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道德罗素
❶ 罗素简介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1)婚姻与道德罗素扩展阅读
历史
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他写过几十篇历史论文和散布历史专著,这三部是:《自由和组织》《1902-1914年协约国政策》和《西方哲学史》。
其中,《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哲学史著作,其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哲学思想和发展,其引人入胜的原因在于作者的历史眼光不亚于作者的哲学见解。
该书出版后很快成为西方读书界的畅销书,确立了罗素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正是被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走上了哲学道路。
❷ 罗素到底是因为哪本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婚姻与道德》。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代,他广泛撰写有关战争危险的文字,并越来越感到需要行动。他于1955年争取到爱因斯坦的支持(爱因斯坦在同意信寄达前不久逝世),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或称《爱因斯坦——罗素宣言》)。
他还向各国著名科学家征集签名,召开了一次世界性会议,商讨采取什么实际步骤来应对由原子武器出现面临的危机。由于签名的科学家很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该宣言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后,该会议逐步演变为《维也纳宣言》。
(2)婚姻与道德罗素扩展阅读:
罗素的贡献
作为一位哲学家,罗素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元论等几个阶段,主要贡献在数理逻辑方面,由此出发建立了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
作为一位逻辑学家,罗素在数学逻辑方面具有巨大的贡献,他和怀特海共同写就了《数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基础,他所提出的“罗素悖论”推动了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他所主张的逻辑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学历史的发展。
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他写过几十篇历史论文和散布历史专著,这三部是:《自由和组织》、《1902-1914年协约国政策》和《西方哲学史》。
❸ 罗素的书都有哪些啊
罗素的主要著作有:《论几何学的基础》 (1897年)、《莱布尼茨的哲学》 (1900年)、《数学原则》 (1903年)、《数学原理》 (3卷,与怀特海合著,1910年至1913年间完成)、《哲学问题》 (1917年)、《关于我们的外部世界的知识》 (1914年)、《逻辑原子主义哲学》 (1918至1919年)、《数理哲学导论》 (1919年)、《心的分析》 (1921年)、《物的分析》 (1927年)、《哲学大纲》(1927年)、《婚姻与道德》 (1929年)、《幸福之路》(1930年)、《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 (1940年)、《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 (1944年)、《西方哲学史》 (1945年)、《人类的知识》(1948年)、《我的哲学发展》 (1959年)、《在越南的战争罪行》(1967年)。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罗素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在现代西方哲学界,逻辑学界以及社会政治领域内,罗素都享有崇高声誉。
在学术领域,他不仅是风靡20世纪的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而且是对数学逻辑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逻辑学家,他在政治领域所从事的大量活动,在国际舞台上有很大影响。
作为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罗素对分析哲学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他所提出的观点上,而且表现在他对分析哲学的其它两位创始人穆尔和维特根斯坦,对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对逻辑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硼因等人,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作为一位逻辑学家,罗素甚至被看作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在数学逻辑方面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和怀特海合作的《数学原理》一书已被公认为现代数理逻辑这门科学的奠基石。他所提出的“罗素悖论”刺激和推动了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他的类型理论为解决这个悖论作出重大贡献。他所主张的逻辑主义——即认为可以用逻辑概念来定义数学的核心概念也对数学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思想家,罗素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伦理,婚姻,社会改革,历史,政治的探讨以及女权主义运动与和平运动他的探讨和活动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使无数人走进哲学。
❹ 罗素的教育思想
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很看重个人利益、自由和幸福,强调身心的和谐与快乐,(《自由之路》)他认为“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应得到珍视”,因而没有必要过分压制性欲。(《幸福之路》)出于对个人幸福和身心健康的关怀,他甚至赞成试婚或简便的结合与离婚,对私通、同性恋,也持宽容态度。(《婚姻与道德》) 罗素告诫人们,“幸福这东西不像成熟的果子那样,仅仅靠机遇就会掉到你的嘴里,”他:“幸福必须是一种追求......”,罗素也深刻的指出:“人生不幸福的两大原因:社会制度与个人的不健康心理,”一方面要人们通过社会改造增进人类的幸福,(《社会改造原理》)另一方面又要你们认清不健康心理的危害,以及它是如何产生、形成的,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灵,安度幸福的一生。罗素的哲学会给我们很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会使我们受益无穷。罗素写给我们的文章,亲切而娓娓道来,许多论述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甚至妙语连珠。罗素在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那篇嘉奖辞这样写道:“他拥护人道主义的思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义深远的著作。”
记得最深的他的一句话就是“对待敌人要用理智,对待爱人要用本能。”
感觉罗素主要的思想是被寄托于“爱与理智”的话题里,不知对你有否帮助,呵呵。
❺ 罗素是谁
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国 别: 英 国
出生地: 蒙茅斯郡
生卒年月: 1872-1970
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四岁前已父母双亡。他是在祖母和家庭教师抚养、教育下长大的。后入剑桥三一学院并取得数学奖学金,1890年他在三年级是转学哲学,并于1894年取得学位。罗素曾四次结婚,三次离婚。
1872年5月,罗素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特雷克。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讲逻辑和数学原理,
