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法治
A. 诸葛亮以法治蜀的政策引起了什么不满
因为诸葛亮实行法治、打击豪强的政策,因而引起了地主豪强的不满和反对,专他们攻击诸葛亮"刑法峻急属",是不"度德量力",吵吵嚷嚷地要诸葛亮"缓刑弛禁"。时为蜀郡太守、扬威将军的蜀中代表人物法正,对诸葛亮这么雷厉风行地打击蜀中豪强也不甚理解,并且站出来替他们说话。
B. 诸葛亮以法治蜀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诸葛亮解决“乱”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益州地方的土著豪强,正是诸葛亮要着力打击的对象版。
诸葛亮以法治蜀的权思想内容,具体体现在他主持制订的《蜀科》的法典上(今丢失)。在《蜀科》上的相应条文,规定了对蜀土著豪强采取抑制并打击的措施。而在实践上,诸葛亮也执法严明,依法行事,不避权贵,不徇私情,刑罚有准,轻重比较适当。如对破坏法纪的蜀中豪强彭羕,坚决镇压,毫不留情;对以私废公、放肆专权的李严、廖立等,绳之以法,该罢官的罢官,该刑罚的刑罚;对挑拨是非、妖言惑众的来敏,坚决予以革职。这些典型事迹,显示了诸葛亮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政治家作风。相反,对于严明奉法、法廉自持的官吏,如蒋琬、费祎等,则大加褒扬、提拔。
C. 举例说明为什么诸葛亮在蜀国实行法治政策是有效的
我们可以举出与诸葛亮同时代及稍后的两位人物的言论来予以证实。内一位是蜀汉官员张裔。张裔原容先是刘璋的谋臣,蜀汉之时,官至益州郡太守。此人虽精明能干,但他自以为是,总认为别人不对。诸葛亮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使他受到感动,他由衷地叹道:"诸葛亮公正严明,赏罚不分亲疏远近,无功者不能得赏,贵势者不能免罚,这是人人奋勉的重要原因啊!"
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国志》作者陈寿。陈寿是西晋时代的史学家,他的父亲曾被诸葛亮判处髡刑(剃去头发)。但他在《三国志》中写诸葛亮时,还能秉持公心,去除个人恩怨的成见,以公正的史笔写道:"(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开诚心,布公道......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 诸葛亮的厉行法治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的厉行法治,使蜀汉文武官员大都能兢兢业业、勤于职守,而力戒回弄虚作假答,干犯法纪之事,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吏治逐渐得以清明,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稳定,蜀汉的社会经济得到繁荣,而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安定。史书上记载,说是当时蜀国“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史书上的说法当然有夸大的地方,但在三国时期,蜀汉政府是一个较好的政府,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而诸葛亮治蜀的做法也是卓有成效的。
E. 诸葛亮依法治国为何失败
诸葛亮以用法严峻著称,但奇怪的是,被诸葛亮“严刑峻法”惩罚过的人,却在听说诸葛亮去世时都垂泪涕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早已被历代史籍所称颂和被后代各阶层人士所推崇,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成功的法治实践家的巨大成就,却尚未被人们广泛地熟识接受。
在中国历史上,“法治”与“人治”始终是一对矛盾。同样是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儒家系统强调的是人治,法家系统强调的是法治。
但所谓人治,并不是不讲原则,儒家所主张的“道”,就是他们所理想的社会原则,《论语》中提出“守死善道”,荀子则明确说过“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父”。但他们立足于宗法血缘关系,又主张“尊尊”“亲亲”,所谓“尊尊”“亲亲”就是讲“情”。所以当“情”与“法”相冲突的时候,他们就只有让“法”屈从于“情”,孔子就明确地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所谓“隐”,就是包庇。因此,在整个封建时代,徇情枉法是自然而普遍的现象,让国家的法规很多时候成了一纸空文。
所谓“法治”,核心的特点就是排斥“情”的干扰作用,中国古代的法家是如此主张,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曾极其明确地强调:法律是“全没有感情的”。但是完全地抛弃“情”,又是违背人类天性的,所以在中国古代的舆论上,法家并不怎么受欢迎,连司马迁也批评他们“刻薄寡恩”。
比较来看,无论是过于“人治”,还是过于“法治”,对于整个国家的长久稳定都不是好事,但是其中的“度”,千百年来很少有人能够把握,就像“在两个鸡蛋上跳舞”,踩碎哪个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而诸葛亮治国思想中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做到了既严于法,又重于情。
