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A. 为什么要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A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为什么要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这既是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对深化改革开放、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的新要求,也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起点上,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新要求。
目前,中国的改革步入“深水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法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的思想共识、价值共识、制度共识和行为共识,为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以宪法和法律为至高行为准则的良法之治。与道德规范、宗教伦理、政治说教、行政强制、社会习俗等方式相比,由于法治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的主导性、社会行为的规范性、社会利益的包容性、公共权威的至上性、国家意志的强制性等特征,由于现代法治是与现代民主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为一体的,因此,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通过法定程序等来表达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体现民利,同时规范制约公权力,防止公权力的腐败和滥用,这样更有利于构建社会共识的民意和法理的基础,更有利于发挥法治价值对社会共识的引领与整合作用。
改革共识是当下中国社会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试验性改革,必然会挑战既有的法治秩序和法治权威,出现所谓“良性违宪、良性违法”的改革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凝聚改革共识。一方面,全社会应当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可能达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和怎样改革等的共识,从而为深化改革、突破改革难关提供充分的民意支持和合理性前提;另一方面,全社会与立法机关以及立法机关内部应当努力达成改革共识,减少改革“个识”和反对意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推进相关法律的立改废,从而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与合法性保障。
如何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重视发挥法治的引导功能和教化作用。通过依法治国和法治的全面实施,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人们中国改革的性质、方向、原则、目标、底线、边界、方式等等,提示人们在改革过程中哪些合法权益应当去依法争取,哪些法定义务和责任应当自觉去承担,哪些非法行为和方式应当避免,进而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指引、提出要求。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过程中,人们表达或主张这些概念的相关诉求时,可以也应当遵从法治的指引,符合法律的规定,做出法律上的预测和评估,在法治的框架下求大同、存小异,努力达成改革共识,依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重视发挥实体法治“分配正义”的作用。推行实体法治的分配正义来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自由原则。立法所要分配的利益涉及全体人民、部分群众或者某些群体时,应当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尊重他们选择自己利益的方式和结果,变立法的“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保障人民意志得以充分自由地表达。二是兼顾原则。当不同改革涉及的利益出现一定矛盾时,立法者的价值选择应当兼顾平衡利益分配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尽管其中应当有轻重、主次、先后之别,但都应对各种利益给予合理的兼顾和平衡。三是公正原则。立法者应当努力在价值选择的方式和结果中给予公平地对待,既维护法治的形式公正,也维护法治的结果公正。四是必要的差别原则。在价值选择的分配中,如果确有充分而必要的理由,如为了国家安全而限制公民的某些自由,也可以适用差别对待的原则。但在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同时,要对利益受损的处于少数的一方予以适当救济。只有通过法治对各种利益做出合法、公正、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处置,才有可能在法治的基础上真正达成改革认同,凝聚改革共识。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程序法治的“游戏规则”作用。在一个不断深化改革的多元利益的社会中,利益的冲突或者失衡在所难免。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利益各方代表有时会相持不下、难以达成利益妥协或者让步,在这种僵持的情况下,如果利害关系人认同程序法治的规则,通过论证、听证、协商、调解、仲裁最后是投票表决等方式,一般就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仍然不能形成多数意见、达成改革共识,还可以选择暂时搁置、冷处理或者继续协商调解等方式。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矛盾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多元如何实现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党是执政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努力培养并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执政能力,努力掌握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的执政本领。尤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能力,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法治程序去凝聚全社会、全民族的改革共识,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B. 试述全面改革开放与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个全面”从目标任务、重点要求的统一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予以更为明确的展示。“四个全面”不仅存在有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的内在关系,同时也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在发展目标、任务、重点要求等方面具体推进的路线图。要如期实现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6年时间。在6年发展中,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的总量目标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发展任务来衡量,除了GDP和人均收入都需要有年均7%左右的增速外,处于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下的各区域、各领域和各部门,都存在有完成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治国理政发展要求的重点,在发展进程上,“十二五”剩余时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能不能抓住机遇、战胜各种困难与风险,这一时期将成为至关紧要的发展节点;在突出任务上,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与风险的最为突出与最为现实的要求,能不能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全面发展,就成为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症结性问题;在根本要求上,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我们党,肩负着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这种挑战和风险,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国内,但最根本的来自党内。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党能否不辱使命、战胜挑战,带领广大群众完成既定的目标。从这样几方面的意义上看,“四个全面”从目标要求、任务要求和实践发展重点要求的统一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以予更为明确的展示。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0b1cad0102v7fa.html
C. 论述依法治国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面临双重挑战
当今所讨论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层面如何来打造,二是从文化的层面如何发展。制度层面因其具有可见性,又被称之为“显性的层面”,与之对应的文化层面又被称之为“隐性的层面。”
