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三章
1. 道德经三十三章及九十 具体体现什么思想
道德经第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章文字很好理解,基本不用解释,也可以看懂。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层意思,是层层递进的:知人不如自知,自知不如胜人,胜人不如自胜,自胜不如知足,知足不如强行,强行不如守道,守道能够做到时刻不忘,就能养寿。
显然,老子的意思,是守道为人生根本。
什么是人的”道“呢?就是你这辈子究竟应该干什么?你的使命是什么?并且时刻不忘你的使命。
这章有一个疑点,就是老子明确提出了“自胜者强”这个观点,表面上与老子在道德经里一再推崇的“柔弱胜刚强”的观点相悖。但是,我们必须知道,道家的“弱”,并不是真的“弱”,只不过是外表上显得“弱”,但其实内心极其强大的,他们是能够“自胜”的一群人。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喜欢以水喻道,水就是外表柔弱,而内在强大无比的一种物质。
道德经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章的意思,可以用第八章“动善时”的观点来解释。该动则动,该退则退。韩信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而遭来杀身之祸。相比之下,张良因为懂得黄老之术,就比他聪明得多,知道鸟惊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得以善终。
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这章是讲的守道之法。传统的道家修仙之术,对本章非常重视。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人能时刻不忘自己的“道”,至精至纯,片刻不忘,做什么都可以成功,都能得“道”。
2. 老子第三十三章的感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内,自知的人算是聪容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3. 有关老子第三十三章的议论文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
定义:首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根据题目写出一个观点,再加以阐述说明,重要的是要有说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细看看下面的具体介绍,以后就可以多试着写作,这样作文才可以有长进。此外,还要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应用。总的来说,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
[3]论点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
4. 老子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知人善用”是统治者的“基本功”
知人者哲,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说明】
“知人者智”应当订正为“知人者哲”。因为在西周时,有成语为“知人者哲”,这有《尚书》作证。再者,《老子》全文之中是反对“智”的。如:“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智慧出,定有大伪”;“绝礼弃智,民利百倍”;“以智治国,国之贼”!这都是说明他对“智”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的。绝对不可能在“知人善用”的问题之上,而去赞美这个“智”字。其三,春秋末以来,所新生的“仁义礼智”的认识的发展,在战国期间,虽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东周和东周以前出土的金文可证);但是,它们在社会之中,在不少的文人之中已经泛滥成灾。因此,这也影响到在春秋、战国期间,读《老子》这一本书的争相传抄、自我订正;加之甲骨文的“哲”与“智”写法相似,并且还受到春秋晚期“圣智”的影响(见仲子平钟铭文)。所以,当人们面对把甲骨文本的《老子》翻译成籀文的《老子》的时候,老子的本章文字,就做了如此改动。
这是十分明显的教育统治者的“言论”集锦,统治者必须按照老子说的去做:必须不违背“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宗旨,必须时刻把“保证、保障民得”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有可能成其为“死而不亡者寿”的人!可惜,两千余年来,这种人很少、很少。
【字词句注释】
知人者哲:知人,彻底了解人,能充分看到人的品格与才能等;哲,聪明,才能和见识卓越;知人者哲,能够彻底了解他人、正确“使用他人”才是一个聪明、有才能的统治者;
自知者明:自知,能够正确估价自己;明,明白、清楚、聪明、精明;自知者明,自己能够知道、正确估价自己就是一个精明的人。
胜人者有力:胜,(形)比另一个优越;胜人者,比别人优越的人;力,力量,这里指的是:才能、能力、本领、特长、专长;有力,在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能力优越于他人,或者是自己的特长,别人是没有的;胜人者有力,统治者比别人优越的地方,在认识问题的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是别人望尘莫及而独到的,那么他就是一个有“特殊”认识力量的人;
