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文化
Ⅰ 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怎样推动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弘扬法治文化,重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指针,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的核心内容.要通过普法活动,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内容,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
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实践,在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
特别是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把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作
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
二是要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
素质为前提,法制宣传教育应以切实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为中心目标,将法治"口号"内化为公民自愿自觉的行动,培养公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敬,形成法治文化
和法律观念的现代化.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渗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强化普法宣传教育,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做到三个结合: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有机结合.加强机关法治文化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要以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为普法教育的龙
头,着力建设以"法治、民本、廉政、阳光"为核心的机关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深化校园普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
工程和战略任务,要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创新校园普法载体,增强校园普法效果.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企业
文化需要融入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实现普法效果一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法治理念与法人理念同步增强,从而提升企业诚信守法的形象.
三是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促进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传教育可以
实现.但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观的真正形成,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
次不公正的举动祸害尤烈,因为后者不过是弄脏了水流,前者却破坏了水源."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
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
不但要以良法存在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实施为目的、为保证、为重点.
Ⅱ 中国媒体的环境,从政治,法制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越详细越好。急需帮忙,谢谢了!
新的学术化导致了学术研究的显著增长,然而政治经济学占有一席之地的院系并不欣赏观念独霸,以及大学外的批评者对讨论的干预。尽管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再度兴趣范围宽广,但还是趋向于围绕于几个关键领域。
首先,多媒体汇合的兴起加上一系列公共传播部门的利益相联使得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再次被提出:所有权模式的可能联系,公司控制的结构,文化产品的范围和差异。这也引发了一些对新构架的探索研究。通过象本·巴迪齐安《媒体垄断》一样的作品,对新兴结构意义的讨论在学术圈子外也找到了读者。
其次,通过研究主要媒体部门内生产过程组织的对照方式,寻求它们对于创造性劳动和文化生产范围与形式的意义,分析家们尝试改进“文化产业”的总体观念。法国学者们的创见在创立这一研究领域格外突出,如帕特里克·弗里奇1980年出版的《想像产业》与伯纳德·米亚格与他的同事于1986年出版的《视听产业化》。
第三,由于哈贝马斯公共空间观点的影响,学者回到了政治经济学对综合民主构建的中心关注。哈贝马斯认为的公共空间是指一个公共讨论的空间,它位于国家与资本之间,却对两者相对独立。这在英国和欧洲引发了众多批判性的分析,以回应有些批评家扩大电视市场门类的呼吁,坚定地维护将公共广播服务作为调节公共空间的基石。对市场驱动广播的批判在美国早有发展,这一思想最先由前联邦通讯委员会经济学家达拉斯·斯迈兹提出。五十年代,其他政治经济学家起了重要作用,成功地在十年后游说引入公共广播体系。
第四,学者们超越了由国家媒体变动状况所引发的问题,开始思考新兴跨国传播体系的重新构成。正当最后一块前殖民地获得了政治独立,成为自治的民族国家,赫伯特·席勒在他1969年出版的《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在他的带领下批评家主张,新兴的民族国家正在被纳入新的帝国主义体系,这一体系不是基于相邻的领土,而是由美国媒体和娱乐企业推行侵略性的消费主义进行的文化殖民。
第五,地下报刊、社区广播和6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系列另类和抵抗性媒体的快速增长促使批判研究者开始研究非主流与激进媒体的政治经济学。这些作品受到了来自不同知识传统的文化分析者的广泛批评,他们指责政治经济学将文化生产简化为经济动力。这些批评是误置的。政治经济学试图展示经济生活的潜在动力如何通过分配行动所需的物质与象征的资源,从而影响传播实践;对资源控制和分配的不对称如何构成文化产品中创造力的状况和获取参与文化消费的状况。它关注资本主义动力如何帮助组织日常社会行为发生的游戏场,如何制定游戏规则。从认识论上说,它植根于批判现实主义而不是阐释模式。它并不否认,在某些特例中,行为的趋势被标上有创意的、即席的偶尔还是对立和抗争;但它主要关注的不是事件,而是潜在结构的构成以及它们促使和抑制行为的可能。正如前文所述,它兴趣特别浓厚的是,核心资源分配与控制的不对称如何使文化行为侵害民主的活力。
Ⅲ 有关“法制与文化”的名言、素材
2、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3、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巴尔扎克
4、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政治家伯克E
5、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6、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亚当·斯密
7、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8、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9、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10、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论》
11、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13、在个人自己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14、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诗人申斯通W
Ⅳ 运用文化与政治的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一是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弘扬法治文化,重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指针,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要通过普法活动,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内容,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实践,在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特别是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把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作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
二是要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法制宣传教育应以切实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为中心目标,将法治"口号"内化为公民自愿自觉的行动,培养公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敬,形成法治文化和法律观念的现代化.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渗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做到三个结合: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有机结合.加强机关法治文化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要以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为普法教育的龙头,着力建设以"法治、民本、廉政、阳光"为核心的机关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深化校园普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要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创新校园普法载体,增强校园普法效果.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企业文化需要融入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实现普法效果一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法治理念与法人理念同步增强,从而提升企业诚信守法的形象.
