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道德模范事迹
⑴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展播观后感400字
范英娇,女,汉族,1951年10月生,福建省寿宁县南阳镇含头村村民。
41年来,范英娇以一颗朴素的善良之心,先后赡养了家族5位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与温暖,以尊老、爱老、养老的行为传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963年,12岁的范英娇从浙江逃荒至寿宁,因父病故、母改嫁,无家可归的她被含头村的张大连、叶雪花夫妇收为养孙女。1970年,她与同被张大连收养的张芝和结为夫妇,开始承担起赡养老人的重担。阿婆叶雪花50多岁时患眼疾,不久双目失明,80岁以后,双腿瘫痪不能走路。范英娇、张芝和夫妇精心伺候着老人,从来没有感到过厌烦,还教育3个儿子一起孝敬老人,帮助料理老人。在范英娇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阿公张大连活到86岁离世,阿婆叶雪花活到98岁去世。张大连的两个弟弟张细扭和张大庆因终生未娶,老无所养。范英娇、张芝和夫妇联想到自己童年的遭际,又把他们接到家里,像亲爷爷一样侍候,直到两位老人80多岁去世。“照顾阿公张大连和阿婆叶雪花是应该的,毕竟他们对英娇夫妇有养育之恩,但对三阿公、四阿公也象亲爷爷一样伺候着养老送终,真难得他们夫妇的一片孝心好心。”含头村民对范英娇夫妇孝老敬老的事迹赞不绝口。
范英娇赡养的第5位老人吕养春,是阿婆与前夫所生的儿子,患痴呆症有60多年。40多年来,范英娇像对待自己的亲舅舅一样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吕养春的病情时好时坏,发病时就会动手打为他换衣服的范英娇,有时还会拿刀追砍。每次范英娇都耐心地安抚老人,让他安静下来,重新给他换上衣服。2004年,吕养春在一次车祸中被撞断了脚骨,从此不能正常行走,全靠范英娇送茶送饭、洗头洗脚、端屎端尿,每天周而复始。有人曾问范英娇:他们跟你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这样辛劳地付出,值得吗?范英娇回答说:“赡养老人是我们的责任,即使他们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我也绝不能让他们受苦。”
除了长期照顾家里的5位老人,范英娇还对村里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给予关心照顾。五保户张加年、张长元年老多病,范英娇帮他们代领政府发的补助金,亲自送到他们手中。他们生病时,范英娇也总是熬好药送到他们家里。近年来,在范英娇夫妇以善报善事迹的影响带动下,村里形成了孝老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风尚。
范英娇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首届宁德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⑵ 唐山新闻综合频道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读后感500字以上
看了“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道德的力量》”,我深深地被这些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所感动着,心也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场彰显道德精神的晚会:两条宽大的红色绸带曳起巨型的金色“全国道德模范”奖章;大屏幕上,一炉钢水喷涌而出,铸成滚烫鲜艳的勋章;人们用歌声、用舞蹈、用掌声,表达对道德模范的崇敬和敬仰;从舞台后方的凯旋门里,模范们携手并肩前行,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们的表彰。整台颁奖晚会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类道德模范颁奖,分为5个章节。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电视短片、现场访谈、歌曲舞蹈、朗诵、颁奖礼、致敬辞等多种形式交错进行。在颁奖晚会上,当53名全国道德模范走在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上时,他们个个都是人们心中耀眼的明星,他们大多来自平民百姓,既有花甲老人,也有青年学子;既有基层干部,也有普通群众;既有工农商学兵各种职业,也有汉蒙维藏各个民族。在他们平凡的名字和平凡的面容背后,是不平凡的坚持和不平凡的勇毅让人们为之动容。他们是我们道德之路上的前行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象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让我们记住这些全国道德模范,记住他们背后的故事,在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和谐家园的道路上携手前进
⑶ 求: 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学校不是让写人物名单吗、干嘛写事迹、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1名)
郭明义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王文珍(女) 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
阿尼帕·阿力马洪(女,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青河镇居民
毛陈冰(女)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员工
刘 丽(女) 福建省厦门市名悦休闲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原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
许月华(女) 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
厉 莉(女)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助理
王振治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新城大队安监中队民警
董 明(女)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营北社区居民
王文忠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芍药村党支部书记
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 贵州省毕节市个体工商业者,原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0名)
邰忠利(姓名加黑框)(蒙古族) 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5939部队67分队班长,代理排长
王茂华(姓名加黑框)、谭良才 王茂华生前系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系王茂华的岳父,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村民
冯思广(姓名加黑框) 生前系驻济南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2大队正连职飞行员
纪长秋(姓名加黑框) 生前系吉林省石油化工厅服务公司工人
甘占恩(姓名加黑框) 生前系青海省湟中县羊圈中学初一(2)班学生
旦增尼玛(藏族)、仁青达瓦(藏族) 旦增尼玛系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5)班学生;仁青达瓦系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三(1)班学生
