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的名句

道德经的名句

发布时间: 2020-12-19 14:19:43

1.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经·第七十章》

说话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4、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一,而不应当繁杂。

5、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菱角的,最宝贵的器物,是在最后制成的。至大的声音听起来却似没有声音,最大的形体,却反而没有形状。

2. 老子的道德经里的名句有什么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虽然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

(2)道德经的名句扩展阅读: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3.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人回答
EHCOYE
高能答主
2020-09-07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关注谢谢你的关注
《道德经》中经典哲理名句及翻译。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4. 道德经 名句

1.道可来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5. 道德经中的名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内不仁,以百姓容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老子》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道德经》

6. 道德经中的名言

上善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袭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老子》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道德经》

7. 道德经经典名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经·第七十章》

说话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版定要中心。

2、治大国若权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4、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一,而不应当繁杂。

5、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菱角的,最宝贵的器物,是在最后制成的。至大的声音听起来却似没有声音,最大的形体,却反而没有形状。

8.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9. 老子道德经的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4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1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13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1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

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2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2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25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27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2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

2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3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3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3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热点内容
巴南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4-11-16 01:13:28 浏览:890
刑事诉讼法关于冻结期间 发布:2024-11-16 01:12:36 浏览:195
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一款 发布:2024-11-16 00:47:33 浏览:527
劳动法资遣费计算 发布:2024-11-16 00:45:33 浏览:68
离婚协议书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00:37:39 浏览:113
新民法院l 发布:2024-11-16 00:26:38 浏览:506
公司愿不愿法律仲裁 发布:2024-11-16 00:07:01 浏览:855
山东省养老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发布:2024-11-16 00:01:33 浏览:31
网络买卖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5 23:49:59 浏览:297
劳动法工伤休假规定 发布:2024-11-15 23:46:21 浏览: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