1916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他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
1931年他继承为第三世罗素勋爵。
1949年获荣誉勋章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0年代因积极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而获得世界和平奖
1970年2月2日去世。
罗素曾于1920年来华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曾在中国出版,书名为:《罗素五大讲演》。罗素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
罗素学识渊博,通晓的学科之多大概是20世纪学者们少有的。而且,他在哲学、数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哲学观点多变,以善于吸取别人见解、勇于指出自己的错误和弱点而著称。早期是属于新实在主义的,晚年逐渐转向逻辑实证主义。主要哲学、逻辑学著作有:
《论几何学的基础》(1897年)
《莱布尼茨的哲学》(1900年)
《数学原则》(1903年)
《数学原理》(3卷,与怀特海合著,1910年至1913年间完成)
《哲学问题》(1911年)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1914年)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918至1919年)
《数理哲学导论》(1919年)
《心的分析》(1921年)
《物的分析》(1927年)
《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1940年)
《西方哲学史》(1945年)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1948年)
《我的哲学发展》(1959年)
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终其一生热衷于政治活动和社会事物、并且撰写了大量关于政治和社会方向的著作。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罗素文集最新的中文泽本《幸福之路》和《自由之路》最能体现他的风格,也是他的代表作品。值得每一位善良、正义、向往美好人生的青年去阅读,去品味。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婚姻与道德》)。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代表作品:
《西方哲学史》、《我的哲学发展》、《幸福之路》、《自由之路》、《哲学问题》、《数学原理》
❻ 罗素的作品都有哪些
主要复一些著作:
《数学原理》(与怀制特海合著,三卷本,1910-1913)
《哲学问题》(1912)
《我们对外间世界的知识》(1914)
《社会重建原理》(1916)
《神秘主义与逻辑》(1918)
《自由之路》(1918)
《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实践》(1920)
《心的分析》(1921)
《物的分析》(1927)
《婚姻与道德》(1929)
《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
《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1938)
《西方哲学史》(1946)
《人类知识之范围及其极限》(1948)
《权威与个人》(1949)
《我的哲学发展》(1959)
《西方的智慧》(1959)
《罗素自传》(1967)
❼ 关于罗素的简介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7)婚姻与道德罗素扩展阅读
罗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他反对一切反抗行为所怀有的那种天生的激进态度和同志感情,却使他对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而是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
作为一位哲学家,罗素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元论等几个阶段,主要贡献在数理逻辑方面,由此出发建立了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
在《悠闲颂》(1935)中,罗素比凯恩斯先行一步,向那些总是一味赞扬节俭反对消费的传统经济学家挑战。他写道:“只要一个人把他的收入用于消费,那么他也就是把面包送到别人嘴里。
罗素对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贡献。他指出:“教育应该培养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某种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
❽ 罗素的散文集有哪些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 — 1970),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20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1950年,当罗素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时,没有人感到吃惊——作为一个涉猎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较高研究成果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第50周年荣获该奖是当之无愧的。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eeiam Russel,1872--1970),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纵观他的一生,我们可以这么说,他是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其哲学真正体现了诺贝尔先生当初创设诺贝尔文学奖的初哀,他使诺贝尔的思想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光大:他们对人生持有相似的看法,两人都不但是怀疑论者,而且都怀有乌托邦主义的高尚理想,并且真正由于对现实社会的悲观看法而特别强调人类行为的理性化。 1872年,罗素出生在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一个贵族世家。幼年时父母双亡,是祖母将他抚育成人。1890年他考人剑桥大学攻读数学,三年后转攻哲学。1908年成为剑桥大学讲师(后任研究员),这一年,他与人合作开始写作著名的《数学原理》,三年后,《数学原理》发表。 作为哲学家,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分析哲学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此哀。罗素作为他生活的时代的思想界的泰斗,一直是当时全世界注意与争论的中心人物,研究。著述并应付多种挑战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责任。在人类知识和数理逻辑这两个领域,他的创获也是空前的。 在研究的同时,他写下了众多著作,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哲学问题》(1912)、《社会重建原理》(1916)、《神秘主义与逻辑》(1918)、《心的分析》(1921)、《婚姻与道德》(1929)、《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权力论》(1938)等。 1946年,74岁的罗素发表了著名的巨著《西方哲学史》,他深厚的功庇与敏捷的思维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罗素在书中提出研究哲学应当采用客观的态度,不论研究对象是谁,研究者应当先设身处地地站在研究者的立场,完全彻底地体悟其思想底蕴及全貌,方可做到公正地评判。此外,罗素还特别强调“我们必须学会坚持提问的权利,但特别注意在怀疑的同时不要丧失思想的敏锐。” 罗素一生的追求可说是力图作为大众良知最热烈的发言人,其著作总是能够出色地把艰深的学术思想深入浅出地普及于大众,这些著作即使是从纯文学的角度看,也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西方哲学史》。《人类知识的范围与界限》(1948)。《怀疑论》(1948),《权威与个人》(1949)以及《我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均无例外。1950年由于他“多产而重要的哲学著作,并以此成为人道主义与自由思想的代言人”而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959年,罗素发表了《西方智慧》后,开始了《罗素自传》的创作,并在1967年95岁高龄之际完成了自传的写作。