作为具有儒家政治文化思想的诸葛亮,在东汉末年军阀混乱、诸侯争立的时代,在他跟随先主刘备辗转创业,后又托孤辅政20余年治理蜀汉的政治和军旅生涯中,形成“德主刑辅”为主,仁政与法治并举,恩德与威严兼用,以正统儒家思想为核心、法家思想为手段的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
内儒外法、厉行法治、适势定法、并存刚柔、执法严明、宽严有度、刑不择贵等方面的立法精神及执法准则,既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法治思想的明显标志。
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
虽然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很早就居于高位,但真正掌握大权,成为实质上的“一把手”,是在刘备去世之后。
夷陵之战后,蜀汉内外交困,形势愈加危急。曹魏从北方窥视,欲乘蜀之新败加以攻灭;孙吴扼守荆州,使诸葛亮不能东向。以匡扶汉室旗号起家的蜀汉苟安一方,进退两难。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错综复杂,特别是益州旧地势力待机而行,树欲静而风不止,领受先主遗诏的诸葛亮十分清楚当时的局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推行法治、增强国力、巩固政权已成为蜀政的迫切要求,诸葛亮这时总揆百官、独担大任所面临的任务就十分艰巨。同时也应看到,正是因为局势的危殆,修明政治的难为,方显出诸葛亮的英雄本色,其封建法治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可贵的亮点。
建国之初,诸葛亮受刘备之命,会同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共造《蜀科》,开始了立法工作。由于文献无征,我们今天已无从知晓《蜀科》的具体内容。不过,有学者利用其他材料进行推测,我们可以据此窥知《蜀科》的大略情况与诸葛亮的思想相一致。同时,诸葛亮还曾作“八务、七诫、六恐、五惧”,皆有条章。
治军方面,则在《武侯兵法》中立有轻、慢、盗、欺、背、乱、误七禁,并且对这“七禁”作了详细说明,有此者斩之。这样,诸葛亮的法治政策就有了法律条文上的保证,首先做到了“有法可依”。
诸葛亮急症猛药,重典治国,时人讥为“惜赦”,即在赦免他人罪行方面十分吝啬。面对这种非议,诸葛亮溯古察今,阐明随便赦宥的危害,要求赦不妄下,体现了其法治的严肃性。
诚然,赦宥作为调整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有时也会起到收拢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去严明法治,公平赏罚,而只寄希望于通过频繁的赦免来求得臣民归心,那只能是舍本逐末,根本无法消弥固有的矛盾,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历史上这类教训很多,诸葛亮之前的刘表如此,其后的后主刘禅也是这样,这也就是老祖宗“治乱国用重典”政治智慧的最好体现。
严刑峻法下的人性光辉
诸葛亮以用法严峻著称,但奇怪的是,被诸葛亮“严刑峻法”惩罚过的人,却在听到诸葛亮去世时都垂泪涕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在具体的案例中,就能看到诸葛亮可贵的执法精神与方法。
比如我们都能熟知的“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
据《三国志》及裴松之注,诸葛亮与马谡关系非常好,在平定南部的少数民族时,马谡还曾提出过极有益的建议,马谡是诸葛亮极为看好的青年俊才。但是因街亭的失责,诸葛亮坚决地依法将其处死。另一方面,在他死后,诸葛亮又“亲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以至于使“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再从诸葛亮整个政治上看,他在蜀国以“立法施度”、“科教严明”著称,所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他的这种做法,得到百姓的拥戴,据陈寿说,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州和益州的老百姓,说起诸葛亮时,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何以会如此呢?陈寿总结说:“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又引孟子的话说:“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所谓“用心平”也即“开诚心,布公道”,就是清楚地表明严格的执法,是出于国家的利益,而非出于私心私利。所谓“劝戒明”、“以逸道使民”、“以生道杀人”,就是对被处罚者来说,也使他能清楚地明白,严格地执法,是从根本上对他的关爱和维护。
在马谡被斩之后,诸葛亮未株连家人,而是将马谡的后代视若己出,安顿好马谡的家庭生活,实现了“情”与“法”的交融。
在一个本质上“非法治”的时代,诸葛亮能够“依法治国”,如同淤泥之中盛开的莲花,十分了不起。诸葛亮不但做到了保证法律的正常运行,坚决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还做得非常好,数千年历史,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陈寿评价诸葛亮是“用心平而劝诫明”。“用心平”就是公平,“劝诫明”就是公开。虽然诸葛亮用法严厉,却造就了一个三国中治安最好的国家,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法律智慧也值得后人去深思。
但为何诸葛亮依法治国这么完美却没有一统三国呢?
