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禁吃野生动物名单

立法禁吃野生动物名单

发布时间: 2022-01-08 06:50:54

1. 严格禁食是什么意思

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的草案征求意见稿,是对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个试点和探索,为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提供立法经验。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争议颇大,有人认为人工饲养野生动物这一产业没必要“一刀切”,在做好检疫的前提下可以食用,如已经养殖多年的梅花鹿、紫貂、鸵鸟等野生动物;有人认为将鹌鹑、牛蛙等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排除在可食用范围之外,是事先没有经过充分调查研究,不应该“一刀切”。

导致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初步研究结果与2003年暴发的SARS病毒一样,来源都指向野生动物。蝙蝠、果子狸、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生活在大自然,在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下求生存,皮毛和皮肤自然而然携带各种病毒,如蝙蝠,经检测身上携带超过100种病毒,包括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再比如比较常见的野兔,经检测身上携带着众多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脑炎原虫等。野生动物是许多病毒的自然宿主,由于它们具有抗体,自身不会致病。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本来是远离人类社会的,不会主动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正是因为非法猎杀、交易、滥食野生动物屡禁不绝,才会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公众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和风险。《决定》和深圳经济特区的草案意见征求的目的就是通过立法,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禁食野生动物,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与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定位,它们既互相依存,也互相制约。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过度捕猎野外的鹰或蛇,就会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鼠害猖獗,给农林牧业造成损失,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是法治文明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生活方式的进步。笔者认为,在禁食野生动物立法过程中,一方面,要解决好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有着明确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国家确定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但对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基本没有作出保护的规定。鉴于野外野生动物管理保护的难度,笔者建议,在国家和地方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品种上,增加禁食野生动物的名单,扩大保护范围。在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上,从已经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红线,以及已经建成的人文景观、城市公园等方面入手,全面作出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规定。

2. 如何看待湖北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这件事情

先表达我的态度:禁食野生动物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这条规定是有问题的。

立法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曾上过一堂课,老师问我们:“对于绑架犯,强奸犯,你们觉得该不该执行死刑?”大部分人回答该。

“那么,假设现在的法律是绑架罪是死刑,而你们被绑架了,你们希望家人报警吗?”有部分人回答希望,更多的人在思考,“那么,如果你们的家人报警了,绑匪又凭什么放了你呢?你是想靠绑匪的仁慈活命吗?”

对绑匪的量刑要考虑对人质的保护,绑架不能和杀人同罪,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而实际的情况会远比这复杂。那么现在对吃野生动物的做法呢?我看到的是很多人恨不得将人枪毙。

那么假如吃任何野生动物都会被枪毙,会怎么样呢?那么以后杀人的成本就会低到只要嫁祸你吃了一口牛蛙。

当然,目前的情况远没有这么坏,吃牛蛙和杀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么吃一只牛蛙和吃一锅牛蛙呢,养一只牛蛙和养一吨牛蛙呢,吃一只牛蛙和吃一口穿山甲呢,吃一口穿山甲和吃一只穿山甲呢,卖一只穿山甲和卖一窝穿三甲呢?

假设我们对这些情况一视同仁,那铤而走险卖一只穿山甲的人为什么不买一吨呢,靠良知吗?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一言以蔽,那为了口腹之欲想吃一口牛蛙的人为什么不吃一锅穿山甲呢,靠自律吗?

立法要考虑的远比我这只言片语深刻,禁食野生动物的法律绝不该是一个对野生动物分类的名单。这不该只是动物研究者的事情,这更应该是法律研究者的事情。

3. 最新禁养野生动物名单知了猴可以食用吗

不让食用,最新的禁养知了猴不让吃。

4. 深圳拟立法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定的“可食用白名单”包含哪些动物

深圳的草案中,允许食用的动物为:猪、牛、羊、驴、兔、鸡、鸭、鹅、鸽,而这动物里,就算按六畜分类,狗、马这两种也没有开放食用,在水产当中,已经养了近四十年的田鸡、甲鱼也没有允许食用,这在网络上面引起的争论是极高的,而在深圳的各大市场来说,这些拟禁止的动物极为常见。

野生动物养殖的扶贫推行时,是发展经济,那么在经济渐渐发展起来之后,应当做的,是加强防疫手段,保证食品安全,而不是一刀切的说禁就禁,已经在养殖中的野生动物,如果放生,对生态是一种威胁,如果销毁,对农户是一种损失。

5. 2020禁养野生动物名单中有没有青蛙

2020禁养野生动物名单中没有青蛙。

1、2月20日,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社表示,三部委尚未发布相关野生动物名录,更没有发布禁食名单。

2、3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表示,包括中华鳖、乌龟在内的绝大多数养殖龟鳖,和蛙类中的牛蛙、美国青蛙两个引进种可以养殖食用。

3、而且,农业农村部已明确中华鳖(甲鱼种类)等大部分养殖龟鳖,以及牛蛙、美国青蛙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和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等名录,按照水生物种管理。

