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清什道德

清什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1-08 18:59:09

㈠ 三清是哪三清说通俗点,比如太上老君,不要说什么道德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㈡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抄选择习惯。

在中国,道德是道与德的结合。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德是一种修养或习惯。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它的定义,即一个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类,好的选择是它的区别。

道德属于伦理范畴。它的主题是人类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类的幸福。道德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或逻辑规律。这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规律。这是由于与道德规律相对应的主体的不确定性。因此,有些人怀疑道德规律的存在。

(2)清什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的起源为:

实践或活动源于欲望,而不是理性。理性只能分辨是非,但不会引起任何活动。相反,欲望可以引起活动,但不能区分是非。欲望可以从属于理性,也可以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了好的选择,而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了糟糕的选择。道德就在于这样的选择,所以道德源于欲望与理性的统一。

再者,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它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自爱好,痛苦来自仇恨。爱一件事的人能给他幸福,所以道德也能使他幸福。因此,道德和幸福不一定都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㈢ 什么是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德是一种素养或习惯。二者合起来就构成它的定义,即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良好的选择是它的属差。道德属于伦理学范畴,其题材是人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3)清什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的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

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

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体来说,不可以强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穷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

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是正确的,不可以强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富人遵循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达国家遵循发展中国家的道德。

㈣ 清浄道德是什么意思

亦作"清净"、心境洁净,不受外扰、安定,不纷扰、清洁纯净、指妇女操守贞洁、简明不繁、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道教等亦用之。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㈤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例如,在对待恐惧时,有三种选择,鲁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这种选择就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两种选择就被认为是违反道德的,所以说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但是,一只燕子带不来春天,一次良好选择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还要多加一个限定,即养成习惯。综上所述,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5)清什道德扩展阅读:

一、道德功能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

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二、道德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

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

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㈥ 道德是什么

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拿破仑(法国政治家)

道德无所谓新旧,惟真纯的人才能够说得上道德两字,若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那不管你天天在高叫道德,结果终是一个坏人。郁达夫(中国小说家)

在毫无慈悲的生存竞争中,道德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杰克·伦敦(美国作家)

美德藐视人间的一切讥嘲,清白受到诽谤身价越高。

笛福(英国小说家)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比彻(美国作家)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

达·芬奇(意大利画家)

一个人的美德不应由他特殊的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日常的品行来衡量。

帕斯卡(法国物理学家)

一切美德都是由于放弃自我而成的,果实之所以极度甘美,便是由于企求萌芽使然。纪德(法国作家)

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从全体。

费希特(德国哲学家)

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计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托马斯·曼(德国作家)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托马斯·曼(德国作家)

道德的恩惠是时间和劳力的节约。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芥川龙之介(日本小说家)

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萨迪(波斯诗人)我们即便在有关生命的问题上,也不允许说谎。显克微支(波兰作家)

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胡宏(中国古代学者)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养。

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

我们想要涵养公正的品德,就应养成一种“不苟”的优良习惯。

林肯(美国政治家)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锻炼出来的。

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良好的品德是从对坏倾向作顽强的斗争中培养出来的。

德克斯特(德国心理学家)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

胜利是暂时的,而美德却将千古流芳。普希金(俄国诗人)甚至在我们的欢迎中,恶习也会刺痛我们;但美德却能使我们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弥尔顿(英国诗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进行反抗,而决不屈从于它的人。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

道德观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泰戈尔(印度作家)

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更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这极为宝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作家)

道德面貌渺小的地方,不会有伟大的人物出现。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

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

甘地(印度政治家)

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更伟大的道德。

显克微支(波兰作家)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融入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英国诗人)美德具备了纯然无限的价值,人生的不幸变成了不可比拟的渺小。

显克微支(波兰作家)

㈦ 什么是清教徒的道德修养观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才真正出现了职业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Calling是呼唤、呼叫的意思。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意即上帝在天上呼唤你、命令你该有何种行为。这个词义中无疑含有宗教意义:职业即是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如上帝曾召唤亚伯拉罕作虔诚且 富有的君王,他凭着信心最后成就了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现在,上帝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国国度上的创业视为天职。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清教徒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清教徒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他们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可贵精神非常之多。

㈧ 一口清是什么职业道德

一口清泛指基本情况要了解掌握清楚,说得清楚。
历史: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破格录取。他做梦也没想到能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在宽敞明亮的柜台前体面地为顾客服务,他感到无比光荣,因此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这一信念出发,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

㈨ 智慧清静道德圆明什么意思

释迦牟尼抄佛的时候僧人们都袭是没有法名的排序的俗家弟子也是没有排序的。都是自己的名字。佛法东来后起初也是没有的。姓氏最初也只是以佛法僧为姓氏,魏晋时期僧人是以师父的姓氏为自己的姓氏,后来道安法师以释迦为姓氏给僧人们立了统一的形式。其实这应该也是依据《阿含经》中“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其实这并不是说姓氏,在印度有四种姓就是四个不同的阶级种姓,只要出家就都等同于释迦种姓一样尊贵的意思。在中国就把释迦立为了姓氏。至于排序各个门宗有各自门宗的排序。比如禅宗的临济宗的排序就是这样的——“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正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其他的门宗有其他门宗的排序。各个不同。但是没有一个是释迦佛留下来的。

热点内容
城市绿化违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14:47:12 浏览:641
企业为何制定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30 14:38:21 浏览:283
简论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问题研究 发布:2025-04-30 14:36:51 浏览:872
公司会议内容具备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30 14:31:32 浏览:11
武汉市法院院长 发布:2025-04-30 14:31:18 浏览:236
徐滔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4-30 13:58:28 浏览:981
司法所统招 发布:2025-04-30 13:39:36 浏览:109
2016中级经济法考试真题 发布:2025-04-30 13:34:14 浏览:793
学生会小组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30 13:24:06 浏览:689
修改法律责任年龄 发布:2025-04-30 13:22:13 浏览:7