自胜者强:自胜,战胜自我;强,强大、刚强;自胜者强,能够战胜(克服)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强”壮有力的人;不过,如果此人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他就不会战胜(克服)自己“弱点”,相反他就会发扬光大自己“弱点”,就是一个强行其事的人,这是十分可怕的行为;显然老子指的是前者。
知足者富:知足,这个词表面看上去是:“自知满足”;或“安于现状”;但是在《老子》这里还含有上一个章节的“适可而止”的意思,也就是必需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尺度和分寸,应该停止的时候必须立即停止!也就是说,“知足”这是一种认识能力的体现;富,富有,精神上的富有,认识问题的能力的富有;知足者富,能够认识到客观事物的“进”和“退”(停止),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
强行者有志:强行者,按自己的志向、意志办事的人;有志,有自己的志向、意志;强行者有志,只按照自己的志向、意志办事的人。显然这有两种人:其一是一意孤行按自己主观意志办事的人;其二是遇事必须考虑民众利益,一切从民众利益出发而办事的人。显而易见,老子是刻意于后一种人的。也就是只按照自己“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志向、意志为民众办事的人;
不失其所者久:所,处所、所在,含有“根基”、“根本”,隐含“民众”的利益;不失其所,不会失去居住的地方、不会失去办事的根本、不会不顾及到民众的根本利益;久,长远、长久、持久;不失其所者久,在办事的时候都要考虑、顾及到民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办事才能持久、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亡,逃亡、亡失、亡去、(动)沦亡,老子在这里指的是一种“信念”、“道理”的“丢失”、“没有了”的意思;死而不亡,统治者的身体死了之后;寿,本义是指活的岁数大、年岁高、长命、长寿,然而,这里显然是指“信念”或“道理”留传长久的意思;死而不亡者寿,统治者这个人已经死了,但是他所推行、提倡的道理却永远留在我们的人群之中!这是指的谁呢?这只能指的是:成汤、盘庚、武丁、古公亶父、周成王、周宣王等统治者!他们才是让我们永远值得怀念和祭祀的人,也是54章中所说的“子孙以祭祀不辍”的人;好的统治者这个人已经死了,但是他所推行、提倡的道理却永远留在我们的人群之中,一直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乃至永远!
【译文】
能够彻底了解他人、正确“使用他人”才是一个聪明、有才能的统治者;
统治者能够知道、正确估价自己(知道自己身上的“弱点”和“缺点”以及“长处”)就是一个精明的人。
统治者比别人优越的地方,在于认识问题的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是别人望尘莫及而独到的,那么他就是一个有“特殊”认识力量的人;
能够战胜(善于克服)自己“弱点”和“缺点”的人,才是真正“强”壮有力的人。
能够认识到客观事物的“进”(前进、继续发展)和“退”(停止、转换、修正),把握、掌握、控制事物发展的“尺度”,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拥有”或“能力”);
遵照祖宗的道理“式敷民得,永肩一心”,与自己的志向融而为一;所以,在大家面前就是一个只按照自己的志向、意志为民众办事的人。
在办事的时候都要考虑、顾及到民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办事才能持久、长久;
好的统治者这个人已经死了,但是他所推行、提倡、践行的道理却永远留在我们的人群之中,一直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乃至永远!
【读后】
“知人者哲”,这样才有可能做到使用好他所拥有的权利,才会做到怎么样去“用人”,才会做到怎么样去善于“用人”。如果作为一个统治者,不会“用人”,那么,这只能是一个不称职的统治者!那么,也只能形成“贪污腐败”的窝点,藏污纳垢的大本营。
“自知者明”,这样,他就会针对自己的弱点,杜绝、分辨出什么是“跟随者、吹捧者、歌颂者”的阿谀奉承之类的语言,他就会面对“跟随者、吹捧者、歌颂者”泰然处之,并且进而斥之、鄙之、责之、弃之!这将会杜绝多少“忧患”啊!
“胜人者有力”,这种特殊认识能力的力量,难以估计它的巨大威力。比如:盘庚“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力量”无法衡量,它与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是那样惊人的一致!另外,古公亶父所规定的“德”,是多么光辉伟大。虽然目前把它的意思搞混淆了,但是只要认真对待社会问题,冷静分析问题之所在,那么也就会逐渐知道:社会内的根本问题是统治者的问题,是领导人的问题!这一点在西周以前是人人皆知的普通道理。统治者常常的口头禅是“国之有咎在予一人!”显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出在统治者一人的身上。
“自胜者强”,能够面对自己“弱点”和“缺点”的人,并且能够战胜它,就是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认识问题之所在,敢于前进的人。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上的统治者,有几个敢于面对自己“弱点”和“缺点”?有几个敢于面对现实而认识问题?有几个敢于前进?