1,
蜀国内部矛盾太激烈,而是蜀国人才过于贫乏,诸葛亮对人才要求条件太高。诸葛亮对有缺点的人才不敢放手使用的结果,如魏延。蜀国用一州之人对八州人才本身就够艰难,再加上苛刻的用人表准导致。当时诸葛亮以身作则的去清廉,导致整个蜀国人跟着一起吃苦。
2,
诸葛亮当时的依法治国和现在的依法治国不同,当时他们讲究的法是公平,公正,公开,但最后还是在一人的统治下的王法他们的法首先是保证帝王的权力。而现在的法是约法。
一.约法的目的,首先保证公民的权利(是权利不是权力)
二.约法成立了之后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与此法之上,(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
F. 诸葛亮是如何以法治军的
以法治军,就是来强调要以典源型、赏刑来警戒官兵。如果说礼治是务虚的话,那法治就是务实的了。在诸葛亮看来,厉行法治是军队的法宝,他说:“一个作将帅的,统率着百万的军队,要使这么多人束肩敛息,躬身并足,集中注意力,连大气也不敢出,连头也不敢抬起来服从命令,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法制。”(原文见《诸葛亮集·文集》卷4)如果“赏罚不明,法令不信”,即使有“百万之师”,也是“无益于用”的。诸葛亮非常推崇先秦军事家孙武、孙膑等人,赞赏他们在治军之中执法严明的作风。他认为,将士作战立了功,就要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奖赏,如果违犯了军法,那就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平时对他多亲近,也要依法处罚。著名的例子,就是忍痛挥泪斩马谡。马谡违犯军令,失了街亭,被处以死刑。当时蒋琬到汉中对诸葛亮说:“天下未定,杀掉智能之士,岂不是很可惜吗?”诸葛亮回答:“孙武之所以能够制胜天下,就是靠他严明的军法。现在刚刚和敌人交战,就因人而使军法受到破坏,怎么能够去讨贼呢?”(原文见《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裴注)可见诸葛亮对以法治军的态度是相当坚决的。法治对于诸葛亮本人也不例外,当第一次北伐失败时,他上疏承担责任,自贬三级。
G. 反映诸葛亮法治知道思想的《答法正书》的内容是什么
诸葛亮著名的反映他的法治指导思想的文章--《答法正书》,书中这样说:"先生您版只知其一,不权知其二。秦代的情况是实行暴政,虐待人民,因而逼得人们不得不起来造反。针对这种情况,汉高祖采用了宽刑弛禁的办法,来减轻人民的负担,这是对的。现在益州的情况和秦代大不相同。刘璋暗弱,自从刘焉以来,就放纵地方豪强官僚,使他们专横跋扈,任所欲为,因而德政不单,威刑不肃,君臣之道也就逐渐被破坏了。给这些官僚们以高官,宠爱他们,他们地位高了,反而不觉得可贵服从他们,施以恩惠,恩惠达到顶点,他们反而傲慢无礼。这就是政治弊病的来源。现在我们以法来威胁他们,法行之后,人们才能够知道什么是恩德限之以官爵,官爵提升之后,人们才能够知道爵位的尊贵。行法和恩宠相辅并行,上下的次序才能够维持正常,政治才能够得到清明。"
H. 诸葛亮在推行法治政策的同时还注重什么
在推行法治政策抄的同时,诸葛袭亮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他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认为选用贤能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在举贤这一方面,和厉行法治一样,他做了大量艰苦和细致的工作。他选拔一些很有才能并忠于蜀汉政权的文臣武将,让他们担任郡守、都督、将军等重要职务,发挥他们的作用。
I. 诸葛亮是如何以法治蜀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荆州不少地方,以后又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力量发展非常快。此间,诸葛亮为刘备镇守后方,安抚民众,供给军备粮草以及兵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蜀汉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一手处置,实际上诸葛亮已成了蜀汉政权的主持者。
“内修政理”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策略步骤,在刘备集团跨有荆州、益州、汉中,诸葛亮负责治理西蜀之后,这个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来了。
