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的生命线是

法治的生命线是

发布时间: 2020-12-19 18:15:25

⑴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什么是法治的生命线

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回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答命破坏作用。

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⑵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生命线是什么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生命线是: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这就把司法公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必须把提高审判质量作为确保司法公正的着力点,严肃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关,重视发挥二审、再审和信访的纠错功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预防错案,努力使每一起案件的审判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要加强审判流程管理,严格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条件,健全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工作机制,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大力推行庭前调解、繁简分流、小额速裁等制度措施,加强对诉讼和执行中止的监管,减轻当事人诉累,切实解决少数诉讼案件久拖不决、久拖不执、久执不结的问题。

(2)法治的生命线是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并按照法律理性化和程序化的内在逻辑,以司法权的合理配置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司法改革的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对西方法治传统中有益要素的积极吸收。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应该具有定纷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

司法机关要紧紧围绕司法公正这一目标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起案件,坚决防止和依法纠正冤假错案,维护司法权威。

⑶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什么是法治的生命线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内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容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制定了详细的举措,强调司法公正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⑷ 法治的生命线是下面哪项

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⑸ 为什么说宪法是法制的生命线

这是根据宪法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最根本的 最主要的问题.诸如 国体 政体 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最重要的问题。
二、是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因此,宪法不仅是指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而且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三、是在指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我国宪法的指定和修改都要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等修宪机构。我国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全国人大代表五分之一以上提议,并由全体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才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也常被称为“最高法律”、“国家法”。因为:
①宪法的内容都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如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国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③宪法不仅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是“母法”,其他法律不得与它相抵触,而且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的制定和修改比一般法律更为复杂

⑹ 为什么说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为什么说宪法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平正义,是群众的向往和期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以司法公正引领和保障社会公正。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四中全会把公正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到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与各方面。贯彻全会精神,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公正的各范畴中,司法公正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老百姓讲,“一碗水要端平”。当前,社会上“不端平”“端不平”现象还不少,有的执法司法人员,对老百姓不理不睬,对有权有钱有势的高看一眼,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反映强烈。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要加强对司法活动和司法队伍的监督,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出轨,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使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使每一次司法活动都能向社会输送公平正义的正能量。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其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将自己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之上。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从根本上背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违法者必须受到追究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

⑺ 谈谈你对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的认识

你好,我刚才找了下。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有这些都是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标志。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致力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获得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的和谐。
(三)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但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够维护公平、彰显正义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对各种社会不公听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领导干部、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神圣职责
各级领导干部、执法和司法人员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重任,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执法工作是各类社会关系、矛盾、纠纷冲突的调节器,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实现、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相比,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公正执法,理念先行。必须大力加强公平正义理念教育,引导和促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
希望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⑻ ()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⑼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什么是法治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强调了“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明确了“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社会上对执法司法状况意见还比较多,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让人民群众感到不公时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评理、有地方处理,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为社会撑起公平正义的天空。

⑽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的生命线是什么

前言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制定了详细的举措,强调司法公正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方法
1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决定》关于“司法公正”的表述,将引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司法公正筑牢社会公正之根、国家法治之基。
司法公正对建设“法治生命线”的意义,具体而言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民之间的纠纷都能得到公正及时地解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使“良善之法”得以落实;二是形成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有力监督,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被行政权力所侵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保障和实现司法公正,提出了更为清晰、具体的举措,总体的思路是既要保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又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司法人员的追责。
我们还要看到,司法实践中妨碍审判权和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地方党政部门的干预和影响,即司法地方化问题;二是司法系统内部的行政化问题。“权大于法”成为潜规则,严重动摇了宪法和法律权威以及司法公信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些问题已规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例如,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进一步,在解决司法地方化问题上,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规定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这既回应了普通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诉求,也表明了党和国家最大限度确保司法权独立公正行使的决心,进一步凸显强化了“法治高于人治”的观念。

热点内容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
保定法学王浩 发布:2025-01-11 03:05:09 浏览:773
济南市法院书记员的工资大约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2:33:36 浏览:194
劳动法保安上班时间 发布:2025-01-11 02:23:00 浏览:930
2015年政策法规总结 发布:2025-01-11 02:22:47 浏览:580
深圳市节约粮食的相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1 02:19:13 浏览:640
2013国家司法考试成绩查询 发布:2025-01-11 02:11:47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