刘兴元、刘贺龙(姓名加黑框)父子 刘兴元系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陶城乡黄庄村村民;刘贺龙生前系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南陶管营小学学生,是刘兴元的儿子
曾庆香(姓名加黑框)、刘 薇(姓名加黑框)(女) 曾庆香生前系在京务工人员,原籍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万星村;刘薇生前系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记者
胡文传 安徽省长丰县岗集镇大窑村村民
吴菊萍(女)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员工
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0名)
刘延宝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村民
王文彬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龙家店镇汪上村村民
孙东林 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省“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 影(女) 广东省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
常德盛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
李 影(女) 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厕管理员
唐中和 湖南省新宁县丰田乡庄丰村乡村医生
马国林(回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硝河乡马昌村村民
丁新民(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李郁林 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中学教师、德育室主任
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2名)
杨善洲(姓名加黑框) 生前系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
何祥美 中国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沈 浩(姓名加黑框) 生前系安徽省财政厅干部、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
马军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林管站职工
庄仕华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肝胆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孔祥瑞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
李文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村民
王争艳(女)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主任
文建明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张雅琴(姓名加黑框)(女) 生前系江苏省镇江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党总支书记
邓前堆(怒族)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邵春亮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退休教师)、少数民族预科班顾问
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1名)
孟佩杰(女)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生
王冬梅(女) 甘肃省两当县金洞乡太阳村村民
张 蕾(女,土家族) 贵州省铜仁学院中文系学生
王 欣(女)、顾金钟夫妇 王欣系大港油田总医院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顾金钟系天津市公安局大港分局海滨派出所民警
曹阳飞宇 福建三明学院外语系学生
陈 九(女) 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皇甫街道前皇甫村村民
杨德碧(女) 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义和村村民
李建珍(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工人
王现伟 安徽陆军某预备役师步兵一团副参谋长
朱清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矿务局河滩沟矿二采区退休职工
陈礼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96401部队高级工程师
⑷ 新疆卫视 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天山骄傲》中介绍朱义平事迹的时候播放的歌曲名称感谢!
时代需要崇高理想,需要浩然正气,需要榜样光芒!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三年来,在新疆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用平凡的付出,不懈的坚守,成就了“小小”的梦想,却带给社会持续的感动和力量。
8月22日,“天山骄傲”第三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乌鲁木齐举行,颁奖典礼以“建大美新疆、铸道德高地”为主题。
热汗古丽 依米尔、余文丽、马合沙提 斯拉木等26人,荣获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同时,吐尔地白克 艾力甫等26人荣获“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学军出席了颁奖典礼,并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会见了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
这些道德模范均来自基层,他们身上,蕴含着“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闪耀着榜样的光芒。
传承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
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像奔腾不息的河流,滋养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热汗古丽 依米尔,来自新疆阿克陶县玉麦乡阿玛西村,今年只有24岁。初中毕业后,家庭困难的她被迫辍学。2007年,她作为当地第一批务工人员到浙江打工。4年后,成为浙江省慈溪市双源纺织厂新疆部员工的负责人。
日子好了,她不忘乡亲,先后带领6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到内地务工,其中有许多人的命运因此得到改变。但是热汗古丽 依米尔在颁奖现场说,除了用“劳动改变命运”,她还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如今,热汗古丽 依米尔是新疆职业大学汉语翻译专业学生。她说,等自己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办企业,带领父老乡亲,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勤劳的工作赚钱,过上好日子!