“知足者富”,“知足”是统治者执政能力的“检验”,否则是会滑向不顾民众利益而一意孤行,从而鱼肉百姓,置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因为,有很多的事情是必须适可而止的,否则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背离原先为民众服务的“初衷”。
“强行者有志”,这就是执政之中的始终如一的坚持的原则和立场(“式敷民得,永肩一心”)。可惜的是好多的统治者们,不是忘记这样的原则和立场,就是牙根儿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不失其所者久”,只有较为正确的执政,才能维系执政进程的长久,这是一个朴实的道理。统治者绝对的执政原则,不就是为他自己的国家的民众而服务吗?从古到今,从现在到未来,这都必须是颠扑不破的绝对的“道理”!
“死而不亡者寿”,我们常说“盖棺定论”,但是这个词语并不确切。因为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对不少的统治者是难以“定论”的。好多统治者死后,在他一定认识的圈子之内,可以得到一种“定论”;然而,在对立认识的圈子内,就会得出相反的“定论”。显然这就会出现一个难以解决的历史问题,我们的历史不正是这样吗?显而易见,这还包括世界历史。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如果都能够统一到“式敷民得,永肩一心”共同认识之中,那么就会具有共同的立场,也就会必然具有共同“为民众而服务”的坚强信念和原则!
“知人善用”是统治者的“基本功”,也可以说是统治者第一要务,是必须而起码的“本领”。否则,是不能担当统治者这一职务的。所以,知人、自知,胜人、自胜,就是循序渐进而说明统治者所必备的“程序”。于是,知足、强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治者的“执政”的全部“过程”。于是乎我们看到:“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等四类八个方面的统治者的真实“本领”和最后的“归宿”。因为最后“不失其所,死而不亡”的本色是:不会失去为民众利益而服务这个根本,当然就必定会永远留存在民众的心目之中!
再者,这是典型的西周末期时的语言流露,也是西周末期《诗》兴的表白。当在西周末期出现四言句型(四言)或格言警句型(不仅仅是四言,有五言、六言、七言、多言)的时候(我们看到最早的四言句型或格言警句型,是在周厉王时期的青铜器之上),正是西周的“籀文”开始诞生(周厉王和周宣王之时)和发展的时期。然而,在西周的时候官用的书写文字(不是青铜器上面的金文),还只能是甲骨文的沿用,甲骨文还没有退出自己表现的舞台。老子是在周宣王四十三年担当“历人”职务而领导、组织人员修订《书》的,他们使用的就是甲骨文,也只能是甲骨文。之后老子个人完成《老子》一书,同样也只能使用甲骨文,但是,并不影响他使用“四言句型”的表露,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当时西周末期理论精华的集汇,也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这里并不是老子个人的功劳,而是人们当时的认识水平。所以说,那些不顾事实胡乱吹嘘老子如何伟大、如何不着边际地了不起,怎么会去认真认识《老子》?也没有资格认识《老子》!
本章岂止是什么个人修养问题,而应该是统治者、国家领导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同时,
这简直是西周时候的格言警句集锦,必须引起我们对西周以前“社会”知识的重新认识,也必须引起我们从事领导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这同样也有利于国家内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素养、认识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
【历史性的错误】
有人给老子本人扣帽子,说“《老子》讲知足,说死而不亡是长寿”,是什么主义。这样的人为什么不知道“知足”,是知道事物的进退、是把握事物发展的分寸?是一个领导人所必须具有起码的品质!另外,他根本不知“死而不亡”是什么意思。可悲的是,这就是我们的学术!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本章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我们长期坚持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特别是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乃至提高我们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加深我们为民众服务的自觉性,以便有利于我们现实之中的工作需要,从而达到完满地为民众而服务的必然目的!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这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样,只有这样,只能这样,才能是、也必然是我们和人类社会的进程保持一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一往无前,行进在世界的前列!
