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我国的立法选择

我国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 2020-12-19 03:24:12

立法权 选举权 知情权 否决权 提名权 监督权 选择权 罢免权

立法权就是抄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选举权是指我国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参加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各项活动的权利。
知情权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狭义知情权仅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
否决权指某一组织或个人有权力单方面决定停止一项立法工作。
提名权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有依法联名推荐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书面联名提出本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领导人员的候选人的权利。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
选择权是指选民或选民单位依法选举他们所选出的人员职务的权利。
罢免权是指选民或选民单位依法撤销他们所选出的人员职务的权利。

② 谁能告诉我,民法商法的关系,现有立法例的利弊及我国的立法选择

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许多原则是通用的;
我国在立法上是选择民商合一,没有专版门的商事部门法;
现有立权法的的有利之处在于相互交叉,原则通用,技术难度低;不利之处在于民法与商法本质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加区分在司法实务中难免会带来适用中的困难与错误,混淆一些概念,产生一些不公平的结果。
总体而言,当前的立法体制在现阶段基于立法技术、立法者认识与实践,实施效果来看,利大于弊。

③ 在各国的立法中,为什么会规定各种各样的冲突规范,这种立法选择意味着什么

哈哈 这么搞笑啊 我也是问了相同的问题 估计咱们是一个班级的

④ 隐名合伙的法律问题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有限合伙优势的分析,阐明了我国建立有限合伙的必要性;然后在比较国外有限合伙的立法选择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修改现行的《合伙企业法》,直接采用有限合伙制;最后,笔者对制定有限合伙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中提出了立法建议。
关键词:有限合伙 普通合伙人 有限合伙人 有限合伙法

一、我国建立有限合伙的必要性

目前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大多以成文法的形式确认了有限合伙的法律地位。有限合伙在各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德国1998年有限合伙的雇工人数占全部民法合伙、普通合伙、有限合伙与私营有限责任公司雇工总数的51%。[1]在美国,风险投资机构中,有限合伙制公司约占80%,而在90年代,美国有限合伙公司参与的风险资本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达到80%以上。[2]

为什么有限合伙在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因为有限合伙具有其他经济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有限合伙中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创业投资的有效选择甚至是最佳选择。“想开办商业的人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哪一种商业组织对于商业利益是最适当的。有几个因素要加以考虑,这些因素包括建立的难度、出资者的责任、税收考虑和资本需要。”[3]我国目前基本存在两种企业制度,一是无限责任的合伙制和独资企业制,二是有限责任的公司制。独资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有限,在所不问;下面仅以合伙和公司为例与有限合伙进行比较。

首先,就有限合伙的成立而言,多数国家仅要求有限合伙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登记即可。如在美国,成立有限合伙只需所有合伙人按照《美国统一有限合伙法》规定的事项签署一份有限合伙证书并在州务卿官署备案,即可成立有限合伙。相比公司繁琐的设立程序,严格的法律要求,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有限合伙设立显然相对简单,尤其适合中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

其次,就投资者的责任而言,有限合伙中的有限合伙人对合伙债务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极大的调动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而一般合伙中,所有合伙人都要承担无限责任,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无疑要大得多: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不仅丧失了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还可能会负上巨额债务,甚至倾家荡产。这样,投资者势必不会轻易选择一般合伙作为其投资对象。

再次,就税收而言,选择有限合伙可以避免双重纳税问题。当今各国对于企业征税的通常做法是:只有对具有法律上独立主体资格的企业才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直接征收投资人的个人所得税,而不征收其所得税。即对公司来说,要对公司和股东分别征税,公司要缴纳公司所得税,股东取得股利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就有限合伙来说,有限合伙本身不征税,仅对从有限合伙取得投资回报的合伙人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对我国刚刚发展的创业投资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最后,就资本需要而言,有限合伙可以有效的筹集资金,实现知识技术与资本的完美结合。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短缺,它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筹集资金并非易事,在我国,企业融资主要有两条渠道——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

就贷款而言,在我国,从事贷款业务的银行性质上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银行在向外发放贷款时,首先要考虑贷款能否如期收回,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往往被放在首位。而中小型企业受经营规模、资本规模的限制,在资金借贷市场上通常处于劣势,由于其担保能力较弱,银行出于营利及资金安全的考虑,往往不愿意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4]况且,即使贷款成功,利息率再加上分期偿付,也会使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增加企业失败的危险。

就发行股票而言,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公开发行股票,而条件中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这对于中小企业无疑是天文数字,因此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显然是行不通的。

至于发行企业债券,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2条、第12条的规定,在我国,发行债券的企业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同时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并且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这些限制性规定,实际上是表明国家倾向于只有那些从事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型企业才有资格发行债券。[4]因此,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也实属不易。

既然我国现存的融资手段不能有效的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道路。而有限合伙正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投资人(有限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提供合伙企业的主要资本,并按照略低于出资比例的标准分取投资回报,对合伙债务负有限责任,但不具有合伙事务的管理权;普通合伙人享有合伙事务管理权,虽然出资较少,但按照数倍于出资比例的标准分取投资回报,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责任。这样,既有助于使有限合伙吸引较多的有限合伙人入伙,达到资金在供求间的直接融通,减少了投资的中间环节,增加了投资的透明度,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筹集大量资金,从而实现了资本的放大功能;又把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的命运紧紧捆在一起,为普通合伙人专心一意、提高有限合伙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压力,从而避免或者降低了普通合伙人的道德风险,也使得有限合伙人能够比较信任普通合伙人。