颁奖典礼上,热汗古丽 依米尔获得“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获得该荣誉的还有“私车公用大叔”艾尼瓦尔 芒素、“熊猫血”献血者海来提 哈得尔。
艾尼瓦尔 芒素——
五年时间里,自掏油费、过路费等近14万元,用私家车免费接送老弱病残孕乘客上万人次。他的爱心和坚持让亿万网友动容,网友亲切地称他为“私车公用大叔”……
海来提 哈得尔——
二十多年来,他无偿献血30多次,献血量达1万多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内总血量的两倍,挽救了20多位各族兄弟姐妹的生命。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有80%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他们饱含热情,用火热的心,用温暖的手,把付出当作收获,把助人当做快乐,传承着中华文明最古老的道德精神,显示了人生的价值所在!
505万张投票背后的肯定和期盼
道德是社会的灯塔。人们不光被灯塔引领,也渴望去“修建”属于自己的灯塔。
2012年3月5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启动了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自此开始,每个月都会评选出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六类道德模范候选人。
5月29日,在新疆各大主要媒体上,公示了50名候选人,并且组织了投票。截至6月15日,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共收到投票505.244万张。根据投票结果,共选出26人为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
505.244万张投票的背后,体现的是社会对道德模范的渴望,也是对道德模范候选人的肯定!
面对灾难和死神时,22岁的廖永新,托着落水女子在冰水中漂流了500多米,谁不为他的勇敢和坚持而感激?
面对多灾多难的生活时,年幼的朱义平担起家庭的重担,伺候瘫痪在床的父亲,13年如一日,这浓浓的亲情,谁不为她的坚韧和努力而感动?
自治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奖获得者居马泰接受主持人采访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当居马泰 俄白克20年如一日,走在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的小路上,为牧民看病时,谁不为他的坚守和执着而感激……
505.244万张投票的背后,也是新疆人对道德建设工作的热切呼应,更是对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热切期盼!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人民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热潮。而这些道德模范,正展示了新疆的人的新形象,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在新疆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前进道路上,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必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记者董向东 张琴)
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名单
一、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
马合沙提 斯拉木(哈)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护边员
余文丽(女)巴州若羌县人民医院医生(河北省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援疆干部)
居马泰 俄白克(哈)伊犁州特克斯县包扎墩牧区卫生室医生
丁 岩(女,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生殖助孕中心主任
乔光华(女)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电影放映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那迪拜克 阿瓦孜拜克(塔)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公安局班迪尔派出所热布提警务室民警
席 涛 69233部队66分队政治指导员
二、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
艾尼瓦尔 芒素(维)和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拉斯奎火电厂门卫
热汗古丽 依米尔(女,维)克州阿克陶县玉麦乡阿玛西村人,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
海来提 哈得尔(维)新疆职业大学教务处教材管理员
三、自治区团结友爱模范
刘 勇 深圳残友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喀什残友公司董事长
刘国忠 喀什地区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科克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欧阳栋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原杭州市萧山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援疆干部)
马国良(回)昌吉州奇台县碧流河乡西戈壁村三组党支部书记
朱冠军 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工商局连木沁工商所干部
四、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
库尔曼别克 纳孜尔(哈)新疆油田公司客运公司公交七大队驾驶员
廖永新 武警新疆总队喀什支队六大队十七中队班长
刘 波 乌鲁木齐人,生前系重庆理工大学学生
阿不力孜 买买提尼牙孜(维)和田地区和田市残疾人工贸发展中心总经理
尼亚孜 木沙(维)生前系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党支部书记
五、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
陈俊贵 伊犁州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骆绪香(女)塔城地区沙湾县柳毛湾镇沙门子村农民
杨国栋 西部绿洲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石河子百花村购物中心总经理
六、自治区孝老爱亲模范
朱义平(女)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高二学生
徐文明(女)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奎苏镇板房沟村农民
金 代丽(女,蒙)博州温泉县发改委军供站出纳
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
吐尔地白克 艾力甫(柯)克州阿克陶县邮政局恰尔隆乡邮政所投递员
阿不都热西提 司马义(维)伊犁州伊宁市关工委副主任、宣讲团团长
杨述友 神华新疆能源公司乌东煤矿南采区综采队机电副队长
木克达斯 衣拉木(女,乌)中国移动伊犁州分公司特克斯县营业部大客户经理
艾尼亚特 斯拉木(维)伊犁州巩留县东买里乡莫因古则村农民
刘盛茂 和田地区和田县吾宗肖乡汉族队党支部书记
努尔班 吾斯铁木汉(女,哈)塔城地区托里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
唐怀东 伊犁州奎屯市怀东和田玉器店个体经营者
薛 钰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新捷拓湖加气站站长
巴依卡 凯力迪别克(塔)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一村农民、义务巡逻向导
李元敏(女)伊犁州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盖买村党支部书记
李振西 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托里乡卫生院院长
蔡 炼 和田地区策勒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司和平 石河子市莫索湾镇居民,现为深圳市贝利爽公司销售经理
热合曼 哈里木(哈)昌吉州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广丰村农民
雪来提 哈斯木(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职工
马马江 艾山凯力地(柯)克州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个体经营者
巴合旦古丽 扎提(女,哈)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个体经营者
买买提江 要勒瓦斯(维)博州精河县出租车司机
刘 翔 新疆保利德翔煤炭运销公司董事长、哈密市和翔工贸公司副董事长
吾斯曼 吾拉音(维)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乡1村农民
吐尔逊 艾山(维)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
百合提亚尔 买买提(维)巴州博湖县博湖中学学生
李琼珍(女)克州阿合奇县和平路社区居民
赵军华(女)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个体经营者
潘大想(女)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110社区6连职工
⑸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 400字 谢谢啦!
