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对道德的认识

对道德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20-12-18 17:34:13

A. 谈谈对思品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认识

1、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即指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方面修养的过程,具体来说,也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过程。

2、法律基础:所谓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而法律基础则是法律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基本体系、社会主义法律诉讼的基本程序等,具体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法律意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内容,它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也是对非法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

3、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它们既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也存在着区别,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调节领域;同时也有相互统一的地方,它们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层次融为一体,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1).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以法律的规范作用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和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同。

(3). 思想道德与法律共同融入个体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与法律虽然在知识层面有区别,在规范层面有相通,但他们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上,是一体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规范转化在个体素质结构方面,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共同融入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之中。

个体的素质是一个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复杂体,主要包括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几个方面。在个体素质结构的金字塔中,健康素质既是个体在自然生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然的秉质,同时,也是在自然秉质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在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并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它反映着人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改造和适应能力,包括基础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体现人的精神世界的组合方式的一种素质。它既体现一种内在的结构关系,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精神动力系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既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也包括法律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政治素质共同构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

道德素质是核心。道德也是一种理性认识,因此道德也属于思想的范畴,但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想形态。道德作为调节个体与社会及他人的行为规范,它是以个体的自律作为调节的主要方式的。一种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如果不能使个体产生良好的道德自律能力,即把社会的道德观念转化成个体内在的价值观念,依靠自己内在的良心和善恶标准主动地去实践、活动、践履,那么是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的。

政治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政治也是一种理性认识,政治观念也是思想观念中的一种,当人们思想观念抽象到要用阶级的观念、用整体的观念、思考的是国家哲学问题的时候,就变成了政治观念。也就是说,思想观念层面既有个人层面的东西,也有更广泛的层面的东西,如果一种观念抽象到要用国家的、阶级的、整体的观念来思考问题时,就形成了政治观念。而政治思想是指人们对以国家为中心的各种政治问题所持的倾向、态度,并用语言文字材料加以反映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对社会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是思想或观念的主干或核心部分。

法律思想则是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思想转化为法律、规章和制度所形成的思想,是政治思想中制度化、体制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思想形态。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

法律素质属于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不仅包含人们在学习法律知识和从事法律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的倾向性,而且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个体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对于保障个人权利和履行个人的义务,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尽管具有不同的内容、领域和调节作用的方式,但在个体素质结构之中,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共同组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虽然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覆盖几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是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个层面上,把所有的知识点融成了一体。从个体素质结构的关系来看,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培养和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由于个体内在素质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关系,因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设计也不能单纯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本身角度来培养个体思想道德素质,而必须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放在个体素质结构的大背景下,按照素质形成和发展规律,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规律进行设计和开发。

B. 对道德和道德修养的认识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建立、国际交流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刻影响着学子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刻准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艰苦创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被我们所称道,也将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

C. 你对道德感的认识如何

说话做事先问自己的良心!你良心底线的高下就是你自己道德感的高低,这与法律无关!

D. 浅谈你对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道德的范围比较广泛,体现在多方面.职业道德也是由道德演变而成的,只是职业道德讲的更精准,更明确.因为它是局限于某一职业范围内!

E. 谈谈你对道德本质的认识

道德即社会关系,当行为有利于社会利益最大化时,称之为有道德。

F. 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认识。

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认识

一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1.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任何制定法总是基于对道德的考虑而形成的。以刑法为例,理论上,犯罪分为自然犯与法定犯。自然犯在性质上违反伦理,很明显对这类犯罪的规定是在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法定犯虽不违反社会伦理,但有关法定犯的规定是不能违背道德的(原则上不能违背,而如果有关规定违背了道德的情形将在下文予以讨论)。因此,无论是自然犯还是法定犯,均是在考虑道德的基础上产生的。

2.道德是区分良法与恶法的标准。这涉及到法律违背道德时怎么办的问题。应该视法律违背道德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法律尚未与正义相悖过甚……在实质上仍比无法更优,则应从维护法律威严的角度保留与道德违背的法律。而法律与正义相悖过甚,已恶于无法,则应予以废止。

3.道德增强法律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紧张的关系,尤其是法律规则。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法律中确定了不少原则,而这些原则正是道德性原则。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原则即是典型。

4.道德是法律的价值追求。在一定时期,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样,由人制定的法律必然不能完全反映自然法,即我所定义的道德。越来越趋近于道德的实然道德永远是法律的价值追求,引导着法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使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必要的恶”,越来越趋近于正义。

二法律对道德的作用:

1.法律赋予道德以力量。道德本身是没有强制力的,而在道德基础上产生的法律有强制力。法律将一些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范畴,这时,这些规范依然是道德,但已经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

2.法律使道德得以具体化。道德是抽象的人类规范,法律则是一种明确而具体的人类规范。法律通过将一些道德规范纳入其中,从而使道德具体化。

3.法律为道德的遵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人们常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当法律得以遵守,才能为道德的遵守提供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

总的来说,作为人类规范,二者各有不足,因而二者缺一不可,互相弥补不足,共同向着道德的方向努力,从而为人类构建一个良好的秩序。

G. 谈对道德的认识及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韩剧《可爱的你》看过没有?这里面把道德完全反映了出来,道德是一种习惯,版道德权不是强迫自己才能体现出来的,这与人的生活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道德在突发事件里面有最好的体现,会不会出口不训,会不会伸手打人家的脸,会不会接人家的伤疤,这些都能反映出道德。我想,最为道德的就是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哪怕是你的敌人。
道德的养成完全是积累,这与学历、见识、财产没有太大关系,接受的道德教育得当就会具备很高的道德,要不然学历再高也不会阻止道德滑坡,道德的养成或许就是接受感动的过程吧。
个人见解,谢谢!