华东政法大学蒋德海教授从三个方面对“顶层设计”概念进行分析和质疑:一是从内容上看,按照顶层设计的提法,凡涉及国家机构和政治体制的都是顶层设计问题。但是,宪法是对民主事实的确认,宪法宪政不属于设计问题,它本身就是一个民主的过程,民主成熟了就形成了宪法宪政。所以是先有宪政,后有宪法,宪法是对民主实施的确认。因此,他认为宪法宪政不是设计出来的。二是从主体上看,我们不可能把建设国家的重大任务推给顶层的某些人,将改革定位为从上到下的实行过程是行不通的,自动放权不现实,一定要互动。三是顶层设计不一定科学。顶层设计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民主博弈的过程,是公平正义问题,人民群众要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明军在谈到危机问题时说,当今社会抗争事件不少见,且呈现出绕开法律、直接进行体制外抗争的特点,政府部门的态度一般是尽量满足,以消除抗争、维护稳定,但这也在一定程度导致群众的效仿。其原因是利益诉求渠道的阻滞与政治文化的阻力,政治文化的阻力说到底主要还是人的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邓少岭副研究员指出,制度的不足导致风险的出现,并提出“历史性风险”概念,现在正是历史风险的多发阶段,来自政治社会的风险对社会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依宪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路径
上海大学李清伟教授认为,依法治国与政治体制改革归结到一点就是依法治国。在权利格局中,不走三权分立,要按照法制的结构规范权力的运行。邓少岭副研究员从历史风险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历史性问题需要共识性解决,现在历史性风险多发,我们可以通过法制进行化解,并提出了有五种化解历史性风险的机制,即权威替代机制、合法化机制、新的反思机制、对重大纠纷的裁判机制和共识形成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可以对历史性风险进行化解,法制在当中起很大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所长殷啸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出了建议,首先是树立宪法思维和行宪、护宪的意识,就是运用宪法思维指导工作,做到依宪执政;其次在程序方面要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程序,用宪法法律规范自己的工作。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蒋传光表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形成一些共识,从实现路径来说,政治体制改革形成共识就是要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从思维方式来说,就是要确立法治思维;从方式方法来说,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方法。全面推进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既是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路径的切入点就是全面实施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实施宪法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框架,同时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因为目前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与目标,都已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蓝图,不需要另立炉灶,只需要实施宪法就够了。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高奇琦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要强调三方面内容:一要强调“依法治党”,党要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并加强对党内法规的研究;二要强调“党群协商”,党和群众之间制度化的协商很重要;三要强调选举制度。为了应对未来选举,他提出“学习型选举”,一方面在选举方面我们党要尝试着开放一些,党要在实践中获得选举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界要提前做研究准备。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法学所所长叶青指出,作为领导核心力量的共产党不仅要善于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法律,而且要带领人民推进依法治国,特别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法,要有法治思维,要用法治的方式来治国理政。为了使我们国家长治久安,不能抛开法治的手段去维稳,那样只能越维越不稳。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晓伟教授认为,改革的重点是党的领导的法制化,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要实现党的领导的法制化,第一,必须在今后所有的法律关系中明确党的领导的主体地位;第二,要明确党的权利和义务。
寻找文化共同点,发挥自己的特色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马长山认为,十八大后我们应该采取包容策略,走包容和普适性道路。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不是与世隔绝的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我们要寻找文化共同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我国的包容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法治建设中,要强调多元互动。2.要强调协作认同。过去采取的是一种对抗的思路,当下中国合作认同方式更加合适。3.要强调构建理性秩序,包括“意识形态的包容”和“社会体制的包容”两个方面。改革时只有放弃极左的口号,包容不同社会的力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理念,才能更稳定地推进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李建勇认为,文化既有普遍性,也表现出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普遍性而否认特殊性,也不能因为特殊性而否认文化的普适价值。在对待文化之间的差异时,要相互尊重,保证跨文化的平等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对西方列强把他们的文化标准来套用到我们身上。张明军教授也认为,文化的问题是推进依法治国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从思想启蒙和有序民主参与这两方面进行培养,通过政治参与,让民众懂得政治是什么,法律是什么,政治是如何运作的,法律是如何实行的。只有培养出这样的文化之后,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才有了动力和实施的基础。
华东政法大学吴新叶教授认为,从组织、制度设计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战略转型,公民权进入政治体制同我国的改革策略契合,符合现行改革的方向,能够达成全社会共识;从国家权力与治理能力看,我国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国家建构基础。理论上,公民权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种范式转型;强调公民权不是要毁坏国家及其制度,相反,它需要国家的强大功能作保障,这是公民权利得以伸展和保护的基础性条件;以公民权为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设计,是国家整合和吸纳社会运动的有效方式。公民权为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兼顾依法治国与民主发展的策略性制度安排。华东理工大学李瑜青教授将与会学者的观点总结为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层面如何打造的问题,二是文化层面推进的问题。他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两点内容:第一,我们的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在中国土地上的,必须研究中国,吸取历史教训,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的时候需谨慎;第二,国家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体,要重视人的研究,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视诚信。我们的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基础做起,诚信法治建设应当成为我们政治体制建设的一个基础。
D. 全面深化改革要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哪几个重大关系
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大福祉。因此必须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必须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规律出发。
推进改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稳定这个大局。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无论是体制改革所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还是经济发展成果的形成与分配,都是一个异常错综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运动。