三是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促进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实现.但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观的真正形成,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举动祸害尤烈,因为后者不过是弄脏了水流,前者却破坏了水源."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实施为目的、为保证、为重点.
Ⅳ 如何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和法治氛围
级各部门要将依法抄治市的各项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要紧密结合南充实际,突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富有特色、高效务实的依法治市工作体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推动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良序;要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守法习惯,依法合理表达诉求,让法治成为基本遵循和全民信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始终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自觉接受党纪党规党章的刚性约束,在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上当好表率,努力构建推动法治南充建设的良好氛围。
Ⅵ 《乡土中国》中礼治和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礼治,被混同抄于旧礼教,在上世袭纪初倡导新文化而同旧礼教决裂时被一并抛弃,差不多已经一个世纪了。在谋求建立近代法治国家时,德治、礼治都曾被当成和法治截然不相容的东西,而遭到全盘否定。
其实,这既是对德治与礼治的误解,也是对法治的误解。要了解礼治的当代意义,必须正确认识礼与礼治的根本性质,礼治与德治、礼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以及礼和礼治在维系当代各伦理性实体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伦理与道德、伦理与法理、法理与道德之间的歧义乃至冲突,现今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就要求礼与礼治必须进行再创造。而革新及再创造,则应当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从各地方、各族群的民间习俗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要对现今既有的各种礼仪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完善化。让礼和礼治成为现代国家德治与法治的得力辅弼,是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Ⅶ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治之间有什么关系
传统文化里人治的成分多,实行的是宗法制度.与法治的精神是不相符.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Ⅷ 如何调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结合
中国法文化源远流长,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是世界文明古国所少有的。中国古代法文化无论理论的、制度的、行为的,都有跨越时空的合理性因素。中国古代的法文化以人本主义为基点,“德育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非常注重法、理、情三者一致的。由于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命,所以在法制上就提出“以法为教,民刑必教”的观点,以“教化”为先减少犯罪,这是中国古代法文化很优秀的精神。
比如,古代的死刑决定权很早就收归中央,这样的规定从汉以后一直贯穿下来。类似的制度在法典里也有明确规定,这在世界法制史上是很少有的,是重视人,以人为本在法律上的体现。为此,他援引《慎子》、《韩非子》、《商君书》中一些以法度治理国家的观点,认为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法家的思想还有待发掘,其中与现在的法治建设有联系的一些思想很有价值。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则提出,既要复兴我们传统文化的积极部分,更要防止“中国法文化、或者中国整个文化传统里的封建专制传统”的复辟。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刑事诉讼法学专家陈光中认为,面对传统文化,思想不要片面化,中国的封建法制文化,从主流来看就是封建专制文化、皇权至上的文化。孟子的民本思想非常鲜明,但是并不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却是我们现在要发扬光大的;主流的专制主义甚至是残酷文化,也是不可取的。不能把过去的包袱与糟粕当成好东西。这种东西肃清起来很难,比如刑讯逼供。我们在研究与继承古代文化传统的时候不能不注意这个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者秦晖在发言中说,在中国,不管是主张孔孟的仁义道德,还是主张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以“秦制”为代表的专制集权。
在今天,不想使中国走出秦制,就不是真正的儒家,不想使中国走出秦制,也不是真正的法治。“五四”带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不是“反传统”是过分还是不足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确应该反传统,但我们应该区分反对哪一部分,保留哪一部分。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认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它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在人情的基础上。中国的人伦社会不是在对自由平等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从孔子起就提倡一种“无讼”的思想。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中国不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一个熟人社会,不需要诉讼。这种文化体现了我们传统的对法的看法,平民对法的看法,官员、统治者对法的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提出了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观点。
第一,不要将文化都推给古人,这样就把我们自己的文化权利和责任也都推给古人了,要立足于现实的中国理论与实践,着眼于整个民族。
第二,很多个人的表现,如果能被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整体上接受或执行,就不应该将其简单归结于个人。在回顾历史的时候,重要的是从文化这个角度来反思大家曾经共同认可、共同接受的那些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辨认我们现实的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理念差异有多大