H. 谈谈你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职业道德最基本要做到以下:
第一,早到公司。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备好完成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调整好需要的工作状态,保证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迟到。
第二,搞好清洁卫生。做好清洁卫生,可以保证一天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计划。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天、每周等每一个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质和量。
第四,开会记录。及时记录必要的工作信息,有助于准确的记载各种有用的信息,帮助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遵守工作纪律。工作纪律是为了保证正常工作秩序、维持必须工作环境而制定的,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六,工作总结。及时总结每天、每周等阶段性工作中的得与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技能。
第七,向上级汇报工作。及时的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不仅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也可以在上级的指示中学习到更多工作经验和技能,让自己得到提升。
职业习惯是一个职场人士根据工作需要,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主动或被动的在工作过程中养成的工作习惯,也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的品质。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前提,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就不能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职业习惯。

I. 良好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作用:

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意义:

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9)对道德的认识扩展阅读:

人类拟定道德原则的目的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J. 对思想品德的认识800字

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看,需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是:通过优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结合起来;依照素质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模式:
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构建和谐的教学体系,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以政策为依托,确保外部和内部环境的稳定。
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淡漠情绪的前提。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无不是社会的产物。当前社会上政治淡漠主义和理论虚无主义有所抬头,给高等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要使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在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统一的理论作指导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同时,全党上下还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将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政治理论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
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淡漠问题的重要保证。全党上下齐心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高校党政领导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搞好高校的政治理论教育。首先必须解决高校领导对政治理论教育的认识问题。根据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建立必要的配套措施 (如自费生的政治理论教育), 以保证政治理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 必须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 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必须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施和研究的投资经费。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使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造就一支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为此, 必须在人、财、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二、以人为根本,保持师生的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和归宿, 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自主选择性、创造力。课堂教学在组织形式上也应力求多样化: ( 1) 开辟讲座课, 从广、深两个方面拓展教学内容, 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保持教学的时代感和生命力; ( 2) 组织讨论会, 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 准确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发展动态,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理性解决; ( 3) 组织辩论赛, 在生动活泼的局面中开启学生多维视野, 激发学生灵感, 为之提供一个思想碰撞的有利环境; ( 4) 开设兴趣小组, 在此基础上撰写科研论文, 既可提高理论水平,又可在思想上尽快成熟。
教学应更加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一方面通过自身力量在补充学生人文知识的基础上, 将其提高升华为人文精神, 以使受教育者从自我表现的生命感悟出发对现实进行永无止尽的批判、否定与超越, 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类自由、自觉本性的全面发展所导致的资源、生态、人口、核武器等全球性问题的审视, 指导受教育者达到由人化、世俗化、社会化至完美化的境地。从而完成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健康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大学生个性风格的、较稳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观的培养中担负重要角色, 已经成为这一教育在第一课堂学习途径上的主要载体。要创造就会有挫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在思想、政治、道德、仪表等方面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教师要使课堂有活力, 关键是要苦练基本功, 创新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环节,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应根据所授课程的特性, 广开思路、大胆试验,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下列教学方法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演讲式教学法、“问题引路”教学法、双结合教学法、四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调研教学法、阅读教学法、辩论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
三、以创新为宗旨,促进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必须全面创新, 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促进整个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满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方法创新是动力。2.内容创新是关键。
总之,各方面都应该积极配合,以创建更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
个人的看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让我在“人性”、“德性”、“精神”、 隋感”、“胸怀”、“理想”、“境界”有了新的认识 。

热点内容
法院调查股票 发布:2024-11-15 15:57:34 浏览:269
开封人民法院执行网 发布:2024-11-15 15:35:07 浏览:332
酒驾法律知识问答 发布:2024-11-15 15:24:02 浏览:678
法治文章名 发布:2024-11-15 15:16:25 浏览:367
新车贴膜法规 发布:2024-11-15 15:14:09 浏览:949
淘宝司法拍卖费用 发布:2024-11-15 15:14:01 浏览:71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方案 发布:2024-11-15 14:03:56 浏览:74
美国纽约律师 发布:2024-11-15 13:58:45 浏览:932
2014注册会计师经济法音频 发布:2024-11-15 13:45:47 浏览:768
司法廉洁队伍 发布:2024-11-15 13:04:04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