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属性

道德属性

发布时间: 2020-12-18 19:33:05

道德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道德的自然属性是人生与生俱来的原本属性,而内社会属性是物质变容为商品商品就依照人类的需求要进行交换要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于是就有了流通和交换,这样就变衍生出了金钱作为流通的媒介,社会的属性也就有了它的本质,也就有了人类思想的变化。

㈡ 书上说:道德带有阶级属性。求解

阶级性,阶级属性,是不一样的。
阶级性是说对不一样的人,道德要求不一样。

道德的阶级属性,因为古代的道德,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儒家学说,从民国起已经说得很白了。培养人的奴性。古代不有句口号吗?"为皇上服务!"
这我想你都知道,不多说。

这些道德要求,至今未灭。人还是依附于别人怎么做,某某怎么想,某某科学家怎么想。这种阶级属性,也会慢慢地消减的。
我个人认为,20年左右,阶级道德残留就会消失。这种文化和经济发展,干系不大。现在的人,思想上的皇帝不再是孔子,只是由于教育的原因,受禁锢打击太多,思想上自己做了自己的孔子。西方文化接受多了,又不加思考,现在人把道德慢慢放下了。

道德丢光了,新的一带生出来了,理性的道德,公德,就会慢慢产生了。

我个人觉得,目前这种道德的空白期,还会造就一个精神疾患的高发。在美,黑人还没真正抬起头的时候,60、70年代,虽然精伸药物使用过多是由医学舆论所致。但是对于真正的黑人来说,那是多余,吸食毒P,达到了一个高峰!摇滚乐也正是这个年代最为巅峰,现在几乎已经听不到了。
因为道德空白,会导致人内心产生得不到的欲望。

㈢ 神的一般属性和神的道德属性有什么区别

掌握分寸复,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制己,自我对照,自我约束、积极主动,口是心非,适度得体,自我反省;
四是真诚的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
二是自律的原则、慎重,不能妄自尊大,不逢场作戏;
三是适度的原则、表里如一、自觉自愿,自我检点,以诚待人,诚心诚意,言行不一、礼貌待人,自我要求

㈣ 耶稣基督的基本属性和道德属性指的是哪些

耶稣基督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所以他是唯一的拥有神人二性的救主。
神性属性是唯有神才拥有,象全知全在全能永恒;道德属性与人类共享,象公义圣洁慈爱信实。

㈤ 简述道德的基本属性以及这些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自然属性和社来会属性。自
道德的自然属性是人生与生俱来的原本属性,而社会属性是物质变为商品商品就依照人类的需求要进行交换要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于是就有了流通和交换,这样就变衍生出了金钱作为流通的媒介,社会的属性也就有了它的本质,也就有了人类思想的变化。

㈥ 资本有没有道德属性

答:黑心矿主不顾工人死活,导致矿难频频发生;33家在华跨国公司利欲熏心,被环保部门列入了水污染黑名单……对于此类恶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有人提出,资本不仅应当追求利润,而且应有道德诉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理解,从资本的本性来说,是不相符的。 什么是资本?资本是投入到市场中追求自身增值的剩余价值,是市场中支配生产要素的社会关系力量。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确认追求价值增值(或利润)是资本的唯一目的。如果资本为了追求社会公益而自动放弃对价值增值的追求,就不称其为资本了。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所以,从理论上说,资本本身无所谓道德———既不追求做善事,也不追求做坏事,只追求资本价值的增值。 那么,资本追求增值的欲望是否“道德”?对此,也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资本本身无所谓道德与否。然而,当资本的增值欲望所导致的行为与后果对社会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影响时,资本的行为和结果的道德属性就产生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了资本道德属性的复杂性: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行为与结果,既可能符合道德,也可能危害道德。例如,资本的增值欲望,驱使人们把剩余劳动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追求价值增值,这构成了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努力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节约成本与资源,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是资本符合道德的一面。正是因为有这一面,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必须充分利用和重视资本的力量。然而,资本为了追求价值增值也会不择手段,从而危害社会与国家的公共利益。例如,因追求增值而压低劳动者工资,因盲目投资而导致生产过剩,因大量消耗公共资源而导致生态环境危机。资本的行为与结果,既有符合公共利益的一面,也有违背公共利益的一面,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资本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 人们应正视资本“以追求价值增值为唯一目的”的特性,并以此作为预设前提,建立引导、利用和制约资本的强大力量,以发挥资本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扼制其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面。这种强大的非资本力量构成资本运行的社会环境,包括:法制环境、政府治理环境、社会文化舆论环境等。法制环境,使资本沿着社会能够允许的轨道运行;政府治理环境,鼓励资本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方面,限制与惩处其有害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面;而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基础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则会形成对资本的强大的道德约束力,使资本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必须保持在不危害社会公共道德与公共利益的范围内。 也正因为资本的行为与后果,在道德属性上具有复杂性,掌握资本使用权的企业家必须承担道德义务。企业家是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角色:一方面是资本利益的代表者,另一方面是社会公民与企业法人代表。作为公民,企业家在追求资本利益时必须不能侵害他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循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作为企业法人代表,企业家必须恪守国家法规,并为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作出贡献,否则就失去了成为社会法人的资格。 如果引导、利用和制约资本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得以形成,并使企业家成为社会这种强大力量对资本行为的实施者,社会的经济环境就会更加健康和谐。在这种健康和谐的环境之中,资本也会遵循社会的法制与道德运行,资本增值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就会统一。然而,我们也必须记住,这并不是资本自身的自觉意志。不能指望资本自身承担社会责任,而需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强大的、系统的、制度化的非资本力量,以引导、利用和制约资本力量,使其沿着社会主义公共利益的轨道运行。

