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德
1. 道德经的“德”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顾名思义,讲的是道和德,先有道而后有德,德不过是道在人类社会的折射,因此,道远比德更重要。所以,说清了道,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什么是道?古往今来,大家都是稀里糊涂蒙混过关,道就成了胡说八道的道。所以,对于《道德经》的解读,绝大部分都是胡说八道。
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什么是道,看起来老子也不知道。道,就是不知道的道。不过,老子虽然不知道道是什么,总算知道道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面这句话怎样解释?人法地,就是人类的生存要遵从地理条件的规律;地法天,就是山川河流季节变化的方式要遵从于地球运行的规律;天法道,就是地球的运行要遵从于天地运行的规律;道法自然,就是天地的运行要遵从于宇宙生成灭亡的规律。
所以,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是天地要遵从的法则。而这个法则的具体内容,老子当然不知道。
实际上,以上的说法也可以说成是人法天地,天地法道,道法自然。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就是士兵听班长的,班长听排长的,排长听连长的。
到这里,老子的说法非常正确。但是之后,老子开始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既然说人法天地,那么在接下来就应该说人怎样去适应天地,譬如逐水草而居,譬如春情萌动,譬如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譬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等。然而,老子却开始大讲人类如何应该法道,如何应该按照道的要求去做。
这,就好像不是教导士兵如何听从班长的指挥,而是教导士兵去听排长的指挥。于是,一切乱套。
天地运行的规律是什么?也就是说道的要求是什么?天地运行,要求各自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互不干扰互不接触,就像地球和火星,它们可以靠得很近,它们可以总是互相看见,但是,决不会零距离。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它们都将毁灭。所以,天地运行,追求的是一个永不改变的平衡。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则,就是道。
问题是,老子用这个标准来要求人类。天地的运行,不需要个体的智慧,不需要欲望和追求。如果把这些投射到人类,那就必然是小国寡民、愚民政策和无为而治。
所以,当你明白《道德经》就是试图用天地运行的“道”来应用于人类,你就能轻松理解其中的每一句话。你可以把每一句话转而用于天地运行,你会发现那就是真理。
所以,道德经其实很简单,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学习了现代天文地理的人来说。是的,天地运行的无为无语保证了“天长地久”。如果人类也能如此,人类也能“千秋万代”,而不用担心自我毁灭。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有欲望有追求的。人如果无知无欲,与草木有什么区别?
《道德经》的道,是坐而论道的道。
2. 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于“有”,而“有”又起源于“无”。
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于“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3. 道德经的“德”是什么意思
1、道德经复的德可以理解为德行、品制德修养。
2、在道德经中,这个德是不能离开道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体用关系,道是体,德为用。所以对德也就不能单纯停留在品德或德行上理解了。
3、道可以描述为,本来具有的、就应该这样的一种规律、准则或规范;而德就是对道的具体实施,也就是依道奉行者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
4、而老子所提倡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上德,这个上德简单说,就是依道奉行,而不以自己有德来自居,是对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正实施和体现。
4. 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我们觉得《道德经》很难懂,是因为这种用文言文写的哲学书,真可以算是阅读界的拦路虎,谁看谁懵圈。
可是杨宗纬说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听过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学会了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洋葱》的歌词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道德经”,你会发现,你会讶异,这是我最压抑最深处的秘密…
嗯,那我们就来试着剥剥看吧!
5. 道德经为何叫道德经,何为道,何为德
因为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5)道德经的德扩展阅读
在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6.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分别指什么,是什么意思
道五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嗅。所以必须通过五有的德来认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道在内而德在外。
道就是玄之又玄,为天地万物之母(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德就有真德、余德,长德,丰德,普德(道德经:修之于身其乃真............)之分.
又有玄德之称,上面五德合一就是玄德。
道必须通过德来认识,真德才能认识真道。真德就是修炼+积善功合一。
7. 道德经的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7)道德经的德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8.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德'究竟是什么含义
【道】是与【器】相对而立名的概念。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内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所谓【形容而下者】指的是万物,涵盖现今我们所说的一切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
所谓【形而上者】指万物体性,也是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
真实的【形而上者】远离一切物相、文字、言说、思辨、逻辑、推论、想象。
但是为了弘道,老子又不得不借助于人类所熟悉的文字和语言来讲述。
勉强把那个不可思议的【形而上者】叫做【大道】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德】是与【失】相对而立名的概念。
当我们执着和迷失于【形而下】的万物时,即称为【失】。
当我们通过学习经典并依教修行,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渐渐显现,即称为【德】。
一旦修行到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圆满显现,即称为【明德】【孔德】【上德】。
此时的状态是全德无失,既然没有了【失】,那么与之相对而立名的【德】也消亡。
所以说【上德不德】。
9. 老子《道德经》中的"德"是什么意思
德:心行、行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道德经》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郭店楚墓竹简》中的《老子》篇章,该版本最为原始、古朴,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与现在的通行本差别更大,可以断定现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经过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删修改之后形成的版本。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引自网络)为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对其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读可谓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对应的第一简中根本就不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几个字,而是“绝智弃[下+又],民利百[人+不]”
《道德经》的版本有多种,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楚简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贵族随葬的《道德经》版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比马王堆帛书本的《道德经》年代早100多年,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汉代以後的版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10. 《道德经》里进那里讲了什么是德具体是哪几章
道德经81章,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其中,前37章属于道经,后44章属于德经。所内谓的”容德“,就是”得“的意思。”德“和”得“的区别在于,”德“是内在的,”得“是外在的。”道“存于心,并且能够运用、发挥出来,就是”德“。”道“是”体“,”德“是用,体用两全,方为”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