不仅如此,有限合伙还有效实现了知识技术与资本的完美结合。拥有技术与管理经验的精英由于缺乏财力支持,对于创业往往有心无力;而缺乏管理经验的投资者也不敢贸然创业。有限合伙为这二者搭了一架桥梁:投资者可以作为有限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不具有管理权;拥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精英作为普通合伙人,独揽经营管理权,但承担无限责任。这样将责任与风险搭配得恰到好处,实现了知识与资本的完美结合。这些都是公司与普通合伙都不具备的优势。

二、有限合伙立法方式的选择

(一)有限合伙实现形式的选择: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比较选择

既然在我国确实有建立有限合伙的必要性,那选择有限合伙的实现方式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限合伙是英美法系的称呼,大陆法系称“隐名合伙”,其前身为“康曼达”契约,后身为两合公司。应该说,从大陆法系来看,康曼达契约--隐名合伙--两合公司,构成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5]因此,有限合伙有三种实现方式,即有限合伙、隐名合伙和两合公司。笔者在此就隐名合伙、两合公司与有限合伙做一比较。

1、隐名合伙。大陆法系把隐名合伙看作是隐名合伙人(出资者)和商业企业之间的一种契约,根据该契约,隐名合伙人负责向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并相应的参与企业的盈利分配,分担企业的亏损,并且无须登记。隐名合伙的这一特点在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比较薄弱的现实下,很有可能成为进行金融诈骗或腐败分子洗钱犯罪的掩护工具,因此,并不可取。

2、两合公司。在大陆法系,两合公司是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在一个共同商号下组成,无限责任股东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有限责任股东不具有经营管理权,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不难发现,两合公司与有限合伙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两合公司是公司法人,而有限合伙不是。这点差别导致了两合公司无法享受有限合伙税收上的巨大优惠,无法避免双重纳税,而这一点正是有限合伙最有利的优势之一。另外,作为公司,设立程序相对繁琐,治理结构也相对复杂,还必须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相比之下,有限合伙设立简单,形式灵活,信息披露的义务大大减少,更利于商业秘密的保护。

由此可见,有限合伙最适合我国现状的制度,应在未来立法中直接规定有限合伙,这样既能较好的和国际接轨,也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有限合伙立法形式的选择:修改法律与单独立法的选择

学者对我国的有限合伙立法形式的选择有两种观点:其一是修改现行的《合伙企业法》,加入有限合伙的规定;其二是单独制订《有限合伙法》。

无论是单独立法还是修改现行法律,都要首先解决普通合伙法与有限合伙法的关系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都将有限合伙作为普通合伙的特殊形式,在有限合伙没有规定时适用普通合伙的有关规定。如大陆法系的德国是在商法中列专章规定有限合伙,即在商事组织中设专章规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的规范是合伙的特别规范,在有限合伙一章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适用普通合伙的规定。因此,德国是把有限合伙作为合伙的一种形式;英美法系的英国虽然对有限合伙进行了单独立法,但依照其规定,在有限合伙法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适用普通合伙法的基本规定。而美国的《统一有限合伙法》将有限合伙视为一种具有较大独立性的经营组织来规范,是在美国有限合伙出现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之后的1994年《统一合伙法》,而在此之前的一百多年里,“仍是把有限合伙作为合伙的一个特例来加以规范,允许在有限合伙法没有规定时适用合伙法。”[6]

我国有限合伙的立法和实践都刚刚起步,均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现实中采取有限合伙制的企业几乎没有,并不具备美国有限合伙发展成熟,已向大型化发展的实践背景,不宜将有限合伙作为单独类型的经营组织来看待,应学习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将其看作是合伙的特殊类型加以规定。这样,从立法体系、逻辑性上来考虑,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在适用上不少共同之处,尤其是关于普通合伙人方面的内容。若将有限合伙单独立法,恐怕会有合伙法和有限合伙法的立法体系不够完整,逻辑不够连贯之嫌。因此,笔者认为,应修改我国的《合伙企业法》,将有限合伙作为其中单独的一章。

三、建立有限合伙应明确的相关问题

(一)主体问题:法人是否可以成为合伙的主体

1、比较法上的考察

世界各国关于法人是否成为合伙人,存在着禁止主义和许可主义两种立法例。

采许可主义的国家既允许法人成为普通合伙人又允许其成为有限合伙人,代表国家为美国、德国、法国。如美国《标准公司法》第4条第16款规定,公司可以充当任何合伙、合营企业、信托或其他企业的发起人、合伙人、成员、合作者或经理。在美国各州的实务上,当设立有限合伙时,为减轻普通合伙人的责任,往往由仅负有限责任的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7]由此可见,法人成为合伙人在美国极为普遍。

禁止主义在立法上禁止法人成为合伙人,日本、瑞士和我国台湾是其代表。如依据瑞士《债法》第552条、第553条的规定,法人不能成为合伙人。

2、我国的立法选择

我国在制定《合伙企业法》时,对于法人是否可为合伙人,在学者中争论得相当激烈,在提交的草案中允许法人成为合伙的主体,但在审议草案时又改为禁止法人成为合伙人。最后,我国《合伙企业法》第9条规定:“合伙人应当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我国合伙采禁止主义,仅适用于自然人。

