疏导少。结果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执法任务,但往往是法了事不了,案平理未平,实际上扩大或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深层次上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影响了法律权威。 执法为民重点在“执法”,核心是“为民”。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始终体现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对上级机关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❷ 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为:

一、依法治国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民主。这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二)法制完备。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

(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四)依法执政。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二、执法为民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执法为民的内涵: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

执法为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 公平正义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其内涵包括: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

(二)合法合理,这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

(三)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和载体;

(四)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要求政法干警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服务大局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本职。

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五、党的领导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2)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性

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并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将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求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能力,实现了讲法治与讲政治的统一。

二、彻底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法治与全体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是法治的主体,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力。

三、系统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内容构成上,从而成为一个科学的有机统一体。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这五大内容,从不同方面反映和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证,每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科学有机的整体。

四、充分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个封闭、静止的思想体系,它的形成、发展与实践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也将更有时代性,更具规律性,更富创造性,不断借鉴与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可以说,正是这种广泛吸收、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性,才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始终指导中国的法治实践,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❸ 法制社会代表什么

第一,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法治。
第二,维护以回工人阶级为领导、答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法治。因为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用自己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实现。
第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四,是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法治。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

❹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的内涵:以人为本;保障专人权;文明执法。

要以邓小平属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4)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依法治国,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2、执法为民,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执法为民的内涵: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公平正义,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其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合法合理,这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和载体;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要求政法干警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4、服务大局,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本职。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5、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5)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核心精髓: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我们只有全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

❻ 法制社会的内容是什么

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社会主义法制版建设的基本方针:“权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所谓“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入法律的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所谓“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严肃执法,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尽职尽责地坚决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

❼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之,也是社会法治的()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之,也是社会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版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权治的核心内容。 除了法律规范之外,道德、宗教等都是调整社会的重要规范,但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法”治国,而非依“人”或其他社会规范治理国家。
只有依法治国,人民才能通过各种法定形式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才能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国家的重大决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合法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并在受到侵害时能及时获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依法治国。

❽ 中国法制社会

你好,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是一个法治社会。

希望能够帮到你。

❾ 如何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一是要深刻领会过去一年来,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改革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建立法治国家的决定,这两个决定实际上是“姊妹篇”,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思路的逻辑延伸。深刻领会这一年多取得的成就,对我们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非常重要。

二是要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要深刻地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了我们国家政治与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所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也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三是要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总书记在全会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的一条红线,是一个管“总”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不断拓展。

四是要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会指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五是要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会明确指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执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建设、社会建设;加强法制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这些任务抓住了关键,抓住了当前的突出问题,有明确的思路,有创新的举措,有具体的要求,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

六是要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全会深刻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❿ 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

依法治抄国的六个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另外,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制度化、法治化的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点内容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承担违约 发布:2025-01-08 02:54:09 浏览:377
陕西省宝鸡市文化路184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08 01:32:08 浏览:816
委托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08 01:26:24 浏览:890
没有法学院 发布:2025-01-08 00:31:21 浏览:78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心 发布:2025-01-08 00:15:59 浏览:588
2017新的婚姻法5类 发布:2025-01-08 00:08:00 浏览:338
中华人名共和国劳动法第38条 发布:2025-01-07 23:34:42 浏览:338
电动三轮车法规 发布:2025-01-07 23:15:00 浏览:841
法国民法典法 发布:2025-01-07 23:03:33 浏览:815
著名税法律师 发布:2025-01-07 21:58:40 浏览: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