为了维护刘备集团在益州的统治,为了蜀汉政权的长治久安,诸葛亮首先把实行法治摆在“内修政理”的首位。这是针对益州当时“乱”的局面而采取的强有力措施。
益州原来的政治状况很不稳定。在刘焉、刘璋统治益州时期,法令松弛,政治腐败,地主豪强和官僚专横自恣,侵夺百姓,鱼肉人民,因而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在公元188年,即刘焉担任益州牧之时,就曾经发生了以马相等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阶级矛盾并没有缓和,纵容豪强官僚欺压、侵凌百姓的局面还是愈演愈烈。
这种严重的“乱”的局面,势必大大不利蜀汉政权的稳固。严厉打击豪强的不法行为,就是诸葛亮解决“乱”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益州地方的土著豪强,正是诸葛亮要着力打击的对象。
J. 诸葛亮如何以法治蜀令出必行治理国家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荆州不少地方,以后又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力量发展得非常快。此间,诸葛亮为刘备镇守后方,安抚民众,供给军备粮草以及兵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蜀汉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一手处置,实际上诸葛亮已成了蜀汉政权的主持者。
“内修政理”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策略步骤,在刘备集团跨有荆、益,诸葛亮负责治理西蜀之后,这个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来了。
为了维护刘备集团在益州的统治,为了蜀汉政权的长治久安,诸葛亮首先把实行法治摆在“内修政理”的首位,这是针对益州当时“乱”的局面而采取的强有力措施。
益州原来的政治状况很不稳定,在刘焉、刘津统治益州时期,法令松弛,政治腐败,地主豪强和官僚专横自恣,侵夺百姓,鱼肉人民,因而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在公元188年,即刘焉担任益州牧之时,就曾经发生了以马相等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阶级矛盾并没有缓和,那种“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继续纵容豪强官僚欺压、侵凌百姓的局面还是愈演愈烈。
这种严重的“乱”的局面,势必大大不利蜀汉政权的稳固;严厉打击豪强的不法行为,就是诸葛亮解决“乱”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益州地方的土著豪强,鱼肉乡里,侵夺民田,正是诸葛亮要着力打击的对象。
诸葛亮以法治蜀的思想内容,具体体现在他主持制定的《蜀科》的法典上(今佚)。在《蜀科》上的相应条文,规定了对蜀土著豪强采取抑制并打击的措施。而在实践上,诸葛亮也执法严明,依法行事,不避权贵,不徇私情,刑罚有准,轻重比较适当。如对破坏法纪的蜀中豪强彭蕡,坚决镇压,毫不留情;对以私废公、放肆专权的李严、廖立等,绳之以法,该罢官的罢官,该刑罚的刑罚;对挑拨是非、妖言惑众的来敏,坚决予以革职。这些典型事迹,显示了诸葛亮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政治家作风。相反,对于严明奉法、法廉自持的官吏,如蒋琬、费祎等,则大加褒扬、提拔。
正因为诸葛亮实行法治、打击豪强的政策,因而引起了地主豪强的不满和反对,他们攻击诸葛亮“刑法峻急”,是不“度德量力”,吵吵嚷嚷地要诸葛亮“缓刑弛禁”。时为蜀郡太守、扬威将军的蜀中代表人物法正,对诸葛亮这么雷厉风行地打击蜀中豪强也不甚理解,并且站出来替他们说话,他引用汉高祖入关“约法三章”实行宽民之治的事例,写信给诸葛亮。信中说:“从前汉高祖入关,除去秦朝严刑苛法,约法三章,宽禁省刑,关中老百姓,都感念高祖的恩德,如今我们刚刚用武力占据益州,还没有给地方上带来恩德,就施用刑禁权威,这是很不好的。按照主、客的关系,我主认为应该多施行点恩德,把刑罚、禁令放宽些,以慰藉他们。”
法正的信,引出了诸葛亮著名的反映他的法治指导思想的文章——《答法正书》,书中这样说:
