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孔子

道德经孔子

发布时间: 2020-12-17 03:56:20

① 老子的道德经与孔子等的论语哪个更具哲理

嘿嘿
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中国有句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老子回和孔子,都答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同时代的人。也许有人会说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来说明他们学问有高低,但这不能说老子高于孔子。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老子的思想更深。因为从他们的思想范畴来说,老子重求道,孔子重修身,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方法。
从学习的角度,我建议先学孔子《论语》,再度老子《道德经》。这样容易理解他们的思想。

② 孔子”道德经“

《道德经》译文

道”是自然规律抽象的反映。“德”是先天的资质,它如同天平的支点,起着协调作用。它与智慧不同之处就在于,智慧是运用的过程反映,而老子的 “德”是先天的反映,这个“德”就是天德,是神化的“德”,属于天地的理性。老子认为,人的智慧只有同神化的“德”相呼应,才体现出智慧来。概言之,道德二字的意思是规律与调节的结合,德是本质,智是表象。其实,天不存在理性问题,因为天地的运动是恒定不变的,不具备调节功能。它的所谓调节,均在运动中体现出来,如四季的变化,日夜的更替。今天读老子,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批判的认识。对前九章进行了初略认识。
关键词:道德经
《道德经》之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体之道为依据。
《道德经》之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这里的“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道德经》之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对国家的统治而言,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让国民思想空虚而能填饱肚子,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总之,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这样的话, 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好。
——从国家的稳定认识,要一切听从我的意志,才好治理,于是后来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将这种认识扩大了,没有注意领域的区分。
《道德经》之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我不知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帝”的前面。
——有天体的运动,就有“道”的的存在,现在称之为环境对局部事物的影响,老子将环境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认识,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不过,他对这种认识还比较朦胧。至于“挫其锐,解其纷”,属于“德”的范畴,属于运动中的自然调节。
《道德经》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闻不问。 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 ,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 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平。
——自然界无所谓感情,你这能顺应自然,圣人所操劳的是天下大事,对百姓的个别事务没有精力去关注,圣人追求的是大仁大义。第二层意思与“烹小鲜”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章实际是告诉人们君主的治国方略,不要顾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劳,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这个意思。
《道德经》之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渊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是所谓玄妙的阴道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不能娴熟。
《道德经》之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于大智慧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类比,就像石头不能与昆虫比一样。其实,人的价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于他们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道德经》之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级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与众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个优良的环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善于讲求仁道,当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众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平时善于注重信誉,注重团结他人,不入俗气,生活中,“让”的概率是较大的。但他们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来发展事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味地强调“不争”,也是错误的。“争”需要协调,没有协调的争,就会国将不国。
《道德经》之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平时所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安全与名望的对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为他的安全系数差。老子强调的是知足,这有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问题,超越了能力范围,才是“盈”,这时,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
《道德经》之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总是承载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精神相连),二者又可能分离,这是因为现实行为与思维有时总是会背道而驰。一味崇尚阴柔,也不可像婴儿一样软弱。即便人类的理论成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现实中还是可能出现问题。爱民与治国的关系要处理好需要智慧。自然之理就在于一开一合的对立之中,不能光强调“阴”的一个方面。要深谙这些道理,就需要知识与智慧。要根据这些道理生发出应对方略,不断地积累经验,所生发出的应对方略不是照搬前人和别人现成的经验。一旦成为经验,它可以长久应用,但也不能一成不变。这就是与自然相呼应的深奥的智慧学问

③ 孔子跟老子学习是《道德经》里面杜撰的

老子:“孔丘啊,当今之世王纲失序,礼乐纷乱,你还要一意孤行推行礼乐仁义吗”

孔子版:“丘惭权愧,一无所成。”

老子:“那就索性放弃吧,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孔子:“那弟子毕竟不能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无用于世。”

老子:“无用,安知不是大用,柔则生,弱则存,天下莫若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

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道无形,不限于世间万物,而我的道则只在人间。”

老子:“那就不要在意天下的误解吧,富者增人以金,我没有金子,就送你这几句话吧。”

