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是道道德经
❶ 老子 道德经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中的“冲”怎么读
chong,虚而不满的
❷ 道德经和佛家有冲突吗
没有冲突,只有区别。
两家都讲修身养性,高的道德标准(例如舍己为人),去回除各种欲望,回归自然与本答性。
例如,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说:万法归一。世界上,天底下,人世间,有一种“道”,从这个“道”产生出儒、道、墨、法、杂、纵横……等等学说(法)。而万法归一,归一到何处呢,其实就归一到派生出万法的那个“道”。
就是说,无论哪家哪派,修到最最境界,其实是归一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最后结果是一样的,儒家把那个结果叫贤者、君子、圣人,道家称为至人、真人,佛家则叫佛、菩萨。
所以你看古往今来,圣人的境界都差不多。
区别在于,修的方法不同,修的目的不同。
修的方法比较高深复杂,我不修也讲不明白,需要研究道家和佛家经典才能明白。
道家是今生今日,修长寿长生。佛家是修来世。这是目的的不同。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国学大师(那时不这么称呼,现在看起来应该算国学大师)提出儒释道三教合一,因为儒、道、佛三家的内在义理上,特别是在道德标准取向上是合一的,几乎是无差别的。
❸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不可见的虚体,虽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不可估量它是那样深邃,好像是万物的主宰.
“道”是虚幻并且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却是永远不会竭尽的。它是那样的渊深,就好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它能不露锋芒,化解纷争,调和光芒,接纳尘埃它又是那么幽隐,好像没有却又仿佛存在。我不知道它产生于何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存在了。
老子说“道”就像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永远注不满却也永远不会空,庄子也说过“道”是广阔深远,用之不竭的,就像可纳百川的大海,又像无穷无尽的神秘难测的虚空。因为大海永不满溢,所以才有千万条河流汇聚于此。而“道”的虚幻也正是他的源泉所在,正是因为他的虚无才使他的作用无穷无尽,深邃可包容世间万物,乃万事万物的根本。
既然“道”是如此深不可测的,那么如何理解“道”,如何传“道”呢?老子便从“道”的作用谈起,让人能更好地理解何谓“道”。
要理解体会老子所说的“道”,文中“冲”字如何理解是关键,“冲”是虚无而没有形状的状态。“冲”字是“水”加“中”字,所以冲是要剧中守中,在万事万物之中平衡之法。“冲”的象形里有在水中间之意。万股水流入海,又从海中蒸发变为雨重新落入万千河流,如此不断循环着,保持着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是“冲”的“中和”之理。“道”的本体是虚空,“道”的功用是中和。“道”的冲和,在于避免过和不及,因为物极必反。老子的“道”是维持平衡状态,调和万物的阴阳。揭示了“道”是虚无,是“中和”后,他又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说出了“道”的作用。体现了东方世界的圆滑,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处事方法。做到不锋芒毕露,不怨天尤人,心胸宽广,做事做人要留有余地,不可执著求全,便是所谓有容乃大。
从老子对“道”的作用阐述,可以体会到“道”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他玄而又玄,神秘难测,但又却是左右着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虽然老子也没有确实的告诉我们什么是“道”,“道”又从何而来,但通过它的论述,可以体会到“道”的无处不在,永远保持在一个不溢不满的平衡状态,它的空虚是相对于有形世界而言,但它虚而有物,它的奥妙之处只能由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去体会。
❹ 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翻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首先要明白这句话中“道”字的意思。此道就是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中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包括天体、宇宙、包括我们用筷子夹菜吃饭,包括我们发射火箭上天、包括我们抵制日寇的侵略、包括我们为了拯救大自然而作的各种努力。。。。,其中都有个“道理”。但这也是只是个比喻罢了,按照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来讲,“道”这个东西压根就是说不出来的表不清楚的,如果说出来也就不称为“道”了,所以只可意会。
那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在说什么呢?这句话有如下几层意思:
1,说明了天下万物的由来。即,万物是由“道”演变而来。具体如何演变,请参考霍金著的《霍金的宇宙》《世间简史》等现代科学著作。其中大量描述了宇宙是如何从一片虚无通过大爆炸演变二来。同时要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易经》以及王大有先生的著作《宇宙全息自律》等经典哲学思想来学习。通过这种结合现代科学进展与古代哲学精华的互相参照的学习方法,你会发现,原来宇宙确实是这样一生二、二生三点进化演变二来的。
2,说明了,万物不论如何演化,其中都存有最原始的“道”。也就是说,道是当今一切万物存在以及运行的根本。
3,这里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道生一。道如何生一,如何在一片虚无中就自发地产生了一呢。这里面除了要参看1中所述的各种书籍和知识外,还需要你有颗灵动的心灵才能去理解。因为真正的宇宙和世界是存在于你的心灵之中的。你能够理解自己会有灵光炸现、突然悟道、顿悟,那你也应该理解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为什么会突然的诞生了。
4,并且,同时存在有多个宇宙以及多个世界。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我们凡胎肉眼和有限的科技所能及之处。真正的真实的世界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无限广袤。但是,无论在哪里都有“道”。此所为“万物皆由道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认识到这些伟大的哲理,只是通过简单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几个字来表达罢了。但这几个字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是必须由我们现代人类不断地通过科学研究探索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及广泛的哲学思想分析才能透析出来,从而最终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造福人类的。否则我们只在文字功夫上作作文章或者只把他们归为古代经典哲学供奉起来甚或有的批为迷信和过时的东西而不加钻研开发利用,那我们就真正地荒废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世间精华了。
我相信以上我的回答中仍然由未涉及真正道理的地方。也有很多缺陷,还待各位专家作进一步分析。
❺ 《道德经》中的冲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的"冲"字有两处,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第四十二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字多解:第一个"道冲"系指"大道".第二个"冲气"系指反"冲"为"和".
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什么意思
大道无形无影,空虚开形,但其作用又是无穷无尽。
❼ <道德经>第四章中“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谁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包括到每个字!谢谢!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专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属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
帝之先⑾。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
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