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修正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有什么意义
立法法修改,将使人民当家作主在法律制定权上得到更加突出的体现。专
立法法修改,将使属中国法律进入可实施状态。
立法法修改,将改变中国立法的部门化、行业化和地区化现象。
立法法修改,或许将为省管县和省管市体制争论划上句号。
②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于哪年进行最新一次修正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正)
③ 立法法修正案对我国立法体制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立法体制上,草案体现了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税收”的专属立法权单列,并规定“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即“税收法定”。
草案新增明确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法律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的,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基层和有关群体代表、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有关专家等方面的意见。
草案新增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较大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将审查、研究情况向提出审查建议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反馈,并可以向社会公开。
④ 立法法修改是否与你有关系
立法法的修改 改变征税不再“糊里糊涂”交税这个是不是关系到你我他。立法法的版修改开始执行限行、权限购、限外等 规定当然具有“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性质,今后实施这些行为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 据。立法法的修改使你的意见变得重要,过去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公众也有一些参与的权利和渠道,但是深度和广度都 不够,立法机关对公众参与的重视和保障不够、反馈不及时,公众参与立法的意见能否被吸收以及吸收的程度也没有制 度上的保障。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要扩大公众的参与,且途径多样,能使立法更接近地气,更能够反映人民意愿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将第五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三、将第六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四、第八条增加一项,作为第六项:“(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第六项改为第七项,修改为:“(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第八项改为第九项,修改为:“(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五、将第十条改为两条,作为第十条、第十二条,修改为:
“第十条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事项、范围、期限以及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应当遵循的原则等。
“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但是授权决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被授权机关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权决定实施的情况,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十二条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决定行使被授予的权力。
“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被授予的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七、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常务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审议法律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八、将第二十六条改为第二十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九、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三十条,修改为:“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可以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调整事项较为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
十、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修改情况的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对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
⑥ 修正的《立法法》施行日期是什么时候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回第31号主席令公布,自2000年答7月1日起施行。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立法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⑦ 最新立法法比上一部立法法修改了那些条文
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立法体制,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专推进科学立法、民主属立法,完善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加强备案审查,对司法解释的规范和监督等。其中,对立法体制的规定作了如下修改: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
修改后的立法法分为“总则”“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适用与备案审查”“附则”6章,共计105条.
⑧ 在立法法修改前 关于税收的说法
税收优先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按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就是债权人所享有的要求偿还债务的权利。所谓无担保债权,是指在债权上未设定担保物权的普通债权。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是对纳税人未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实行税收优先。所谓未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是指纳税人没有为其设定抵押、质押或没有被留置的债权。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比如破产法规定,职工工资优先于税收。
(二)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即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三)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这是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基本的、最主要的来源,是维护国家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行政机关进行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是国家运用行政权力对纳税人的惩罚,不以取得财政收入为目标,是非税收入。两者相较,税收比较重要,应予以优先对待。
⑨ 立法法拟修改了哪些
严格规范地方政府权限
草案二审稿第82条对制定地方政府性规章的范围限定为“城市专建设、城市管理、环属境保护等方面的事项”。明确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为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修正案草案同时还规定,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更加注重保障公民权益
只要关系到公民合法权利和义务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于法有据。通过对地方政府规章与法规的权限划分,也进一步厘清地方政府权力的边界。
体现对法律的尊重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严格按照一定的层级关系,立法法的修改就是要用法律确定这种关系。
⑩ 《立法法》修改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一、 哪些属于立法?