以上是二位圣贤的对话,这几句对话充分体现了儒道的异同,二者都是有道之人,对道都有深刻的见解,思想深度也差不多,但是二者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孔子的儒家提倡入世,而老子的道家提倡避世,孔子曾问道于老子,既然“问道”一事被记录下来,那么就说明孔子很可能不是仅仅问一次道,而是多次问道,所以可以说老子是孔子的师尊。我个人认为以上的几句话是《孔子》整部电影之中最大的亮点,是影响孔子思维的转折点。

④ 孔子与道德经

《论语》

⑤ 孔子、孟子、道德经中的名言警句50句

1、道,可道,非常道。 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7、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9、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10、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上善若水。 1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15、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16、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17、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9、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 20、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21、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2、致虚极,守静笃。 2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24、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26、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32、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3、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 3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3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36、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3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8、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3、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4、柔弱胜刚强。 45、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6、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4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9、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5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⑥ 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哪一更值得一看

都是经典,都挺值得看的
比较而言,论语是儒家经典,里面的内容是儒家专处事原则、道德标属准
道德经是百家之源,诸子百家的很多观点都可以在道德经里找到相应的东西
语言角度而言,道德经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论语则是对话为主。

个人而言,我更喜欢道德经

⑦ 为何老子的《道德经》没有孔子的《论语》影响力大呢

首先,道教和道家是两码事,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和道教没关系。其回次,从某种角度来讲道德答经有些深奥,很多认识理解不了的;而论语,文字简练,浅显易懂,是一般人的理解层面....再次,儒家最兴盛的时期,是在汉代兴盛的,汉代在汉武帝时期最为昌盛,而汉武帝恰恰是独尊儒术,废除了黄老之学...这也是儒家远比道家传播广泛的一点原因....

⑧ 《道德经》:“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论语》中,子路问孔子:“谁比较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一个人无专所顾忌,则充满凶险,有所属顾忌,则稳妥灵活。事实上,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是既勇敢同时又勇于“不敢”的。
《论语》中,子路问孔子:“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答:“我。”子路反问道:“我不是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的“勇于不敢”,不失为金玉良言。

⑨ 孟子、老子、孔子之间的关系

1、老子和孔子同是春秋末期,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和孟子不是一个时期专的人,孟子是孔属子的再传弟子。孔子、老子的时代还没有儒家和道家之分,诸子门派对立是发生在孔老逝世之后,诸子崛起各执师之一端互相非难的百家争鸣之时。

2、孔子是至圣先师,而孟子只算是他的徒孙,如果论辈分,孟子要叫他师公。两人在学术上的主张不同,孔子主张“仁爱”,而孟子主要思想是“义”。论成就,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是“亚圣”,除了主张不同之外,孔子在学术上的成就远远超过孟子。


(9)道德经孔子扩展阅读

孔子和老子:孔子见老子是指历史上春秋末期孔子见老子之事。其记载的壁画屡屡发现于包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和四川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为证实发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事件的确实存在。

从历史文物方面提供了有力地证据。同时,《孔子见老子》亦为研究儒道思想之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 其中以儒家发源地最为集中。

⑩ 孔子的道德经

不谢 是老子的道德经 没啥意思 老庄哲学与现代人出如很大 要想研究明白得好多年呢

热点内容
道德经二十九章 发布:2024-09-17 04:07:42 浏览:411
公安执法规范化讲话 发布:2024-09-17 03:51:16 浏览:162
道德无力论 发布:2024-09-17 03:37:34 浏览:69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 发布:2024-09-17 02:39:34 浏览:648
党员交通违法规定 发布:2024-09-17 01:56:11 浏览:777
2020年婚姻法离婚协议离婚 发布:2024-09-17 00:42:59 浏览:499
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 发布:2024-09-16 23:00:30 浏览:969
汉川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4-09-16 22:45:52 浏览:772
劳动法18周岁 发布:2024-09-16 22:44:13 浏览:740
民事诉讼法咋写 发布:2024-09-16 22:41:55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