采禁止主义的学者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负有有限责任的法人再承担起无限责任,这些法人不能保证履行无限清偿责任,其有限责任成为一纸空文[8];二是如果允许我国国有企业成为合伙人,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由此可见,对于法人成为合伙人的禁止,仅指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对于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是不禁止的。

第一条理由是各国采禁止主义的主要理由。笔者认为,该理由对有限责任存在着误解。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有限责任是指出资人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承担有限责任的是出资人,而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责任,在此意义上,公司承担的其实与普通合伙人一样,也是无限责任。而公司作为合伙人,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其出资人仍然承担有限责任,并不会出现采禁止主义的学者所说的使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的情况。因此,这并不能成为阻止法人成为合伙人的理由,法人应可以成为合伙人。

第二条理由是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的。国有企业若成为普通合伙人,确实存在因承担无限责任而使其资产处于不稳定状态,甚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但不能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就否定国有企业成为合伙主体的意义。如上文所述,有限合伙的许多优点是普通合伙和公司所不具备的,而且它还是风险投资的最有效方式,这在美国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这样,允许法人成为合伙人就是市场化投资经营和交易发展的必然需要,若单单否定国有企业作为合伙主体的地位,虽然出发点是保护国有企业,但其结果恐怕反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也应该可以成为合伙人,但为了避免国有财产流失,必须对其进行限制:

其一,国有企业可以决定其成为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但是出于国有企业资产维持的考虑,其成为普通合伙人必须经过国有资产的有关管理部门批准。

其二,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国有企业,其投资占其资本总额的比例须进行限制;

其三,国有企业作为普通合伙人时,为避免使整个财产参与合伙,可以以一定的财产投资与他人合作设立一个新的法人企业去参与有限合伙,从而使该法人企业与有限合伙之间形成一堵“防火墙”。[9]

(二)有限合伙的人数:是否进行人数限制

有限合伙的人数,立法上有限制主义和不限制主义之分。限制主义的代表国家是英国,如根据英国1907年《有限合伙法》的规定,有限合伙的最高人数不得超过20人,只有在法律规定的三种有限合伙中,其人数才可以超过20人。不限制主义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如美国有限合伙法仅对组成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的最低人数作以规定,即至少一个普通合伙人和一个有限合伙人,而对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最高上限则根本不予规定。

我国法律中虽然没有有限合伙的有关规定,但许多地方政府在地方性立法中对其做了规定。在有限合伙的人数的规定上,基本均采取了限制主义。如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2月21日颁布的《有限合伙管理办法》第3条第2款规定,“有限合伙的合伙人总数不应超过20人”。杭州市人民政府2001年10月26日发布的《杭州市有限合伙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第3款也有同样的规定:“有限合伙的合伙人总数不应超过20人。”

限制主义与不限制主义导致了不同的法律后果。英国对有限合伙人数的限制致使英国的有限合伙规模都比较小,筹资功能的发挥也较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限合伙的发展。而美国的不限制主义使其有限合伙得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甚至许多有限合伙通过上市出售股票来筹集资金,致使有限合伙的筹资渠道相当广泛,大型有限合伙不断涌现,并且那些股份在证券市场中公开交易的大型有限合伙恐怕成为以后有限合伙发展的主流。[4]而且合伙人数量越多,有限合伙筹集的资本越多,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就相对高些。因此,我国在未来立法中,应学习美国做法,对有限合伙人数采取不限制主义。

(三)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1、普通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普通合伙人是在有限合伙中负责合伙事业的经营管理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人。由于普通合伙人承担的无限连带责任较重,为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减轻普通合伙人的责任,美国在有限合伙实务中普遍采取由公司担认普通合伙人的方式。

普通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中享有的权利有:

其一,经营管理权。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内执行合伙事务,对外代表有限合伙。

其二,按照数倍于出资比例的标准分取投资回报的权利。这是因为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其承受的风险要比有限合伙人大得多;而且普通合伙人负责有限合伙的经营管理,对有限合伙投入的时间、精力、心血,都是数倍于有限合伙人的,因此,以高于出资比例分取回报正是责权利相统一的体现。

普通合伙人承担的义务有:

其一,无限清偿责任。普通合伙人对有限合伙债务负有以自己的全部财产清偿的义务。

其二,忠实义务。普通合伙人不能从事竞业禁止活动,不能开展利益冲突交易,不得以牺牲有限合伙人的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利益。

其三,善管义务。普通合伙人作为有限合伙的管理者,应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二)有限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有限合伙人是指向有限合伙出资并分享利润,但不参与有限合伙的经营且仅以其向有限合伙的出资为限对有限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人。

有限合伙人的权利:

其一,知情权。有限合伙人有权自行或者委托代理人查阅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经营管理资料,从而了解和监督有限合伙的经营状况;

其二,参与分配利润的权利,有限合伙人有权按照低于出资比例的标准分取投资回报;

其三,咨询权。有限合伙人有权根据合伙协议的约定,向普通合伙人提供咨询、提出意见。

有限合伙人的义务:

其一,按照有限合伙协议缴纳出资的义务。有限合伙人有义务按其入伙时同意缴纳的金额提供资本。

其二,对有限合伙债务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其三,不得参与对有限合伙的经营管理。如果有限合伙人参与了对有限合伙的经营管理,应视为其放弃了有限责任待遇,对有限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从有限合伙在美国的运作可以看出,合伙企业的行为所受的约束主要是合伙内部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间、普通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间的相互约束。这种合伙内部约束的执行有时比法律更及时有效。这种约束的内容由合伙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决定,有利于形成自发性的制度创新。因此,我国在制定有限合伙法时应当注意有限合伙经营管理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对相关细节的规定不宜过死过细,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除了法律的硬性规定外,主要是依据合伙人间的合意即通过合伙契约来设定。

参考文献:

[1] 刘俊海:《建立有限合伙制度势在必行》,中国民商法律网,[2] 谢强华:《创制有限合伙 推进风险投资》,战略研究院网站,2003年6月4日。

[3] Denneth W Clarkson 等:《韦斯特商法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709页。

[4] 马军:《有限合伙价值论》,引自中国民商法律网,

[5] 江平:《从有限合伙所想到的》,2000年10月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前沿”论坛所做的演讲。

[6] 宋永新:《美国有限合伙法的新发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5期。

[7] 马军:《合伙疑难法律问题研究》,徐学鹿主编:《商法研究》,第一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696—697页。

[8] 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9] 朱少平:《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合伙企业法的修改》,引自中国民商法律网,商事法学,2003年10月5日。

⑤ 根据民事诉讼立法理论和实践,论述对举证责任倒置的认识

举证责任倒置立法完善的构想

我国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的含糊不清所引发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误区与误导表明:目前我国在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上并不理想,存在许多法律中的缺陷及漏洞并由此引发了实务过程中的种种与法律的基本价值追求背道而驰的现象,如何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完善举证责任分配体系,成为近些年来学者们竟相研究及探讨的热点问题,正在起草的《民事证据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一制度的立法走向。

举证责任倒置将何去何从,正如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将所谓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说法彻底地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建立一套与长期以来理论及实践中均被普遍认同的举证责任倒置相异的,不再有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概念的举证责任分配体系;还是保留现有的对举证责任倒置的观点,进一步在理论上予以完善,明析原本含糊的概念的界定,结合本土法律文化的特点让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获得重生?笔者认为,尽管当前举证责任倒置的内涵及适用的范畴仍然含糊不清,既然它已经在司法实践中成为普遍运用的一项举证责任分配规则,那么理性的及与现行法律实践具有连续性的选择不是全盘否定举证责任倒置存在的合理性,而是在理论上探讨如何在既定的对举证责任倒置认识的基础上完善我国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使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更为科学。如前所述,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走向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对策。

一、设置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法律选择

举证责任倒置如何在法律上予以完善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在证据法草案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对举证责任倒置的争论也层出不穷,杨立新所总结的《中国民事证据法研讨会讨论意见综述(三)》中关于举证责任倒置讨论意见综述部分大致总结了如下五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草案中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抓住了主要的问题,总结了司法实践和理论讨论中的好的意见,提出了很好的办法。举证责任倒置,就是在一般情况下的正常的举证责任,在有特别规定的时候,将举证的责任反过来规定。这就是,正置的举证责任是从主张的事实上来的,即证明权利成立的要件,由主张的权利人承担;倒置的时候,只能是部分事实的证明,是对某些事实的证明实行倒置。在这个问题上,草案说的还不够清楚。

第二种意见认为,举证责任倒置,倒置的是什么,可以用概括的方法规定,不一定要规定得那么清楚,也不用规定得那么细,只要说明了倒置的后果责任就可以了。要明确规定侵权的领域、合同的领域、医疗事故的领域中,可以举证责任倒置,再加上一条弹性的条款,就可以了。

第三种意见认为,举证责任涉及到当事人的根本的诉讼利益问题,不能含含糊糊,不清不楚,一定要规定好。在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意见中,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就是不清楚的,没有体现法律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基本精神,在实践中引起举证责任适用中的混乱,很多审判员在审判中滥用举证责任倒置,造成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对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必须明确规定。但是,也不能对每一种情况都作具体的规定。按照民法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就是要明确规定这样几条:一是在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归责的侵权行为案件中,对推翻加害人过错推定的证明,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加害人证明;二是在因果关系推定的侵权案件中,对于推翻因果关系推定的证明,由加害人承担;三是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的时候,对于损害是由受害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证明,举证责任倒置,由加害人证明;四是在合同责任中,对于合同责任的过错,因为合同责任中的过错是推定过错,所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加害人证明推翻过错推定的责任;此外,再规定一个弹性的条款,概括上述这些规定没有规定的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内容即可。

第四种意见认为,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不是诉讼法规定的内容,而是实体法规定的内容。世界上,只有印度、匈牙利和我国台湾的立法在程序法中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其他国家都是规定在实体法中,因此,不应当在证据法这种程序法中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对此,有的同志针锋相对地提出,我们制订的证据法,就是要对有关证据的问题进行完整的规定,要有所突破,不管是实体法的证据问题,还是程序法的证据问题,都要规定进来。对举证责任倒置的有关情况,就是要在实体法的规定中抽象出来,整理出条文,规定在证据法中。

