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少
Ⅰ 道德经共多少字
道德经粗略地说是五千言,但是具体的不同版本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版本有很多的“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比如马王堆帛书本、王弼本等,总字数可达到五千四五百字左右,但也有些版本虚词较少,接近五千字的数目,比如河上公系统的诸本,最为接近的是敦煌的一个写本,总字数4999字。
后来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郭店楚简本,内容和篇幅都和现今的通行本有很大的差异(马王堆帛书本虽然也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具体词句的差异,郭店楚简则有大量和今本完全不同的段落)。最为让人困惑的是,它的总字数只有1700多,编排的顺序也和今本大不相同。现在由于缺乏更多的考古发现作为佐证,所以不好说究竟是郭店楚简本更接近于原貌,还是说这个本子在当时就只是一种“非主流”。但是这个本子确实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版本。
Ⅱ 道德经全文多少个字
道德经很多个版本 大致只能说5000字左右 准确字数就要你自己找原文放WORD自己看看多少字了。
在诸内多优秀的古代典籍容中,《老子》可以算得上是里面的一枝奇葩。《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五千字左右。它成书于我国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这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老子》中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开辟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关系的研究道路,一直为后世学者所尊崇。
http://..com/question/5067994.html?si=5原文
Ⅲ 《道德经》有多少个字
《道德经》有5126字。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版,甲本为5344字,乙权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3)道德经少扩展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Ⅳ 一个"目"一个"少"在道德经里面读什么
这个字只在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出现过,眇字本身读眇(miao,第三声),但在道德经第一章里通”妙“(miao,第四声),因此读妙第四声较为合适,才符合文言文通假字读音规律。
在有的版本中,干脆用妙代替了眇,都解释为,微妙、玄妙的意思。
附:道德经第一章原文,供你参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Ⅳ 道德经到底有多少版本
正常来讲是来3个。
一是传世本,就自是自古流传在民间的本子。
二是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甲乙本(光是出土的这两个本子就是2个版本了,没有分章,德经在道经之前)。
三是1993年郭店楚墓竹简本(这个版本更古老,但是没有完整篇次,更像是摘抄本或者是草稿本)。
Ⅵ 现在的《道德经》是不是少了一些字
这是不确定因素
道德经 本就难懂,段与段之间做的处理也不太好,总之,就按你的版本来罢,多大同小异。至于错别字,应是通假字。
Ⅶ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的意思是:
1、见素抱朴的意思:就是要抱住“朴素”的意思。
2、少思寡欲的意思:就是要减少欲望的意思。
3、绝学无忧的意思:一般的解释是舍弃用学习知识的方法了解事物。
其实,这三句话,都是在指出一个道理:减少 心 对富贵、繁华、智巧和满足各种欲望的追求,从而让自己心清静,而使自己深层的潜意识得到开发,让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中拥有更好的“智慧”。
Ⅷ 道德经全文一共多少章
不分章。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8)道德经少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