4、也就是说,包括中华鳖、乌龟在内的绝大多数养殖龟类,以及蛙类中的牛蛙和美国青蛙两个引种,是可以养殖食用的。

注意事项:

1、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其中表示,禁止捕捉、食用野外生长的陆生野生动物,就算是养殖也不行。也就是说,除了水生野生动物,比如说鲫鱼、黄颡鱼等。

2、当然陆生动物中,家畜家禽是可以继续喂养的,包括猪鸡鸭牛羊鹅,还有不太常见的兔子和鸽子。之所以这些东西可以被喂养,其实还因为养殖的时间比较长,因此人类有着充足的技术,而从业人员的规模比较庞大,就像养猪户就有2500万人以上。

因此可以用现在的畜牧法进行市场的管理,从而可以更好的检疫。 从目前来看,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它们今后是不能食用,但在酒店、农家乐等场所却大量的贩卖食用,比如说野猪、果子狸、非洲鸵鸟、蓝孔雀、鹌鹑、金丝雀、巴西龟、中华鳖、林蛙、大黑木工蚁、蝎子、蜈蚣等。

6. 野生动物禁食目录哪里可以查看到

野生动物禁食目录还未公布

为了全面的控制疫情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杜绝隐患,相关部门决定全面杜绝有关野生动物的贩卖、捕猎、运输、养殖与食用。前些天,全国人大也通过了有关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并给出了禁食野生动物的名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农民养殖的野生动物也在其中,看来,人们对于野生动物已经达到了一个零容忍的地步。据了解,全国人大通过的这个条例大概可分为以下3点:

1、第一点:强调了与野生动物相关的交易、运输、猎杀、贩卖、食用都是非法的,都需要明令禁止,全面普及;

2、第二点:全面禁止捕杀和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之前取得合格文件的野生动物养殖业要被禁止。据了解,目前已经开展养殖的野生陆生动物有54种,其中包括鹌鹑、林蛙、蝎子、蜈蚣等也都因野生动物的禁止而受到相应的打击;

3、第三点:制定相对应的法律条文,增加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将有关野生动物的交易活动一锅端。

7. 国家林业局允许经营利用的54种野生动物名单

国家允许经营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

首批54种野生动物解禁

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可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现将这54种动物的中文名及别名介绍如下:
貉、银狐(银黑狐)、北极狐(蓝狐)、水貂、果子狸(花面狸)、野猪(仅限杂交种)、梅花鹿、马鹿(塔里木亚种除外)、花鼠、仓鼠(金丝熊)、麝鼠(水耗子)、毛丝鼠、豚鼠(荷兰猪、荷兰鼠)海狸鼠(草狸獭)、非洲鸵鸟、大美洲鸵(美洲鸵鸟)、鸸鹋((澳洲鸵鸟)、疣鼻栖鸭(野鸳鸯、番鸭)、绿头鸭(野鸭)、环颈雉(七彩山鸡、野鸡、雉鸡)、火鸡、珠鸡(珍珠鸡)、石鸡(美国鹧鸪)、蓝孔雀、蓝胸鹑、鹌鹑、巴西龟、鳄龟、中华鳖(甲鱼)、尼罗鳄、湾鳄、暹罗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猪蛙、虎纹蛙、蝎子、双齿多刺蚁、大黑木工蚁、黄京蚁、蜈蚣。
只许观赏的动物:鸡尾鹦鹉、虎皮鹦鹉、费氏牡丹鹦鹉、桃脸牡丹鹦鹉、黄领牡丹鹦鹉、白腰文鸟、黑喉草雀、七彩文鸟、橙颊梅花雀、红梅花雀、禾雀、栗耳草雀、金丝雀。注:括号内为动物别名。

8. 如何查看野生动物禁食名单

野生动物禁食名单还没公布。

3月31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并以“白名单”的形式明确规定:猪、牛、羊、驴、兔、鸡、鸭、鹅、鸽、鹌鹑可以吃,但猫狗禁止食用。

禁食猫狗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行做法《条例》第二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他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纳入禁食范围。

在此基础上,还明确禁止食用用于科学实验、公众展示、宠物饲养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及其制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主要考虑到这些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有其特殊的饲养目的和饲养方法,在检验检疫标准上与供食用的动物不同。同时,猫狗作为宠物,与人类建立起比其他动物更为亲近的关系,禁止食用猫狗等宠物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9. 食用野生动物 是否应立法禁止

