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九章
❶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引语]
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
[评析]
本章论述的重点是“盈”和“功成身退”。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比如秦国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职,可谓富贵功史于一身,权大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作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的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的道理,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因而他奉劝人们急须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渔家傲》),这正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❷ 道德经第九章读音
基拉585:你好。
chí ér yíng zhī bù rú qí yǐ
持 而 盈 之,不 如 其 已;
chuǎi ér ruì zhī bù kě cháng bǎo
揣 而 锐版 之,不 可 长 保。权
jīn yù mǎn táng mò zhī néng shǒu
金 玉 满 堂,莫 之 能 守 ;
fù guì ér jiāo zì yí qí jiù
富 贵 而 骄,自 遗 其 咎。
gōng suì shēn tuì tiān zhī dào
功 遂 身 退,天 之 道。
- 9 -
❸ 道德经中的名言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汇总如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❹ 求:能够反应道德经第九章全文寓意的故事
剧名:《乱世英雄吕不韦》 乱世英雄吕不韦
又名:《吕不韦传奇
❺ 持中守正 出自哪 据说是道德经第九章,但是第九章并没有这句。 求出处,最好附原文
流而不盈,持中守正
《道德经》老子第九章
大意就是东西累积多了会溢出来,不如不版去做.再怎么千锤百炼权,还是不能长久保持.
全文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从这章中总结出来的
好像《易经》也有类似的,可以去找找。
❻ 《道德经》第九章的拼音是什么
《老子》第九章
chí 持 ãr 而 yínɡ 盈 zhī 之 ,bù 不 rú 如 qí 其 yǐ 已 ;chuāi 揣 ãr 而 ruì 锐 zhī 之 ,bù 不 kě 可 chánɡ 长 bǎo 保 。
jīn 金 yù 玉 mǎn 满 tánɡ 堂 , mî 莫 zhī 之 nãnɡ 能 shǒu 守 ; fù 富 ɡuì 贵 ãr 而 jiāo 骄 , zì 自 yí 遗 qí 其 jiù 咎 。 ɡōnɡ 功 suì 遂 shēn 身 tuì 退 , tiān 天 zhī 之 dào 道 yě 也 。
❼ 老子的什么思想在道德经第九章中得到体现
你大爷WtTh :你好。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内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容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此篇是老子要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占据功劳,不漏锋芒,不咄咄逼人。可见老子所说的【身退】不是要人做隐士,只是要人不要自我膨胀。不居功贪位。淡泊名利。否则,会招来灾祸。
看一切都很自在。拿得起,放得下,看得破,想得开。常常随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乐而不为?天苍苍,野茫茫,一切想要的欲望太渺茫。妄想很久,原来都是一场空。那什么是现实的?修下的福是现实的,积下的功德是现实的;造下的孽也是现实。犯下的罪而造下的罪孽是现实的。功德是回归至净圆满永恒的中介物,罪孽是回归至恶浊劣永恒的中介物。此大道内理是出世间法。只要心神复归于道即可悟出。所以大道内理并非“玄理”,“玄理”不玄,皆为万物原理。本自不玄,只因未进入境。身临其境,万物奥妙尽掌其中矣。
❽ 道德经第九章读音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专子》、《五千言》、《属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1]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2] ,被誉为万经之王。[1]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❾ 道德经第九章其已是什么意思
这一分句讲持盈之道。
解释一:“已”作“止,罢了”解,如“学不可以已”专。“其”是一个代词“它属”,少了这个字会很奇怪。“持而盈之不如已”倒满水拿着,不如停止。停止什么?停止倒水。所以其指代“倒水”这个动作。
解释二:“已”同“矣”作“了”解。则“其”作第三人称代词“它”指代“不倒满”这个状态或者“倒了一半水停止”这个动作。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犹“盈而持之不如其已”也。端满水不溢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带有求全求满小心持天下的象征意义。
其实不用搞得那么细,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