㈦ 请问道德的特征是什么

道德的起源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生的;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免对经济决定道德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首先,劳动实践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其次,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劳动实践起作用的,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动力。另外,劳动实践的创造推动了道德的产生。
(三)伦理关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道德是对利益的调节,而利益关系和矛盾是存在于广泛的社会关系中的。没有社会关系,就不会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不会有道德的发生。只有在伦理关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存在调节和规范的问题。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分工,是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的关键。
(四)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诱因。首先,人类生存的需要是道德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了调节人们的利益需要,最初便形成了一些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缓和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其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不再是社会利益的主要矛盾时,由人们的发展的需要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就会成为道德所要调节的主要内容。
(五)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人类的意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一是表现在它使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服从于人的需要;二是表现在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所形成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道德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们的行为,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学习伦理学不仅仅在于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诉诸理智、情感,更要诉诸行动,自觉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㈧ 道德是不是具有阶级属性的

没用!
人与人的互动,是由你的立场所决定的。
以魔心奋斗自然会更容易进入到处都是想坑你的世界。

以善心奋斗自然会更容易进入互帮互助的世界。
这和阶级不是一个问题。

㈨ 道德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什么

大众社会”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兴盛一时的社会理论,其对个人与群体、个体选择与大专众生产、精英与大众、组属织与社会、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等社会现象的深入探讨,描绘了工业化社会中的众生百态及其深刻的矛盾性。它的理论触角并不止于分析政治和社会结构,而是直逼社会深层次的文化和伦理危机,审视社会各种结构性的不道德性和不自主性。文章评述了“大众社会”理论的发展缘起、学术分野和理论架构,及其对分析当代社会存在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启示。尽管当代社会的变迁早已超出纯粹“大众社会”的范畴,“大众社会”理论家所力陈的社会症结,与当今社会仍有契合之处,尤其在分析转型国家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时,其独具一格的分析方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㈩ 法理学里面的法律的道德属性,价值属性,利益属性分别是什么东西啊,怎么在书上找不到。

法律价值:是指在作为客体的法律与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中,法律对一定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人对法律性状、属性和作用的评价。
一方面,法律的属性和作用是法律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法律价值作为主体与法律之间特定关系的范畴,标志着法律所追求的一定目标,它包含着人们的需要和理想成分。因而,法律价值内容具有比较浓厚得的道德色彩,即具有伦理性。
根据法理学家张文显先生观点:“法的价值具有双重性质。它一方面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法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即法律价值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体现出法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法律功能: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可以从法的视角上衡量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合法非法,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尺度。由于法律比较中立客观,以法律作为价值属性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尺,比之道德、伦理、宗教、习俗、乡规民约、团体章程等等对人们行为的评价,要平等、公正、理性,理论上一般不会因人而异,而且对法定范围内的任何人都适用,具有普遍有效性。
因此它利益属性指引人们明白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有效的,有教育、指引等功效。

热点内容
拍照片的借条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04 13:06:46 浏览:558
女法官被绑架 发布:2025-01-04 12:13:14 浏览:835
关于疫情期间法院 发布:2025-01-04 12:07:03 浏览:31
刑法什么罪 发布:2025-01-04 11:40:00 浏览:140
社会与法频道失控 发布:2025-01-04 11:22:04 浏览:989
最新日本民法 发布:2025-01-04 11:04:57 浏览:942
手抄道德经 发布:2025-01-04 11:00:43 浏览:883
亲婚姻法 发布:2025-01-04 10:56:25 浏览:403
法律援助微信在线 发布:2025-01-04 10:30:56 浏览:625
美国刑法诈骗 发布:2025-01-04 10:21:48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