第五种意见认为,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不明确,就应当直接叫做被告举证,清楚明白。再具体规定被告举证的情形。一定要详细,不能概括,以便于操作。

以上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立法的争论,体现了举证责任倒置立法取向上的分歧。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设置的法律选择应遵循规律,举证责任倒置的规范属于诉讼法及相关的实体法领域,不是纯粹的诉讼法规范或实体法规范,认清了这一点,才能认识到那种将举证责任倒置规范完整无缺地规定于民事证据法中的构想太过理想化,严格的法定主义对举证责任倒置规范的设置而言,无论如何完善总免不了会挂一漏万,因为举证责任倒置会随着新类型案件的出现及现有法律规范的缺失而难以援引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判案,而法谚言:“法官不能因没有法律而不判案”,所以,在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规范的设置中应贯彻法律明确规定为主法官自由裁量为辅的基本精神,同时,自由裁量赋予法官相机行事的一定权力,而这种权力类似于英美法上的“衡平”,正如丹宁勋爵在其著作《法律的界碑》中写道的:“衡平法是一种不好把握的东西,对法律来说,我们有一个标准,知道应该相信什么。衡平法与一个人的良心是一致的,这个人就是大法官:它有多宽,衡平法就有多宽,它有多窄,衡平法就有多窄。即使他们确定了衡量标准,也只有这么一种,我们称其为‘大法官的脚’”为避免法官过分滥用自由裁量权,是否可以在我国推行判例法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国法律传统和法律制度虽不是判例法制度,但在当今两大法系日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判例法的适用可能性及其作用也正日趋扩大①,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里,无论是法官判案,还是律师代理业务,很多情况下也都把过去的案例当成参考。判例法是法官的法,法官通过审理案件创立法律原则,判例就成为法律。因此,法官要有很高的法理素质才能搞判例法。基于法官目前的素质,我国搞判例法还不合适,一旦时机成熟,我国也不是完全不能搞判例法,所以在举证责任倒置规范设置的法律选择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判例的指导意义考虑在内,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确定判例法的一席之地,以此来弥补立法中的滞后与缺失,但在目前的立法状况下举证责任倒置规范设置的立法选择还不能将判例法纳入在内,所以只能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基础以法官的自由裁量为辅助的模式。

民事证据法草案涉及举证责任倒置的内容为第七章当事人举证由李浩、汤维建拟,具体为民事证据法草案“第240条(举证责任的倒置)下列民事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被告就其未使用原告的专利方法制造产品负举证的责任。2、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被告就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3、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被告就自己无过错负举证,责任。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侵权诉讼,由被告就产品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5、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被告就自己行为与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6、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诉讼中,由被告就医疗得为与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失负举证责;7、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可见民事证据法草案并未将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所有类型的案件涵盖在内,仅罗列了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几类,并以一弹性条款“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应被告承担举责任的”作高度概括的灵活性规定,而这一草案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没有对长期以来不明析的举证责任倒置内涵在法律上予以明析,仍然避免不了举证责任倒置范畴含糊不清的局面,其次,从该草案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来看,难免会让人误以为举证责任倒置仅适用于某些特殊侵权行为的情形,而不包括合同领域中的某些违约行为,再次,在立法技术上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体现,草拟者既想将举证责任倒置适用的案件予以罗列,但显然草案中的罗列并不理想,从正统的德国式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学说来评价,这一条款既不是法律要件说也不是危险领域说的体现,而是两者的混合物,并且从该草案有关举证责任倒置的条款判断,草拟者并不想依赖证据法中的规定将举证责任倒置适用的范畴总结完全,还得结合其他法律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形成完整的体系。此外,该条款基本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的演变。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原则与立法构想

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完善与其它法律一样,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以此原则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从对举证责任倒置的功能等各方面的论述中大致可以总结出将举证责任倒置在立法中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如下几个:

1、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原则;正因为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并不能纯粹地归属于实体法或程序法,所以对举证责任倒置规范的立法应贯彻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原则,纵观各国的司法实践及立法经验,正如一些证据立法的专家学者所说的对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多见之于实体法,只有少数国家将之规定在程序法中,基于我国立法的特殊的法律传统,对举证责任倒置可以采取法定主义的方法,在程序法中作原则性与概括性的规定,毕竟在法官判案的过程中程序法的规定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案件的是非曲直还须在实体法中寻找根据,通常实体法对责任承担的法律要件的规定,从根本上便确定了举证责任的分担,所以在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过程中应理智地认识到不可能靠证据法解决所有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的设置,完成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任务。

2、公平原则;公平是法律的内在价值追求,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设置同样须以公平原则为指导,在诉讼中法律应均衡地保护当事人各方,自从1991年我国经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公布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就民法无明文规定的医疗损害、交通事故之损害、商品瑕疵之损害以及环境公害等事件,在适用一般侵权行为规定来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同时,大都另以各种特殊情况的事实存在,作为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的方法,从而将上述类型的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就加害人故意过失的要件事实及因果关系的事实,由加害人负举证责任②,这些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公平目标的实现。