但那天的全国的道德模范颁奖晚会--<<道德的力量>>仍然是我的内心充满感动和震撼不已.不仅涤荡了我的心灵,使我备受感动,更使我思绪万千.因为,从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后,我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也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的,但他们都有一颗充满既勇敢又善良的心,并曾经用这可心在道德—这本中华民族的巨著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笔.此次共有53位杰出的模范受到表彰,但是他们仅仅只是一部分代表.从背景新闻中我了解到,参与此次评选的308位正式候选人都是由全国的老百姓通过投票选出的,共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晚会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环节,每个章节采用播放电视短片、现场访谈、歌曲舞蹈或朗诵、颁奖礼、致敬辞等多种形式交错进行,让我们走近了感人事迹后的他们.感动无处不在,启发无时不有.一个个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轰轰烈烈,或是催人泪下的故事,无不都折射处时代的主旋律,传递着时代的感动,让我深深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是他们爱与付出让奉献与感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人间善行无疆,是助人为乐者们的爱与付出;舍己为人,是见义勇为者们正直情怀的真实写照;一诺千金,是诚实守信者们高贵人格的诠释;恪尽职守,是敬业奉献者们责任的践行;大爱无声,是孝老爱亲者们的永恒真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高尚,让我们灵魂的到升华.
竭力为您解答,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好评行不行!
⑹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4个(每个50字左右)
王文忠在北京知名的外贸商业街雅宝路上拥有6家门店、经营着6个皮草品牌、固定资产超亿元,却于2007年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村支书。他把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最大的事业,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王文珍,2009年10月27日终生难忘:在人民大会堂,她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南丁格尔”奖章——一名护士所能获得的最高褒奖。从事医护工作30多年来,王文珍被群众誉为“身边的‘提灯女神’”,她像南丁格尔那样,用心灯照亮了无数需要帮助的生命。
2008年9月,王振治和妻子不顾家庭困难,领养了4名被遗弃的儿童。他们最小的3岁,最大的9岁,都有先天严重残障。几年来,王振治夫妇当起了他们的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教他们学会自理,供他们上学读书,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以莫大慰藉,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真情与温暖
王景光2009年、2010年暑假,他两次带领东部发达地区的老师和学生来到自己故乡宁夏固原市等地区开展支教和社会调研活动,促成南京晓庄学院加入宁夏盐池教育发展基金会(宁夏第一个服务教育、服务师生的基金会),与盐池县政府建立了南京晓庄学院盐池教学实践基地。
⑺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100字
一、助人为乐类
1、蒋国珍 男,81岁,中共党员,新余市罗坊中学退休教师。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2年前,他把补发的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献给国家;32年来,他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人,累计金额20余万元,超过他离休工资的总和!