谈到文化与“法治”,西方文化的冲击及中西文化的比较是无法回避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楼宇烈从宗教文化角度,阐释了中西法治文化的差别:在西方,人和神分属两个世界,当过渡到法治社会的时候,法的神圣性就顺理成章。中国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强调以人为本,靠人的自觉较多,对法的遵守也是主要建立在对法的道德认同以及道德的自觉自律基础之上的。
外在约束一定是建立在内在约束之上,现在把内在道德约束放弃了,只靠外在约束是不可行的。“慎独”、“克己复礼”就是中国以前所依靠的底线。我们现在法治建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就与我们对法没有一种神圣性的、绝对性的情感或者理性的认识有关。
陈光中以最近发生的两个法律事件为引,展开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讨论。美国在校园枪击案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其联邦法院反而通过了更加放开个人持有枪支权利的决定。与之鲜明对比的,我国对枪支、弹药的管理从未松懈过,近期更是成果辉煌。这反映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把个人的自由权利凌驾于社会安全之上,而我们是强调安全第一、集体人权第一,这反映出两国主导价值观是有差异的,但都有合理性。所以对于“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应相互结合。
秦晖认为,中华法本身有些好的东西,应该发挥。反过来讲,在西方,不管是衡平法还是罗马法也都有它的中世纪时代,也很难说那个时代实行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法治,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庭政治史》提出了“““1“by1““”的说法,强调皇帝用罗马法来治理,尽管当时的罗马法非常发达,但它绝不是现代法治的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苏亦工认为,学习西方,也要认识和鉴别西方,注意不要盲目地接受它极端化的思想。对于西方的思想,如果我们吸收来的是其中很极端化的东西,在新的环境下没有了克制、没有了天敌,就可能无限蔓延,引发灾难。
如何看待当下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问题
如何化解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会学者将讨论的焦点集中到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上。
郭道晖提出“为政以德”应该作为“依法治国”的补充。他认为“德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先秦时期孔孟所讲的“以德治国”,是要统治者为政以德,实行仁政,并非针对老百姓而言。其实,要真正构建和谐社会,执政者也要为政以德。司法是社会规范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不讲良心,司法也不能实现公正。
《检察日报》副总编辑王松苗阐述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他认为:第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不矛盾的,依法治国讲的是依法治权,以德治国讲的是以德治事。法治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靠道德教化反而更有效果。“依法治权”与“以德化人”应该也完全可以统一。
第二,“以德治国”是有中华传统的法律文化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强调宽恕,强调“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与现代“调解”一脉相承,有利于息事宁人,和谐关系。
第三,“以德治国”与当代法治生活需要是合拍的,能够满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有时候非黑即白的判决非但不能缓和矛盾,而且加剧了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我个人认为,法律在和谐社会里面只能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但是要实现诚信友爱,法律是做不到的,只能靠道德。法律永远无法浓化人的感情。
第四,我们要对法治充满信心,让法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安排。同时也要让德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使两者和谐统一,共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浣月教授认为前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中,有一些可以继承甚至照搬、照用的,还有一些是绝对不能照搬照用的,而是应该从精神的层面和价值的层面去借鉴。对调解制度要有一个辩证的态度。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从当年公务员法的起草,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他指出,中国古代有行政方面的规范、制度,没有现代的行政法制度。
所以,他在赞成文化对法治有巨大影响的同时,认为现代法治不能建立在某种文化基础之上,而应建立在某种经济基础之上。
当今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专制道路当然不能沿用,必然要走法治这条路,也就是说必须有一套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之道。
吸取传统营养,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法治的建立要求法治观念的率先确立来作为其思想基础。对法治文化观念的理解和诠释成为与会学者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衣俊卿认为,任何法制体系、制度背后都有文化的影响,没有发现到是因为还未自觉,所以要“跳出来”看,要找深层的文化模式对中国法治确立所产生的影响。现代的法治应该是在一种理性文化基础上建立的,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理性文化,而是经验文化。从“辛普森案”可以看出美国当时对程序的尊重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从“赵作海案”可以看出我们对法律还是不够“敬畏”。
衣俊卿说,现在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拿几个观念来指导法治,而是要让法治成为一种自觉。对法的“敬畏”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法治不仅仅是公、检、法机关的事情,它是一个法治国家从行政到公、检、法再到民众等所有社会层面对法律的态度,这也是对我们法治现状的诊断和治疗。
李德顺总结说,法治文化其实就是表达了一种理想,即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司法部门的具体任务和特殊权力,法律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权利和责任。立足于中华文化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和改造,探索出应有的和合理的东西,将其按照法治的精神制度化、体系化、程序化。这样壮大的是我们自己,也让我们能理直气壮地面对世界。
Ⅸ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
中国传统文抄化最根本的弟子规,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而对于整个社会,从法治文明的层面来讲,每个人践行弟子规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先每个人调整、和谐自己的心态,继而使个人所在的家庭、团体。
Ⅹ 求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法治文明的冲突
父债子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