3、诉讼经济原则;诉讼中对成本与效益的比较,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对诉讼制度的选择,诉讼经济原则就是要以最小可能的资源花费来达就预期目标的理性选择,从而将省下的资源花费用于这一系统的其他领域,合理的举证方式的配置可以实现以更少的诉讼资源获取同样的诉讼目标,对举证责任倒置的合理设置,可使举证资源得以在当事人之间能有效地均衡分配,不至于使当事人中的某一方的举证负担过重,导致诉讼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地降低当事人的胜诉机会,正如丹宁勋爵所说的“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③,同时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也可以自行收集证据④使法院在判案的过程中大大减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的耗费,法官不是侦探,他的主要作用不在于探清争议的事实,而在于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及相关的证据作出判断,这又是建立在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设置上的,其中举证责任倒置这一举证责任中的例外情形的设置是重中之重。

4、保护弱者原则;在设置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时保护弱者原则应为其题中应有之义,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在较大程度上与归责任原则相关,而归责原则的演变又是与保护弱者的精神相关,如前所述在古罗马时代建立起来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为“原告应负举证义务”,其二为“举证义务存在于主张之人,不存在于否认之人”⑤,后来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依此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机率越来越低,为保护这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设置举证责任倒置成为法律公义追求的必然,据此,增加对处于不利地位的受害人的保护,当然从世界范围来看,举证责任倒置是实行法律要件分类说下的特定现象,并有其局限性,但对弱者的保护是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中不可忽略的基本精神与原则。

除了以上几个原则外,在举证责任倒置的设置的过程中还应遵循其它一些原则诸如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法官依诚实信用原则设置举证责任倒置,立法时还可依盖然性原则、危险领域说、经验法则等为参考,完善举证责任倒置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的不足与纰漏。基于以上几个原则,在具体的立法过程中(不仅仅指《民事证据法》)证据距离的远近、举证难易的程度、是否有利于损害的预防和救济作为举证责任倒置适用范围的基本思路,从民事证据法草案中有关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可知,在该草案中试图将司法实践总结出的更具操作性及指导性的司法解释也纳入确定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规范的范畴,以增强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在适用上的灵活性,但这一选择应以诚信原则为指导,因为举证责任倒置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案件胜败结果,这对当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司法解释不应超出实体法及和程序法所确定的基本立场与方向,只有在立法出现缺失的情况下司法解释才能依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对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并且不得违背立法精神,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设定也应遵循这些限制,从诸多的立法实例来看,我认为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完善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于立法明确举证责任倒置,赋予其法定内涵及意义,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定分止争,避免在是否应该称之为“倒置”的问题上的纠缠不休。

其二在民事证据法中纲要性地规定常见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案件类型,并通过立法技术的利用增强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的灵活性及法律弥补的即时性,因为举证责任倒置适用的案件类型远远不限于如民事证据法中所罗列的几种案件类型,而且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会产生更多新型的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案件。

其三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设置应在实体法的立法过程中予以充分的重视,毕竟诉讼法对举证负担的规定通常较为原则,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均在实体法中对举证责任作出规定,如19世纪初《拿破仑法典》、此后的《德国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等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存在这种立法模式⑥,我国《民法通则》尽管许多条文条款较为原则,但仍然注意到举证责任分配事项,而且主要集中于举证责任倒置的例外情形,如《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等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的规定,此外《专利法》、《海商法》,《合同法》均存在对举证责任分配的部分规定,这些实体法的内容不可能在程序法中面面俱到地予以详尽规定,所以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还应依赖于实体法,所以在我国学者中就有人(如毕玉谦)主张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确定不宜事无具细地规定于法律中而应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载量权以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⑦。

最后举证责任倒置的设置,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根据举证的难易程度、证据的远近距离或是否有助于损害的预防与救济等价值因素、合理地在当事人之间配置举证资源,并可以适当地确立判例的指导地位,以弥补现行法滞后的不足。例如,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新闻法》,在新闻侵权案件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难点乃是举证责任问题。按港台诽谤法,在实体法中即已规定了举证责任:新闻真实应由被告证明,如果不能证实即应承担不利法律后果。大陆新闻侵权法既然在实体法中将新闻虚假和失实列为诽谤或侵权之构成要件,那么按相应的程序法原则原告就负有证明新闻虚假、失实从而构成诽谤或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如果不能证明虚假或失实,就不能认定诽谤或侵权。然而对此在学术上和实务中均存在强烈争议。在学术上,上海资深新闻工作者贾安坤教授著文认为,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应当严格按民事诉讼法一般的举证原则办理,即原告举证,有些地方实行“谁报道、谁举证”于法无据,而且有些目击性新闻报道要新闻记者举证也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北京李大元大法官则明确主张对新闻失实的证明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由被告履行证明新闻属实的责任,否则即由被告承担不利法律后果。其理由也很实在,因为原告是无法证明某一事实不存在的,他将因此而丧失保护自己名誉权之可能。在实务中,如北京市高级法院规定,对于起诉报刊侵害名誉权的,应由原告举证,经审查确有证据方予立案。上海市高级法院规定,起诉侵害名誉权应提供认为侵权的报刊所登内容不是事实的证据。也有以原告举证不足以推翻新闻事实而判决原告败诉的。但更多的情况是要求新闻媒介或作者履行证明新闻真实的责任。如有一件揭露某税务专管员敲榨商贩的新闻涉讼,法院即以记者提供的采访笔记和录音不能作为证据故不能证明新闻真实为由而判决记者败诉⑧。如何纠正这种实体法与程序法相抵牾的情况以及如何解决在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负担也是理论与实践急需探讨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并不是一个承认判例法的国家,所以判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尽管如此,为保障法院及法律实现的权威性,法院判决的一致性在法律明文规定缺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考虑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如前文所述的新闻侵权的情形,在诉讼过程中就可以以判例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明析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举证负担,当然,这判例作用一问题还有且留作他论。

