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司法立法

司法立法

发布时间: 2020-12-19 16:15:00

立法,司法,执法三者是什么关系

广义上
立法抄 法律制度袭的确立
司法 法律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或行为的合法性判定程序
执法 事件或行为判定后的结果执行
狭义上
立法 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法律草案 或 行政机关审议通过的行政法规的法律内容
司法 检察院 法院 警察刑事机构进行的对社会生活的管理
执法 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依法进行行政行为的活动

三者关系立法是司法执法的基础前提,司法执法对立法具有实践检验的反射效果,促进立法的科学理论性的回归,使立法行为更贴近社会生活,从而增进立法的合理性。

㈡ 中国的行政司法立法机关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行政司法立法机关分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司法立法扩展阅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第十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十五条,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十六条,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三节规定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常务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审议法律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第十七条,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第十八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各代表团审议法律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各代表团审议法律案时,根据代表团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十九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第二十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

第二十一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必要时,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律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主席团常务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第二十二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律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三条,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

第二十四条,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㈢ 司法,和立法有什么根本区别

司法:
1.古代官名抄、星官名
2.现指检袭察机关或法院依照法律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审判。
3.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中国当今法学中,对“立法”一词有四种理解。
从狭义的解释来看,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立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制定和变动法律这种特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从广义来看,立法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一切国家机关制定和变动各种不同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两者之间的解释,立法是指一切有权主体制定和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北大教科书解释: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规范的活动。

㈣ 立法、司法、执法有什么区别

1、司法机关仅指法院和检察院,他们行使的是司法权;执法机关是行政机关,行使的是行政权。司法与执法 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内容、程序性要求、主动性四个方面。

2、主体方面:司法,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及其公职人员;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3、内容方面:司法,对象是案件,内容是解决纠纷;执法,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内容比司法广泛。

4、程序性要求:司法,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和不合法;执法,执法活动不如司法活动的程序性要求严格。主动性:司法丁被动性,“不告不理”;执法;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拓展资料:

1.司法必须独立,公正至上,主要为被统治者服务,活动范围狭;执法不能独立,效率至上,主要为统治活动服务,活动范围广。执法不过是严格依法办事,执行法律;司法则不然,职能要广泛些,如司法审查职能、造法职能等。

2.执法实行首长负责制,司法实行法官负责制。二者适用的法律程序区别很大。司法活动要依法进行。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从事司法活动必须要在法定权限内,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的有关规定,保证司法权正确、合法、及时地行使。

3.司法活动要有表明法律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这些法律文书具有法律约束力,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

㈤ 立法,司法,行政有什么区别

我国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就是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也是最高立法机关。
其他如最高院、最高检、国务院这样的司法、行政机关都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
同样的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中央军委也是对全国人大负责的。
因此你说的四者的关系可以用权力机关(立法机关)领导后面三者来表述,
在司法、行政、武装力量方面,司法地位较特殊。通过行政诉讼,司法机关可以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的审查,因此也可以认为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有一定程度上的监督职权。而对于武装力量,它作为国家强制力的最终保证,行政和司法要发挥作用都离不开它在后的支持,当然武装力量的活动也要遵守法律,接受法律的监督。这一点从解放军军事法院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方高院从而同样受到最高院的领导就可以看出。

总之,我国的上述四类机关分类并不适用。且我国也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三权分立治国模式,可以认为实行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关系。

下面简单点说说外国的。因为国家体制可能是总统制、议会制、或是委员会制等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也有其特色。
美国应该是属于较为典型的以国会、总统、法院作为三大权力相互对立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情形下,武装力量的最高首脑也就是国家首脑,也就是美国总统了。这是实质和名义相对统一的结合,即实际上美国总统也确实有对武装力量进行指挥调动、决定战争和平的权力。
相对而言,英国因为实行君主立宪的议会制。他们的国家元首即女王并非行政机关的首脑,因此其对武装力量的领导只是名义上的,真正的指挥权是由内阁首脑也就使英国首相根据议会也就是立法机关的决定进行的。
当然,无论哪一种模式。立法、司法、行政这三大权力在西方民主国家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只是在指挥军队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

㈥ 司法宪法立法的区别

司法主要指审判权的行使,单就这两个字看,是动词。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检察院和法专院。 宪法,是阐明国属家根本性质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是名词。 立法,是立法机关通过法律规定的手续和手段对法律的创设。也是一个动词。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大来。

㈦ 立法、司法、执法有什么区别

三权分立(三权鼎立),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政府机构共同存在,地专位平等且互相制衡属的政治制度。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

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国会可以以弹劾等诸多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而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此外,总统对司法权也有制约,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的重大事项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决定。法院、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㈧ 什么是立法,司法

立法是指特抄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袭程序,制定或者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立法部门是现代社会中负责制定法律的机构,通常由当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组成,通常称为国会或议会,但亦有使用不同名称。立法部门除了制定法律外,通常亦负责审批政府(行政部门)的公共开支要求、监督政府运作、同意司法首长的任命等。在议会制中,行政部门亦是由立法部门产生,向立法部门负责。在总统制中,行政首长并不由立法部门产生,而是分开选举。但不论在何种制度中,由于立法部门掌握了公共财政的大权,可以说是最根本的权力来源。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㈨ 什么叫“司法”和“立法”两者的区别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立法就是制定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司法就是执行法律,立法是司法的前提,司法是立法的保障。有法不依,立法形同虚设。

㈩ 立法与司法有什么不同

三者的区别是: 1、主体不同 1,司法是由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适用法律的活动。 2,执法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来执行法律的活动。 2、内容不同 1,司法活动的对象是案件,主要内容是裁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及对有关案件进行处理。 2,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执法的内容远比司法广泛。 3、程序性要求不同 1,司法活动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和不合法。 2,执法活动也有程序规定,但由于本身的特点,特别是基于执法效能的要求,其程序性规定没有司法活动那样严格和细致。 4、主动性不同 1,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案件的发生是引起司法活动的前提,司法机关(尤其是审判机关)不能主动去实施法律,只有在受理案件后才能进行应用法律的专门活动。 2,执法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要求行政机关应积极主动地去实施法律,而并不基于相对人的意志引起和发动。立法是人大,司法是法院,执法是公安和监狱。立法就是制定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司法就是执行法律,立法是司法的前提,司法是立法的保障。有法不依,立法形同虚设。 1、立法保障就是法律对某种权利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予以保护,是一种立法行为。 2、司法保障,就是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活动予以保障,是一种实践行为。 3、反家暴法是立法对家暴受害者的保护,应是立法保护。

热点内容
劳动法企业旷工处理 发布:2024-11-16 05:23:57 浏览:792
哈尔滨学院法学 发布:2024-11-16 05:12:55 浏览:14
刑法139条规定的 发布:2024-11-16 04:28:54 浏览:937
科研工作条例 发布:2024-11-16 04:24:13 浏览:882
卫生条令条例 发布:2024-11-16 03:10:36 浏览:133
保护原则刑法 发布:2024-11-16 03:04:55 浏览:488
民法典手卡 发布:2024-11-16 02:55:41 浏览:838
单位法律知识讲座通知 发布:2024-11-16 02:30:12 浏览:182
观其复道德经 发布:2024-11-16 02:21:55 浏览:301
七零九律师 发布:2024-11-16 02:20:19 浏览: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