先生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代的情况是实行暴政,虐待人民,因而逼得人们不得不起来造反。针对这种情况,汉高祖采用了宽刑弛禁的办法,来减轻人民的负担,这是对的。现在益州的情况和秦代大不相同。刘璋暗弱,自从刘焉以来,就放纵地方豪强官僚,使他们专横跋扈,任所欲为,因而德政不举,减刑不肃,君臣之道也就逐渐被破坏了。给这些官僚们以高官,宠爱他们,他们地位高了,反而不觉得可贵;服从他们,施以恩惠,恩惠达到顶点,他们反而傲慢无礼,这就是政治弊病的来源。现在我们以法来威胁他们,法行之后,人们才能够知道什么是恩德;限之以官爵,官爵提升之后,人们才能够知道爵位的尊贵,行法和恩宠相辅并行,上下的次序才能够维持正常,政治才能够得到清明(原文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
这封书信批评了法正看问题的片面性,批驳他生硬地套用汉高祖“宽禁省刑”的做法,诸葛亮指出:秦时跟现在不同,关东和益州的情形不一样;现在就是要严明赏罚,严格按法制办事,才能彻底纠正刘焉父子遗留下来的邪恶风气。诸葛亮在这封书信中强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拒绝了法正的建议,这是很有见地的。
据《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及《伊籍传》等书记载,诸葛亮为了整顿吏治,还亲自撰写了《二务》、《帅戒》、《六恐》、《五惧》等法律条例,一条一款罗列分明,使蜀汉大小官员知务其所“务”、戒其所“戒”、恐其所“恐”、惧其所“惧”,使大家勤于职守,这种“先教后诛”的做法受到当地及后世众多的颂扬和称道。晋人习凿齿就赞叹地说:“法行于不可不用,别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于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裴注)
正因为诸葛亮赏罚分明、执法如山,因而即使被诸葛亮惩处过的人,对他还是感恩戴德,口服心服,以至当他去世以后,竟如丧考妣,痛不欲生。比如李严与廖立二人就是如此。
李严(后改名李平),是刘备临终前与诸葛亮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蜀汉高级官员。在诸葛亮北伐时,他负责供应军需物资,在军粮供应不上,他假传圣旨要诸葛亮退兵,这种贻误军机,弄虚作假的行为被诸葛亮发觉,上书刘禅;将他免官为民,流徙梓潼郡。李严服罪之后,诸葛亮并不搞株连家人的做法,还是让他的儿子李丰照常为官,并且一直做到朱提太守的职位。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死的消息,不禁悲痛万分,情急之下,他也发病身亡。
廖立在刘备在世时就担任长沙郡太守。这个人自命不凡,口出狂言,“诽谤先帝,诋毁众臣”,肆意攻击蜀汉的朝政,指责诸葛亮,挑拨群臣不和。诸葛亮上表罢了他的官,流放到江山郡。诸葛亮病死,廖立痛哭叹息地说:“我没有希望了,恐怕要老死在这边远地区了。”
诸葛亮的厉行法治,使蜀汉文武官员大都能兢兢业业、勤于职守,而力戒弄虚作假、干犯法纪之事,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吏治逐渐得以清明,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稳定,蜀汉的社会经济得到繁荣,而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安定。史书上记载,说是当时蜀国“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史书上的说法当然有夸大的地方,但在三国时期,蜀汉政府是一个较好的政府,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而诸葛亮治蜀的做法也是卓有成效的。在这里,我们还可以举出与诸葛亮同时代及稍后的两位人物的言论来予以证实。
一位是蜀汉官员张青。张高原先是刘津的谋臣,蜀汉之时,官至益州郡太守,此人虽精明能干,但他自以为是,总认为别人不对,诸葛亮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使他受到感动,他由衷地叹道:“诸葛亮宰相公正严明,赏罚不分亲疏远近,无功者不能得赏,贵势者不能免罚,这是人人奋勉的重要原因啊!”(原文见《诸葛亮文集》卷2与《张裔教》)
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国志》作者陈寿。陈寿是西晋时代的史学家,他的父亲曾被诸葛亮判处髡刑(剃去头发)。但他在《三国志》中写诸葛亮时,还能秉持公心,去除个人恩怨的成见,以公正的史笔写道:“(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开诚布公道……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于此可见,诸葛亮用法治蜀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