参考文献:

①《试论判例法的适用方法》刘静,国家法官学院,载于《法律适用》2000年第四期更复杂的争议与分歧。

②《民事证据研究》叶自强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169页。

③[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⑤《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毕玉谦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489页。

⑥《民事证据研究》叶自强著,第179页,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毕玉谦著,第510页。

⑧参阅魏永征著:《祖国大陆新闻侵权法的发展与台港诽谤法之比较》。

⑥ 我国行政立法的公共选择机制呈现哪些特点

一、我国行政立法的公共选择机制呈现的特点:

1、中国政府管制不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而是一开始就用管制来限制、替代和消灭市场,它的核心是政府对资源的垄断和分配权。

2、为了管制的方便,对公民实行“无权利推定”原则,即除非有法律的明确允许和政府的“恩赐”,否则推定公民没有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

3、由于限制了市场作用和个人选择的空间,公共选择的范围就非常广泛,或者说,在逻辑上没有政府管不到的领域,行政法也随之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4、政府管制总体上是一种从上到下的单项的公共选择过程,公民的个人选择远未成为公共选择的基础。

5、共有产权与管制的非中立性,在中国,承担者主要管制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往往既是法定的行政管制者,又是产业的主管者或公有产业的老板。

6、公共选择缺乏一种以个人选择为前提的合法的、充分的激励机制。

7、中国的公共选择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纵向体制,在政府之外,很少存在与之制衡的多元分散的利益集团。

8、就时空上的特点而言,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公共选择体制一直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这一过程既产生了大量创租、寻租机会,也使选择的结果丧失了确定性,或难以预测均衡。

二、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在英文文献里通常称作“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又称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与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⑦ 高中政治选择: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是对还是错

不够准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地方人大享有地方立法权。

⑧ 如何正确选择立法的价值取向

一、我国立法价值取向的定位

(一)立法价值取向的内涵
所谓立法价值取向就是指人们进行立法活......
(二)我国立法价值取向的定位⑶
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和立法价值本身的属性来看,......
第一,法治统一优位:法治统一与法制统一相结合......
这种价值取向即是说,我国立法既要追求法制......
作为立法价值取向的“法制统......
我国是统一的单一......
第二,民主优位: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价值......
这种价值取向就是说,我国立法既要进一步体现民......
立法上的民主与集中,二者是有机统一......
除此之外,之所以要以民主价值为优位,是因为立法......
第三,自由优位:秩序与自由相......
这种价值取向就是说,我国立法既要重视......
立法,在某种程度上,即意味着秩序。秩序是立......
秩序与自由虽然都是立法的价值取向,但两者......
第四,效益优位:效率与效益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要求我国立......
在立法上,效率与效益既紧密相关又明显区别......
除此之外,之所以要坚持效......

二、我国立法价值取向实现的障碍

立法价值取向的实现,是立法价值目标的现实......
(一)法律制度设置上的障碍......
在法律制度的设置上,立法价值取向是难以协调......
1.制度内容上的矛盾。在......
2.制度表述上的失误。制度表述上的问题......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障碍因素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基础......
(三)传统立法价值取向的障碍因素
中国古代的立法,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
(四)价值多元的障碍因素
价值多元在立法上的表现是十分明......

三、我国立法价值取向实现的条件

(一)法律制度具有良好的立法价值取向设定
1.立法价值取向应在法律制度上得以正确......
立法价值取向在法律制度......
2.立法的价值取向应在......
3.立法价值取向应在法律制度上得以始终贯彻。立法价......
(二)立法制度创新
立法制度是立法活动、立......
第一,民主立法制度的建立。民主是......
由于立法的民主化主要体现为立法......
第二,科学立法制度的建立。现代立法应当......
建立科学立法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立法权限划分、......
(三)立法理念的更新
立法理念,是人们对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
1.人民主权的理念。人民主权是社会主义民主......
2.宪法......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4.效益的理念。立法的目的不在于法律......
此外,立法价值取向的实现还依赖于宪法......

⑨ 驰名商标与防御商标的立法选择异同概念

防御商标是指较为知名的商标所有人在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或类似商品(服务)以外的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若干相同商标,为防止他人在这些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使用相同的商标。原商标为主商标,其余为防御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大部分都是通过工商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的,与人民法院相比,其认定的驰名商标所占比例更大。在商标注册、使用与评审过程中产生争议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与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据具体事实认定其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
【商标跨类保护】
一般而言指的是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法律规定,原则上你的注册商标A仅能在你所注册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内受到保护,而如果你的注册商标A是驰名商标的话,就可以超出这个范围获得保护,即使别人在不同的商品或者服务领域,也不能再注册商标A了。
但是实践中对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商品或者服务领域确实相差较远,还是很难受到保护的。
【防御商标】
是指为了防止别人在不同的商品或者服务领域注册商标A,由你自己主动在这些其他领域进行注册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驰名商标,想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保护的话,就干脆把这些范围都主动占据起来。
简言之,跨类保护是一个(驰名)商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大到足以在不相同的商品或者服务领域也能产生保护效力,而防御商标保护则是多个商标共同构建一个更大范围的保护网实行自我保护。
请登陆 www.shewentm.com 或者致电 010-82685045 了解更多有关商标的知识和服务,有专业商标顾问第一时间解答所有商标问题,提供商标免费查询、商标在线注册、商标监测等服务。