他的节俭世间少闻:一条毛巾,他剪成两块使用;一个咸蛋,他分三餐下饭;四季吃红薯饭,穿破烂衣,点煤油灯,区区几百元就可度过一个年头……
这是一个大爱无私的人,他捐资助学从不图回报。这是一个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动万千心灵。他一生无儿无女,但在他的心里,学生们却亲似儿女。
他是新余市渝水区一名普通离休党员教师。他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0年5月,新华社记者撰写的《离休教师蒋国珍倾尽所有助学扶困》一文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发表,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并作出批示,要求宣传其先进事迹。1957年,由于历史原因,蒋国珍被错误划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他平反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国家补发给他的22年共计9600元的工资,一次性捐给当地政府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从此以后,捐资助学便成了蒋国珍生活的一部分。
1983年蒋国珍因病提前离休,虽然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师岗位,但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对学生们无私的关爱。他主动与罗坊镇下山桥中学联系,对每学期期终考试成绩前50名者,分等级每人分别给予5元、10元、20元的奖励。对一些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的学生,蒋国珍开始十几元、几十元地代交学费,让他们得以继续上学。
个人先后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新余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2010年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
2、詹学银 男,63岁,中共党员,都昌县太阳村主任。
从1988开始,詹学银一共捡到过三个路边遗弃女婴,那时,尽管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紧张,但看到无辜被弃女孩时,他鼻酸流泪,心如刀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个我自己养了,后两个分别送给了我的两个妹妹,并叮嘱他们要细心抚养。”詹学银欣慰的告诉记者,他养的女儿目前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2006年9月,詹学银无意中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张淑琴创办中国太阳村救助服刑人员子女的报道,詹学银为张淑琴的行为而感动,思想上也产生共鸣。在以前工作时,詹学银就很热心公益事业。在看了这篇报道后,詹学银决定在都昌县创办一个这样的太阳村。于是他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北京,见到中国太阳村的创始人张淑琴,并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张淑琴十分支持詹学银的想法,于是詹学银开始着手解决太阳村的建设用地问题。
为了抓好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的建设,詹学银整天泡在工地上,为了节省每一分善款,他乐当工地的搬运工、值班员。“汽车拉来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人手不够,我和老伴儿也要参加卸货,到了晚上,我还要值班、看管材料。”詹学银告诉记者,近半年的时间,他从未休息过一天,为的就是太阳村工程尽早竣工。
“一夜春风至,万树梨花开”。2007年6月1日,太阳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势儿童住进了太阳村,有了家,有了归宿,詹学银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詹学银是太阳村的主任,内部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100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学习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最让詹学银操心的是这些孩子的管教问题了。“因为孩子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还会因为自己是服刑人员的子女而自卑。”詹学银告诉记者,他和爱心妈妈们只能一遍遍地教育、开导他们、为他们重建信心。
为了改善太阳村孩子的生活,詹学银在太阳村旁开挖了荒地种上了蔬菜,还利用原鱼塘养上了鱼,把自己家里几亩水田给了太阳村种水稻,山上种上了水果,圈拦养上了生猪,在山上养了鸡。詹学银一有空闲就去劳动,身上晒脱了几层皮。
在太阳村,孩子们都亲切地叫詹学银为詹爷爷,詹学银像关心自己的儿孙一样关爱孩子们的成长。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总要起来为孩子们盖被子。白天,只要他发现哪个孩子情绪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谈心。他给孩子们的爱也感动了社会上许多有爱心的人,他们给太阳村的捐款捐物也成为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有力保证。
个人先后年荣获全国、江西省“劳动模范”荣誉,2010年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
⑻ 求第三届道德模范的简要事迹
辽宁鞍钢集团有一位普通工人,他只是铁矿管理人员,妻子是医院高级护士,本来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但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他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上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也只能住在临时搭的床上。
他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
他追求纯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被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
他常对妻子说,同那些特困家庭相比我们还算富裕,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会活得充实而快乐!
他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类“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叫郭明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第64期:提灯女神
你,
是平凡的,
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因为,
你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长;
你,
又是不平凡的,
因为,
在面临生死考验时,
你总是无畏地战斗在临床一线。
第63期:唯民书记
道德90后 志愿者群像
“洛桑”听到这亲切的声音,11岁的洛桑从病床上跳下来,憨笑着扑进王文珍的怀里。
这样的温馨场景,从洛桑住院的第一天起,已持续了30多天;
这样的温馨场景,从王文珍走上护理岗位的那天起,已持续了30余年。
她被患者誉为“和谐天使”。她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文珍。
弯腰,细数输液管里流下的液滴;
蹲下,仔细查看患者手术伤口;
伸手,帮一名93岁的老人捋捋额前的白发,摸摸一名7岁小男孩的胖脸蛋……
这就是那个当了22年急诊护士,和急诊科的战友们一起护理过数十万名患者的她吗?
