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 2020-12-17 02:04:21

1. 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呢?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最后,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

2. 道德建设依靠什么

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道德建设依靠制度保障。

3.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各种思想道德观念的研究和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和引导。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形成全民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2、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不断强化“首都意识”,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各项实际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反对愚昧迷信,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思想道德创新,在全社会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风尚。
3、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建设好一批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4、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完善科普工作机制,提高市民科学素养。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在内的、覆盖社会各个层面的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关闭窗口]

4. 道德建设从哪四个层面进行

1、要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

2、要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给我们每一个公民提出了行动准则,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承载着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同的心灵愿望与精神追求。

3、要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为公”“为群体”的整体主义观念,孝老爱亲的传统家风,“民本主义”“重民”思想以及“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义然后取”的义利观等思想,对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要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

(4)道德建设扩展阅读:

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着眼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

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5.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现行《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培养“四有”公民。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提倡“五爱”的社会公德。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3)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人民中进行爱g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4)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5)道德建设扩展阅读: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职业道德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家庭美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6.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公民道德建设即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版强、敬业奉献。

中共中央《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

(6)道德建设扩展阅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职业道德的这种规定,既体现了时代的鲜明特征,又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所以,它适用于各行各业,是对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

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7. 什么是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来实施纲要,是自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8. (三)、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强道德建设就就更加迫在眉睫。纵观历史,道德对促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兴旺发达和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并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文明水平的高低。随着当今时代的开放,社会交往日益频繁,道德作为社会成员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愈来愈显示其法律无法代替的重要功能。由此,在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社会道德的建设。1、创建不良道德记录网络共享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浪潮中,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二者结合形式的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广范应用,使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进入了全面的质变阶段。它突破了空间因素对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的根本制约,诱发了人们利用信息资源观念的深刻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利用这一技术建立起了诚信信息系统,对约束人的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直到今天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空白。这不觉让人感到悲哀。下面我就建立诚信共享系统及其作用谈一点个人想法。 建立诚信信息共享系统的必要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当时法律不健全,社会制度不完善。加之拜金主义和享乐思想开始在社会上蔓延。造成社会上为了钱不惜杀人抢劫、 坑蒙拐骗,欠账不还、造假泛乱。如 民风每旷日下,社会如此混乱。造成如此境况除我们的道德教育缺失、法治制度不健全外。更主要的是于没建立全社会诚信信息共享系统有关。因为,人违法或犯罪和危害公共行为一旦进入公共信息网,你将寸步难行,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样谁还敢去违纪违法。 世界上的信用制度已建立150多年,最早建于金融信贷。即银行和政府出面,委托资信评估机构设立信用记录公司,对金融市场参加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将记录资料输入电脑数据库,数据库一直连续跟踪客户的信用变化情况。当金融机构需要调查某一客户的信用时就要向信用记录公司购买该客户的信用记录资料,信用记录公司提供有偿的信用服务。这种金融信用记录后来转化成个人的全部诚信档案。信用档案是个人的第二身份证。 个人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个人信用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可以视作个人的第二身份证。自由流动,却有一个终生的社会安全号,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每个人拥有一份资信公司作出的信用报告,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这份报告。在美国,这样的信用档案十分严密。有过不良的民事记录,甚至刑事记录的,如诈骗、空头支票、欠款不还、破产等,在你要贷款,上保险和求职时,都比清白人麻烦得多,要多掏利息或保险费率。比如说,你开的汽车由于你的原因出了事故,以后保险公司就要提高你的费率。难怪美国人老实,不老实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市民非常重视培养自己的信用。在这样的社会中,不是人们不想耍滑头,而是制度约束人必须诚实。2、将道德纳入法制建设。 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有限制的道德法律化不但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且可以成为提升国民的整体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所以,道德义务不作为犯罪完全可以成为法律义务的来源。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传承,法律上一直存在着法益侵害说与伦理维持说之对立。法益侵害说认为犯罪是严重侵害或威胁法益的行为,刑法的任务在于保护法益免受犯罪的侵害;伦理维持说则认为犯罪是对社会伦理的严重违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上述两种观点在争辩中他们忽略了三个问题:一、两者本来就是统一的,不伦法益侵害说还是伦理维持说,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秩序;二、他们忘记立法的宗旨,立法的宗旨是防而不是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是他们忽略了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性是因人而异,在道德范畴内,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性在相同的条件下和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有不同的反应,可能作为,也可能不作为,如不加以约束,势必给社会带来危害。综上所述,把伦理道德纳如法制范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1)、法益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利益,而社会伦理秩序可以成为社会利益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经法律规定,便上升为法益。而法益的侵害行为大部分也是为社会伦理所不能相容的。所以,两者应该殊途同归。(2)、是发挥法律作用,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维护社会秩序和善良风俗是法律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有损于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的行为,不仅要从道义上加以斥责,更要从法律上给予惩罚。(3)、西方发达国家已把伦理道德纳入法制轨道。国外已经有相关的立法先例。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总结美国立法时说:“立法者关注的重点在于通过法律维持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良好习俗。因此,它们非常重视对道德的尊崇,把几乎所有的恶行都列入了惩治的范畴”。到目前为止,西方发达国家的刑法典中也都包含和伦理道德的内容。由于这些国家把伦理道德都纳入了法制轨道,在社会秩序上才收到良好的成效。(4)、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义务上升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那些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施以处罚,更重要则在于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从总体上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道德实施却不能完全以靠自觉的行动,必须要有法律的强制性。这不仅提高了法律意识,还增强了道德观念。将大大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3、加强法制和伦理道德教育。 首先,道德教育应从婴幼儿抓起。 当孩子呱呱坠地开始,这个小生命就有饥饿、冷热、痛苦和舒适等感觉功能。首先他要吃,并能对周边的冷热做出反应,如果痛苦他就会哭,如果舒适他就会甜甜睡去。这时教育就已经开始,我们在满足他一般性需求的同时,要不断的让他适应环境,培养他生存的本能,当小孩对周边的事物有所反映时,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 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尽收孩子的眼里。过去人们常说母慈子善原因就在这里。 其次,就是学校的教育,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课外的公益活动的安排等等。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加以实施。通过事例来教育他们那些可为,那些不可为,培养孩子“去恶”和“扬善”的理念,塑造他们的德性和良知;通过法律来教育学生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追求合理的利益所得,认清什么行为是犯罪,什么是对社会有益,同时也向学生灌输一些法律知识,使他们知法、懂法,避免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走向犯罪;通过课外的公益活动来践行道德教育。所谓公益活动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通过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 "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让孩子们在为社会无偿奉献的同时,学会相互关怀,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 第三、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所谓道德环境是对全社会而言。人一生能否做到遵法律、守道德的公民,除了上述必备的教育外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环境。如果是在一个价值观被扭曲、道德一文钱都不值、物欲横流世俗环境里,人就必须变成恶魔。否则他就无法生存。道德环境主要指:一是要有法治,有法治公理和道德才能得到彰显;二是要民主,只有民主人与人之间才有平等可言;三是要有道德示范。就是没个人都是善与恶的典范。一个人的行为不单单是自己,其实他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进行着改造者生存环境。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要尊重对方的利益,不能为某取他人利益侵犯人权,如果人人都能如此这就是最好的示范。

