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 2020-12-19 11:36:10

1.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特征,就是人人平等,人民当家做主。

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1.
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平等原则与社会事实真正一致。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人口居世界首位的东方大国来说,这项任务就更为艰巨。要完成这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增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

这些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就是说,党的核心工作是保证党内民主和支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把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法制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得到充分发挥,国家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就安定,社会主义民主就得到发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稳步地向前发展;反之,什么时候法制建设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受到压抑和挫伤,国家和社会秩序就动乱不安,经济建设就受到损失。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第一、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活动,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人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而且还规定了人民行使这些权利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于一切侵犯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没有社会主义法制的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就难以真正实现。

第二、镇压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并把“遵守公共秩序”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第三、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调整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具体地说,社会主义法制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保证按劳分配的原则,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关系,解决经济纠纷,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

第四、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看,社会主义法制积极促进三个文明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和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规定发展经济的各项经济法规,直接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

3.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法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集中人民的意志, 通过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 确保守法建立起来的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秩序,就其本质来说, 社会主义法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的法律秩序。这种法律秩序, 现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 也包括社会秩序。也就是说, 整个国家生活都要法律化、制度化, 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令行禁止。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最高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重要手段。具体说, 一是镇压敌人的反抗和破坏, 一是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民主是专政的前提, 没有广泛的民主, 就不可能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 而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也正是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当前战略转移的新形势下, 社会主义法制更应特别起好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的作用, 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崎动起来, 并月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使广大人民群众无后顾之忧, 群策群力, 心情舒畅地投身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去。
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 应当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 缺一不可。 具体地说, 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这四句话是一个整休, 不可偏废。有法可依, 是法制赖以建立的一基础有法必依, 是健全法制的必要条件; 执法必严, 是保证法制权威的根本原则;违法必究, 是破坏法制应负的责任。四者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这四者都实现了, 法制的稳定性、 连续性和极大的汉威才能体现, 社会主义法料才说得上健全。

4. 人民监督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什么作用(多答点)

1.
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平等原则与社会事实真正一致。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人口居世界首位的东方大国来说,这项任务就更为艰巨。要完成这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增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

这些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就是说,党的核心工作是保证党内民主和支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把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法制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得到充分发挥,国家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就安定,社会主义民主就得到发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稳步地向前发展;反之,什么时候法制建设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受到压抑和挫伤,国家和社会秩序就动乱不安,经济建设就受到损失。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第一、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活动,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人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而且还规定了人民行使这些权利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于一切侵犯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没有社会主义法制的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就难以真正实现。

第二、镇压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并把“遵守公共秩序”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第三、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调整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具体地说,社会主义法制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保证按劳分配的原则,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关系,解决经济纠纷,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

第四、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看,社会主义法制积极促进三个文明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和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规定发展经济的各项经济法规,直接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

5. 求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要完整哦

【论文关键词】政务公开;民主法治;民主法制建设

【论文摘要】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文章从政务公开制度实施的民主法治环境分析了有效实施政务公开的条件,并从思想观念和法制建设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途径,为我国政务公开的有效施行提供外部环境的保证。

政务公开作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以及政府体制改革中建立公开、透明政府的具体手段和目的,它的有效施行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管理学家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认为,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公共政策),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行政系统本身,而应该跳出行政系统,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考察行政行为,亦即考察一国的行政与该国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政务公开作为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中建立公开、透明政府的具体手段和目的,它的有效施行除了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本身外,还与实施政务公开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

一、政务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政务公开是我国在行政改革过程中,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而实施的一项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将政府行政管理的重大决策运行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公诸于众,并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公众参与。
(一)政务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实现形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内容。民主政治是一种参与政治,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政务公开是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政务公开制度是政府推行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也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国策提出并通过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法治理国家权力,而法治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必然要求权力公开、规范、明确的行使。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说就是以法控制和约束行政权。没有对行政权的规范和制约,就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
(三)政务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正如前文所述,政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法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作用,二是制约作用。法制的健全可以有效地保证政府依法行政等等,这些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政务公开制度的有效施行。