如果改革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调整超出了底线与边界,就可能引起利益矛盾激化,就可能丧失稳定的大局。一旦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失控,则维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各种秩序就可能荡然无存,多年累积起来的改革发展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
因此,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至为重要的是紧密结合体制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密切观察、正确评估改革的效果与社会的承受能力,努力使改革发展给社会各方面利益增长的效果最大化,努力使可能引起的利益矛盾冲突保持在可承受范围内。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求我们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要注意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要有越来越高超的策略和方法。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看,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的关系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根本上还是要处理好改革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源自于广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畏牺牲,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实践。
因此,改革必须依靠人民,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必须把握好改革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一基本原则。这也是推进改革最为深厚的力量源泉,是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的指南针。
(4)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扩展阅读
邓小平曾说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走过30多年改革历史的今天,我们对改革理解得更全面也更透彻,改革要更有力度,要上更高台阶。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就关键在,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我们深信,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新一轮改革,将会充分释放改革的红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国家更加富强、更繁荣,让人民生活更美满、更幸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路线图已经绘就,要把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变为现实,关键是靠实干、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到谋发展上来。唯有如此,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续写好改革新篇章。
E. 如何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大福祉。
因此必须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必须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规律出发。改革的目标不是建立某种理论上看似完美的制度模式,更不是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现成的制度模式,而必须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客观规律出发。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过程。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也经历了从直接参与和主导,转向放开搞活、主要承担规则制定和市场活动监管。市场的发展恰恰是在政府不断放权让利的过程中推进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看,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注意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的关系
目前的顶层设计是基于既有的改革实践及其形成的认识建立的,既对基层的改革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需要在新的改革实践中、在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因此,着力点还应该放在改革任务的落实上,放在基层推进改革的实践中。
要坚持根据顶层设计抓好改革任务的落实;在改革任务落实的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大胆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对体制机制建设的认识,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成熟与定型。
(5)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扩展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资料:正确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关系-光明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政府网
F.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改革要发展法治完善法治,法治为改革提供重要保障,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 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可以考虑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目标方向一致、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专的,党的十八属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的姊妹篇。
■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创造条件。
■ 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及时巩固、发展改革成果,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公正司法,让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获得应有的法律保障;必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围中推进。
H.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来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自依法治国是目标方向一致、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的姊妹篇。
■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创造条件。
■ 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及时巩固、发展改革成果,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公正司法,让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获得应有的法律保障;必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围中推进。
参考自《求是》
I. 浅析司法体制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依法行政就是来要求各级政府及源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J. 请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全面深化改来革必须全面推自进依法治国。
1、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创造条件。
2、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及时巩固、发展改革成果,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公正司法,让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获得应有的法律保障;必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围中推进。
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将有力地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向前发展,有力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和法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