这就是那个30年从事护理工作,相当于在医院里走了至少两趟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她吗?
这就是那个坚守抗击非典一线122天,护理过3000多名发热病人的她吗?
这就是那个奔赴北川抗震救灾前线,和同事们一起从废墟中救出“芭蕾女孩”的她吗?
这就是那个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远赴亚非5国的中国海军“南丁格尔”吗?
是的,就是她!那一刻,窗外几朵白玉兰花正在静静地盛开。
www.wenming.cn/special/dm/
⑼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要具体事例
一、李成环,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忙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
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明白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十分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用心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齐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好处的新婚蜜月。2015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5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拾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二、王一硕,男,27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0年,王一硕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应对每年6000元的学费,父母愁眉不展。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不使两个妹妹失学,他决定放下上学,去西安打工。学校了解到状况后,迅速为他争取了国家助学贷款,他带着万分的感激迈入大学校门,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当学校号召动员大学毕业生用心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
他当即就下定了决心:“是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忙圆了我的大学梦,在国家西部建设急需人才的时候,自己不能无动于衷”。在即将奔赴西部之际,王一硕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给他贷款的银行行长的办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学业的银行表示感谢,并告诉行长,“母校不仅仅教给我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为一名西部志愿者,请你们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我保证尽早还清贷款”。
在西部期间,他充分发挥所学专长,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用心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自费为种植农户印发资料,帮忙三家制药企业透过了GSP认证,高票当选陕西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服务期满后,为了早日还清贷款,他决定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凭借自身的知识和在西部做认证时积累的经验,王一硕顺利地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他的诚实守信和工作潜力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许多企业邀请他帮忙做认证工作。
随着收入不断增加,王一硕归还国家贷款的潜力也日渐增强。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以诚信为本,以守信为荣。2005年底,虽然离还贷期限还有10个多月,但他决定提前还贷。学校为他举行了还贷仪式,当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26770元钱交还到发贷银行负责人手里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2006年,王一硕被团中央评为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当选教育部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三、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韦正雄
韦正雄,男,47岁,布依族,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乡教育辅导站教师。
韦正雄的家在平卜河边,附近的平卜小学宿舍较少,他主动把自家一楼腾出来让32名学生寄宿。2006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很快淹没了房屋。从睡梦中惊醒的韦正雄一家,赶紧抢救困在一楼的学生。女儿海丰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两个婶子和弟妹们肯定也在水里,“他们也很危险呀1听到此话韦正雄顿时泪如泉涌。但情势已十分危急!
他吩咐女儿:“快!快到后墙处喊叔娘和弟妹们,我去救学生1说完就冲到楼梯口处下了水,摸黑向楼下几个房间游去。两个女生最先摸到门口出来了,有5个学生在水中挣扎着,由于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韦正雄急忙用嘴含着手电筒,往水里趟去,把这5个学生一个一个拉到楼梯口。之后他又撬开一间被泥沙堵住门的房间,把6个男生拉出来。
洪水还在暴涨,上气不接下气的韦老师不顾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间快被洪水淹没的女生寝室里,两次拉出来4个学生并把她们送上楼。还有15个学生被围在洪水里。幸好韦正雄家楼房墙缝都用水泥和石灰糊过,大水来势太猛,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在天花板下构成了约20公分的空间,学生们站在床架上能够勉强呼吸。
此时进去救人,会卷走空气,学生反而会被憋死,韦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励孩子们坚持祝到13日凌晨1时许,洪水从二楼屋面消退,一楼大半截还浸在水中。韦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长竹竿游下楼去,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只有一名学生不幸遇难。
随后,筋疲力尽的韦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墙之隔的弟弟家。然而,两个弟弟的家已经被洪水冲毁,两家7口人全部遇难。如果韦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许能救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但是身边学生的急切呼救声容不得韦正雄有过多思考和犹豫,在痛苦的抉择中,他舍弃了亲人选取了学生。
2006年,韦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7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四、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2015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等捐款310多万元。在2015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个人先后捐款12万元。黄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应对遭遇困境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
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万元。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在黄久生的推荐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农民工党支部用心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透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寻中国好人榜”。
五、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2015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等捐款310多万元。在2015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个人先后捐款12万元。黄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应对遭遇困境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万元。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在黄久生的推荐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
农民工党支部用心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透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