二、我国政务公开实施的民主法治环境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为政务公开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要想获得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一是政府主动公开,二是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通过申请获得。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已基本解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我国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也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来保障宪法及各项法律赋予自己的各项权利。
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我国公务员采用“凡进必考”的方法,工作中通过培训、实践,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改革的目标有了深入的了解,服务性意识不断提高,增强了政府公开其政务信息的主动性。我国民主环境的建设还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完善与保障。
(二)我国政务公开的民主法治环境的不足
我国在实施政务公开的过程中,虽然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受历史,传统文化,地理条件的制约,政务公开的民主法治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政府工作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政务公开要求政府能主动公开其政务信息,而政府公开其信息的行政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在中国,无论是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想,还是老子的“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的思想根深蒂固,成为几千年来社会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现代的政务公开实质上是对政府公共信息这一无形资产进行重新安排,而这种资源的变更必将剥夺一部分官僚特权,失去信息特权的官僚必将失去巨大利益,这种利益的驱动无疑会阻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近而会阻碍政务公开的有效施行。
2.我国公民参与意识、参与能力不足。公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是根本。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各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很多的地区,由于多民族聚居,语言、文化的多元性导致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公民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实现真正民主的重要指标,而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的不足可以说是培育我国政务公开民主法治环境的又一大障碍因素。
3.有关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的障碍。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深入实施政务公开制度,无论是从中央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予以保障。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政务公开的法治环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制度执行的表面性。即在执行过程(下转第10页)(上接第6页)中不够深入,还处于极其表面的层次,不少地方的措施只不过是简单的便民措施,离真正的政务公开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完善我国政务公开民主法治环境的对策思考

(一)从思想观念层面,努力营造有利于政务公开的民主环境
1.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政理念,实现由“父母官”向公务员的转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公共理论的演变,整个社会的控制方式正在从“统治”经“管理”走向“治理”。政府改革的需要,要求政府应切实实现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理念的转变,政府官员应切实实现从“父母官”向公务员的转变,尽快走出管理认识的误区,真正将政务公开看成一种责任和义务,对于法律规定应该公开的内容要主动公开,对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申请公开的内容,根据法定程序予以告知。
2.提高公民素质,培育公民参与意识。一个具有完全公民意识,公民精神的人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他的权利,并且充满自信地维护这些权利。为此,要完善民主政治,就必须唤醒广大公民的公民意识,让公民积极参与到政府和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在培育公民参与意识方面,首先,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公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对政治问题产生一定的理解,才会地政治信息产生一定的需求,政务公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
(二)健全我国政务公开的法制化建设
西方国家行政公开的进程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政务公开在实施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利益相冲突,因此除了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公仆意识外,还要依靠法律来保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地根据自身情况,深入落实政务公开的具体制度,包括政府公示机制、政府回应机制,公众表意机制与公众监督机制,使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四、结论

一个民主法治的大环境是政务公开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根基。在我国,政务公开的有效施行,除了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本身外,还要大力培育我国的民主法治环境,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努力将政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徐湘林.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改革[M].中信出版社,2003.
[3]张勤.服务型政府[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 我国的法制建设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之路是( )年

我国的法治建设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之路是1949 年专

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属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道路。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初步发展阶段。

7.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确立的时间

【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内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果。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1979年通过,1980年1月1日起施行。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的时间是198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颁布的时间是1986年。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所以答案选D。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什么时候提出

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抄民主政袭治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将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设、完善人大政协制度三项。
发展民主政治要求我们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因为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受政治制约,服务于政治,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的劳动人民占统治地位,因此要巩固人民民主制度,就必需将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同时还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质。

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哪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人民政权、发展民主政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伟大实践奠定了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介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第三种文明,它包括了政治文明),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制度性保障。

热点内容
公司给的offer邮件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08 23:53:24 浏览:72
人员优化劳动法 发布:2025-01-08 23:46:44 浏览:5
2014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1-08 23:45:36 浏览:744
最高人民法院简易程序 发布:2025-01-08 23:42:53 浏览:138
第四章合同法 发布:2025-01-08 23:29:58 浏览:319
不死法官 发布:2025-01-08 22:37:16 浏览:459
劳动者过失责任的法律规定 发布:2025-01-08 22:25:39 浏览:902
个人律师广告词 发布:2025-01-08 22:00:04 浏览:831
法院系统辅助文员 发布:2025-01-08 21:59:10 浏览:818
法院报告2014 发布:2025-01-08 21:17:03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