⑩ 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选择

文章摘要: 无论从各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历史发展来看,还是从我国目前国际私法立法的现状来看,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都应该选择法典形式。对其体系结构的选择应该采取总分结构,总则主要是关于国际私法基本原则的规定,分则不仅包括法律适用规则,也应包括国际民事程序方面的规则。
文章关键词: 国际私法 立法模式 立法结构
文章快照: 要术语的解释、引用和涉及具体的法律条文附录、因生效而被废除的相同或相似立法的具体条文、国际条约的保留、时效的适用等内容。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设计我国未来国际私法法典可采取总分的结构形式。但是,我们对于总则部分必须区别统领整个国际私法制度的总则和统领法律适用的总则,分别进行规定;对于分则采用两个部分并行规定的方式,即先规定法律适用的内容,然后再规定国际民事诉讼的内容,不采取我国《示范法》将管辖权和司法协助分开规定的结构。应该说,《示范法》的结构在我国没有理论的支撑。在我国国际私法的学理上,从来就没有将管辖权的内容置于法律适用的前面,况且将诉讼部分分为两处规定,即前面规定管辖权,后面规定司法协助,这样规定会将诉讼中的例如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期间和诉讼保全等内容遗漏。我们将管辖权和司法协助等程序内容合并规定在法律适用之后,不仅可以解决立法的遗漏问题,而且这种做法具有理论上的支撑,从我国目前的国际私法经典教科书来看,也都是将它们放在一起论述的。例如,韩德培主编的《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编规定了国际民事诉讼法,包括概述、管辖权、送达、取证、期间、保全、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国际司法协助等内容,第5编规定了国际商事仲裁;】29李双元等著的《中国国际私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5编规定了国际民事程序法,包括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国际民事诉讼中又包括概述、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国家豁免、外交豁免和国际组织豁免、国际民事管辖权、平行诉讼与不方便法院原则、期间与诉讼时效、财产保全、海事强制令与证据、国际司法协助、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内容;黄进主编的《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却将所有解决争议方法放在一编中,即第4编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肖永平在其《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将程序问题放在全书的最后几章,即第18章国际民事管辖权、第19章国际民事司法协助、第20章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第21章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第22章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第23章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最后,增加国际商事关系和国际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内容,其中,国际商事关系包括国际代理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国际票据关系、国际破产关系、国际运输关系、国际保理关系、国际服务贸易关系、国际信托关系等内容;海事关系包括船舶国籍的确定、船舶所有权、船舶优先权、船舶抵押权、海事责任赔偿限制、海事契约、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等内容。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对我国未来国际私法法典的结构作出了如下设计:④序言(主要规定国际私法立法目的和宗旨等内容)。第1编,法律适用。包括第1章,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第2章,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包括第1节,民事主体;第2节,物权;第3节,知识产权;第4节,债权(包括第1分节,合同,第2分节,侵权,第3分节,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第5节,婚姻家庭;第6节,继承。第3章,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包括第1节,国际代理;第2节,国际保理;第3节,国际破产;第4节,国际信托;第5节,国际服务贸易;第6节,国际运输;第7节,国际投资;第8节,国际票据;第9节,国际金融。第4章,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第2编,国际民商事程序。包括第l章,一般规定;第2章,管辖权;第3章,司法协助;第4章,国际仲裁。附则。④这只是笔者对我国国际私法未来的法典结构作的粗线条设计,对每一部分条文的具体安排以及所涉及的内容,另撰文进行具体说明。参见徐伟功:《中国国际私法典体系结构初探》,《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130

相关文章:
[1] 论弱者权益保护之冲突法视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论当代国际关系对国际私法的影响与作用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柔性宪法下国际私法的重大变革——英国国际私法之宪法解读及启示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欧洲公共秩序的独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从比较法的角度论欧洲法律选择方法的新发展 《江淮法治》2009年04期
[6] 试论我国国际私法的健全与完善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比较法视野下的国际私法渊源——兼论一般国际惯例不是国际私法的渊源 《时代法学》2009年02期
[8] 传统国际私法与现代国际私法论略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论“直接适用的法”——以立法与司法实践为视角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我国国际私法领域采用判例制度可行性探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热点内容
英语语法学习书籍 发布:2024-12-27 21:27:19 浏览:257
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可以免费吗 发布:2024-12-27 21:16:55 浏览:63
李学政律师 发布:2024-12-27 21:12:58 浏览:26
行政法种类越权 发布:2024-12-27 20:36:38 浏览:823
合同法习题及答案 发布:2024-12-27 20:13:53 浏览:720
此据签字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12-27 19:53:07 浏览:777
威尼斯商人的合同法 发布:2024-12-27 19:47:12 浏览:288
法律法规常识手抄报 发布:2024-12-27 19:32:25 浏览:112
妇女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4-12-27 19:32:24 浏览:981
认定劳动关系司法解释 发布:2024-12-27 19:07:13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