由于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最低只到较大的市。较大的市以下的地方(比如县级、乡级)没有立法权,但是这些地方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仍然可以针对不特定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能够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同时,在我国,即使那些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也可以在立法之外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那么,这些规范性文件与立法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由于《立法法》并未对“什么是立法”以及“授予立法权的标准是什么”给出一个答案,这就导致了在实务中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的认定出现了困难。虽然2007年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第五章规定了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规定了“人民法院可以在裁判理由中对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合法、有效、合理或适当进行评述”,但现实中规范性文件的数量远远超过立法,如果《立法法》不解决“立法与非立法”的实质区别问题,“依法治国”还是“依文件治国”的困惑势必长期存在。
二、 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
我国目前存在五种立法权: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行政立法权、军事立法权和授权立法。但是,关于不同立法权之间的权限划分,尤其是国家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行政立法权之间的权限划分仍然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根据立法部门的观点,解决上述两种立法权限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立法法》第8条。但是关于《立法法》第8条的性质,立法部门与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学界普遍将《立法法》第8条称为法律保留,即它主要用来横向划分国家立法权与行政立法权,而非用来纵向划分国家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因为后者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问题。根据国外的经验,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并非“管辖范围”的大小不同——涉及全国范围的中央管、涉及地方范围的地方管,而是“管辖事务”的内容不同——即某些需要统筹规划的事务,比如外交、国防只能由中央管辖,而某些需要因地制宜的事务,比如教育福利、环境卫生只能由地方管辖,当然还存在中央与地方共管的事务(比如《立法法》第64条第2款)。从此次已经公布的《立法法》修改草案来看,一个是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作了具体规定,但问题在于,国务院根据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数量很少(目前主要在税收领域),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国务院没有根据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违反法律保留的情形。另一个是将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内容限于城市建设、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这虽然具有了事务划分的意味,但范围未免太小,而且与《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第8条的“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三)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以及第44条的“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四)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也不尽一致。所以,当务之急是应对《立法法》第64条第1款第2项的“地方性事务”作出具体规定。
三、 立法之间的效力位阶
由于我国立法种类众多,所以,立法之间的效力位阶对于民众守法、国家机关执法、司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行《立法法》第78-82条虽然规定了部分立法之间的效力关系,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明确之处,比如全国人大的法律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之间、省级的地方性法规与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之间、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与省级的地方政府规章之间以及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之间的效力位阶关系,同时也缺乏判断立法效力位阶的实质标准,从而给立法冲突的认定带来很大困难。
四、 立法冲突了怎么办?
目前,立法冲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纵向的上下位阶的立法冲突,另一个是横向的同一位阶的立法冲突。对于前者,我国通过改变或撤销制度予以解决(《立法法》第88条);对于后者,则通过裁决制度(《立法法》第86条)予以解决。前者的问题在于,2000年以前,我国的改变或撤销以审查机关主动审查为主,但主动审查的缺陷是,审查机关发现下位法存在问题的几率较小,所以主动审查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幸运的是,2000年的《立法法》第90、91条规定了被动审查方式,即由某些主体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申请对违反上位法的下位法进行审查。但是,第一,被动审查的范围仅限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立法法》第88条第1项,有权审查自治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是全国人大,而非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他一些立法,比如法律、规章并没有纳入被动审查的范围。第二,由于该两条规定在《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中,尤其是规定在第89条的备案制度之后,似乎被动式的审查要以该立法提请备案为前提,但实际上,《立法法》并未将备案作为立法机关的一项义务也未规定不备案的后果,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并非自治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备案机关。第三,被动审查虽然部分解决了审查机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也产生了申请主体过泛、申请条件过宽的问题。由于《立法法》第90条规定的申请主体几乎涵盖了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可以申请立法审查,那么审查机关必然“疲于应付”,但如果审查机关不予答复,又会使上述规定变得没有意义,这估计就是修改草案中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审查过程中可以将审查情况向提出审查建议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予以反馈”的原因。可是,与其规定裁量权过大的“可以”为什么不在申请主体或申请条件上进行规范呢?第四,《立法法》第90条第1款虽然规定 “一府两院两委”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立法审查要求,但由于“一府两院两委”与被审查的立法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实践中“一府两院两委”申请的情形几乎没有。笔者认为,应当赋予“一府两院两委”之外的申请主体提出审查要求的权利,从而避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不答复”的情形。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必须是对申请主体和申请条件进行限制,比如只允许案件当事人或审理法院对作为案件审理依据的立法是否符合上位法提出申请等等。后者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立法法》只规定了裁决主体、未规定申请主体,所以裁决机关启动裁决缺乏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裁决程序的规定,裁决机关即使判定应当适用其中某一个立法,但对于另一个立法的规定如何处理,是继续让其存在还是对其进行改变或撤销,仍属空白。而上述问题不解决的话,立法裁决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目前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全国上下对改革进入深水区充满期待。在这一大背景下,立法修改不应再局限于小打小闹、不痛不痒,而要着力解决那些阻碍实务发展、群众反响强烈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一旦基于“小心怕事”的顾虑错过了修改的良机,那么根据立法不能频繁修改的原则,等于把问题堆积到了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