9. 道德建设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自己必抄须遵守社会袭公德,有较高的公德意识,能判断出道德与不道德行为;
其次,道德从自己做起,影响与感染身边的每个人遵守道德规范;
第三,无论从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是其它工作岗位,都做好道德宣传;力所能及地道德主义建设做贡献

10. 道德建设核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上,表现在道德基本原则的殊异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总是强调个人利益的至上性,总是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上,总是把个人利益作为判断人的行为善恶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他们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道德信条。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他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核心。社会主义道德强调以他人和人民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先;强调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实行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集体利益的结合,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该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它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基本标准和方向。抛弃了为人民服务,也就等于毁掉了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根基,也就等于丧失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灵魂。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要求。一方面,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所以,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还必须注意广泛性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有它的最高要求,也有它的最低要求。它的最高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既是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最高要求的体现。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也明确地规定,在党的建设中,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也是从共产党员的标准出发提出来的,是从“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出发的。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还有一种低层次的要求,这就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历史上早已存在的思想,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低层次上的要求。正因为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所以在我们国家,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服务就已深入人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已逐步成为亿万人民的主导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具备的最高道德境界,而且是全体公民应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共产党员、公务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张思德、雷锋那样,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做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最终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但是,先富起来的人们要帮助尚未富起来的人们,先富起来的地区要帮助尚未富起来的地区,要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扶贫济困、见难相助、助人为乐,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倡导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利益的获得都要以诚实劳动、讲究信誉、优质服务为前提,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都为他人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才能有效地调控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的行为,才能促使人们自觉地履行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义务,从而形成人人自我服务,公民相互服务的局面,建立起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经过长期的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在群众中拥有深厚的根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会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的三种命名方式 发布:2024-09-20 00:30:30 浏览:521
2016合同法pdf 发布:2024-09-19 22:42:11 浏览:606
建发集团法律顾问年薪 发布:2024-09-19 22:24:40 浏览:409
反对永居条例 发布:2024-09-19 21:41:27 浏览:602
民法315 发布:2024-09-19 21:33:56 浏览:483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 发布:2024-09-19 20:59:19 浏览:462
潮州基层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4-09-19 20:45:47 浏览:552
苹果售后条例 发布:2024-09-19 19:51:38 浏览:510
合同法第211条规定是什么 发布:2024-09-19 19:15:50 浏览:488
不能成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事 发布:2024-09-19 16:35:44 浏览: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