“知人善用”是统治者的“基本功”,也可以说是统治者第一要务,是必须而起码的“本领”。否则,是不能担当统治者这一职务的。所以,知人、自知,胜人、自胜,就是循序渐进而说明统治者所必备的“程序”。
5. 老子道德篇33章:...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知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最后一句怎样解释
富有属于那些知足的人,有志之人必然是有强大执行能力的人。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
6. 老子第三十三章解择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寿。
[译文]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注释]
1、强:刚强、果决。
2、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
[引语]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
[评析]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7. 老子第三十三章阐述了什么道理作业帮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一章继续讲人之道,人生之道。可以说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最高智慧。“自知之明”“知足常乐”“知人善任”这几个后世成语都来源于这一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认识别人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才算高明。一个人能够看清楚别人,能把任何人都认识清楚,就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历史上的好领袖、工商巨子都能“知人善任”。“知人善任”很难,但做到了就具有领袖资质。然而,“知人者智”还只是第一步,更进一步的是“自知者明”。能够自知才是一个明白人,一个高明的人。“知人”和“自知”不是截然分开毫无联系的,“自知”是“知人”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准确的了解自己,那么对别人的认知也会出现偏差。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只能证明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人生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自己的私欲、功利心、分别心以及思维习惯、心态模式等等。人能战胜自己,就必定是一个强大的人,就不会被别人打倒。修道就是要战胜自己的私欲妄念使自己强大。相反,一个坚强的人才能修道成佛。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但不能征服自己;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难。有的英雄甚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建立在别人的头上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圣人是不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任何别人的身上,而是想把天下的烦恼和痛苦都担在自己身上。这就是圣人与英雄的分别。
“知足者富。”知道满足就是富有。“知足常乐”就源于这句“知足者富”。一个懂得满足的人就会拥有快乐,快乐就是财富。不知足就是永远跟着欲望跑,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也就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知足的心态来源于参透人生的价值观,来源于悟道的思维方式。有了知足的心态,精神上、心灵上才能获得大富有。
“强行者有志。”顽强前进的人是有志者。把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就叫做有志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强行者”。“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就叫做有道之士,佛家称做菩萨。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本就能长久。“所”即处所,也就是位置、本分。人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本分,也就是守住“自知者明”的那个“明”,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该承担什么责任,不失自己的本位,才可以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死了但是没有亡,没有被遗忘,这才叫真正的长寿。佛家讲“涅槃”,就是不生不灭;道家讲形变但精神不死;世俗观念说“虽死犹荣”或“虽死犹生”,就是人虽然死了,但是功业留在人间,著作流传后世,就像老子和他的五千言。“死而不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人梦寐以求的。有形的一定会死,无形的才能长寿。
上面讨论的这一串问题,其实仍然是在“朴虽小”这一范围之内。“朴”所讲的是中道观,就是中庸的道理。而上面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些文字都是对等的,对等就是居中。所以“朴虽小”,但是如果能“守之”的话,“万物将自宾”。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延伸。篇幅虽短,但通篇都是格言,字字珠玑,而且充盈着辩证意识。
以上是对本章的简要解读,供大家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8.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读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回,答死而不亡者寿。」
[解读]
能看透一个人很不容易,这需要智慧和能力;而一个人要能真正了解自己也很不容易,你能从各方面了解你自己,既看到你的亮点,同时更要注意你的短处,处于顺境不能骄傲自满,处于逆境也不能悲观失望,你才能算是一个聪明的人。能战胜别人是有能力的表现,有时,打败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的人才算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常乐,知足者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坚持不懈,努力执行的人才算有志者。
成功之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即使暂时失败也会从头再来,能保持业绩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只有这样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者。
[诗译]
善于知人是智慧,认识自我才高明。
战胜别人有威力,战胜自我强中雄。
知道满足就富有,勤奋坚毅志向明。
不忘根本能长久,死不忘道是长生。
9. 帮忙翻译一下《老子》第八章第九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
第八章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1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 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
3 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交往,有诚有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天下归 顺;做事,大有能力;行动,合乎时宜。
4 唯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第九章
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2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3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4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5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
1 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
2 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
3 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4 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
5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第三十三章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 知足者富。
4 强行者有志。
5 不失其所者久。
6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1 能识透别人,算有智慧;能识透自己,才有光明。
2 能战胜别人,算有力量;能战胜自己,才是真强。
3 知足的人富有。
4 攻克己身、顺道而行的人有志气。
5 持守本相、不失不离的人可以长久。
6 肉身虽死、生命活著的人才叫长生。
第四十章
1 反者道之动7,弱者道之用。
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1 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2 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
10. 《老子》第三十三章
译文: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一定是很聪明专的人。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属一定是有力的人,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一定是坚强的人。
知道满足的人,他就会富有,
意志坚强的人,就是有志气的人,
始终不丢失“道”的人,他一定能保持高尚的道德,即使他的生命死了,他的精神也会和“道”一样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