❾ 关于卢梭与罗素
不是,通常翻译作卢梭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罗素才是上面仁兄说得这个人,英国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
卢梭(1712—1778年)法国思想家 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但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知识。做过仆人、学徒兼杂役。后来,在华伦夫人的帮助下,来到都灵,此后,生活无着,当过雕刻匠、仆役、音乐教师。18世纪30年代,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写作。18世纪40年代,卢梭非常困难,他在社会和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地踯躅,尝遍人间的辛酸。1749年,他在一篇名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淳化风俗?》的征文中获一等奖,并一举成名。但他决心放弃对财产和声誉的奢望,永远保持贫困和独立。1752年,他的歌剧《乡村魔术师》在枫丹白露王室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他拒绝接受路易十五给予的年金。1754年,回到日内瓦,受到热烈欢迎,成为日内瓦公民。次年,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完成《论政治经济学》。1758年,由于同狄德罗在宗教等观点上的不同,与网络全书派决裂。1761年,小说《新哀洛绮丝》发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这部小说给卢梭带来了巨大声誉。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出版,这两部书既引起了网络全书派的尖锐批评,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当时,法院下了通缉令,教会也发出声讨书,两本书在许多地方被教会当众焚烧。瑞士当局下令逮捕他,他只好逃往普鲁士管辖下的讷沙泰尔,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但是,此时,卢梭的名声已经传播到欧洲各地。卢梭同伏尔泰之间的矛盾也加剧。卢梭一度到英国居住,不久又回到法国。晚年时最有名的著作是《仟悔录》。1778年去世。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他坚持自然神论,反对无神论,唯心主义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
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国 别: 英 国
出生地: 蒙茅斯郡
生卒年月: 1872-1970
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四岁前已父母双亡。他是在祖母和家庭教师抚养、教育下长大的。后入剑桥三一学院并取得数学奖学金,1890年他在三年级是转学哲学,并于1894年取得学位。罗素曾四次结婚,三次离婚。
1872年5月,罗素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特雷克。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讲逻辑和数学原理,
1916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他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
1931年他继承为第三世罗素勋爵。
1949年获荣誉勋章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0年代因积极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而获得世界和平奖
1970年2月2日去世。
罗素曾于1920年来华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曾在中国出版,书名为:《罗素五大讲演》。罗素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
罗素学识渊博,通晓的学科之多大概是20世纪学者们少有的。而且,他在哲学、数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哲学观点多变,以善于吸取别人见解、勇于指出自己的错误和弱点而著称。早期是属于新实在主义的,晚年逐渐转向逻辑实证主义。主要哲学、逻辑学著作有:
《论几何学的基础》(1897年)
《莱布尼茨的哲学》(1900年)
《数学原则》(1903年)
《数学原理》(3卷,与怀特海合著,1910年至1913年间完成)
《哲学问题》(1911年)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1914年)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918至1919年)
《数理哲学导论》(1919年)
《心的分析》(1921年)
《物的分析》(1927年)
《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1940年)
《西方哲学史》(1945年)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1948年)
《我的哲学发展》(1959年)
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终其一生热衷于政治活动和社会事物、并且撰写了大量关于政治和社会方向的著作。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罗素文集最新的中文泽本《幸福之路》和《自由之路》最能体现他的风格,也是他的代表作品。值得每一位善良、正义、向往美好人生的青年去阅读,去品味。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婚姻与道德》)。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代表作品:
《西方哲学史》、《我的哲学发展》、《幸福之路》、《自由之路》、《哲学问题》、《数学原理》
❿ 罗素的一生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eeiam Russel,1872--1970)1872年,罗素出生在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一个贵族世家。1890年他考人剑桥大学攻读数学,三年后转攻哲学。1908年成为剑桥大学讲师(后任研究员),这一年,他与人合作开始写作著名的《数学原理》,三年后,《数学原理》发表。1950年,当罗素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涉猎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较高研究成果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第50周年荣获该奖是当之无愧的。他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他是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其哲学真正体现了诺贝尔先生当初创设诺贝尔文学奖的初哀。
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分析哲学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此哀。罗素作为他生活的时代的思想界的泰斗,一直是当时全世界注意与争论的中心人物,研究。
他写下了众多著作,如《哲学问题》(1912)、《社会重建原理》(1916)、《神秘主义与逻辑》(1918)、《心的分析》(1921)、《婚姻与道德》(1929)、《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权力论》(1938)等。
1959年,罗素发表了《西方智慧》后,开始了《罗素自传》的创作,并在1967年95岁高龄之际完成了自传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