圣雄甘地说,一个国家的伟大和道德进步程度,可依据其对待动物的方式来判断。然而,令人汗颜、揪心的是,且不说动物福利,就连一些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都被残忍猎杀。近日,在江西,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被猎杀,剥皮,活猴取脑……除了猕猴,当地餐馆、酒楼还在出售大雁、獾猪、竹鼠等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在此之前,湖南等地大规模猎杀候鸟引起人们关注。 绝大部分被猎杀的野生动物进了餐馆、酒楼,终端是消费者的胃。另一个事实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是公益大使姚明们在表达的理念,野生动物的命运也许就在你买或不买的一瞬间。吃野生动物是否违法?是否应该立法禁食野生动物?因为法律没有明文禁止,中国人民大学一名教师的吃野生动物不违法的表态,在网上遭到了一片炮轰。有人认为,只有明确追究法律责任,才能杜绝吃国家保护动物的行为,那么,立法禁止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是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吗? 在人类的生存史上,动物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资源。不仅可以果腹,一些野生动物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当时的首领大禹就曾经下令在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这条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令除了保护动物之外,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遵循动物的生殖繁衍规律,这个种群就不会灭绝,也就可以供人们合理地利用。而今天,这种永续利用的思想在各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当中还是起主导作用的。目前,根据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捕获、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违法,但并未对食用是否违法作出规定。而参照国际标准,现代的动物立法都是从禁止猎捕和禁止贩卖这个角度作了一些相应的处罚,同样没有去限制吃这一块。 而关于是否要处罚野生动物消费食客,此前只有深圳有相关规定:消费者如果明知是非法加工的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还要食用的,最高将被处以1万元的罚款。而在2003年“非典”发生后,人们就该不该将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纳入法律体系又掀起了一轮争议。不可否认,当时争论此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人类健康本身而非动物福利的考虑。不过,那一番大讨论最终随着“非典”被消灭而偃旗息鼓,禁食野生动物也只在一些省份的卫生条例中得到体现和倡导。 其次,我们还有很多该做的却没做,比如,很多人并不知道随处可见的麻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更不用说一些可以人工饲养的野生保护动物。另一方面,保护意识并未形成——要是没经过中间的宣传教育过程就直接制定法律,就有“不教而诛”之嫌。此时,我们更该做的是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大其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该怎么保护野生动物,接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的理念。 此外,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违法者并未得到应有的处罚。猎杀者逍遥法外,一再得手、一再猎杀,而他们下游的酒店商家同样靠此赚得盆满钵满……正是这些违法者让野生动物处境日渐危险。

10. 对国家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你怎么看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还进口了不少动物,如湾鳄、暹罗鳄、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

这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今天也遇到了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人工饲养的动物难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矛盾,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生物的退化。

列入了“零灭绝组织”濒危动物的中国扬子鳄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野生动物生存面临着种种危机,实现“安居”还需要“迈过”整体环境恶化、保护措施不力、人们认识不够这三道“门槛”。

一场“非典”,使“野生动物”成为媒体上的热门词汇,不吃“野味”、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比以前多了不少。滥食野生动物有害于人类,更是野生动物的浩劫,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从拒食、拒烹开始,但从根本上说,要改变野生动物种类逐渐减少的趋势,需要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善,这些并不是拒食、拒烹就能解决的。拒食“野味”只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其中一步,非典提醒我们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但不保护野生动物导致的灾害不只是非典。

野生动物保护点多面广,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水平。经营野生动物可得暴利,利益驱动使一些人铤而走险,但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却没有跟上。今天,河北省各市、县没有野生动物保护的专设机构,保护野生动物的手段不多,经费不足。安国祁州药市和蠡县留史皮毛市场规模在全国都数得着,其中加工利用野生动物的问题较多,但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没有能力进行认真监督管理。田秋明说:“森林公安负责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案件,但我们人力物力都很不充足。”

从茹毛饮血中成长起来的人类,离不开对野生动物的利用,但过度捕杀野生动物将危及人类自身,因为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享有地球家园,真正的和平共处是各安其处、互不干扰。从广义上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家园,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每种野生动物都有它们天然的栖息环境,保证着它们的生息繁衍,如果这种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物的自然存续就面临危机,即使没有人捕食,也难以生存。保护野生动物,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傅芸生说:“每年我们都会接到不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电话,这说明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但且不说那些蓄意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就是想保护的人认识也有待提高,比如人工投喂野生动物、人为建设野生动物园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态功能,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保护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活在天然栖息地中。”

益处
地球上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食物中互相依存,接触频繁。

害处
动物约有200种传染病、80种寄生虫病,其中半数可以感染给人。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类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定名为Zoonoses,原意是"动物源性病”,其后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又把它界定为"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可以自由传播的疾病”。

热点内容
法官宋丽 发布:2025-04-30 17:54:49 浏览:313
法律援助和找专业律师的区别 发布:2025-04-30 17:39:11 浏览:362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房 发布:2025-04-30 17:29:36 浏览:116
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 发布:2025-04-30 17:22:18 浏览:283
江苏省司法厅官网 发布:2025-04-30 17:13:02 浏览:525
唐嫣发律师函 发布:2025-04-30 17:12:41 浏览:306
我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的修改是在哪一年 发布:2025-04-30 17:10:45 浏览:564
劳动法辞职延期 发布:2025-04-30 16:45:02 浏览:49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考题 发布:2025-04-30 16:30:19 浏览:109
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4-30 16:27:04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